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4 ,大小:1.87MB ,
资源ID:962043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96204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8.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对策.doc)为本站会员(scg75082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8.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对策.doc

1、1更新 1992 年中国环境战略报告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对策承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协作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0 年 4 月2目 录概 述 .1第 1 章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的 变 化 .21.1 城市空气污染及其影响 21.1.1 颗粒物污染趋势 .31.1.2 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趋势 .71.1.3 城市氮氧化物污染趋势 .101.1.4 城市大气污染季节变化 .131.2 家庭燃料使用及室内空气污染 131.2.1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131.2.2 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41.3 酸沉降及其影响 171.3.1 酸雨污

2、染强度变化趋势 .171.3.2 酸雨区域分布特征 .191.4 全球环境影响 201.4.1 臭氧层保护 .201.4.2 气候变化 .231.5 大气污染的特点及变化 261.5.1 大气污染影响范围扩大 .261.5.2 颗粒物污染性质及来源变化 .271.5.3 氮氧化物污染在大城市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291.5.4 城市空气中臭氧与有机物污染潜在危害很大 .291.6 结论 30第 2 章 污 染 物 排 放 的 变 化 及 经 济 分 析 .312.1 污染物排放变化 312.1.1 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 .312.1.2 污染物排放强度分析 .322.1.3 行业污染物排放变

3、化 .332.2 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 332.3 行业结构调整 342.3.1 行业结构的变化 .342.3.2 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强度 .342.4 能源结构调整 352.4.1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352.4.2 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 .362.4.3 居民生活用能结构变化 .362.4.4 农村非商品生活能源结构变化 .372.4.5 结论 .372.5 所有制结构调整 372.5.1 所有制结构调整 .382.5.2 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382.5.3 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 .402.6 企业规模结构调整 4032.7 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412.7.1

4、 技术结构情况 .412.7.2 主要行业耗能强度的变化 .412.7.3 清洁生产技术 .422.8 工业污染的地区差异 432.8.1 排放量的比较 .432.8.2 排放强度的比较 .44第 3 章 90 年 代 以 来 大 气 污 染 防 治 对 策 的 成 效 和 问 题 453.1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 .453.2 节能政策的实施 463.3 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473.4 酸雨和二氧化硫综合防治措施 483.5 现有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503.6 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 50第 4 章 大 气 污 染 控 制 新 战 略 .594.1 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逐步建立 绿

5、色工业体系 .594.1.1 进一步淘汰能耗物耗高、污 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削减 污染物排放量 594.1.2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逐步建立 绿色工 业体系 594.2 实施能源环境综合战略 594.2.1 把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放在首位 .604.2.2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提高煤电转化率 .604.2.3 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 .604.2.4 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604.2.5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614.2.6 防治煤炭利用中的环境污染 .614.3 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战略 624.3.1 将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6

6、24.3.2 有效控制烟尘污染 .624.3.3 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624.3.4 加强管理,文明施工,控制建筑扬尘 634.3.5 抓好全国 100 个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控制 .634.4 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634.4.1 巩固和进一步推进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634.4.2 以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634.4.3 加快污染物总量控制法制建设和环境管理 .644.5 加快推进“两控区 ”规划的实施 644.5.1 以二氧化硫为控制主要对象 .644.5.2 加强源头控制 .644.5.3 重点治理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 .654.5.4 加快城市环境能源基础

7、设施建设 .654.6 实施绿色工程计划,加大 环保投 资力度 .654.6.1 作好项目计划,继续实施绿 色工程计划 .654.6.2 采取积极的环境保护财政政策,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654.6.3 积极吸引外资,利用两种 资 源扩大环境保护投资渠道 .664图表目录表 1- 1 100 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空气中 TSP 浓度比较 .4表 1- 2 100 万人口以下中小城市空气中 TSP 浓度比较 .4表 1- 3 90 年代初期北京市空气中 细粗颗粒(PM 10/TSP)年均比例 5表 1- 4 部分城市 PM10监测结果统计表(1998 年) 5表 1- 5 北京市不同来源的颗粒物粒径比

8、例 .6表 1- 6 部分地区空气中颗粒物主要来源的 贡献率 .6表 1- 7 大城市(人口大于 100 万) SO2浓度变化比较 8表 1- 8 中小城市(人口小于 100 万)SO 2浓度变化比较 9表 1- 9 部分城市 NOX浓度比较 12表 1- 10 燃煤释放的室内颗粒物空气 污染 .15表 1- 11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16表 1- 12 全国酸雨监测网降水监测结 果年际比较 .18表 1- 13 各年度出现过酸雨的城市比例 .18表 1- 14 中国主要受控物质 .20表 1- 15 19951997 年中国 ODS 的生产和消费(单位:t) .21表 1- 16 按行业分解

9、 1997 年 ODS/ODP 消费量(MT) 21表 1- 17 中国已经实施的 ODS 控制政策法规文件一览表(自 1993 年) .22表 1- 18 19891995 年来自工业过 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3表 1- 19 19891992 年人为源甲 烷排放量(10 3t)24表 1- 20 城市数量、城区面积和人口的变化统计 .27表 1- 21 县级市空气质量变化统计 .27表 1- 22 城市 TSP 浓度与烟尘排放量相关分析 28表 1- 23 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物浓 度短期调查 .29图 1- 1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2图 1- 2 国控空气监测网络总悬浮 颗粒物平均浓

10、度变化趋势 .3图 1- 3 国控制网(NAMS)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变化趋势 7图 1- 4 重点城市二氧化硫浓度与燃气普及率 变化趋势图 .9图 1- 5 国控空气监测网络(NAMS)氮氧化物浓度变化趋势 11图 1- 6 北京市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情况( 1997 年) 13图 1- 7 80 年代降水酸度分布 19图 1- 8 90 年代末降水酸度分布 20图 1- 9 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 ,19871997 年(中国的电力工业) 25表 2- 1 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变化表 .32表 2- 2 行业 SO2 的排放强度(kg/万元) 34表 2- 3 19901998 年中国一次

11、能源消 费总量及构成 35表 2- 4 农村主要非商品能源生活消 费情况 .37表 2- 5 1995 年末主要行业(独立核算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技术状况 41表 2- 6 几个主要行业 SO2 排放强度和烟尘排放强度变化情况 .41表 2- 7 酿造行业(酒精工业) 耗能、耗水、产污参数比较 .425图 2- 1 各种污染源在全国污染物排放中所占比例 变化情况 .32图 2- 2 废物污染物排放强度变化 图 .32图 2- 3 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对比 图 .33图 2- 4 GDP 污染弹性系数 33图 2- 5 大气污染严重行业占产值 的比例 .34图 2- 6 电力在中国能源中的比重 .

12、36图 2- 7 19901997 年居民能源消 费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36图 2- 8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趋势 .37图 2- 9 所有制工业结构比例图 .38图 2- 10 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大气 污染物排放量变化趋势 .39图 2- 11 工业企业(汇总)的大气 污染物排放强度变化趋势 .40图 2- 12 不同规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 强度 .40图 2- 13 经济发展和污染排放量的地区比 较(1998 年) 43图 2- 14 单位工业产值的大气污 染物排放强度的地区比较 .44表 3- 1 县及县以上工业废气排放及治理情况 .48表 3- 2 中国部分城市汽车源的污 染分担率(% )51

13、表 3- 3 部分城市氮氧化物年均值 (19901998 年) 52表 3- 4 中国汽车排放标准与法规变 化 .54图 3- 1 19801995 年各国的能源 强度比较 47图 3- 2 两控区政策措施的基本框架 .49图 3- 3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状况 图 .511概 述1990 年至 1999 年,是中国控制大气污染重要的十年。在这期间,中国经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和第九两个“五年”计划,在经济发展、城乡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报告是世界银行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合作进行的更新 1992 年中国环境战略报告中的专题报告之一,主要对以

14、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 90 年代以来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2) 90 年代以来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趋势及经济分析;(3) 90 年代以来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的成效和存在问题(4) 大气污染控制新战略上述研究表明,中国大气环境问题在过去 10 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气环境状况的总体评价是: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同等增加,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水平有一定改善,特别是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有较明显的降低,一些城市出现了大幅度和根本性好转的趋势。但大气污染的总体状况仍然是严重的,一直处于高污染水平。与国家大气质量标准和国际上先进国家城市相比,大气环境质量还有较大的

15、差距。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过去 10 年中,中国采取了许多重要的结构性经济调整政策,特别是在能源结构调整和节约能源方面;同时,中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企业的严格管理、对机动车污染的控制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大气污染控制的投资(包括引进外资)有较大增加;大气污染控制的法规有较大发展。但是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生产活动的总体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的力度仍有较大缺口。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中国大气环境质量虽然有所改进,但任务还非常艰巨。在今后 10 年中,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对策是:1.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逐步建立绿色工业体系;

16、2.实施能源环境综合战略;3.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战略;4.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5.加快推进“两控区”规划的实施;6.实施绿色工程计划,加大环保投资力度。2第 1 章 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1.1 城市空气污染及其影响1990 年至 1999 年,中国为了控制大气污染,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制度和措施,如节约能源,改变城市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控制面源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取缔关停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加强对乡镇企业污染的控制,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修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点源的治理,划定“两控区” 、加大对区域内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控制酸雨污染,较大幅度增

17、加大气污染控制的投资等等,大气污染防治卓有成效,在国民经济、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保持较快速度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相应增加,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全国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平均水平有所降低,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生产活动的总体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污染控制的成本较高,城市基础建设滞后,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仍有较大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环境空气的污染仍然是非常严重的,并且一直是处在高污染水平。对 1999 年全国 300 多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以空气中主要污染物

18、SO2、NO X、TSP 年平均浓度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一项指标超过标准的则定为空气质量超过标准。评价结果表明,有 111 个城市满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 1/3,其中海南海口、三亚、广东河源、安徽黄山等 12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67%的城市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 136 个城市,占统计城市的40%。 (图 1-1) 。1级3.9%3级26.3%超 3级40.6% 2级29.3%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图 1- 1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比例31.1.1 颗粒物污染趋势全国颗粒物污染总体变化趋势根据国控空气监测网络(NAMS)的监测监测数据分析,

19、1990 年至 1999 年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平均水平呈下降趋势。1999 年国控网络城市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比 1990 年下降 31.78%,南方城市总悬浮颗粒物下降幅度较大,达到 35.0%,同期北方城市下降幅度较小,但也达到 31.8%。1999 年与 1991 年相比,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年均浓度限值:0.20mg/m 3)的城市比例有所下降,由 70.02%减少到 60.01%;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年均浓度限值: 0.30mg/m3)的城市比例由 41.44%减少为 36.40%。但 TSP 是大多数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超标城市比例很高,是制约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数据来源:

20、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图 1- 2 国控空气监测网络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南、北方典型城市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表 1-1 和表 1-2 中列出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 TSP 浓度,按南、北方及大城市(城市人口大于 100 万) 、中小城市(城市人口小于 100 万)的分类比较,南方城市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低于北方城市,北方城市中以西北、华北西部城市污染程度较重,TSP 污染的地域特征,也反映了空气中颗粒物来源的复杂性、广泛性,其污染防治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城 市 总 悬 浮 颗 粒 物 污 染 趋 势00.10.20.30.40.50.6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21、1995 1996 1997 1998 1999mg/m3总 平 均 值南 方 城 市 均 值北 方 城 市 均 值4表 1- 1 100 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空气中 TSP 浓度比较单位:mg/m 3南北方 城市 1991年 1995年 1999年北京 0.307 0.370 0.364天津 0.247 0.306 0.348石家庄 0.308 0.308 0.366太原 0.627 0.568 0.416沈阳 0.358 0.374 0.304大连 0.139 0.185 0.146长春 0.301 0.381 0.295哈尔滨 0.373 0.359 0.260济南 0.624 0.472

22、0.318郑州 0.440 0.474 0.360西安 0.523 0.370 0.372兰州 0.770 0.732 0.655南方城市乌鲁木齐 0.433 0.515 0.463上海 0.327 0.246 0.168南京 0.176 0.317 0.202杭州 0.234 0.265 0.185福州 0.187 0.188 0.129南昌 0.137 0.279 0.176武汉 0.217 0.211 0.259长沙 0.026 0.249 0.203广州 0.260 0.295 0.182重庆 0.376 0.322 0.205成都 0.341 0.366 0.231贵阳 0.331

23、0.330 0.221北方城市昆明 0.337 0.253 0.186数据来源: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表 1- 2 100 万人口以下中小城市空气中 TSP 浓度比较单位:mg/m 3南北方 城市 1991年 1995年 1999年秦皇岛 0.300 0.452 0.294呼和浩特 0.331 0.410 0.507西宁 0.335 0.444 0.489银川 0.461 0.242 0.413北方连云港 0.243 0.244 0.182苏州 0.307 0.285 0.142南通 0.236 0.214 0.215宁波 0.192 0.186 0.132温州 0.207 0.106 0.121

24、合肥 0.260 0.141 0.148厦门 0.099 0.100 0.077深圳 0.165 0.134 0.090湛江 0.209 0.217 0.117南方南宁 0.181 0.200 0.1705桂林 0.184 0.164 0.146海口 0.080 0.055 0.075数据来源: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颗粒物污染特征颗粒物成分 中国的颗粒物污染水平一直是以 TSP(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 100m)来评价的,其中含有相当高比例的粗颗粒,其来源有两大类,一是消烟除尘效率较低的锅炉燃烧排放的烟尘,另一类是地面扬尘(建筑、交通)和风沙尘。由于中国北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使得地面土壤

25、扬尘及沙暴传输造成的扬尘很多。而近几年城市建设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几乎到处是建筑工地,也加剧了扬尘的污染。表 1-3 中列出了 90 年代初北京市城区 TSP 中细粗(粒径大于或小于 10m)颗粒的年均比值,可见中国北方城市 TSP 中细粗颗粒具有近似相等的比例。研究还表明,不同季节不同风速下,PM 10 与 TSP 浓度的相关关系有变化。表 1- 3 90 年代初期北京市空气中细粗颗粒(PM 10/TSP)年均比例采样时间 数据组数 TSP(mg/m3) PM10(mg/m3) 细粗颗粒比(PM10/TSP)1992 年 83 0.4219 0.2208 0.5231993 年 83 0.39

26、76 0.2078 0.523平均 166 0.4098 0.2143 0.523数据来源: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的优化监测及控制途径研究(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中国城市 TSP 污染的季节特点是:春季(风沙较重季节)重于冬季采暖期(见表 1-6) 。也从侧面说明城市空气中颗粒物的来源,除燃煤排放的烟尘外,其它来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TSP 浓度的年际变化波动较大,评价其变化应考虑地理、气象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近来细颗粒物的影响也已逐步受到关注,对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秦皇岛等城市监测空气中的 PM10 结果列于表1-4 中,结果也表明细微颗粒物

27、的含量水平是比较高的。表 1- 4 部分城市 PM10监测结果统计表(1998 年)单位:mg/m 3城市 最小值 最大值 年日均值秦皇岛 0.051 0.323 0.135石家庄 0.071 0.468 0.201唐山 0.053 0.547 0.228青岛(1996 年) 0.017 0.797 0.156广州 0.036 0.760 0.1436大连 0.354 0.074数据来源:有关城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对空气中颗粒物几种主要排放源排放颗粒物的粒径谱分析结果 (北京,1992 年) 表明:煤烟尘中小于 10m 的尘粒占 91.8%, 而大于 10m 的粒子只占 8.2%;地面尘中小于10

28、m 的尘粒占 77.7%,大于 10m 的占 22.3%;建筑尘中小于 10m 的尘粒占 85.5%,大于 10m 的占 14.5%。可见,在 通过废气治理后排放的颗粒物中小于 10m 粒子占的比例较大,是空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组成。这表明,虽然经过治理,城市大气中大颗粒物的含量降低了,能见度得到了改善,但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废气治理还无法去除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和重要影响的细微颗粒物,因此今后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应转向对细微颗粒物的控制。相应的空气质量指标监测,也将加强对 PM10 的监测。颗粒物来源分析 北京市对颗粒物的来源解析结果列于下表中,结果可以看出,三种来源的颗粒物中小于 10m 的成分比例

29、在 77%92%之间,而大于 10m 的仅占 8%22%。这也说明目前的废气治理措施对于细颗粒物的减低的效果不明显。表 1- 5 北京市不同来源的颗粒物粒径比例细粗粒子比例,%样品小于 10m 粒子 大于 10m 的粒子煤烟尘 91.8 8.2地面尘 77.7 22.3建筑尘 85.5 14.5表 1-6 显示西安市夏、冬季空气中 TSP 的来源分析结果,表明 TSP 的来源在夏季以土壤尘为主,达到 42.4%,冬季以煤烟和土壤尘为主,分别达到 38.3%和 37.2%。在地面尘积尘中,土壤尘和烟尘分别占 60.0%和 20.8%。以上结果也说明了影响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的原因中,地面尘、建筑尘

30、和土壤风蚀尘起到重要作用。表 1- 6 部分地区空气中颗粒物主要来源的贡献率主要来源贡献率,%城市 采样时间煤烟尘 土壤尘 冶炼尘 建筑尘西安 1997 年 78 月 20.6 42.4 6.0 22.7西安 1998 年 1 月 38.3 37.2 2.6 18.0河南平顶山工业区 1993 年 24.0 44.1 11.0 5.3北京东南 40km 1993 年 20.1 43.0 8.5 10.3常州 19921993 年 24.9 29.4 2.5 25.8数据来源:西安市总悬浮颗粒物冬夏两季来源解析(西安市环境保护研究所,1998 年 5 月)7气象科学,Vol15 ,No.2,92

31、-100,1995南京大学学报,Vol.32 ,3-7,1996北方城市由于气候干燥,降水量小,绿化覆盖率较底,因此公路扬尘、建筑尘和风蚀尘对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影响较南方城市大,这是北方城市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空气中的 TSP 浓度有一定的降低,但仍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部分城市甚至变化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1.1.2 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趋势全国城市二氧化硫年度变化10 年来,全国城市二氧化硫平均水平总体上是下降的。根据国控空气监测网络(NAMS)监测结果,19901993 年间,二氧化硫平均浓度略有上升,19931999 年南北方城市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9 年国控网络监测的 SO2 平均

32、浓度比 1990 年下降了 41.9%;南方城市下降幅度较大,达到 56.9%;北方城市 1999 年比浓度最高的 1992 年 降低了 40.2%。全国城市空气中 SO2 年均值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年均浓度限值:0.06mg/m 3)的城市数比例有较大幅度减少,由 1990 年的 39.3%减低到 1999 年的 28.06%;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年均浓度限值:0.10mg/m 3)的城市比例由 1990 年的 17.2%降低到 1999 年的 11.94%。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图 1- 3 国控制网(NAMS)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变化趋势不同规模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变化表 1-7 和表 1

33、-8 按照南、北方及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分类列出了 1991、1995 和 1999 年 8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结果说明,大城市由于人口集中,生产生活活动密度大,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相对集中,大城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水平较中、小城市浓度高,但同期降低幅度也较大。中国 SO2 污染严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燃用高硫煤的西南,如重庆、长沙等,北方城市 SO2 污染较重的城市在山西、山东、河北及西北能源生产和消耗较大的重工业集中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餐炊、取暖等)能源的消耗主要是燃煤,加上服务业(餐饮) 、分散式小范围供热锅炉等污染物的排放多为低空排放,而且排放源相对分散,几

34、乎遍及整个城区,虽然这类低矮面源的排放量在 SO2 的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很低,但其对城区空气中 SO2 的贡献率缺很高,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改变城市民用燃料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对于降低城市空气中 SO2 浓度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在各城市普遍开展民用清洁能源,特别是民用炉灶、饮食服务行业强制使用固硫型煤、煤气、液化气、电来代替煤的使用,城市的民用汽化率逐年提高,减少了低空面源的排放量,这是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减少的重要原因。尽管民用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不高(约 25%左右) ,但是由于排放点遍及城市的市区,对监测点的二氧化硫浓度有较大的贡献率,控制低空面源的排放量措施是经济有效的,

35、特别是对于高硫煤地区(如贵州、四川等)更是有效。图 1-4 示出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与城市燃气普及率的变化曲线,随着汽化率的逐年提高,二氧化硫的浓度是逐年下降的。表 1- 7 大城市(人口大于 100 万)SO 2浓度变化比较单位:mg/m 3南北方 城市 1991年 1995年 1999年北京 0.122 0.094 0.080天津 0.142 0.082 0.068石家庄 0.162 0.129 0.129太原 0.277 0.211 0.272沈阳 0.137 0.105 0.072大连 0.075 0.061 0.038长春 0.061 0.021 0.016哈尔滨

36、 0.027 0.023 0.035济南 0.135 0.132 0.102青岛 0.204 0.190 0.093郑州 0.086 0.063 0.065西安 0.068 0.06 0.052兰州 0.102 0.102 0.066北方乌鲁木齐 0.207 0.06 0.146上海 0.099 0.053 0.044南京 0.05 0.062 0.034杭州 0.122 0.068 0.049福州 0.082 0.026 0.015南昌 0.041 0.069 0.048武汉 0.04 0.04 0.039南方长沙 0.173 0.113 0.1169广州 0.07 0.057 0.054重

37、庆 0.351 0.338 0.177贵阳 0.341 0.424 0.171成都 0.066 0.077 0.055昆明 0.045 0.019 0.017平均浓度 0.126 0.103 0.078表 1- 8 中小城市(人口小于 100 万)SO 2浓度变化比较单位:mg/m 3南北方 城市名称 1991年 1995年 1999年秦皇岛 0.045 0.064 0.040呼和浩特 0.035 0.093 0.048银川 0.056 0.085 0.090北 方连云港 0.049 0.024 0.018苏州 0.065 0.071 0.043南通 0.05 0.046 0.032宁波 0.

38、043 0.027 0.021温州 0.061 0.037 0.025合肥 0.046 0.050 0.020厦门 0.008 0.011 0.030深圳 0.016 0.015 0.014湛江 0.037 0.032 0.011南宁 0.05 0.07 0.035桂林 0.085 0.026 0.017南 方海口 0.004 0.005 0.008平均 0.043 0.044 0.03010图 1- 4 重点城市二氧化硫浓度与燃气普及率变化趋势图0.000.020.040.060.080.100.12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

39、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二二SO2浓 度 , mg/M30102030405060708090100汽 化 率 , %二 氧 化 硫 , mg/m3汽 化 率 , %111.1.3 城市氮氧化物污染趋势全国氮氧化物污染总体趋势中国城市的氮氧化物污染总体上是比较轻的,各年度国控空气监测网络(NAMS)的监测浓度平均值在 0.05mg/m3 以下,而且 10 年间没有明显的变化;南方城市的浓度平均值均比北方城市低。但可以看出,南方城市的氮氧化物有加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南方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机动车数量增加幅度大。从 1997 年起城市普遍开展了机动车尾气的治理与排放达标控制,对氮氧

40、化物浓度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专栏 1.1 重庆市的大气污染控制重庆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城市,城区人口近 300 万。重 庆市的能源消耗 结构以直接燃用本地产的高硫高灰分原煤为主,年耗煤量 1498.64 万 t。在一次能源总消耗中,煤炭约占 75.64%、天然气约占 12.35%、成品油约占 5.77%、水电占 6.24%。能源结构的不合理、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造成了重庆市严 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的格局。重庆市排放工业废气 1712.8 亿标 m3,排放二氧化硫 73.6 万 t,排放烟尘14.42 万 t,排放工业粉尘约 21.5 万 t。此外排放生活二氧化硫排放 19.43 万 t,生活烟尘排放

41、10.09 万 t;近几年,重庆以推广清洁能源为龙头,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城市气化率达到 83:完成了二氧化硫控制区一期工程,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 1.38 万 t 和 45 万 t;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 90,1998 年我市工业燃烧废气消烟除尘率和工业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87.91和 72.88%。有效控制了烟尘和 SO2 的排放。1999 年 SO2 和 TSP 浓度分别比 1995 年降低 55%和36%。主要措施有:在排放源上下工夫,进行了如二氧化硫示范区建 设,使城市气化率大幅度上升。在饮食、娱乐业全面禁止使用燃煤(含原煤、型煤),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电、

42、煤油、酒精等清洁燃料。据统计,共减少燃煤灶 20145台,减少燃煤 23 万 t,分别削减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 1.38 万 t 和 4.25 万t,使主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进 一 步 加 强 新 污 染 控 制 ,严 格 执 行 大 中 型 建 设 项 目 “三 同 时 ”制 度 。 老 污 染 源 治 理 取 得 进 展 ,进 一 步 巩 固 扩 大 了 烟 尘 控 制 区 建 设 成果 ,在 饮 食 、娱 乐 业 大 力 推 广 使 用 清 洁 燃 料 ;同 时 对 机 动 车 尾 气污 染 问 题 加 强 了 路 检 和 年 检 ,安 装 节 油 净 化 装 置 以 及 柴

43、油 车 改 为汽 油 车 工 作 ,解 决 了 机 动 车 冒 黑 烟 的 问 题 ;全 面 禁 止 销 售 使 用 含铅 汽 油 ,开 展 了 机 动 车 使 用 压 缩 天 然 气 的 试 点 工 作 。资 料 来 源 :重 庆 市 环 境 质 量 状 况 及 趋 势 分 析 (重 庆 市 环 境 监 测 中 心 ,1999 年 )12图 1- 5 国控空气监测网络(NAMS)氮氧化物浓度变化趋势不同规模城市氮氧化物污染变化趋势表 1-9 中列出了部分城市 1991 年、1995 年、1999 年年氮氧化物浓度平均值,可以看出:大城市(人口大于 100 万)氮氧化物的污染程度明显重于中小城

44、市,北方城市略重于南方城市,南方城市增加幅度高于北方城市。 (与国控空气监测网络的 NOX 变化趋势一致。)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所列南方多为沿海开发城市大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机动车数量增加的速度也较快,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影响增加也相对突出。总体上看,多数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并不严重,但作为全国或区域政治经济活动中心的大都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污染较重,浓度增加较快,与其机动车保有量集中,交通流量大有关系。 0 13表 1- 9 部分城市 NOX浓度比较单位:mg/m 3南北方 人口(万人) 城市名称 1991年 1995年 1999年北京 0.097 0.123 0.140天津 0.048

45、0.050 0.055石家庄 0.043 0.061 0.075太原 0.080 0.055 0.101沈阳 0.091 0.074 0.065大连 0.101 0.100 0.046长春 0.029 0.064 0.043哈尔滨 0.040 0.030 0.048济南 0.052 0.045 0.049青岛 0.041 0.064 0.052郑州 0.114 0.095 0.060100西安 0.051 0.056 0.044秦皇岛 0.037 0.048 0.057呼和浩特 0.032 0.032 0.038西宁 0.042 0.048 0.013银川 0.025 0.028 0.045北

46、 方100昆明 0.038 0.033 0.039苏州 0.048 0.049 0.043南通 0.024 0.034 0.033宁波 0.032 0.033 0.042温州 0.037 0.040 0.045合肥 0.036 0.053 0.055厦门 0.011 0.012 0.030深圳 0.069 0.060 0.052湛江 0.013 0.021 0.023南宁 0.011 0.013 0.026桂林 0.023 0.016 0.020南 方100万) 0.058 0.063 0.064中小城市(人口 秋季 春季 夏季。从图 1-6 所显示的 1997 年北京市空气中三种污染物浓度的

47、逐月变化情况,可以说明城市空气季节变化特点。但应注意到颗粒物污染最重的时间在春季(4 月) ,与 SO2 和 NOX 不同。资料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图 1- 6 北京市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情况(1997 年)1.2 家庭燃料使用及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是中国空气污染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但目前关注得还比较少。由于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对室内空气污染给予更大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1.2.1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室内发生源,第二是大气污染进入室内。影响最大的是室内发生源。因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家庭燃料的使用,所以本节着重讨论家庭燃料

48、使用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用于烹调和取暖的生活炉灶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所使用的燃料的性质,炉灶可分为煤炉、柴灶、煤气炉、石油气化、液化燃烧器、煤油炉及煤油所化炉等。根据炉灶的结构又分为有烟囱炉灶、小煤灶、火塘、燃气灶等。研究表明,不同燃料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和性质不同。在中国,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由燃煤引起的。如家庭内使用有烟煤的人群患呼吸道症状的危险性高于使用无烟煤者,这是因为有烟煤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浓度大大高于无烟煤。中国西南地区是高硫烟煤的重要产区,对地处西南的贵州省某村进行的燃煤危害调查结果表明,敞灶燃煤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砷和氟的浓度超标 3.264 倍,室内存放的大米、玉米和辣椒的砷、氟含量超标1.11126 倍。对于组分复杂的煤,在燃烧过程中,不仅释放二氧化硫、砷和氟,还伴随着其它 10 多种有害物质进入室内空气中,危害人群健康(曹守仁,煤烟污染与健康,北京,01234561二2二3二4二5二6二7二8二9二10二1二12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15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目前,在中国大多数农村和中小城镇中,敞灶燃煤型烹调和取暖十分普遍,由此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也相当严重。煤气、石油液化和天然气的燃烧也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不小的影响。对北京市郊燃气家庭的调查结果表明,当通风不良时,厨房内 NOx 浓度可达 0.61.1mg/m3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