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书法作品 兰亭集序 被后世评论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 兰亭集序 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兰亭集序 可谓“文质双绝”。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3、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 4、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 重难点: 依托于文言语言的学习,并进而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体
2、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是教学的重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感情的起伏变化中寄托的的生命感悟,并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关于序的体裁知识 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问,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例如 史记 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
3、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和事的态度。 战国策序 则历述从春秋到战国的转变,通过叙事表现作者的道德礼义观和对战国至秦之间君臣兴诈伪任刑法的看法,以及对纵横游说之士作品的评价。后来的“史序”便都是继承了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 、李白的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等。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 王羲之 (303 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初为秘书郎 ,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
4、,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世称 “王右军” 。原有集 10卷,已佚。张溥辑有 王右军集 2卷 ,见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相传王羲之 7岁学书 ,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 李斯、曹喜、锺繇、梁鹄 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 华岳碑 ,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 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 雄逸流动 的艺术美。 晋书 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 关于 兰亭集序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年)农历三月初三日,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谢万之遁、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 41位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共得 37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 兰亭集 ,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 324字。 王羲之为 兰亭集 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今题 兰亭集序 是后人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