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相和教学案例及反思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 宋平【教学目标】、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重点】理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将相和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吗?(生齐声回答)课题中的“将”和“相”分别指的谁?“和”是什么意思?(生作答:“将”指蔺相如, “相”指廉颇, “和”是和好的意思)板书:蔺相如 廉颇谁还记得课文写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哪几个?(生作答:三个,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2、负荆请罪)很好!那在完璧归赵中蔺相如这个人物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呢?(生作答)当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收拾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我们就继续学习这篇课文。2、学习目标、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3、学习“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1.全班齐读第二、三部分读了课文,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完璧归赵”这个小故事的方法呢?(理清小故事内的脉络;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那今天我们就按照学习“完璧归赵”的方法来学习这两个小故事。2.合作讨论针对课文中的“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来
3、学习,在文中画出描写蔺相如和廉颇的言行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相关语句来体会。(学生针对有效问题的提出,从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细细体会。目的就是通过重点语句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感悟人物的品质。 )汇报交流情况1.同学们一定已经注意到经历了完璧归赵之后的蔺相如由一介平民被封为上大夫,渑池之会后的蔺相如又被封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书上特别说明的是他的职位比廉颇还高。2.那作为同朝为官、战功显赫的大将军廉颇此时对蔺相如作何评价呢?找到廉颇的话,谁来读读?(抽生读书)3.指导朗读:数一数,廉颇说了几句话。来,先看第一句。“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你现在就是廉颇,来说说这句话,
4、 (抽生读书)说这话的廉将军有什么样的自我感觉?(预设: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傲气十足,居功自傲,很神气)齐读再来看第二句:“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先自己试读。 (抽生读书)听出廉将军对蔺相如什么态度了吗?(预设:看不起,不屑一顾,觉得蔺相如有没有真本事?)齐读所以他的决定就是:“我碰见他,非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一起读 有一个词叫“ 言为心声” ,意思是通过听一个人说的话你就可以知道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个怎样的人。听了廉将军这短短的几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有着什么样性格脾气的廉将军站在你的面前?(预设交流:耿直畅快、豪爽、率直,性子直等)板书:率性爽直4、作为一员
5、武将,廉颇之所以这样率直地表达不满,是因为他一直站在哪个角度?引导学生再次读书,找到三句话中的同一个人称:我。小结:廉颇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难以全面,带有很大的片面性。题目是将相和,此时的将相之间是和还是不和?谁能用刚才学习到的本领,来说说将相不和的原因? 1、那么蔺相如究竟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颇所说的仅仅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不是)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划出重点语句。交流: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蔺相如为什么要这么说?(维护国家尊严)该怎么读好这句话?个别读、齐读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这话其实
6、是在告诉秦王什么?(同归于尽、舍身救主、不畏权势)综上所述,在和秦王的较量中,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张嘴,他靠的是什么?(预设交流:面对强敌,蔺相如靠的是拳拳爱国之心,过人的谋略和勇气,靠的是聪明才智、他用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蔺相如真是个(板书:智勇双全 )的人呀!2、可就是这样一位在敌人面前勇敢无畏的上卿,面对廉颇的那些不全面评价时却做了怎样的事,说出了怎样的话?预设交流:蔺相如回避廉颇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从蔺相如对待廉颇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他是个怎样的人?(对敌寸步不让,对友宽宏大量,顾全大局,爱国)板书:顾全
7、大局3、课文学到这里,你认为廉颇除了是个率性直爽的人外,还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为人坦率)板书:勇于改过。那么谁能来说说将相之间由不和到言和,其中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廉颇蔺相如身上共有的品质是什么?)小结:廉颇与蔺相如共同的爱国情怀成就了一段“将相和” 的佳话。 板书:爱国情怀 好了,同学们,发生在 2000 多年前的这段故事,能够流传千古,除了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还因为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意义,我读完以后最大的感触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附:板书设计:35 将相和 和好廉颇 蔺相如率性爽直 智勇双全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爱国情怀 【反思】将
8、相和一文,通过“ 完璧归赵 ”、 “渑池会”、 “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我把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着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宗旨,围绕课文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在正确读出课题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明确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后,再谈谈“将、相” 分别指的是谁?然后我以:同学们一定已经注意到经历了完璧归赵之后的蔺相如由一介平民被封为上大夫,渑池之会后的蔺相如又被封为上卿,可谓平
9、步青云,书上特别说明的是他的职位比廉颇还高。那作为同朝为官、战功显赫的大将军廉颇此时对蔺相如作何评价呢?为引子,让学生找到廉颇的话读一读,打破了从头学起的老框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由于廉颇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所以对蔺相如有的片面错误的评价上。再抓住“蔺相如是不是靠着一张嘴爬上去的” 自然导入第二个小故事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前一个故事的学习带上了问题,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然后再通过读议把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树立起来,廉颇的错误说法不批自倒。在讨论将相是怎样和好的(也就是学习“负荆请罪” 时) ,我要求学生认真读后分组分析出廉颇的性格结合体会到的廉、蔺二人的精神,想象他们的对话进行对话补白将这一部分表演出来。学生兴趣盎然。这样一种授课形式,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情感,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