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问热论,目的要求1、掌握“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含义。2、掌握热病的六经传变、分证、病机、预后、治疗大法及护理。3、熟悉“病遗”“食复”的原因;“温病”与“暑病”的区别及治疗。4、了解本文与伤寒论的渊源关系及其对后世热病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题解,热:热病,泛指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本文就热病之成因、症状、传变、治疗、禁忌、预后作了系统全面讨论, 对中医热病理论之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为张仲景伤寒论之理论渊源。,原文内容 一、热病之病名、成因与症状特点将热病命名为伤寒。此言广义伤寒;其病因为外感六淫之邪,以“寒”赅之;其症状特点以发热为主,乃正气抗邪之表现。外感热病,以病因言之称为“伤
2、寒”,以症状特点言之称为“热病”,故伤寒与热病名异病同。,二、热病之传变与六经证候 传变规律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由表入里、由阳入阴、由轻至重,六经病主证特点:以经脉论证,限于足之六经而未及手之六经;只言热证实证而未及虚证寒证。,三、热病之治疗与禁忌原则:据六经证候以针刺通调脏腑经脉具体针刺方法: 针刺 未满三日(病在三阳之表)汗已满三日(病在三阴之里)泄治疗目的:以祛邪为主,禁忌(热病护理注意事项)多食与食肉。热病稍愈而勉强多食则可致余热稽留;热病已愈而进食厚味则可使病再度复发。,四、热病之预后与重视胃气的思想 (一)、取决于传变方式,病若按次序相传则预后较好;病若表里两经同时受邪,正衰邪盛(两感)则病情重、预后差。(二)、取决于胃气之强弱,水浆不入、胃气竭绝,则难免于死。再现中医重视胃气的思想。,五、暑病与温病之别及暑病治疗同:暑病 均为外感热病(伤寒)温病异:温病夏至前发病暑病夏至后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暑病治疗:以清暑泄热为正法,不可止汗。若误以止汗收敛,反致门关寇留、暑热内闭,甚则逆传心包,酿成危证。,思考讨论1、如何理解“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含义?2、根据素问、热论谈谈热病的病因、六经分证、治疗、预后与护理?3、为什么“人之伤于寒者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