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学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 45 分钟要质量为核心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
2、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 21 课。2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四、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
3、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五、教学措施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
4、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3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 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六、教
5、学进度安排第 1 周 第 1 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 2 周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 3 课 远古的传说第 3 周 第 4 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 4 周 第 5 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 6 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 5 周 第 7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 6 周 第 8 课 百家争鸣第 7 周 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第 8 周 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第 9 周 期中复习第 10 周 期中考试第 11 周 第 11 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 12 周 第 12 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4第 13 周 第 13 课东汉的兴亡第 14 周 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 15 周 第 15 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第 16 周 第 16 课 三国鼎立第 17 周 第 17 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 18 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 18 周 第 19 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第 20 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 19 周 期末复习第 20 周 期末考试2017 年 8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