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45.50KB ,
资源ID:884016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88401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夏状元街.doc)为本站会员(hskm526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夏状元街.doc

1、中国状元留学生第一人,就是城北的文状元夏同龢。民国初年,政府将夏同龢住地命名叫状元街。如今更直白,叫夏状元街。就是贵阳龙井路小学和贵阳清真寺所在地的那条街。夏状元街分别与文庙巷、团结巷、下合群路相连接。夏同龢,清同治七年(1868 年) 生,我省今麻江县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人家。其父夏廷源,曾在国子监就学,后任知府。夏同龢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稍长,赴广东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陶笔峰门下。返黔后,清光绪十九年(1893 年) 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 会试中贡生。同年参加殿试大考,经光绪帝“御笔钦点 ”,成了我省继青岩人赵以炯之后的第二个文状元。夏同龢中状元后,先出任翰林院编修,继

2、任湖南科考副考官,再任北京法政学堂监督。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夏同龢被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考察,主修工业和经济建设等科,成为我国自隋唐以来第一个状元兼留学生的人物。这也是我们贵州人的一份殊荣。夏同龢在日本留学期间,国内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腐朽政府。夏同龢在日本留学六年。待他学成回国,中国已是“敢教日月换新天”了。他回国后,于民国二年(1913年)被都匀府选为国会议员。民国八年至民国十年出任江西省实业厅长。民国十二年,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 58 岁。夏同龢于民初移居贵阳今夏状元街,常与友人以书画诗文相娱。是清末民初我省著名的书法家。其存世作品有他给广东学政丘逢甲故居

3、写的“澹定邨” ,其墨迹现为岭南文史保存。他曾为我省赤水县官渡谢氏节孝仿题联。今被该县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一些墨迹现收入藏于我省省博物馆。 贵州通志中称夏同龢“工文善书,有名当世。 ”贵阳市政府非常重视贵阳历史文化,尊重历史上贵阳的文化先贤。将这条叫了几十年的状元街加上一个姓氏,叫夏状元街,画龙点睛,凸现了中国状元留学生第一人是我筑城历史上的一个大亮点。体现出市政府在命名贵阳街道地名时注重贵阳历史文化的印记,也为贵阳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今天,龙井小学内朗朗的读书声,清真寺内虔诚的诵经声,给这条状元街增添了更加浓浓的文气!清光绪十九年(1893 年)参加癸巳科乡试,中举人。清光绪二十四年(

4、1989 年)被光绪帝“亲笔御点” 为戊戌科(恩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 ,公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是中国第一个以状元身份留学的人,攻读工业和经济,学成回国。 辛亥革命后,闲居于贵阳团井巷私邸,民国二年( 1913 年)被选为国会议员,民国九年至十二年(1920 至 1923 年) ,出任江西省实业厅厅长,后返京。民国十四年(1925 年)于北京劈柴胡同(今西城区辟才胡同)住所病逝,享年 57 岁,安葬于阜成门外西八里庄青龙塔附近,其墓今已无存。 夏同龢,麻江县高枧人,于 1898 年考中清戊戌科状元,成为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文状元之一。1904 年

5、,夏同龢东渡日本留学,入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第一班学习法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取得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身份者。在日期间,夏同龢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其考试文章清国财政策论全文刊载于日本法律新闻上。同时,夏同龢还完成了行政法一书的编写,该书是中国最早介绍现代行政法律制度的书籍之一。他是中山大学的前身广东法政学堂的筹办者,这所学堂是中国最早期实施法政教育的专门学堂,培养了许多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人物。1905 年 11月,夏同龢出任广东法政学堂(今中山大学前身)监督(即校长) 。1913 年,夏同龢为第一届国会成立时众议院议员,1917 年 9 月 8 日任江西省实业厅厅长,至 1919 年 6 月 28日

6、去职。民国十四年(1925)辞世。 其书法著名,书法以对联、扇面、匾额等各种形式保留下来,遗墨有为潮州丘逢甲故居题写的门联“马来西极,龙卧南洋” 。遗迹有贵阳夏状元街,故里的“状元第”等。贵阳合群路的历史与名字由来下合群路东侧有一条不长且与团结巷、文庙巷、龙井巷相连的街道叫夏状元街。因为合群路的特色,也主要是经营饮食、烧烤。在清真寺门口还有专门卖清真食品的回民经营户。在夏状元街,还有一座贵阳清真寺,这是贵阳市唯一的清真寺。抗日战争时期,知名大阿訇马松亭避难贵阳,在寺内主持教务并讲学半年。另一著名大阿訇王静斋也避难于贵阳,1949 年后贵阳清真寺被列为贵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阳清真寺是贵阳市唯

7、一的一座伊斯兰教寺庙,也是全国的重点清真寺之一。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贵阳市的穆斯林都要在清真寺举行庆祝活动和宗教仪式。现在,夏状元街临街的店面都做了统一的伊斯兰风格装饰,街口还修建了一座伊斯兰风格的牌坊。合群路在民国时期叫乐群路,乐群路是因为此地 1904 年创办的乐群小学堂(最初叫寻常小学堂)而得名。1930 年,乐群小学增设中学,1931 年贵州省国民党部附设革命先烈遗族学校于该校。乐群小学 1935 年因为经费原因停办中学,乐群小学现在叫合群路小学。合群路以北的城墙在 1938 年开辟城门,按当时的路名得名乐群门,出此门可以前往报国寺和黔灵山。乐群门外原来是江西会

8、馆购买的墓地江西义园,俗称江西坡。后来陆续有江西人入住成聚,得名江西村。江西坡这里也是革命先烈林青烈士就义处。贵阳市人民政府于 1983 年在哪里建立“林青就义处 ”纪念碑,整个场地面积约二亩左右。合群路以南的出口解放前叫三民西路(即现在的延安路)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贵州省主席周西成的别墅“世杰花园”是那里最好的建筑。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胜利,后来乐群路又改名成为合群路。合群路名称源于贵州自治学社提出“合群救亡” 的口号。贵州自治学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革命团体,在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之时,1907 年 11 月,张百麟等30 余人在田家巷镜秋轩照相馆集合,成立贵州自治学社,宗旨是“合群

9、救亡” 。经过平刚等人与孙中山取得联系,承认贵州自治学社为同盟会贵州分会,为避免清廷注意,仍然保留贵州自治学社的名称。贵州自治学社随全国革命形势高涨,逐渐从爱国走向革命,决心向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那样高举武装起义旗帜,为推翻清朝统治而斗争。至 1911 年 11 月 5 日,贵州自治学社发动起义,大汉贵州军政府成立,发起人张百麟任枢密院长。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 “合群救亡 ”,八年抗战,取得胜利。现在的合群路不仅餐饮经营热闹,那里还有许多咖啡屋和酒吧,一到晚上,灯红酒绿,别有一番情趣。各个摊位招呼食客的吆喝和烹炒煎炸声音此起彼伏,饮食经营户灯箱招牌的霓虹在炊烟和穿梭人群中

10、时隐时现,形成一幅独特的贵阳饮食文化画卷。位于下合群路的文庙巷有一口薛家井,井水相传来源于修文猫跳河,开凿于明代,距今已有500 年历史,明图经新志记载叫“清泠泉”,据今有 600 年的历史。原先住在龙泉路上头,今城基路,嘉禾街一带的居民,都是沿着这条巷下到龙井、徐家井挑水吃,这条巷因此得名龙泉巷。在没有自来水前,老贵阳人都是挑井水吃。老贵阳人吃井水喝井水,用井水淘米煮饭,用井水洗菜洗衣发豆芽。原来还有咏薛家井“红浣花笺通蜀国,翠漂竹箭导天山”的诗文。在薛家井的北边还有一口井叫团井,刻画团井的诗句是:“桂轮月映香皆满,菱镜烟涵影更圆” ,团井所在的巷道因井得名团井巷。后来巷口建基督教会的团结堂

11、,信徒前往教堂多由此巷相拥而过,因此又改名团结巷。薛家井最早叫龙井,所以通往延安路的巷道还因此叫龙井巷。过去,周边的居民饮用都依靠这口水井。由于用薛家井的井水发的豆芽口感佳、销路好,沿着井边成排的发豆芽木桶成为一大景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贵阳的老百姓还在用薛家井水来饮用、洗衣做饭和发豆芽。薛家井井口有五个平方米左右,井水约深四米。当地居民讲,这口井的水流量是以往贵阳城内百余口水井中最大的,即使是大旱之年也从来没有干涸过。这两年,薛家井周边工地施工单位挖基脚、抽用大量地下水,环境遭到破坏,造成井水逐渐减少、水位不断降低。现在,井边的石碑毁坏,水井也被龙井小学建围墙和铺面围了起来。如此一口好井变

12、成今天这样,实在可惜!贵阳清真寺为贵阳市唯一的一座清真寺。据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清真古寺在府新城内团井巷口,雍正二年(1724 年)回人所建”、道光十七年( 1837 年)重修。1934 年由当时的乡老会捐募,并将清本巷房屋变卖筹款第二次修复、1947 年由中国回教协会贵州分会再次维修并增设部分家具。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贵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 中遭严重破坏。宗教政策恢复后,1980 年贵阳市政府拨款近 20 万元进行全面维修,1982 年交付使用。现寺大门临夏状元街,坐北向南,与二门相距约 30 米,两道门均系牌楼式建筑。大门正中竖石贵阳清真寺碑 1 块,上刻“清真寺”3 字,左右

13、两侧石方柱上刻一联,曰:“清净中孚,恒系同人而集福;真诚无妄,咸歌大有以延麻”。二门左右两侧为雕花条石砌成,立中竖石碑 1 块,上刻阿文古兰经丈。上述石刻均为清代文人、教长手书遗迹。原寺建筑面积 370 平方米,其中大殿面积 110 平方米。现建筑总面积扩至 63O 平方米,礼拜大殿仍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大木起脊歇山式,覆琉璃瓦,分卷棚、正殿、窑殿 3 部分,计 130 平方米。大殿南侧有钢混结构五层楼房 1 幢,建筑面积 40O 平方米,内设沐浴室、教长室、办公室、保管室,并附设招待所。本寺原藏文物多毁于“文革”,其中有木刻“清真寺” 长联、木刻版古兰经2 部、手抄本古兰经1 部,清乾隆二

14、十四年(1759 年)立“ 圣德源流” 匾、道光三十年(1850 年)立“清虚真宰 ”匾、咸丰元年(1851 年)立“正本清源”匾等珍贵文物。本寺历任阿訇可知者咸丰同治年间有王朝玢,民国年间有纳举卿、杨善之、杨恒芳、马明甫、虎士祥、沙仁斋、金德宝,新中国成立后有马明甫、李被修、马仲仁、马彩庭、张廷龙。抗日战争时期,知名大阿訇马松亭避难贵阳,在寺内主持教务并讲学半年。另一著名大阿訇王静斋也避难于贵阳,住清真寺内。归真后葬于城郊老东门清真义国,后因公共建设迁至城郊周家山回民公墓。本坊现有教民 1000 余户,6000 余人。绝大多数为回族,有少数维吾尔、东乡族,为格迪目、哲赫忍耶、伊黑瓦尼联合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