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121KB ,
资源ID:973177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97317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临终关怀”: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临终关怀”: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doc

1、心声姐写的报道这是“长者同行”项目推出以来,大学生义工团队的第三次入户服务。为确保“口述史整理”的顺利进展,每次入户的大学生小组与老人结对相对稳定。所以,陪伴 96 岁王奶奶的两位大学生,是与她第三次见面了。听说老人家在上周末病重差点走掉,姑娘心情沉郁了很多。陪老人归来的分享环节,同一小组的两个姑娘出现两种声音:一个噙着泪说,我们下次还是不要来了;一个说,越是这样她越需要多陪伴,我们还是来吧!内心最深处的感受,两人是一样的。爱与陪伴,原是纯粹轻松美好的事情。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让持续的陪伴竟如此沉重。这是为什么?也常有人问十方缘的义工,你们去陪临终老人,不怕吗?天哪,我想想都不敢去面对。所以十

2、方缘会强调,临终关怀有专业要求,义工先接受培训,才可去陪伴老人。这一要求,也是对义工本身最基本的呵护。另一种情形,是经验越发丰富的义工在与老人相伴的画面中,绽放越来越多的喜乐,自在。即便相伴的老人不能言语行动,那份沉默中的同在也越发宁静,祥和一体。所以,看似陪伴临终老人,其实是借由陪伴,照见内在对死亡的恐惧,排斥,也照见这恐惧与排斥的底端,一份更深的爱。借由对自身所有情绪与渴望的全然接纳,我们发展出平静的力量。如是,即便下一刻生命就要消逝,我也可以活出当下的安宁。陪临终老人如是,陪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如是。十方缘顾问委员会主席刘丰说,做好手边事,珍惜眼前人。眼前人,指的不是特定的对象,而是

3、出现在你面前的每一个人。若是每时每刻所面对的人,我们都已足够珍惜,全然相待;那么,某一天,我或他离开,不再回来,曾经的相伴,也是值得庆祝的事。如此说来,世间最深情的爱,就是像临终关怀一般待你。愿世间每一次遇见,都被你我足够珍惜。一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通常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师、社工和义工等多方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无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过 3 到 6 个月的临终患者提供特殊的缓和医疗服务,也包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身心慰藉和支持。无力回天的病患不必仰赖医疗技术和大量财力被动地延续生命,而可以凭借基础治疗缓解身体不适作为保证,按照自我意愿度完剩余时光。临终关怀是现代西方社会对工具

4、理性和现代性反思的产物,它打破了以医生为主导的治疗模式,将患者的意愿放到第一位。临终关怀挑战了两大习惯认知,一是西医理念:以延续生命为最高目标而忽略生命质量;二是传统孝道:将放弃创伤性治疗等同于放弃亲人生命。临终关怀回归到死亡本有的自然属性,强调生命是身心统一的整体,患者的精神层面受到重视,扭转了现代医学以笛卡尔身心二元论为基础的生命认知,将临终者从无望的机械性救治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支配生命的自由。临终关怀在实践中呈现出高度的立体化和社会化,集中体现着社会人文关怀,自1967 年诞生于英国,很快就遍及全球五大洲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造福了无数的患者和家庭。二临终关怀将直接带来“五赢”局面。首

5、赢家是国家。据卫生部资料:一个人一生健康投入的 80%用于生命的最后一个月,意即临终救护占据我国医疗支出的最大份额。而在美国,用于临终关怀的每 1 美元可节省 1.52 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用,节约来源是病人的治疗费、药费、住院费与护理费;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实行临终关怀者比没有施用者少用 2737 美元,在最后一个月少花费 3192 美元。可以推知,我国如果推广临终关怀,必能节省巨额医疗开支、减少医疗浪费。此外,临终关怀具有公益性,能够吸纳社会慈善资金,构成社会医疗经费的有效补充。其余“四赢”依次为:医院。临终关怀的开展有助于有限的医疗资源充分发挥效用,缓解医疗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落差。医护人员。

6、有望减少大量的无望救治案例,有利于树立和维护医生的职业信心,减少医患矛盾。临终患者。拥有死亡权才是拥有完整的生命权,临终患者可以自主安排最后时日,避免破坏性的延命救治。家属。临终关怀机构与团队的介入,不仅弥补了现代家庭护理人员短缺且不专业的问题,而且提供足够的人力保障。临终关怀通常无需费用高昂的仪器设备,有效地缓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避免“死人将活人拖垮”的局面。丧亲者经由全程的专业帮助,可有效降低悲伤反应,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大大减少对社会的隐性损失。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的。现代化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诸如人口不断膨胀并城镇化集中、家庭模式日趋核心化、人口高度老龄

7、化等,这导致家庭传统的照护功能由强变弱,承受亲属死亡的能力衰退,这对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初见端倪,而未来形势更显严峻。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约 312 万例,因癌症死亡达 270 万例。目前需要“临终救护”的人口基数日益庞大,社会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日益凸显出巨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的临终关怀研究和实践近年已见起色。港台地区率先出现专门的服务机构,尤其是台湾成立世界首家“生死学研究所”,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在临终关怀本土化方面有诸多贡献。大陆地区安宁疗养机构的出现晚于研究机构。1988 年 7 月,天津医学院第一个建立“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不久上海创立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

8、南汇护理医院,此后临终关怀服务初步在北京、上海等几大都市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专业机构 150 多家,主要分布于大城市,正向部分中等城市延伸。自2001 年,李嘉诚每年捐资逾 1700 万在全国 17 所重点医院设办免费的临终关怀家庭服务,成立了 20 所安宁疗养病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2006年 4 月,全国性行业管理的社会团体“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迈入一个新时期。临终关怀事业也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卫生部 1992 年曾提出,准备将临终关怀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列入事业发展规划,促使其健康发展。2004 年国内有地区

9、在医院评审标准中新增临终关怀的内容,从政策导向上予以重视;2006 年,国务院批准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改委、劳动保障部等十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支持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给予政策扶持。尽管如此,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以广州为例,目前仅有千分之一的末期患者能够享受到这一关照。当前研究的滞后和宣传的缺失,是临终关怀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能和作用的瓶颈所在。四临终关怀秉承“全人”的照护理念,其对象是特定文化背景、特定社会的人,基于西方文化背景诞生的临终关怀在中国面临本土化的问题

10、,而不是医疗层面的教条照搬。尽管我们在实践和研究工作中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照搬西方居多,缺乏独创性,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少有得到开发和利用。社会需要我们来思考:如何制定政策向“五赢”局面靠拢?如何整合医学、护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对临终关怀进行全方位研究?如何借鉴但不盲从海外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经验?如何在民众中普及临终关怀的理念和认知?如何在家庭核心化的形式下统筹推行社会化的“养老送终”?如何将临终关怀和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如何以临终关怀化解安乐死的难题?等等。在国际社会中,社会给予临终者的关怀程度和水平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与社会成员生命质

11、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下,“有尊严地活着”不应当仅指生命常态,还应包括生命的终结。我们既要有“优生”,也要能够“优死”。临终关怀知识给生命最后的安详读完这篇文字,想到上个世纪,在西方出现了针对临终人士的安宁护理。目前,台湾地区医院也逐渐开始使用。前几天,参访慈济医院,见到有专门的护理病房。从医疗、人文等方面帮助临终人群,陪伴走完最后的时光。期待有一天,大家都会了解掌握这方面常识,成为我们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成峰法师人们关于临终的认识普遍有很多误区,应该好好普及,不要给亲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一个遭遇车祸的 22 岁男性被送进了监护室,此时的他生命垂危,几乎不能说话。然后,

12、在长达 3 个小时的时间里,医院不允许家人进入病房看望这个随时会告别人生的亲人,在随后的时间里,也只允许一个亲人每隔 2 小时进去看望 5 分钟。在漫长的等待中,沮丧的女友只好回家了,父母也抵不住身心疲惫睡着了,直到护士通知他们病人已身亡时才惊醒过来。由于痛惜没能在最后时刻与亲人见上一面,说上几句告别的话,家属的悲痛骤然升温.这还算不上残忍。在最后的日子里,病人常常得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待遇”:一是过度治疗。有些病人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在接受创伤性的治疗。另一个极端是治疗不足,也就是说,病人受到的痛苦和不适直到死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脱。那么,生命在最后的几周、几天、几小时里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

13、态?一个人在临近死亡时,体内出现了什么变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给生命以舒适、宁静甚至美丽的终结?临终期一般为 10-14 天(有时候可以短到 24 小时)。在这一阶段,医生的工作应该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减轻痛苦”。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所以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你不要以为病人是因为冷,需要加盖被褥以保温。相反,即使只给他们的手脚加盖一点点重量的被褥,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觉得无法忍受。呼吸衰竭使临终病人喘气困难,给予氧气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们已失去了利用氧气的能力,此时给他们供氧无法减轻

14、这种“呼吸饥饿”。正确的做法是:打开窗户和风扇,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另外,使用吗啡或其他有类似鸦片制剂的合成麻醉剂是减轻病人喘气困难和焦虑的最好办法。当吞咽困难使病人无法进食和饮水时,有些家属会想到用胃管喂食物和水,但濒死的人常常不会感到饥饿。相反,脱水的缺乏营养的状态造成血液内的酮体积聚,从而产生一种止痛药的效应,使病人有一种异常欢欣感。这时即使给病人灌输一点点葡萄糖,都会抵消这种异常的欣快感。而且,此时给病人喂食还会造成呕吐、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病人不配合而痛苦挣扎等后果,使病人无法安静地走向死亡。静脉输液虽然能解决陷入谵妄状态病人的脱水问题,但同时带给病人的是水肿、恶心和疼痛。在

15、生命的最后阶段,甚至在死前三个月之久,不少病人与别人的交流减少了,心灵深处的活动增多了。不要以为这是拒绝亲人的关爱,这是濒死的人的一种需要:离开外在世界,与心灵对话。一项对 100 个晚期癌症病人的调查显示:死前一周,有 56%的病人是清醒的,44%嗜睡,但没有一个处于无法交流的昏迷状态。但当进入死前最后 6 小时,清醒者仅占 8%,42%处于嗜睡状态,一般人昏迷。所以,家属应抓紧与病人交流的合适时刻,不要等到最后而措手不及。随着死亡的临近,病人的口腔肌肉变得松弛,呼吸时,积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会发出咯咯的响声,医学上称为“死亡咆哮声”,使人听了很不舒服。但此时用吸引器吸痰常常会失败,并给病

16、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应将病人的身体翻向一侧,头枕的高一些,或用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濒死的人在呼吸时还常常发出呜咽声或喉鸣声,不过病人并不一定有痛苦,此时可用一些止痛剂,使他能继续与家属交谈或安安静静地走向死亡。记住,没有证据表明缓解疼痛的药物会促使死亡。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所以,不想让病人听到的话即便在最后也不该随便说出口。这几天,我一再地说,我一再地想-为什么,为什么直到现在,我才读到了这篇文章。现在是什么意思?现在是,我的父母已先后去世,而一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我没有和这篇文章相遇,所以在无知中铸成大错。所有的误解都基于一个前提,我们和临终者已经无法沟通,我们至亲的亲人已经无法讲出他们

17、的心愿和需求,我们只好一意孤行。而本来只需要一点点起码的医学常识,事情并不复杂。我想起我抓着父亲的手,他像山泉一样凉。我命令弟弟说:爸爸冷,快拿毯子!现在才知道,他其实并不冷,只是因为循环的血液量锐减,皮肤才变得又湿又冷。而此时在他的感觉中,他的身体正在变轻,渐渐地漂浮、飞升这时哪怕是一条丝巾,都会让他感觉到无法忍受的重压,更何况一条毯子!我想起直到父亲咽气,医生才拔下了连接在他身体上的所有的管子,输气管、输液管、心电图仪同时我们觉得他几天几夜没进水进食,总是试图做些哪怕是完全徒劳的尝试。母亲清早送来现榨的西瓜汁,装在有刻度的婴儿奶瓶里,我们姐弟每天都在交流着爸爸今天到底喝了多少水。现在才知道

18、,他其实并不饿。那时候,他已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天很蓝风很轻,树很绿花很艳,鸟在鸣水在流,就像艺术、宗教中描述的那样这时,哪怕给病人输注一点点葡萄糖,都会抵消那种异常的欣快感,都会在他美丽的归途上,横出刀枪棍棒。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在最后谵妄状态中,却忽然变得喋喋不休,而且是满口的家乡话。我担心他离我而去,我想喊住他,他毫不理会。现在才知道,那个时辰,他与外界的交流少了,心灵深处的活动却异常活跃,也许青春,也许童趣,好戏正在一幕幕地上演。我怎可无端打断他,将他拖回惨痛现实?我应该做的,只是静静地守着他,千万千万不要走开。临终者昏迷再深,也会有片刻的清醒,大概就是民间传说的回光返照吧,这时候,他

19、必要找他最牵肠挂肚的人,不能让他失望而去。我还记得父亲此生表达的最后愿望,是要拔去他鼻子上的氧气管。可是我们两个不孝子女是怎样地违拗了他的意愿啊,我和弟弟一人一边强按住他的手,直到他的手彻底绵软。现在才知道,对于临终者,最大的仁慈和人道是避免不适当的、创伤性的治疗。不分青红皂白地“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是多么的愚蠢和残忍!父亲走了。医生下了定论,护士过来作了最后的处理。一旁看热闹的病人和家属说:儿子、女儿都在,快哭,快喊几声嘛。可不知为什么,我竟然一点也哭喊不出来,弟弟也执拗地沉默着。现在才知道,听觉是人最后消失的感觉,爸爸没有听到我们的哭泣,不知道他是高兴还是难过?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这我明白

20、。只是现在才知道,自然竟然把生命的最后时光安排得这样有人情味,这样合理,这样好,这样的-自然而然,是人自作聪明的横加干涉,死亡的过程才变得痛苦而又漫长。一天上午。我突然发现我对面的同事泪流满面,一个 50 多岁的男人的失态让我诧异。忙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看了上面的文章想起了他母亲临终前情形,他说就像上文描述的那样,觉得母亲冷了给她穿保暖的衣服,盖厚厚的被子,觉得母亲几天没有进食,不停给她输液,他母亲想回家,可他坚持让她住在医院。他自认为尽了孝心,可是没想到给她带来莫大的痛苦。 人总是要死了,带来轻松、美丽踏进另一个世界,一定会走的更好。现在,我读到了这篇文章。我要保留着它直到最后的时光,如果有

21、可能,我要求我的孩子照此办理,任我的灵魂作最后的欣快飞翔。美国老年病学会制定的临终关怀八要素:1、减轻病人肉体和精神症状,以减少痛苦;2、采取能让病人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病人的尊严;3、避免不适当的、有创伤的治疗;4、在病人还能与人交流时,给病人和家属提供充分的时间相聚;5、给予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6、将家属的医疗经济分担减少到最小程度;7、所花医疗费用要告知病人;8、给死者家庭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向死而生细读葬礼主持人袁君 (此文胜读十年书)袁君的人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葬礼劈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那场葬礼之前,袁君是大连一名电视台记者,过着有选题忙死,没有选题死忙的高压锅生活

22、。70 后的人大都活得像一棵树,袁君机械地忙碌着,周而复始地为前途和钱途烦恼。2004 年,特别报道组的一个战友因过劳猝死,台里委托袁君为其做一个悼念的片子。袁君怀着巨大的悲伤整理了同事职业生涯里所有的新闻报道,制作得很用心,想通过这种方式为同事加兄弟的人生完美收官。片子的解说辞后来被同事的家人看到,他们希望能够作为同事葬礼上的悼词。而袁君成了葬礼上当仁不让的主持人。葬礼简朴厚重,在哀乐声中袁君读着为同事写的悼辞:“他总是在每一条新闻播出之后卖力地回味,看看整个事件是否还有继续跟进的可能,看看自己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是否还有缺陷。他说,这既是一种职业要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成功有时就是一种为难

23、。”“或许,直到骤然离去,他依然没有实现他想要的成功。可是,一个人,在他活着的每一天都努力超越自己,这种坚持本身就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尽管他没有来得及问自己是否令自己满意,可是,我们可以替他回答,他来过,很优秀”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从另一个人倏忽而逝的一生中,袁君看到了自己。葬礼结束时,同事的爸爸紧紧地握住袁君的手说:“谢谢你,你比我们更懂他。”那天回到家里,袁君没有像平常一样上网看片子、找选题,而是破天荒地下了厨房,做好了饭之后,在楼下等老公和女儿回家。袁君没有跟他们提及同事的葬礼,只是这场葬礼在祭奠一个生命逝去的同时,也让袁君对自己的人生获得了重新的认识。还好,她还有时间,她还有健康,

24、她还能好好地善待每一个重要的人。袁君说自己如灵魂开窍般明白了,一辈子没多长,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我们能在一起的时光原来这么短暂,趁还来得及,一定要不留遗憾地爱。之后,袁君很快因为朋友之托主持了第二场葬礼。逝者是一位书画界的名人,袁君时常在电视上看到这位老先生的身影。然而,老先生的身后事并不利落,小三儿在他去世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老先生尸骨未寒,财产纷争令这个曾经风光的家乱成了一锅粥。袁君想对老先生的生前亲朋进行一番采访,很少有人配合。大家关心的,是那些巨额财产如何分配以及自己能够分到多少。 尽管如此,袁君还是通过一些资料给老先生写了一篇悼词。葬礼上没有人在意袁君说什么,遗体告别时,小三儿们与

25、原配的家人打作一团。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如果你懂得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袁君主持葬礼的名气渐渐在大连传开。2010 年底,一位亿万富豪的妻子找到她,希望她能给她老公主持葬礼。与生前的风光相比,那位亿万富豪的死很仓促,抑郁症在他45 岁时夺去了他的生命。富豪的妻子给袁君看了大量逝者生前的日记,深深震撼了袁君。财富对这位逝者来说早已成了数字,他的使命是管理这堆数量庞大的数字还有数百员工的命运。很多事务已经与个人喜好和利益没有多少关系。他完全可以选择停下来,换一个职业。袁君觉得,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作家。但他并没有。他依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

26、边处理集团内部的争斗,一边应付来自市场的压力。袁君读着这位亿万富豪的生前日记,想着如同这位富豪一样匆匆的赶路人,敬意有之,叹惋有之,悲凉亦有之逝者已矣,但袁君决定做点什么来改变还活着的人。在这个富豪的葬礼上,袁君公布了他一天的开销,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及一个中产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花费。因为没有时间,他拼命赚钱,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愉悦。在日记中他写到,他的快乐竟然来自于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他让司机等拖车来,自己则一个人步行去公司。他惊奇地发现,路边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面,他甚至看到了迎春花。他说:“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最后一次见它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一起去踏青。”这震惊了在场

27、所有的人。袁君在悼辞里写到:“他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飞机上,也有可能是在会议室里。他的生命自从承担起百人的企业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四季。他最美丽的记忆不是赚得第一桶金的激动,也不是公司十周年庆典上的高朋满座,而是那个步行的午后,那一路惊奇的发现。我想,最后的时光里,他一定为自己铺设了一条芬芳的小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应该是笑着走过那条通往天堂的小路,甚至还哼起了儿歌所以,在此,让我们一起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那是袁君第一次在葬礼上听到掌声,她知道那不是对逝者的不恭,而是大家情不自禁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最真挚的尊敬。后来,袁君与富豪之子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位富二代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将公司交给了经理

28、人,他自己则在一个小公司上班,业余时间开了一间不盈利也不赔钱的书吧。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很快乐。袁君时常去他的书吧,叫上一杯咖啡,捧一本闲书,消遣一段闲适的时光。袁君还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位富豪,疲于奔命的时候,忙到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袁君总会告诉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有一种活法叫向死而生 葬礼是一种道别,而道别并不意味着绝望。袁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道别,是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中校长做葬礼主持。老校长姓肖,享年 85 岁,这位老头儿风趣幽默,生前最爱热闹,他们家迎来送往,永远有络绎不绝的客人,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位喜欢被打扰的老人。校长的老

29、伴在商量葬礼仪式时,没有向袁君提出任何的要求,只是很细节地讲了老校长生前的点点滴滴,包括每次夜里十一点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时,老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真不知道,这个园子还能热闹多久!” 在老人家细细碎碎的述说中,袁君知道了老校长其实已经身患四种癌症,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是沉重的负担。可每一次濒临死亡,他还是会顽强抗争,他希望这个园子还能热闹一段时间。他总是微笑着,幽默着,也乐意于看到来这个园子的人微笑着、幽默着跟他告别。袁君没有将老人的告别仪式选在殡仪馆里,她想这不是一个如此特别的老人想要的告别。他喜欢热闹,喜欢分一些人生智慧给那些还在赶路的人,最后的告别他也一定希望以一种热闹而特别的方式。冥思苦想过

30、后,袁君决定开一个 PARTY,就在老校长的家里,让每一位来送行的人都讲一件与老校长有关的、最有趣的事 让大家微笑着给老校长送行,也让这位老先生带着微笑上路。这个想法令老校长的夫人落泪,她对袁君说:“你应该算老肖交到的最后一个知己,谢谢你。”袁君想到那个葬礼会很成功,但没有想到会如此成功。一共一百七十位来宾,每个人都应要求穿着自己最漂亮的礼服,看上去仿佛是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没有哭泣,没有哀乐,每个来宾讲述了一段他们与肖老的往事。一位邻居说:“我在肖老的楼上,家里有个不打不练琴的孩子。每天,让他练琴之前先打骂一番。后来有一天,肖老上楼来敲门,给我儿子带来了许多礼物,有书有玩具。肖老对我儿子说:

31、我每天在你楼下,免费听你弹琴,这点礼物算作是感谢吧,谢谢你让我每天都可以听到那么优美的琴声。从此,我再没有为练琴的事打过儿子,他因为楼下有双欣赏他乐曲的耳朵而变得很努力,这是我儿子刚刚通过钢琴十级的证书”肖老多年的老友有一天突然造访,恰好肖老刚洗完澡,于是,老友看到了肖老稀疏的头发、胳膊上那因化放疗而粗黑的血管,老友顿时泪如雨下。肖老却笑着对他说:“一会儿让你见识一下化妆的魅力。”整整一个小时,再出现在老友面前的肖老,又像往常一样利落潇洒。肖老对老友说:“我天天都在做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事,我觉得挺快乐的。身体糟粕,但灵魂体面。替我保密啊。”一百七十个人,一百七十个故事。整个 PARTY,大家一

32、直在微笑着追忆,在一种感而不伤的氛围里,分享着那样一个智慧的老人给每个人的人生带来的无穷教益。袁君说:“谢谢大家的故事,请相信,这样一个头发丝里都透着智慧的老人会让天堂从此有了无数的笑声。让我们相约,与亲爱的肖老天上见。”很少有人能把葬礼主持人这样一个职业当成爱好,最开始有人找上袁君时,她也总会想方设法拒绝,而如今袁君却有求必应。两年了,她在葬礼和葬礼之间来回,主持了将近百场葬礼,如同在近百人的生命里穿梭。她说,她就像活了一百辈子,体验了百味人生。现在的她很感谢这份工作给予她的一切,一场葬礼浓缩了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每一段故事对于袁君来说都是养分。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

33、地活在当下。在台湾慈济医院观生死慈济大学医学院有间很特别的房子,叫做“大舍堂”。大舍堂里有为医学教育事业捐出遗体的人的骨灰。如今,提及死亡,仿佛变成了一件只有医生能处理的事情,人们似乎已经认可,只有在 ICU(重症监护室)中插满管子地死去才是“正常”的。前不久,笔者有机会访问了台湾花莲慈济医院专为疾病末期患者开办的“心莲病房”,心在那个普通的下午被温暖,也被震撼。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心莲病房,是专为癌症末期患者及其他疾病末期患者设立的病房。临终关怀医院的笑声我在北京的大学里开设了一门“影像中的生死学”课程,因此我特别期待台湾的临终关怀经验能丰富和深化我对死亡的认识。来这家慈济医院之前我想象着:这个

34、专为癌症末期患者(现在也收其他疾病末期患者)设立的病房,会是一种怎样的氛围?即使不是沉重的、压抑的,也会是庄重的、肃穆的吧?所以,我一个劲儿地在邮件中问“请告诉我们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生怕自己行为不当影响到临终者和他们的亲人,破坏了那种氛围。就这么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心莲病房 虽说“心莲”是个有佛教气息又意象美好的名字,但是人们都知道,这里提供的是临终照护,死神随时等候在它的门边吧。门边等候的不是死神,而是一幅大大的“预立医疗自主计划”宣传画,上面赫然写着:“对于生死,要听!要说!要看!”喔,这和我们的习惯太不相同了,我们总是避讳去谈论死亡,不管那是谁的死亡。我们已经习惯了把死亡放到意识

35、之外,好像它与我们不相干,直到它突然显形,搞得我们惊慌失措,心力交瘁,甚至留下许多愧疚和遗憾。心莲的走廊宽大又明亮,墙壁上挂着很多图画,专门的会客区里摆着舒适的沙发,不像医院倒像疗养院。护理师胡薰丹笑着迎上来握住我的手。我跟着她和护士长张智英走进心莲病房。按照要求,不能打搅病人和家属,只能和医护人员做交流。人们想到死亡,通常会觉得恐怖和悲伤,笑声似乎不属于死亡。所以,当我在心莲病房中听到笑声,而且是孩子的笑声时,真的吓了一跳。那是 3 个孩子,妈妈带着他们来看望住在这里的亲人。他们从病房里出来,说说笑笑地到了走廊上,随即走进一间专为家属准备的和式房间,关上门,他们可以在那里不受打搅地说话、游戏

36、。为什么大人要带孩子来这临终照护病房?难道不怕吓着孩子吗?很多时候,出于保护的动机,人们努力将孩子与死亡相隔绝,甚至不让他们来送别临终的亲人。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在心理辅导与教学中,我曾看到隔绝带来的影响:2003 年 SARS 结束,我带领青春热线团队为某个中学进行哀伤辅导,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被 SARS 夺去生命。过程中有个女孩哭得特别悲伤。原来,老师的去世激起了她的“未完成之事” 外公去世前,妈妈不允许她到医院探望,从小被外公带大的她没能与外公告别,她为此感到内疚和伤心,觉得对不起外公。在我的课堂作业中,也不止一个大学生告诉我这样的经历:家长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学业,不让自己害怕,使他们未能与

37、自己的亲人告别,却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心莲病房中孩子的笑声,似乎告诉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如果接纳死亡是生命本身具有的,如果理解死亡也可以是爱的见证和延续,那么,抓住那段最宝贵的时间,亲人间互相道谢、互相道歉、互相道爱、互相道别,或许能给逝者和生者带来最大的安慰。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心莲病房有一间特别的“往生室”,里面有十字架、菩萨像,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设置,让生命到了最后阶段的人能够得到慰藉与支持。和完整的“人”打交道我想象,在心莲病房天天和即将往生的人打交道,应该需要特别强的心理承受力。“你是怎么来这里工作的?”我问护理师胡薰丹。我以为她会给我一个与宗教有关的回答,毕竟这所医院属

38、于佛教,但是她却说:“我觉得在这里能给我快乐!”薰丹告诉我,她和护士长张智英原来住在一起。每天下班,她看到在心莲病房工作的张智英总是很快乐,还常常和她分享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心得,对比之下,她觉得自己每天打针发药,越变越像一个“护理匠”了。所以,她决定也到心莲来工作。她说在这里,自己是和完整的“人”打交道,而不再是仅仅和人的躯体、症状打交道,因此更能感觉到护理工作的意义。已经故去的余德慧教授,曾经长年在心莲病房志愿服务,每周他会带领医生、护士、社工、志工们一起讨论个案,看看每个病人生理、心理和灵性需要什么,怎样去回应这些需要。这样的个案讨论至今还在延续着。一线服务,让余德慧和心莲病房的工作人员,对

39、临终时人的身、心、灵有了丰富的认识。让我们从细节去看吧,看看心莲病房是怎样照顾着患者和家属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在被余德慧教授称为“知病存有”的阶段,医护人员会给予患者积极治疗,甚至允许他们在与医生讨论后尝试另类疗法。心莲病房的王英伟主任说,你别以为住进心莲病房的人都出不去,其实大多数病人出院了,这里的治疗为他们赢得了时间,可以回到家中在亲人身边离世。在花园里,病人躺在床上可以看到静思堂一角。生命最后的“往生室”心莲提供的,不仅仅是药物和其他减轻痛苦的方法,还有可以舒缓病人痛苦的一切:病房外面有属于心莲的花园,宽大的走道可以把病床直接推到花园中,让病人享受阳光、绿叶和清风;如果病人想看电视或视

40、频,走廊上移动的设备可以推到床头;在宽敞舒适的休息室和餐厅,病人可以和亲人聊天、用餐,享受最后的亲情;病房外面的佛堂,让有需要的人随时可以进去;甚至在没有移动电话的年代,有专为家属设的电话间,他们通话时即使泪流面满,痛哭失声,也不会受到任何打扰;在这里服务的志工,会和家属一起陪伴病人,还有专业的社工,协助病人和家属处理那些在生死关头的复杂情绪和问题,尽量不留下遗憾心莲病房的走廊上的图画,是患者自己画的,表现了他们对生死的看法。其中有幅图画上什么都没有,标题却是“牛吃草” 病人说,草被牛吃光了,牛也走开了,所以什么都没有了。病人对于生命这样的理解,在心莲就这样被珍惜着。从“知病存有”阶段到了“死

41、觉存有”的阶段,患者会从外界转向内在,照护者也需要从“在世陪伴”模式转入“存有相随”模式,放下自己的哀伤,不再用那些含有社会价值的语言,而是使用具有抚慰性质的肢体语言去和患者对话,创造出一种亲密柔软和类似宗教的慈悲,让即将往生的人感受到被爱和同在。心莲病房有一间“往生室”,这个特别的房间中,有十字架,也有菩萨像,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设置,让生命到了最后阶段的人能够得到慰藉与支持。医学越来越发达,医疗手段越来越先进,在生命尽头,死亡仿佛也变成了一件只有医生能处理的事情,人们似乎已经认可,只有在 ICU 中插满管子地死去才是“正常”的。心莲病房反其道而行之,给了人们另外一种选择:用柔适照护代替

42、有创抢救,用人文关爱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要和灵性需要,让患者能够安宁地、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让死亡和出生一样,得到祝福。多希望,每所医院中都能有心莲花开!心莲病房外的“预立医疗自主计划”宣传画,上面赫然写着:“对于生死,要听!要说!要看!”捐出自身的“大体老师”慈济大学医学院就在慈济医院旁边。在这里有间很特别的房子,叫做“大舍堂”。推开大舍堂的门,立刻就有佛教音乐响起。房间正面,地藏菩萨含笑立在鲜花中,两侧,画着莲花的玻璃柜里,一排排琉璃盒子散发着温暖的光芒。盒子里,是“大体老师”的骨灰。“大体老师”,就是为医学教育事业捐出遗体的人。他们在慈济也被称为“无语良师”。在慈济,大体老师不仅是

43、有姓名的人,而且是有故事的人;不仅是解剖的对象,更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在他们捐出遗体之后,医学生们会访问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了解老师的生平,并写出老师的生命故事。当医学生们在明亮的解剖室,在庄严隆重的“无语良师启用典礼”上,面对大体老师时,那已经不是一具失去生命的遗体,而是一个承载着许多回忆、令人尊重的老师。“我不知道用锋利的解剖刀割您的皮肤时,您会不会疼” 很多学生正是这样开始了他们对于人体构造的认识,那种感同身受,正是无语良师教育的目的 “学到一切的医学知识和对生命的尊重”,让医学生能够“视病如亲”。用来模拟手术的“无语良师”过去,医学院解剖的多是无名尸,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往往是残破的。设在地

44、下的解剖室,也让人感到阴暗压抑。这种情形,很难培养起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慈济医学院建立后,开创“无语良师教育计划”,将人文精神灌注于医学教育中,很快就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迄今,已经有 4 万多人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500 多位大体老师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们当中,有大学教授,也有普通的清洁女工、出租车司机,能够成为“舍身菩萨”,让很多人找到了死后的生命意义。慈济的解剖讲堂,设在教学楼当中最宽敞明亮的地方。充足的遗体,不仅可以让医学生通过解剖课学习人体构造,还发展出了新型的模拟医学教育,年轻的住院医师可以在这里通过模拟手术,提高专业技能。每年大体解剖课和模拟手术课来临时

45、,慈济都要举办隆重的大体启用仪式,在佛教师傅庄严的念诵声中,学生和家属一起打开“往生被”。家人看到亲人容貌时的悲伤,让学生体验到生命中的爱、怀念和不舍。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们怀着感恩的心情,亲手给老师入殓,为老师送灵,并和家属一起把老师的骨灰放入琉璃骨灰盒中,安放在大舍堂中。有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还会来到大舍堂,和老师悄悄地说话以庄严之心对待生命与死亡,就是我在慈济看到的。正是这份庄严,让人感受到生与死都需要被珍惜与尊重。有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社会才会有温暖有光亮。我来,你的告别不再孤单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当有一天,生命的历程就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平静而

46、无憾地离开这个世界。这个假期,我有幸成为十方缘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感谢所有的人,是你们教会我如何去爱。作为义工,我们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去对临终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因为语言总是苍白无力的,未经历死亡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那种恐惧和无助感的。我们只要陪伴他们就好,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和他们聊聊天、聊聊他们的人生往事,让他们有人呵护、感受到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并不孤单。在这一点上,十方缘是先驱,做得相当出色。然而想要真正做好临终关怀这一事业是非常困难的,它的困难之处就体现于临终关怀需求的散在性。的确十方缘已经在爱的道路上行走了并且一直用无私的爱去关注老人。可是当我走进医院的肿瘤病房,当我亲眼目睹病

47、人因疼痛而大喊大叫,当我看到家属们哀嚎痛哭时,我才意识到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除了养老院、社区的老人,整个社会有太多太多需要我们给予心灵呵护的晚期患者。在临终阶段,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与普通护理不同,临终关怀更注重心灵呵护,它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除了对临终病人进行镇痛治疗外,还应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正确地认识死亡。由于临终关怀供不应求,下面我提出个人的一些小小建议:1.十方缘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各个社区的联系并组织受过专门培训的义工去各个社区进行巡回演讲,向社会推广和普

48、及临终关怀,让更多需要临终关怀的人了解到十方缘,也方便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十方缘中,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十方缘队伍的建设。2.改变单一的服务模式,在以往进养老院陪伴与入户陪伴的基础上,增加电话预约的服务,方便更多饱受疾病煎熬的病人可以尽快享受到临终关怀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宣传,有质量地增加义工的人数。这一点有利于解决临终关怀需求的散在性。3.增加每周服务的次数,十方缘是专门做临终关怀的服务机构,应当增加服务频率,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还要保证服务质量。4.临终关怀不仅仅是对临终病人的心灵呵护,还应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灵呵护,在病人临终前、临终后都给予家属帮助。十方缘义工 王超钰(南京医科大学学生)我决定,

49、用这一生与你爱恋十方缘义工 曹洋7 月初,为了推动我们大三下半学年申请的省级创新科研项目南京地区“社会-家庭”型临终关怀模式的探讨研究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先后走访了南京市玄武区成贤社区居民委员会、市级机关医院。就临终关怀的确切涵义、现阶段社会的现况以及患者的需求对居委会、市级机关医院以及住院病人进行了采访。对老年人的临终关怀问题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盲点,据了解,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都建立起了专业的临终关怀医院,而南京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出台什么具体的政策,政府在这方面应该给予更大的关注。对于我们的采访,病人家属都很避讳。通过采访我们侧面了解到对于建立临终关怀医院、在大医院成立临终关怀部门以及建立居家型临终关怀机构这三种模式,大多家属都倾向于将自己的家人交给居家型临终关怀机构,这也与我们前期调查采访的数据显示一致。但是这些消极的态度让我们很心寒,7 月中旬,我们有幸联系上了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 一个有着与这种消极态度完全相反的民间老人心灵呵护组织。通过与十方缘曹仁平老师的谈话我们了解了十方缘的服务宗旨、运行机制、活动内容,并于次日参加了一星义工的培训,正式成为了十方缘义工,当天下午跟随老义工以观摩义工的身份第一次与临终老人零距离接触。之后的一个月里我们在领队带领下先后来到了秦淮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