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女,56岁,左侧肩关节肿痛半年,近3天疼痛加重并关节活动障碍。体查:左前臂近端可扪及一肿块,局部皮温增高、有压痛,无发热。,诊断:左侧肱骨上端骨肉瘤并肺转移依据: X线检查 肱骨头溶骨性破坏,骨组织消失,周围软组织肿胀,左肺高密度影 临床表现病理: 骨肉瘤(溶骨型),女,17岁,右膝疼痛,跛行三月,三月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右膝疼痛,无外伤史,无畏寒发热。右膝无红肿、皮温升高现象。体格检查:右大腿下段外侧有6cm8cm大小包块,有压疼、质软、边界不清,局部皮温略高,右膝关节活动可,关节间隙无压疼。,诊断:右侧股骨下端骨肉瘤,依据: X线检查右侧股骨下端瘤 骨形成,骨膜增生,周围软组织肿胀 临
2、床表现 病理:骨肉瘤(成骨型),骨肉瘤的X线诊断,前言,骨肉瘤为常见的骨原发恶性骨肿瘤,占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肿瘤生长快、病程短,易发生远处转移,故能否早期诊断,直接影响预后。X线平片是诊断本病最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对明确病变范围及决定治疗方针都能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骨肉瘤,一、临床与病理:1、起于骨间叶组织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 。(约占骨恶性肿瘤34)2、多见于青少年(11-20岁),男性较多(男女之比1.7:1)。3、临床表现: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局部皮肤常较热并有浅静脉怒张。病变进展迅速。,骨肉瘤,4、好发部位: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好发部位。5、生长在长
3、骨干骺部的骨肉瘤开始在骨髓腔内产生不同程度、不规则的骨破坏和增生。病变向骨干一侧发展而侵蚀骨皮质,侵及骨膜下则出现骨膜增生,呈平行、层状,肿瘤可侵及和破坏骨膜新生骨,当侵入周围软组织时,则形成肿块,其中可见多少不等的肿瘤新生骨。,骨肉瘤,二、X线表现 主要反映骨肉瘤的大体病理变化,肿瘤发展过程中骨质破坏和瘤骨形成不断交替进行。肿瘤生长活跃分化差,则发生溶骨性破坏,分化较好则形成瘤骨,在此过程中,还不断刺激骨膜增生,并可突破增生的骨膜向外生长,形成软组织肿块,骨肉瘤,基本X线征象有四种: 1、瘤骨(象牙质、棉絮和针状) 2、骨质破坏(虫蛀、斑片或筛条状) 3、骨膜增生(平行、分层或三角) 4、软
4、组织肿块(常含瘤骨),根据所含瘤骨多少和成分不同,X线可分为: 成骨型(以瘤骨为主) 溶骨型(以骨破坏为主) 混合型(瘤骨与骨破坏近似) 成骨型 溶骨型 混合型,、成骨型骨肉瘤,以瘤骨形成为主,为均匀骨化影,呈斑片状,范围较广,明显时可呈大片象牙质变。早期骨皮质完整,以后也被破坏。骨膜增生较明显。软组织肿块中多有肿瘤骨生成。肿瘤骨X线所见无骨小梁结构。肺转移灶密度多较高。,成骨型骨肉瘤,股骨下端骨肉瘤 见明显肿瘤成骨( ),并巨大软组织影形成(M),骨皮质破坏变薄(),成骨型骨肉瘤,腓骨上端骨肉瘤 软组织内见大量肿瘤骨形成(1),致骨质密度异常增高,骨皮质旁放射状骨膜增生(2),周围软组织肿胀
5、,成骨型骨肉瘤,股骨下端骨肉瘤 (见肿瘤骨均匀致密,呈象牙质样。),男,18岁,成骨型骨肉瘤,、溶骨型骨肉瘤,以骨质破坏为主,很少或没有骨质生成。破坏多偏于一侧,呈不规则斑片状或大片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骨皮质受侵较早,呈虫蚀状破坏或消失,范围较广。骨膜增生易被肿瘤破坏,而于边缘部分残留,形成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中大多无新骨生成。广泛性溶骨性破坏,易引起病理性骨折。肿瘤细胞分化差。,溶骨型骨肉瘤,股骨下端骨肉瘤 见明显溶骨性骨质破坏,并明显骨膜三角形成(),溶骨型骨肉瘤(右股骨下端)女,21岁,溶骨型骨肉瘤(股骨下端)男,17岁,、混合型骨肉瘤,成骨与溶骨的程度大致相同。于溶骨性破坏区和软
6、组织肿块中可见较多的肿瘤骨,密度不均匀,形态不一。肿瘤周围常见程度不等的骨膜增生。,混合型骨肉瘤,胫骨上段骨肉瘤 明显骨质破坏及肿瘤成骨,并见骨膜增生及Codom三角形成(),混合型骨肉瘤 股骨下段骨质破坏及肿瘤骨形成,见骨膜三 角(),归纳如下:,(1)临床症状:疼痛;软组织包块;软组织肿胀;皮肤:皮温升高、红斑、或静脉曲张。(2)X线特点:骨破坏:骨松质早期出现不规则破坏,进而皮质破坏。瘤骨:磨玻璃样、絮状和放射线状瘤骨。骨膜反应:层状、葱皮样、肿瘤掀开骨膜形成“袖口”征。软组织包块。 根据以上的X线特点及临床征状,骨肉瘤诊断基本可以确诊。,感 言,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尽管方法很多,各具优缺点,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应以X线平片为主。X线平片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检查方法。X线平片能比较整体地观察肿瘤所在的部位、大小、骨结构的破坏和边缘反应、瘤骨和骨膜反应的形式。对于青少年无明显诱因的四肢痛应及时行X线检查,以充分发挥X线对骨肉瘤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