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人教版必修1) 第2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01003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人教版必修1) 第2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人教版必修1) 第2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人教版必修1) 第2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人教版必修1) 第2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人教版必修1) 第2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4 烛之武退秦师,栏目链接,1走近作者,左丘明(生卒年不详),_时期鲁国史官。一说左丘为复姓,双目失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一说他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人们尊其为左丘明。现在一般认同第三种说法。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_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著作,合称“春秋三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春秋,左传,栏目链接,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相传国语亦出于左丘明之手。,编年史,栏目链接,2课文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

2、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为争夺霸权,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栏目链接,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意愿,所以,秦、晋联合就是必然的了。,栏目链接,3文体常识,编年体史书是以_为线索

3、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它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但也有不便于集中描写人物、事件的缺点,一个人物、事件分散在不同的年代,读者不易了解人物、事件的全貌。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我国。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_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宋代司马光编纂的_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年代,左传,资治通鉴,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注音,fn,pn,q,hn,yu,zhu,n,y,b,栏目链接,栏目链接,2写对字形,栏目链接,3解释词义,驻军,这,边邑,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边邑,增加,渡河,满足

4、,栏目链接,疆界,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延伸、扩张,侵损、削减,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依靠,结交、亲附,栏目链接,4.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连词,因为,介词,拿,用,介词,把,栏目链接,栏目链接,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语气词,表陈述,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哪里,代词,之,栏目链接,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表宾语前置,代词,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栏目链接,5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_”通“_”,_(2)共其乏困 “_”通“_”,_(3)秦伯说,与郑人盟 “_”通“

5、_”,_(4)失其所与,不知 “_”通“_”,_,已,矣,句末语气词,共,供,供给,说,悦,喜悦,知,智,明智,栏目链接,6古今异义,出使的人,把作为,那人,栏目链接,离开,不能,栏目链接,7指出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夜:名词做状语,在晚上,当晚,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边远的地方,东:名词做状语,在东边;西,名词做状语,在西边,栏目链接,害:动词活用为名词,害处,赐:动词活用为名词,恩惠,好处,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栏目链接,8分析句式类型,(1)以其无礼于晋 ( )(2)且贰于楚也 (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4)佚之狐言于郑伯 ( ),状语后置句(“无礼”

6、的状语“于晋”后置),状语后置句(“贰”的状语“于楚”后置),省略句(“函陵”前省略了介词“于”,“氾南”前省略了介词“于”),状语后置句(“言”的状语“于郑伯”后置),栏目链接,(5)夜缒而出 ( )(6)辞曰:“臣之壮也” ( )(7)许君焦、瑕 ( )(8)敢以烦执事 ( )(9)何厌之有 (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烛之武”),省略句(“辞”前省略了主语“烛之武”),省略句(“许”前省略了主语“晋惠公”),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宾语前置句(宾语“何厌”提到了“有”之前),栏目链接,9积累名句,(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今老矣,无能

7、为也已,焉用亡郑以陪邻,栏目链接,10翻译重点文句,(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重点译对“子”“是”“过”)译文:_,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栏目链接,(2)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重点译对“既”“知”“矣”)译文:_,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栏目链接,(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重点译对“东封”“阙”“焉”)译文:_,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向东把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向西扩张它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栏目链接,(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8、重点译对“微”“夫人”“及”)译文:_,如不是穆公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栏目链接,课文参考译文: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依附于晋国的同时还依附于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国(指的国君郑文公)说:“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君主,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从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栏目链接,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这件事了。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送下去。见到秦

9、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烦劳您。越过其他国家而以远方为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实力雄厚,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栏目链接,供应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座城池,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向东把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向西扩张它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

10、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多多考虑这件事。”秦穆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了。,栏目链接,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穆公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问题导读,(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答:_,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形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点明了烛

11、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渲染了当时的紧张气氛,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暗示了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有利条件。,栏目链接,(2)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答:_,烛之武善于辞令,他去说服秦伯,虽然是去求和,但没有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层层深入,使人信服。处处为秦着想。首先,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土地,,栏目链接,_,扩展了晋国的势力,而晋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正当秦伯在考

12、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指出晋君不守信用,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栏目链接,(3)试概括本文塑造了烛之武怎样的人物形象。答:_,塑造了敢在国君面前发牢骚,敢在临危之际受命,敢只身为郑国的存亡而面见秦君,有口才,并成功劝退秦伯的烛之武的人物形象。,栏目链接,2写法赏析,(1)伏笔与照应:本文虽短,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3、,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栏目链接,(2)波澜起伏:本文充满了情节的波澜,显得曲折生动。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栏目链接,(3)详略得当:本文主要表现烛之武说退秦师,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的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有序。,栏目链接,3结构图解,栏目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