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研 简讯JIAO YAN JIAN XUN主办:卢河九年制学校教研室 2017 年总第(2)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研究:新意及意 义 何在?素养与素质是同义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功应对实际生活中某种活动所需要的 “胜任力或竞争力” 。核心素养研究超越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在,关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素质(素养)培养问题、对素质(素养)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更关注人成功应对复杂情境中实际活动的需要、对核心素养结构的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人的素质结构。但是,核心素养研究需要从其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的针对性、基本概念的使用、秉持的基本理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有效推进等方面,与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和对接。
2、近年来,源自国外的 “核心素养”研究引起了我国学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在理解和接受核心素养概念时,国人必然会以自己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有关素质及素质教育的认识做基础,去同化或顺应这一新生事物。那么,核心素养及其培养与素质及 “素质教育”到底有何异同?尤其是前者相比后者,对于观察和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到底有何新意和意义?这是我们深入理解核心素养问题需要深入探究的。“核心素养”研究与素质教育本期导读:素质与核心素养的异同“核心素养”研究与素质教育(一)“核心素养”对于素质教育的超越相比于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研究对于我国教育的重大价值在于以下几点。 1. 关注新的时代人的素养培养问题核心素养
3、突出的是 21 世纪所需要的素养教育问题。我们原来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突出的是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培养问题。由于对素质结构的分析主要沿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框架,所以,素质教育突出的是学生作为一般人的身心整体和全面发展。虽然后来对于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的理解补充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质要素,但整体来看,“素质教育”对当今时代对人的身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的回应是不够的。 2. 对素质、素养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角度创新 核心素养主张从素养对于个人及社会的实际功能的角度,界定素养的含义和分析素养的结构。核心素养研究理解素质、素养的角度更趋生活化。如对素养含义的界定,注重从对真实生活或
4、工作情境复杂性回应的角度,突出素养的情境适应性、综合性;对素养结构的把握,偏重从当代社会生活的典型活动领域 (如学会学习、公民和社会生活),或当代人的活动的某些重要特征(如在异质群体中的交往、创新实践、信息素养),进行建构和设计。3. 对于核心素养结构的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人的素质结构过去,我国对于人的素养结构的分析,主要囿于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分析框架,或者只是对此框架进行细化、补充。我们对于现代人的素质结构没有进行更科学、更有现实针对性的分析。西方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分析框架与我们的已有素质结构分析框架完全不同,因而可以借鉴用于补充和完善我们的分析框架。(二)核心素养培养如何与“素
5、质教育”对接当前,在理解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时,特别需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核心素养”在我国引起关注的理由是什么?它是否提出了素质教育没有关注或注意不够的问题?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与跟进,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股国际潮流。因此,核心素养研究引起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是很自然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跟风、随大溜不应是我们关注核心素养问题的主要理由。国际核心素养研究背后所显现的,是对于当今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时代人的身心发展应作出哪些新的回应的关注,而这些关注点又是我国过去素质教育没有注意到的,这才是我们借鉴和重视核
6、心素养研究最重要的理由。因此,我国研究核心素养问题,既应充分借鉴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也需要结合我国多年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研究。第二,“核心素养”能否用 “核心素质”“综合素质”等概念替代?“核心素养” 似乎可以用 “核心素质”“综合素质”等概念来替代,或者说,可以用 “核心素质”“综合素质” 等去理解“ 核心素养” 的基本含义。首先,从素质、素养内涵的一致性来看,“核心素养”与 “核心素质” 并无实质意义的不同,而只是 说法有别。其次,从国外“核心素养”概念界定和结构分析来看,作为与实际活动相对应并具有综合性的“核心素养”,当我们进一步分析其构成要素时,必然会
7、以更具体的与人的活动某个方面特征相对应的素质要素来理解核心素养,如欧盟提出的核心素养,就是从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去分析其构成的。因此,“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指人成功应对复杂情境中的某种实际活动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当然,“核心素养 ”研究突出的是当今时代背景中,人的成功生活和社会健全发展所需要的 “核心素质” “综合素质” 。理解到 “核心素养” 与 “核心素质” “综合素质”的一致性,更利于将核心素养培养与我们熟悉的“素质教育 ”对接,避免将“ 核心素养 ”当作是一个全新的、与素质教育无关的东西来理解。第三,“核心素养”培养与 “素质教育”在基本理念上是什么关系?需要认真研究素质教育与核心素
8、养培养的异同。否则,会引起多个方面的问题。关于核心素养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目前似乎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认为核心素养培养完全有别于素质教育,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实践需要另起炉灶。如此,是否会在一线教师中引起观念和行动的困惑甚至混乱?第二,认为核心素养培养与素质教育之间既存在关联的一面,也有差异的一面。这样的理解会有助于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继承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已经积累的有益经验,同时也要克服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不足,突出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的追求。 我们比较认可后一种看法。我们认为,在我国开展多年的 “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将教育目的的聚焦点从以知识为本转变
9、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如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发展),并且在教育过程上,开始形成了以学生自身能动活动和自主学习为基础的素质教学的方式。但是, “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结构缺少系统深入的揭示,仅停留在一般性地以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作为全面发展的内容。这种对素质结构的理解的确比较抽象、笼统,也没有反映时代发展对于学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相比于 “素质教育” 最大的突破是,它运用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等科学方法,对新时期我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结构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建构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 (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的要求)、体
10、现时代需求(如对信息技术和终身教育时代的回应)、比较系统完整的素养结构体系。 第四,是否用一个新的概念就能解决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目前,核心素养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一些人的热烈欢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冷静、理性地思考:核心素养概念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适应性和效能如何?尤其是它能否解决 2001 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我国中小学现行的课程与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核心素养”研究的相关结论对解决这些问题能起什么作用?它需要哪些条件与之匹配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素质教育在我国推广多年面临的困局,核心素养培养应该如何面对并寻求突破?所有这些,是核心素养培养有效推进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