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解剖,邱士军,南方医院影像中心,颅 脑,一、头颅平片,头颅大小与形状:生长发育时期的头颅大小与形状变化较大,仅作一般观察,多无病理意义,头颅正位(正常),头颅侧位(正常),成人颅骨分为颅内板、外板和板障结构 内外板为密质骨,X线片上为线状致密影 板障位于二者之间,内含骨小梁和板障静脉,显示为细颗粒状低密度影,颅骨骨质、密度与结构,颅缝与囟门,骨缝包括冠状缝、矢状缝及人字缝,X线呈锯齿状线样透明影,儿童期较清楚 囟门表现为边缘较清楚的不规则多角形透明区,颅缝与囟门,颅缝及囟门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封合变窄。后囟和人字缝之间有时可见多余骨块,为缝间骨,多无病理意义,儿 童 颅 骨,
2、颅缝,颅壁压迹,脑回压迹-是脑回压迫内板而形成的局部变薄区,X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其显著程度与年龄有关,脑回压迹,颅壁压迹,血管压迹包括脑膜中动脉压迹、板障静脉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呈边缘清楚而规则的低密度区,对称性位于额顶骨中线两旁约2cm范围内,直径多不超过1cm,脑膜中动脉压迹,蝶 鞍,位于颅底中央,前以鞍结节、后以鞍背为界,侧位显示清楚 正常前后径716mm,平均11.5mm,深径714mm,平均9.5mm,蝶鞍,蝶鞍,蝶鞍与垂体关系,岩骨及内耳道,后前位片从眶内观察。 正常内耳道呈管状低密度,两侧基本对称,宽径相差一般不超过0.5mm。,颅内生理性钙斑,包括松果体钙化、大脑
3、镰钙化、床突间韧带钙化和侧脑室脉络丛钙化 可根据其移位的方向判断颅内病变的大体位置,松果体钙斑,脉络膜钙斑,床突间韧带骨化,侧位上呈带状致密影居蝶鞍前后床突之间,使蝶鞍呈“桥形”。显影率为。,二、脑血管造影,动脉期:正常脑动脉走行自然,由近向远逐渐变细,管径光滑,分布匀称,各支位置较为恒定,正常脑血管 D S A 表现,正常脑血管DSA表现,微血管期,对比剂存留在微血管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皮质的形态和脑实质的血液供应情况,静脉期,脑静脉分为浅、深静脉 它们在皮质下相互交通形成丰富的静脉网,正常脑静脉,三、CT -颅骨及空腔,颅骨为高密度 鼻窦及乳突气房内气体呈低密度,含脑脊液的间隙,包括脑
4、室系统、脑池、脑沟、脑裂,内充脑脊液,呈低密度(020Hu),脑实质,脑实质:呈等密度,CT图像可分辨皮质与髓质,皮质的密度略高于髓质,CT-增强扫描,正常脑实质轻度强化,脑皮质较髓质稍微增高。脑内血管明显强化,其显示与走行方向和密度有关。正常硬脑膜、垂体、松果体无血脑屏障,故明显强化,正常颅脑CT表现:颅底层面,正常颅脑CT表现:四脑室(蝶鞍)层面,正常颅脑CT表现:鞍上池层面,正常颅脑CT表现:三脑室下部层面,正常颅脑CT表现:三脑室上部层面,正常颅脑:透明隔层面,正常颅脑:侧脑室体部层面,四、MRI -脑组织,T1WI灰质信号较白质低, 而T2WI则灰质信号高于白质。,MRI -脑池、脑
5、室及脑沟内脑脊液,T1WI为低信号 T2WI为明亮高信号 水抑制序列呈低信号,MRI -颅骨及空腔,颅骨内、外板为致密骨板,T1WI、T2WI均为低信号,板障因含脂肪及造血组织,T1WI及T2WI皆为高信号,故颅骨表现为“夹心饼”样三层结构 鼻窦及乳突气腔内无信号,MRI -脑血管,流速较快的血管表现为低信号 流速较慢的血管则为高信号,MRI-颅神经,高场MRI可清楚显示颅神经走行 T1WI最清楚,呈等信号,正常颅脑MR表现T1WI,正常颅脑MR表现(T2WI),正常颅脑MR矢状面,正常颅脑MR冠状面,正常颅脑MR表现 -水抑制序列,正常颅脑3DTOF法MRA,正常颅脑MRA(TOF),复习思考题,1 掌握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解剖2 常用神经系统检查方法的作用及限度,推荐参考书及网站,张雪林教授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 张雪林教授主编实用颅脑CT诊断学 http:/ http:/www.radiology.rsnajnl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