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 中外教育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一)教育起源于学校萌芽的传说1教育起源问题是教育史与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对此问题中外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美国教育家桑代克。他们都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它的提出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目的性和社会性,没有认识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仅从外在的行
2、为角度解释教育的起源,从而将之生物学化,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史学家孟禄。他批判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它没有解释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教育的发生都是“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原始社会教育形式和方法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他的这一结论从本质上讲,认为教育起源是人类的类本能,而非文化和社会。至于人类的类本能与动物类本能的区别是什么,他未曾涉及。(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它在批判生物起源论与心理起源论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形成。源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及人类社
3、会起源于劳动的理论,他们认为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延续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向年轻一代传授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就是在传授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这一观点在我国学术界及前苏联影响深远。(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最早提出,他在新教育大纲 (1930)一书中指出“教育的发生只限于当时当地的民众实际生活的需要,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因为他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丰富多样,除劳动经验外,还有一些如集体风俗、行为习惯等需要传授给下一代,而这些至少不能纳入劳动范畴,为准确期间提出这种看法。此外,还有许多不同提法,如“教育起源于人类自
4、身的发展”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等。从上面的各种起源说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原始社会教育的几个特点:第一,无私有财产,无阶级;第二,教育目的是为了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进行,没有专门人员与结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学校则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其产生的历史条件是: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文字产生,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于是学校便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5、或奴隶社会早期。2关于学校的传说,首先,氏族部落联盟时,凡宗教仪式和公众集会,必有音乐。音乐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显贵者重视音乐修养,他们的子弟均受乐教。乐师掌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之为成均,成均并非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不以生产劳动为内容,教育和学者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学习的人。其次,古史中还有虞氏之学为“痒”的传说。孟轲说:“痒者,养也” ,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任务,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承担,这种活动就要老人方便,一般在养老地方进行,所以痒也为教育场所。由此可见,成均或痒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的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虽然不是正是学
6、校,但它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产生奠定基础。(二) 西周的教育制度1 “学在官府”西周教育制度的显著特点,其表现有二:一是官师合一,有国家职官掌握学术,担任各级学校的教师;二是政教合一,学校既是施教场所,有时进行政治活动的官廷,教育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分,表明当时教育与政治紧密联系。至春秋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此种状况被打破。2大学与小学 西周小学见载于青铜铭文。贵族子弟幼时通常受家庭教育,教以基本常识和待人接物的礼数。8 岁始离家人入小学,小学在王宫旁边,王宫侍卫官师氏、保氏为小学师长。小学教育包括德、行、艺、仪,尤重孝亲父母、友尊贤良、顺事师长一类德行的修养,以为造就
7、有德行、武功的未来统治者打下基础。大学教育更为贵族子弟所享有,极个别平民中的优秀者经严格的考核选拔方能进入。大学入学年龄通常始与 15 岁,九年完成学业。大学设在郊外,天子的大学四周环水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半周环水叫泮宫,表现出等级性。大学的择址和设施是出于射、御教学和演练的需要。大学的目标在于大艺、履大节,培养有德有仪、能征善战的统治者。西周王朝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要学礼乐、军事需练射御,大学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书数又次之。大学的课程与教学已有明确的计划性并有专门的场地与专门的官员施教。 3国学与乡学 国学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都城称为国,成外围称为郊,
8、郊之外的广大地区称为野。射在王都的小学、大学统称为国学。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统称为乡学。文献记载西周在地方行政组织的基础上相应设立乡校、州序、党痒、家塾,分别由各级地方官员负责,又由中央政府负责民政的司徒总领导。乡学教育以德、行、艺为内容而与国家联系,并实行定期选拔,将优秀这举送之国学深造。4家庭教育 西周对幼儿教育极为重视,甚至最早提出胎教主张, 礼记? 内则中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之,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由此看出家庭中从小进行基本生活技能与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在男尊女卑思想的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7 岁开始男女有别,男女教育开始分开,女子教
9、育局限在家庭内,相对被轻视。(三) “六艺”教育 有礼、乐、射、御、书、数构成的“六艺”教育,中心是礼、乐。 “六艺”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其形成于西周时期。因为当时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教育方面逐渐增加了政治伦理内容,形成了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礼是政治伦理课,内容广泛,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艺。 周礼?大宗伯把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礼既然包括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和道德,所以被看作是立国传统,国家命运之所系,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包括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的一切方面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反映了维护宗法等级世袭制度的需要。奴隶主贵族的礼
10、、乐是相互配合的,凡通行礼之处,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整个社会生活活动,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思想政治道德品行培养有重大作用。乐是综合艺术课,内容广泛。所谓:“乐者,乐也” ,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乐。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情感,使本具有强制性的礼变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需要,使森严的等级关系华在和谐的情谊之中。这种礼乐教育在西周时期确实对于改变风俗习惯,安定社会秩序,加强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起巨大作用。 “射御”是军事训练,是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 “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是文字,书是算法。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
11、为“小艺” ,安排在小学学习,而大学学的是诗 、 书 。六艺教育作为西周教育的特征与标志,内容包括多方面因素,既重思想道德,又重文化知识;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戒备;既重礼仪规范,又要重内心情感修养。它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后来的“苏湖教法” 、朱熹及颜元等人都十分重视。我们应注意分析六艺与西方七艺的联系与区别。二、私人讲学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一) 私人讲学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基础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私田增加,出现“私肥于公” ,结果法律上开始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形成。由于经济基础的变革,
12、上层建筑开始发生变化。政治上,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礼崩乐坏” ;文化上随之发生变化,标志就是官学衰败,私学兴起。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孔子首创私学,随后墨子、孟子、荀子等均创办,一时间私学兴起。私学兴起的历史特点:西周时期,官学建立在土地国有制基础上,春秋私学则建立在个体私有经济基础上;官学的社会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私学则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众及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官学是国家政权机关办的, “学在官府”,私学则根据个人或社会需要建立,相对分散,促进了学术下移;官学是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的一部分,无独立的组织结构,私学是政教分设,教育从政治结
13、构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活动;官学入学受少数贵族子弟垄断,私学则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官学是官师合一,私学是官师分离,教师成为一种独立职业;此外,私学思想自由,教学内容上能够贴近生活,教育场所不固定,具有很大灵活性。总之,自由是私学的最大特点。私学兴起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学在官府”被冲破,文物典籍及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民间称为私学教师,而社会又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私学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贡献在于:第一,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之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过程与政治分离,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比较独立的社会职业,学生也可
14、以自由择师,教育内容也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改变了官学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创有教无类。教育对象有少数贵族向平民扩大。第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等方面有光辉成就,出现了像大学 、 学记等教育专著,确立了我国教育在世界教育史方面的地位。(二)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随着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士作为一个阶层,人数日众,地位不断提高。这些人掌握一定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四处游说,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一股活跃势力。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时代,各诸侯为壮大自己势力,扩大自己影响,争相养士,养士之风日盛。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的盛行直接推
15、动了各学派的发展,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诸子百家习惯上称“九流十家” ,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加上“纵横、杂、农家”合称“九流” ,再加上“小说家” ,统称“十家”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法、道。(三)齐国的稷下学宫 春秋时,齐国经济繁荣,齐国统治者一方面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壮大自己势力,一方面在文化上采取开放政策,广揽天下之士,稷下学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并为齐统治服务,先后经桓公、威王、宣王、湣王、襄王、王健六代,时历约年左右,距今约左右,创建之早,持续时间之长,在当时世界首屈一指。性质:有别于用士养士,它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育士的学校,为封建官
16、僚制度服务的,其产生是适应战国的历史潮流的,把为奴隶主阶级世卿世禄制度服务的官学质变为造就封建官吏的学校,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一大飞跃。稷下学宫是一个特殊形态的,虽为田齐创办的国立大学,但其细胞为私学。它由私学所构成,因此,稷下学宫是一个官办之下有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的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由此英国李约瑟教授称之为“稷下书院,既有私学性质,又具有官学性质,二重性,一身而二用学官” ,实是有私学向官学过渡的形态。特点:第一,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第二,继承和发扬了私学的特点,打破门户之见,来者不拒,去者不止,还可以自由选择课程。第三,百家争鸣,自由辩论。第四,相互吸收,趋向融合。稷下学宫不
17、仅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创办的唯一官办的高等学府,而且它创办之早,历时之长,堪称历史之最。它是战国时期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是当时文化和教育的缩影,又集中了齐文化的特色,不仅培养了许多历史名人,而且在那里产生了许多新学派,它为我国古代高等学府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四)孔丘的教育思想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第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第二,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论语二十篇是孔门弟
18、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辑录一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是我们研究孔子思想需要依据的主要材料。2 “庶、富、教” 孔子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这一思想。认为在实现充分的劳动力、保障人民丰足生活的前提下,必须施行教育,使其知伦理、守本分,最先论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3 “性相近,习相远也” 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论证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中,教育起决定作用。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 。 (论语?阳货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差别很大,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行,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他的这一主张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
19、决定作用,顺应并推动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进步性,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它同时开启了以后对人性与教育关系的讨论,但他没有抛弃“上智” “下愚”的老调。4 “有教无类” 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败私学兴起, “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习相远也”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明确提出这一主张。其基本含义有不同理解,梁朝皇侃称:“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也。教之则善,本类也。 ”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
20、的权利与机会。这比较符合他的这一主张。他创办私学,聚徒讲学,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5 “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论语? 子张 )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主张,历来对这句话的解释存在分歧,但基本含义应该是把官职与学习紧密相连。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一主张提出主要是针对春秋末期奴隶主贵族统治腐朽,不学而仕,仕而无学的现象相当突出,私学兴起,仕阶层扩大,出现学而不能仕的矛盾这种状况提出。提出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将激励和竞
21、争机制引入教育,对当时的宗法观念以冲击,具有进步性。6论教学内容 他从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一教育目的出发,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他继承六艺教育传统,亲自整理古代文献,形成“六经”:诗 书礼 易 乐 春秋 。尤重诗、礼、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 。他的教育内容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尤为可贵,对我国文化传统影响深远。但他的教育内容有严重缺陷,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播,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7论教学方法 孔子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他把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归结为三
22、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即学、思、行。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种基本方法:(1)因材施教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其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也” 。他本人并未提出这一概念,朱熹根据他的教学经验,提出“夫子教人各尽其材”,遂有“因材施教” 。实现这一原则关键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理解,准确掌握学生特点。孔子本人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非常强调学生特点,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均能准确概括出个人特点。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某些专长,避免盲目,一刀切。(2)启发诱导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他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一次十分精辟表
23、达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步伐,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论语?述而 )根据朱熹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才适合诱导、启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方向,即“开其意” 、“达其辞” 。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其核心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据此,首先要理解学生认识规律,掌握学生心理状态,适时施教, “当其可”。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教师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
24、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重要作用体现在“开其意” 、 “达其辞” 。第三,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认识范围。(3)学思并重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乏而不实。单纯的学或思,都有片面性。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依据,才可能提供这些材料进行有效思考,二者相关,学习居先,是基础,是主要方面,在有知识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抓住事物本质,使认识深入和提高。(4)由博返约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知识面应广,但不能
25、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加以统帅。他强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论语?雍也 ) 。见识多,思路广,对于事物的理解深刻全面,解决问题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 ,就能以简驭繁。8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孔子全部教育活动和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道德教育以“礼、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仁是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的基本精神,是“爱人”和“忠恕” 。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使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人人之间各有其礼,各尊其德。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不少规律,提出许多道德原则,如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等,对今天仍有可借鉴意义。9论教师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
26、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谈了许多有关教师修养的问题,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以身作则,身教终于言教等,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五)孟轲的教育思想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县) ,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思孟学派,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封建统治者尊他为“亚圣” 。1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人性问题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普遍注意的。孔子只说“性相近”,没有明确表示善与恶。战国时期又几种讨论:性无善无不善;性可善可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孟子加以批判,肯定性善。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
27、又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发源于人先天就有的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性善论是孟子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从这以哲学思想出发,加上他的“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在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保民心” ,此为“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保民心”最有效的措施。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 。人虽先天具有善心,但只是一种端倪,人的贤与不肖、智与愚之分,决定于对这种善的存而养之,扩而充之。教育的作用就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他
28、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其心而已” 。 (孟子?告子上 )在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 “人皆可以为尧舜” 。2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根据他对教育作用的看法,确立教育的目的为“明人伦” 。人伦的具体内容孟子认为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开其端,孟子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了。3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大丈
29、夫”的人格理想,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修养。 “万物皆备于我矣” (孟子?尽心 ) ,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是内在与每个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依此,对“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 “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不想任何权贵低头,还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浩然之气” ,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与以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培养,一股凛然正气。孟子以为要实现这一人格理想,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持志养气、 “尚志” 、 “动心忍性” ,即意志的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得到磨砺、反求诸己等。4 “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他指出,深入的学习
30、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于是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据此主张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 。对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有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六) 荀况的教育思想 1 “六经”传人 荀子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结合当时形势,对孔子六经进行了继承与改造,完成了孔子以后孟子所不及的传经事业,是孔子以后的传经大师。从历史来看,由于荀子的传经,使先秦儒家经典得以继续保存,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有了经典教科书。2 “性恶论”及教育作用 荀子批判“性善论” “无辨
31、和符验” ,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他认为,孟子根本错误在于不懂得“人之性伪之分” ,把应当属于后天的“伪”的范畴归之于本然的人性了。而所谓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人性应当是指人的先天素质,人的自然状态,他全排除人为的任何后天因素。 “伪”是与“性”相对立的一个范畴。 “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努力使人发生变化。 “伪者,为也” 。他认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 ,实际上是“伪” ,而不是“性” 。所以他认为应当区分人的先天努力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尽管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二者也是联系与统一的。 “性伪之分”是为了论证“性伪之合”与“化性
32、起伪”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文饰,素材永远是那么原始和不完善,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进而对社会的改造。他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从可能变为现实,需要发挥教育的作用。 “化性起伪” ,他对此很乐观,认为只要学习和教育,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自己。他还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 “积靡”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它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3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出于他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 。他根据当时的儒者划分
33、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认为俗儒“徒具儒者外表” ,对“先王”之道,对礼仪仅会做教条诵读而已,不知其用;雅儒不侈谈“先王” ,懂得取法“后王” ,对自己未能解决问题承认无知,不自欺欺人,显得坦荡;而大儒是最理想的人才,知识渊博,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荀子?儒效 ) ,能有效治理国家,显然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为理想目标。4以儒经为教育内容 他认为各经自有不同的教育作用:“故书者,政事之记也;诗者,中声之所以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之教文也,乐之中和也, 诗书之博也, 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毕也。 ”(荀子?劝学 ) 。传六经以为后代之教育也,影响深远。5 “闻见知行
34、”结合的教育方法 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为看作是最终目标。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教必困。不稳步见,则虽党,非仁也,其道白举而百陷也。 ”(荀子?儒效 )这段话表达了学习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以及学习的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而高级阶段又依赖于低级阶段,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带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第一,闻见。 学习的起点,基础知识的来源,不同感官与不同事物相接触形成不同感觉,又使进一步的学习
35、成为可能。但闻见只能反映事物的“一隅” ,无法把握整体,且又因主观因素影响而易产生错觉,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向“尽其礼”阶段发展,即“知之” 。第二, 知之。 学习要运用思维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他重视思维,即知的作用。找出一些发挥这一功能的方法。(1)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他认为人常犯错是由于“蔽于一曲而訚于大理” ,易使人只见一隅而不见其它,又受自身知识经验局限产生闭塞。那如何“解蔽”呢?“兼陈万物”是对于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 “中悬衡”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某方面,择之所是,弃之所非,以求如实把握事物之间联系。(2)虚壹而静 认为“
36、心”是藏与虚,一与两,动与静的统一。 “虚”是虚心,不要先入为主,不为已有的知识见解阻碍,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壹”是不以一种知识排除另一种知识,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心猿意马,转而研究另一问题,又能迅速集中精力,二者不相干扰;“静” ,不动,不用毫无根据的梦想和感情去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思维活动。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会更有效。第三,行。 是学习必不可少的最高阶段,对于学、思而行的知识的验证是否可靠,只有行,才能使“知”真正算明了。6论教师 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把教师提到
37、与天地、祖宗并列地位,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提高教师的地位,强调教师的作用,同时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条件,学生应无条件服从。(七)墨子的教育思想1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墨翟,世称墨子,出身卑贱,自称“鄙人”或“贱人” 。他曾是个精于制造车、械的手工艺人。生活俭朴,为了老百姓利益可以不辞辛苦。 “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庄子?天下 ) ,从思想倾向看,代表着“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2 “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他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先天形成的,生来的人性如同待染得素丝,下什么染缸,就成什么颜
38、色的丝,有 00 什么样的环境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慎其染,他从人性平等立场出发去阐述教育作用,较之孔子的人性论在社会意义上更进一步。3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这就是“兼士”或“贤士” ,又通过这些人去实现贤人政治,批判否定那种用人以亲、以势、以财的不合理现象,为培养“兼士”提出三个具体标准:“厚护德行” , “辩乎言词” , “博乎道术” ,即道德要求、思维辩解和知识技能。4 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主要教育内容 墨家在自然科学教育方面有很高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及心理学等许多方面。例如几何学中对“圆”的定义,光
39、学中的小孔成象,以及对力学中机械学规律探索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思维能力上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形式逻辑的教育目的是锻炼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诡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提出衡量人的认识与言谈是否准确的三条标准,即“三表” 。第一表:“有本之者” ,立论要“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即历史经验和知识;第二表:“有本之者” ,立论要“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依据民众经历,以广见闻;第三表:“有用之者” ,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思想与言论正确与否,即“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人民百姓之利” 。三表法表现了尊重实践、尊重民众意愿的进步性。在形式逻辑上,在中国古代史上首先提出
40、“类、故”的概念,提出“察类明故” 。5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墨子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主张积极主动的“强说人” ,叩则鸣,不叩亦鸣,问则答,不问则讲。认为“不强说人,人莫知” ,对不来者也主动去教,送教上门,这种教人为己任的精神很可贵。他也不同意儒家的“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述而又作” ,认为应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又要创造出新的东西,使善的东西更多。墨子学于儒而又自成一家,他的科学和逻辑学,是创造精神的结果。(八)道家的教育思想1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道家认为人的理想状态既非有知识,也非有道德,而是如同婴儿般无知无欲、无争无斗的质朴状态。社会文明
41、的发展使人异化,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一方面如同给马套络、给牛穿鼻,是摧残天性;另一方面使人智慧而变得奸伪,也是背弃自然。并通过比喻,指出“善治马”的伯乐实为摧残马的罪魁;大森林中的良木往往更易被砍伐而中途夭折,是因为人为干预。因此教育应视个将种种人为影响逐渐消减的过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提醒人需注意教育的负面作用和教育中减少人为干预,遵循自然发展,富于启发。2 “人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对社会文明的批判并不简单的全盘否定教育的作用,而从反礼教的虚伪性出发,反对儒家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教育,提出“绝圣弃知” 。认为在“礼崩乐坏”
42、的环境中,要保全人自然本性的话,必须以道为教,以道为师。绝学:不易学习表面繁杂事务知识为目的,而在于对一切自然、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直接把握。注重返归与保全人的自然本性,回避教育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践性,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消极成分。3逍遥的人格理想 对儒、墨学者以仁义为追求的圣贤人格,道家提出怀疑,认为为仁义献身是以牺牲人的自然发展为代价,于是提出一种“无功” “无名” 、物我两忘的逍遥人格。并以为现实中最当称道的不是圣贤,而是捕蝉者、屠夫、匠人、残疾人甚至盗贼等“小人” ,因为他们的自然天性丧失的最少。道家虽然抵制人的社会化和社会责任,但也指出了社会原则与个性发展存在矛盾冲突的事实。4提出
43、怀疑的学习方法 道家对学术求知问题也有独特见解:提倡怀疑,不仅怀疑自然、怀疑社会、更怀疑圣人教条。庄周指出“六经”是前人社会活动的结果,二者如同足迹与步履,时代不可阻挡,为何要用过去的足迹限制今天的脚步;主张求知当“虚而待物”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自知有所不知是好的;不知而自以为知,是错的。还要辩证的学会学习,要注意思考知识与认识能力的关系:“吾生有崖,而知也无涯,以有崖随无涯,殆矣。 ”人生有限,宇宙无穷,如何解决有限的知识能力与无限的知识世界的矛盾?(九)法家的教育思想1提倡耕战的学派 战国时期趋向统一,统一要靠实力。韩非说:“力举则人潮,力寡则朝人。 ”(
44、韩非子?显学 )力就是军事与经济实力,又最终落实在人民是否积极参加耕战上。从商秧到韩非,始终如一倡导耕战。2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管子一书中就认为,趋利避害是人性之常,以后商秧坚持这一看法,并将其余耕战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韩非不仅以为“不免于欲利之心” ,还认为人心总是利己害人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 。(韩非子?解老 )源于此立论,他在教育上提出许多严厉的论断。认为不能指望人们自觉为善,只能设法令人们不得为非。只看到刑法的统制作用,不讲教育感化。认为无需尊重人格、人的尊严。法家只讲法治而弃置人治,实际否定教育的存在价值。3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这是对商秧“燔诗书而
45、明法令”的发展。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是人的行为有规矩可循,百姓、总法、社会就安定。官吏知法、守法百姓就不会受残害。因此,实施“以法为教” ,采取“信赏必罚” 、 “鼓励耕战”等形式。4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若“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的内容,则“以吏为师”表达了法制教育的实现手段。 “以吏为师”重在吏,不在师或在法不在教,师并非教师意义上的师。法家认为私家学派存在意味着扰乱法治,立法就是为了废除私学,必须毫不妥协地推行法令,对易于导致“二心”的学派应“禁其行” 、 “破其群” 、 “散其党” 。“以吏为师”就是在于减少从事文化知识工作的人,这样的人少了就不会破坏社会秩序。“以
46、法为教”和“以吏为师”最多只能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法制教育要推行但不能走向极端。文化知识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人类进步的条件,法家如此的主张和实践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倒退。(十)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1 大学原是礼记的一篇,朱熹据二程所定,另行编订次序,作大学章句 。自程朱后, 大学便从礼记中分离出来,成为“四书”之一。宋元以后封建教育都以“四书”为基本教材。 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教育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教育的目的在于“明明德” ,就是使人们的先天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善
47、德既明就要做“新民” ,并且要达到“至善”的境界。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最为准确的概括和表述。 大学把大学的教育程序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根据纲领,完成“修己治人”的教育目的的一套完整程序或步骤。按儒家的观点, “修己”是“治人”的前提, “治人”是“修己”的目的,这是封建教育的实质。在八条目中, “修身”为中心环节,只有“修己”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时皆以修身为本。 ” 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但对于如何做未加以说明,后人根据自己理解加以发挥,产生了宋明理学程朱学派的格物、知天理与陆王学派的格吾心、知心性
48、的分歧,一派强调读经书、道问学;一派强调静省思、尊德性,影响极大。2 中庸 和大学一样,从礼记中分离出来,成为“四书”之一,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哲学著作。基本思想是发挥儒家折衷调和的思想,即中庸之道。提出“君子素其位而行” ,要求在社会矛盾面前“素位而行” ,为此,要摒弃外物影响,潜心修养,作向内的慎独功夫,去把握先验的“理” ,达到“诚”和“至诚”的境界。这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 ”即道是从性来的,而性又是天之所命,教育就是遵循天命之性加以修养,使之和于道的过程。 中庸把这个过程具体化为五个步骤:“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 ”包括了学、思、行
49、的完整过程,使儒家重视学习、思考和实行精神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这一过程值得借鉴,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 。此外, 中庸还强调个人主观努力,不仅要读经书,还要尊德性,二者相互并进,有一定积极意义。3 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使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战国末期思孟学派所著,全文 1229 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方法,教师及师生关系,总之,对教育学基本问题都有论述,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1)教育作用 “建国君民” , “化民成俗” ,简明扼要说明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人的发展作用,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学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