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14.84MB ,
资源ID:857863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85786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高铁站前广场规划设计原则——以广州南站中轴广场规划设计为例.pdf)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高铁站前广场规划设计原则——以广州南站中轴广场规划设计为例.pdf

1、浅析高铁站前广场规划设计原则以广州南站中轴广场规划设计为例郑宇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广东广州 510000摘 要:站前广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广场类型,是交通枢纽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别于普通城市广场的独有特点。本文结合广州南站中轴广场规划设计,对高铁站前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该类型的项目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关键词:站前广场;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各大高铁城市纷纷开始规划建设以高铁为发展引擎的交通枢纽发展区,而站前广场因其较强的交通集散功能和景观展示功能,成为了高铁客运枢纽地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此地区城

2、市公共空间体系综合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探索适合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结合广州南站中轴广场规划设计方案,对高铁客运枢纽地区站前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同类型项目的设计与建设起到积极意义。1 交通优先原则高铁站前广场承载着大量的人车流集散与交通换乘功能,因此站前广场作为交通型城市空间应该把解决交通问题作为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来处理。首先,在项目前期阶段需要不断地与交通规划师沟通与协调,了解交通量预测结果,根据预测出的站区客流高峰日平均旅客流量、高峰小时旅客流量,推算出城际轨道、城市地铁、长途客运、常规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步行等客流量;然后

3、进行静态交通规划,即明确人行广场、出租车落客区和候客区、公交车落客区和发车区、社会停车场以及轨道交通换乘大厅的规模及平面布局方案,明确地下空间的出入口位置等;最后进行动态交通规划,包括进出站行人交通组织、广场内部人车流交通组织、与城市交通衔接的人车流交通组织等。同时,站前广场的交通规划还需要考虑高铁站周边地区大规模的商业、商务、娱乐、公共服务等开发用地所带来的人车流量的影响,使整个高铁枢纽地区的交通体系达到有机的统一。在广州南站中轴广场规划设计中,因社会车辆停车场、出租车上落客区、部分轨道交通换乘区都已在南站大楼地下空间内设置(如图1所示),所以广场交通只需要考虑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的车流组织以

4、及各种人流组织。规划方案在南站大楼四角分别布置了两个长途客运站和两个城市公交站,不仅缩短了旅客换乘距离,同时又有利于车辆与城市道路的便捷接驳,均衡分散交通量(如图1所示);石兴大道、三坊路、石洲中路皆局部半下沉,保证了步行广场的连续性,避免了人流与车流的交叉;东西两侧人行广场共长1.6公里,根据使用主体的不同划分为四种功能区,旅客、游人、工作、生活等人群各有所归,有效避免了不同人流流线交叉;人行广场通过自动扶梯、升降电梯、下沉广场等多种形式与地下空间紧密联系,满足了行人交通换乘与商业消费的需求。广州南站中轴广场交通体系基本做到了分区明确、流线清晰,人车流运行顺畅、迅速集散,各种人群各有所归。图

5、1中轴广场功能分区示意图2 功能复合原则旧有模式的站前广场仅以站房为服务对象,而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高铁站周边地区常常形成商业、商务、行政、文化等多功能复合的综合发展区,使用主体也不断走向多元化,因此站前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也就相应的具有复合功能的需求,这种趋势促使站前广场设计应尽可能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活动形式和内容场所,使旅客、游人、工作、生活人员等各种使用者都能产生归属感,各得其所。在广州南站中轴广场规划设计中,根据广场两侧开发用地的用地性质和使用主体的不同,把中轴广场相应分为四种功能区(如图1所示):(1) 交通集散区:位于南站大楼东西两侧,紧邻旅客进出站口,四角为长途客运和城市

6、公交站场,中间为人流集散广场。人流集散广场不仅能满足客运高峰期旅客的集结和疏散,同时能作为特殊时期的避难场所。(2) 文化展示区:位于文化用地之间,广场空间可举行文化交流、展览展贸等活动,例如作为展示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舞台,表现粤剧、秋色、武术、狮艺等。(3) 商业休闲区:位于商业商务用地之间,结合高架平台底部空间设置小型餐饮、公共服务等设施,营造现代快捷的商业景观氛围,并充分与地下空间互动,满足周边工作、生活人员的吃住用等多种需求,避免了因商业设施不足或布局不合理造成的临建无序建设及景观混乱局面。(4) 滨水游憩区:滨临幸福涌和屏山河,设计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关怀,在充分考虑防洪排水功能的

7、基础上,将水面适当放大以形成一个较大的湖面,布置适当的休闲游憩设施,利用本土滨水植物的观赏效果和生态功能,打造一个富有地区文化内涵的生态景观区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湖光山色的休闲之处。四种功能区集交通、旅游、生态、文化、艺术、娱乐、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与一体,以满足交通、商业、办公、生活、公共服务等建设要求,可适应不同类型民众的需要。3 地域特色原则对于站前广场而言,只有那些具有独特的名族特点和地方风格、有历史文脉、有文化内涵的环境才能得到当地市民的认同和产生归属感,得到外地旅客的承认、尊重和共鸣。这包括自然特色和社会特色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应该突出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开展具有地方

8、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其次还应突出地方自然特色,即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条件。作为全国四大客运枢纽之一、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的综合交通中心,广州南站将成为适应广州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城市新门户。广州南站中轴广场作为该区域最重要的人文生态景观复合轴,在规划设计中同时关注了社会特色和自然特色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在突出其社会特色方面,以广州文化为核心,融合岭南文化的精髓,将艺术、历史、商业等有机功能与景观结合在一起,强调人文关怀和人为参与,如在广场反复举行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艺

9、术或者儿童的演出、构造表现广州精神和花城特色的雕塑和文化灯柱等。其次,在突出其自然特色方面,以岭南地区的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应用外来园林植物,利用种类丰富的观花植物、香花植物、色叶植物,营造不同的环境气氛,使得植物四季开花连绵不绝且景观各异,充分展现岭南传统特色的园林景观;选用色彩艳丽的本地造景材料,采用民间工艺的装饰手法,设置造型简朴、通透、轻巧、新颖的园林小品,使才尽其用,旧材新用,低材高用,高材精用,加强地方特色。4 立体发展原则立体式站前广场相较于平面式广场有明显的优点,例如有利于避免交通流线交叉、明确功能分区、缩短旅客步行距离等,更适应现代交通枢纽地区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发展趋势。立体式

10、站前广场通常借助广场、站房、站台、下沉道路、地下商业等的高差关系,把人流、车流等按照不同的标高来组织。广场本身可表现为下沉广场、高架平台、二层连廊等形式,形成强烈的立体空间形态。在广州南站中轴广场,半高架平台贯穿了整个东广场区,避免了人流与市政道路车流的交叉,保持了广场的东西连贯性;通过二层连廊与广场周边建筑连接,强化了广场的可达性(如图2所示);在东集散区,设置了两个地下长途客运站,广场人流可通过自动扶梯、电梯等垂直交通便捷到达;在文化展示区、商业休闲区设置了多个下沉广场、人行坡道、自动扶梯等,充分与地下空间开发结合形成复合的广场空间体系;在滨水休憩区设置了多处垂直交通体与地铁站厅连接。通过

11、这些立体化设计,增强了中轴广场的使用便捷性、可达性和可留性,保证了中轴广场在不同时段都充满了活力与生气。图2中轴广场局部节点效果图5 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关注人的感受、维护人的尊严,是广场设计中的基本观念。但是,传统的火车站广场特别强调其在功能上的交通、集散作用,对周边居民和使用者的人性化设计较弱。在广州南站中轴广场的设计中,应用了全新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将广州南站中轴广场打造成“以旅行为乐的聚集中心”,强调重视使用者的行为感受,使各种利用人群均可安全、舒适地移动。例如,将石兴大道、三坊路、石洲中路下沉,保证步行广场的连续性;通过研究市民在广场空间的行为习惯和活动轨迹

12、,进行空间亚划分;在步行空间设计中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研究人的步行舒适条件;在交通体系设计中,除强调其通过功能外,关注人际交往需求,通过促进人际交往建立起使用者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广州炎热气候特点,配置丰富的高大乔木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根据旅客流量和行为习惯合理配置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重视对脆弱人群的关怀,做到无障碍设计精细化,等等。以人为本的设计,将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的场所精神,增添广场活力。6 生态发展原则生态设计原则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广场设计的必然要求,生态发展的站前广场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传统车站广场的印象,使之成为都市窗口的新名

13、片。广州南站地处两条市级重要生态隔离廊道的控制范围内,其设计与建设就更应该考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生态功能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持续增长。因此,设计方案就生态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1)在绿植设计方面,尽量采用当地乡土树种,充分尊重原生自然。例如:在交通集散区和文化展示区,植物配置采用广州地方特色品种为主,配有部分具有热带、亚热带风情的棕榈科及开花植物,在形成广州花城特色的同时,营造出缤纷热烈的迎宾气氛;在滨水游憩区,植物配置以体现岭南水乡风貌为主,利用水生植物的观赏效果和生态功能,打造可以净化水质、保护河道的生态湿地。(2)在硬景设计方面,使用当

14、地的多孔隙、高透水的生态材质,使雨水自然渗透至土壤之中,帮助地下水的平衡;避免使用远距离进口外来材料。(3)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屋顶及广场硬铺面的雨水到一系列的水过滤设施,如集水井,滤水带,生态湿地、雨水花园等,用生态的方式进行水的初步净化处理,使之成为可以用作绿化灌溉、水景喷泉等的中水,形成一个水的自循环系统。(4)提出光能再利用系统,除常规的屋顶太阳能板收集能量以外,引入导光管设计概念,直接将地面的天然光源导入地下开发空间,大量减少供电的需求。7 结束语现代高铁站前广场不再是作为单纯换乘的“节点”被利用,而是日益成为功能复杂的、值得被探访的城市空间,它的公众角色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意义,人们需要在换乘的同时得到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成功的站前广场环境景观可以带动高铁枢纽地区的群体景观效应及土地高效利用,从而强化区域内的土地利用价值,刺激地区繁荣,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使城市向更有序、协调的方向发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