1、第七章 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实践 Optimum Currency Areas,一、理论的提出 代表人物:蒙代尔、1961 提出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思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终目标是建立世界性单一货币,先创造出若干个相对稳定的货币区域,由区域金融一体化逐渐过渡到世界金融一体化,第一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二、理论主张:一定地区内有关国家(地区)加强货币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形成一个内部汇率固定、对外统一浮动的货币联盟(最优货币区)三、怎样的国家和地区适合组建“最优货币区”?P390-391,A国(摩托车) B国(小车) A国居民的消费偏好从摩托车 小车:劳动力与资本供给过
2、剩 劳动力与资本过度需求(失业) (通货膨胀)情形1: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只能通过汇率变动缓解2:通过要素自由流动缓解经济失衡,无需变动汇率,四、最优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1)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等(2)提出背景:最优货币区经典理论及其发展的缺点在于它只关注了成本方面和单一标准(3)思路:着眼于对货币一体化可预见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4)主要内容:参加货币联盟的收益:节省货币兑换成本及抵补外汇风险的费用;消除投机性资本流动;节省外汇储备;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成员国丧失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财政政策的自主性也受到影响,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践:三大区域货币合作(1)欧洲货币一体化(2)美洲的美元化(3)东亚区
3、域货币合作 提出背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国际金融机构和欧美大国却袖手旁观,危机国家产生了加强亚洲金融协调与合作的想法 代表人物:Bayoumi、Eichengeen等,把对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东亚,应用向量自回归 (VAR)方法对东亚是否适合建立一个最优货币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二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欧盟:从梦想到现实 (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货币一体化理想(50年代) (二)魏尔纳计划(Werner Report):P292 联合浮动汇率机制,隧道中的蛇,欧洲货币合作基金与欧洲计算单位(EUA)魏尔纳计划争议 (三)欧洲货币体系(1979) 欧洲货币单位ECU 欧洲货币基
4、金 汇率稳定机制:a.欧洲货币基金抛强币支持弱币b.弱币国紧缩银根,强币国放松银根c.调整与ECU的中心汇率,(四)“德洛尔报告”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89)1、“德洛尔报告”(1989年) 建立货币同盟的前提条件 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 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 完全的固定汇率平价 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三个阶段:P295,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 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三个阶段:P296 成员国过渡到欧洲经济货币同盟的四个标准,通货膨胀率不超过前三强平均水平的1.5个百分点 当年财政赤字不超过GDP的3%,累计公债不超过GDP的60% 政府长期债券利率不超过三个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2个百分点 加入前两年汇率稳定,中心汇率未重新制定过,(五)马约启动后的一体化进程与欧元诞生 19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各国过渡到欧盟进程加快 1999.1.1欧元诞生,取代了ECU,作为储备、投资、计价和结算货币投入使用;同年欧洲中央银行运行,各国中央银行作为其执行机构不再单独制定货币政策 2002.1.1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入流通 2002.7.1部分成员国货币退出历史舞台,欧元成为市场流通中惟一法定货币。目前这样的国家共有12个: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 、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