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0 ,大小:1.87MB ,
资源ID:96772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9677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3课-百日维新.ppt)为本站会员(天天快乐)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3课-百日维新.ppt

1、第3课百日维新,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德国强占_。(2)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3)法国强租广州湾。(4)英国租借“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胶州湾,2表现: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阶段(1)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上清帝第五书,产生重大影响。(2)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上清帝第六书,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3)康有为进呈_和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4)1898年春,康有为发起组织_,很快,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5)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日本变政考,保国会,思维点击1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

2、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之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康有为日本变政考请回答:(1)材料中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提示:(1)以日本为榜样,实行改革。(2)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及文明程度与中国有异,不能轻易模仿;日本文化传统与我国相仿且改革已经取得了成效。,二、百日维新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宣布变法。2内容,定国是诏,3.局限:未实行“_,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措施。4意义:基本上反映了_的愿望和要求。(1)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

3、_的发展。(2)政治上:有利于民族_参与政治,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3)文化上:有利于传播先进_。(4)军事上: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行宪法,维新派,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科学文化,思维点击2戊戌变法实施仅几月间,就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效果,激荡神州、振奋人心,出现了“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回答:(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提示:(1)官绅士民参政积极性高,纷纷上书言事。(2)“人人举国鼓舞欢蹈”不符合事实,因为维新运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史料一万国

4、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自台事(割让台湾)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史料二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发起戊戌变法。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他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

5、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咸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探究问题(1)根据史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主要背景。(2)史料二中康有为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的三件事对变法运动的开展有何作用?(3)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具有怎样的地位?提示:(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2)有利于依靠皇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有利于维新派和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有利于推动中央政府行政机构的改革。(3)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探究归纳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对应训练119世纪末

6、,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ABC D解析: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条件,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因此都符合题意,选D。答案:D,史料一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100多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

7、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史料二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百日维新的特点,探究问题(1)概括史料一中戊戌变法法令中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与弊端,说明了什么?(2)请你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说明史料二中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提示:(1)措施: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剪发辫。积极作用: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弊端: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上

8、还不够成熟。(2)从改革措施可以看出,光绪帝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许多主张,但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这一要害问题。这说明光绪帝仍然是封建皇帝,在国家政治体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他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探究归纳百日维新的特点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

9、阶级性质的改革。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7从过程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对应训练2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立宪法等主张,这表明()A变法内容很片面B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做了妥协C皇帝无实权,不敢采纳D维新改革不涉及制度革新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局限性。戊戌变法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故A项错误;维新改革的内容侧重于制度革新,D项表述错误;光绪帝变法的目的在于巩固清朝统治,阶级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因此问题并不在于他是否掌握实权,C项亦不正确。答案:B,本小节结束请按ESC键返回,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