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诗词诗歌形象鉴赏.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10010950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诗歌形象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古诗词诗歌形象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古诗词诗歌形象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古诗词诗歌形象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古诗词诗歌形象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诗歌鉴赏,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分值:7分,一、明确考纲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诗歌鉴赏之,形象,二、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景物形象 诗人借意象表现自我形象与情感,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2)人物形象 ()诗中人物形象()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人物形象,常见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2、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

3、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 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勇猛剽悍、英武豪迈、饱经磨难、寂寞惆怅、身孤影单、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怡然自得、安闲宁静、情趣高雅,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1.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3)借助

4、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4)注意细节描写,(1)明确是什么形象? (2)具体阐释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步骤,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仍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

5、慨情思。,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3、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4、注意细节描写。,小结: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 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 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明珠无处卖”抛掷野藤,

6、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题葡萄图 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瘦弱,随身相伴只有一车书。冒雪远游朔方,透骨寒风,却穿着单薄的衣衫。客房没有开过门,说明没有什么人来往,深居简出,清远脱俗。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

7、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景物形象,意象,“意”即主观情感, “象”即客观物象, 意象即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提问方式,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1)明确诗歌中所出现的意象的含义 (2)分析鉴赏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衬哀情 情景交融(3)掌握诗中如何

8、写景、描绘怎样图景,鉴赏技巧:景,掌握诗中如何写景、描绘怎样图景,(一) 景物的特征:色、声、形、意等 (二) 赏景的方法: 、看写景的顺序:如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外而内等等,还可以用上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 、看描景的角度:如视觉(绘声绘色)、听觉(摹声)、嗅觉、触觉等。3、看写景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掌握诗中如何写景、描绘怎样图景,(二) 赏景的方法: 4、看词语的锤炼(动词、形容词、有活用的词)5、看景与情的关系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衬哀情,6、看景物的特征

9、,营造的意境特点,雄浑壮阔、高阔远深 恬静优美、萧瑟凄凉 生机勃勃、孤寂冷清,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描摹 2、结合诗句分析意境特征。 3、寄寓感情或蕴涵的哲理。,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10、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感情,离愁别绪、羁旅情感 思乡怀远、闲适恬淡 乐山好水、感时伤世 吊古伤今、忧国忧民 言志抒怀、叹惋讽谏,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 客船、无灯、岸沙、枫半死、闭门、系舟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特征。 (意境)沉寂之景。 3、总结形象意义。(情感) 写景是为抒情,抒孤寂、惆怅之情,参考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停泊的客船、“无灯”的的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意象的共性与个性,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

11、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共性如“折柳” 寓“惜别怀远”之意 结合个人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语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意,即意象的个性。如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表现烂漫的春光。,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美人 神女 灵修 杜鹃 磁针 羌笛 竹笛 羌管 蟋蟀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白雪 玉壶 冰心,离别、游子,凄凉悲愁,高洁隐逸,国君,坚贞,思乡,音信、书信,高洁,练习巩固,子 规【注】 元曹伯启,【参考答案

12、】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 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 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孤舟指孤单的小船,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

13、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江中飘荡的小船“宿何许”写出了四处漂泊之苦和有家不得归的思乡之情,“孤字写出了作者的孤单寂寞。,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绘景,析境,形象的意义,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江城子 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

14、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事物形象,1、分析思路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2、事物形象鉴赏方法:,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3、事物形象鉴赏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并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

15、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3、答题示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答案】 自然属性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社会属性(神韵、品格)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诗人的理想情操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课堂演练,【答案】刻画

16、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满腹哀怨,夜深望月寄相思,对月怀远,月却不解,无从传递相思情了;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空落一地,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写出了思妇满怀深情盼望丈夫归来而期盼落空的愁怨,同时也寄寓着诗人不受重用的悲凉心情。,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2)

17、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