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反弹高度一、设计简介课题 反弹高度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六年级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过实验收集数据,在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2、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价值,提高合作能力。3、使学生在亲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教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测量、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难点 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分数关系,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教学流程备课组集体引领框架设计意图(用中括号、楷体)二次备课(具体实施)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1
2、、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许多球,体育课上大家都喜欢玩球,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数学的知识来玩球,大家有兴趣吗?出示三种球:篮球、足球、排球(三种球的气都很充足) 。(让两位学生分别拍三种球,感受各种球反弹情况的不同,并说一说拍这三种球的不同感觉。 )2、引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些球从高处落下后都会反弹。各种不同的球反弹的情况相同吗?什么情况下反弹得高一些,什么情况下反弹得低一些呢?以及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怎样?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3、揭示课题:球的反弹高度 二、实验探究、 解决问题1、明确实验的方法:选一块靠墙的平地,在墙上量出一个高2度并做上标
3、记。再选择一个球从这个高度自由落下,在墙上标出球的反弹高度,量出结果并记录。2、明确实验注意点:(1)把球从指定高度落下时,要将球的上沿与高度标记齐平;(2)要细心观察球的反弹高度,并根据反弹的最高点及时做上标记,测量反 弹高度时,取整厘米数;(3)要及时将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3、用同一种球,选择不同的高度做实验。(1)要求:分三次进行,全班统一,每次确定一个下落高度( 高度分别为 100 厘米、120 厘米、150 厘米) ,及时记录;(2)小组分工活动并填好记录表;(组员分工:落球人员,测量人员,观察人员,记录人员)(3)注意两点:将球的上沿与高度齐平时可以用平直的工
4、具(如书本、直尺。 )观察反弹高度时要仔细,及时标记,若看不清可以重复一次。4、对记录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每次实验中球的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把分数都全部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1)通过观察用同一个球做实验的记录,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并展示记录表,分析,比较;(3)得出结论: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反弹高度也不一样,但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这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5、选择其他不同球分别做三次实验,继续采用上面统一的下落高度。3(1)要求:用不同的球做实验,步骤如上。(2)小组分工活动并记录;6、对记录结果进行
5、计算,得出“每次实验中球的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把分数都全部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然后进行对比、分析。(1)通过观察不同的球做并展示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并展示记录表,分析,比较;,(3)得出结论: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不一样,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三、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而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但实际上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因素还有许多。三、板书设计四、教学反思(包括作业落实、反馈)注:1、 “设计意图”关注的是数学的本质,旨在通过教授,掌握了什么数学知识,形成了什么数学方法,从而力争提升什么数学思维品质;关注环节之间等等。2、 “二次备课”指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特征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所做的思考。3、 “具体实施”是指 35 周岁以下未小高教师填详案。4、表格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