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 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再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当前的肝病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 2015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病毒性肝炎 34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一时期内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 34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 Sp100、AMA-M2、gp210、LKM1、LC1 以及 SLA/LP 六项抗体的全自动免疫印迹仪的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Sp100、AMA-M2、gp210、LKM1、LC1 以及 SLA/LP 六项抗体的检出率11
2、.76%、23.53%、11.76%、14.71%、17.65%、17.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差异,且 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揭示患者疾病分型及病情程度,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诊断;检出率前言几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生活的不规律,再加上酒文化、抽烟等,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再加上肝病当前并无治疗特效药,晚期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延长生命为目的,人们对于肝病的恐惧时刻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一种由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自身免疫
3、系肝炎(AIH)、原发性肝硬化胆管炎(PSC)其中两种或者三种病症叠加而成的综合病症 1-2。该病具有死亡率高、治疗困难等特点,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工作也在不断的探究当中。本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抗体谱检测,探究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 2015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的 34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一时间内在我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 34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确诊参照相关国际性的诊断标准;均知晓相关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进行研究
4、。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肺等功能不全患者;意识障碍患者;血液障碍疾病患者等。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 12 例、女性 22 例;年龄 2178 岁,平均 56.745.58 岁。观察组患者男性 11 例、女性 23 例;年龄 2179 岁,平均 56.695.37 岁;AIHl 类型患者 16 例、PBC 类型患者 11 例、PSC 类型患者 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并未发现明显差异,有比较价值。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需接受自身抗体谱检测,检测中所使用的试剂为欧蒙公司生产,仪器为全自动免疫印迹仪(EUROBLotMaster)。具体操作如下:在空腹状态下,第二天清晨抽取患者 3m
5、l 的静脉血做常规血清分离;对分离后的血清进行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抗体(Sp100)、抗线粒体抗体 M2 亚型(AMA-M2)、抗核膜糖蛋白抗体(gp210)、抗肝肾微粒体-1 抗体(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 1 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6 项抗体指标的检测;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抗体检测水平。两组患者的抗体谱检测均按照常规操作标准执行,均由临床检验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1.3 诊断标准本院研究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参照美国肝病协会(AASLD)在 2000 年、2009 年制定的相关标准,如下: 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血液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
6、氨基转移酶(ALT)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高,说明患者的胆汁淤积严重,肝功能异常;胆管造影、B 超等影像学图像中,患者肝外胆管中央以及外周的肝内胆管部分宽窄、血液流学等正常;抗体谱检查显示患者的血清 AMA、AMA-2 呈阳性反应;抗体检查发现患者血清 AMA、AMA-2 呈阴性反应,但是病理活检检查结果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改变情况向吻合。同时符合上述 2 项以上标准的患者则可判断其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阳性反应。1.4 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包 SPSS20.0 对文中获取的计数、计量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用“ ”的形式表示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使用用 t
7、对sx结果进行检验;用“n%”的形式表示检出率等计数资料,用 x2对结果进行。若检验结果为“P0.05)。见表 2。表 2 自身免疫性肝病不同病症抗体检出率比较(n/%)类型 AMA-M2 LKM-1 LC-1 gp210 Sp100 SLA/LPAIH(m=16) 12(75.00)c 7(43.75) 3(18.75) 0(0.00) 0(0.00) 4(25.00)PBC(n=11) 7(63.64)a 0(0.00) 0(0.00) 4(36.36) 2(18.18) 0(0.00)PSC(n=7) 0(0.00)b 0(0.00) 0(0.00) 0(0.00) 0(0.00) 0(
8、0.00)注:与 Pb相比,P a、P b0.05)。本院研究结果与朱娟娟、潘恺、刘娜等人 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揭示患者疾病分型及病情程度,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王立峰,贾继东,王福生.第二届北京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病专题研讨会议纪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0l):73-74.2邹婷,秦爱兰,冯婷婷,等.Thl7/Treg 细胞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活动性及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09):1337-1340.3蔺丽慧,杨峻,李甲勇,等.部分肥大细胞相关抗体及分子与
9、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关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09):617-621.4刘妍,闫惠平,张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抗 Ro-52 抗体临床意义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13):255.5董玉琳,张胜,彭传梅,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 IgG 型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2):198-200,203.6高莉,章丽娜,何彩琴,等.232 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情况及预后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02):90-94.7黄梦月,高雪梅,程敬亮,等.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 MR 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32(05):725-728.8帅鸣琪,耿磊,严盛,等.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预后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5,36(08):486-489.9罗德梅,赵建梅,张朝霞,等.新疆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谱的研究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9): 2623-2625.10朱娟娟,潘恺,刘娜,等.64 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阳性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其临床诊断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0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