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研究丰富的俄罗斯自然资源 俄罗斯联邦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己开采的矿物囊括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所列的全部元素。俄罗斯平原西北部的卡累利阿和科拉半岛地区蕴藏着铁、镍、云母等矿产。希宾山地有世界最大的磷灰石矿,并蕴藏大量的制铝原料霞石。俄罗斯平原和其他广阔地域及西伯利亚地区有世界最大的铁矿区。煤炭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型含煤带内:一是位于贝加尔湖与土尔盖凹陷之间,包括伊尔库茨克、坎斯克阿钦斯克、库兹巴斯、埃基巴斯图兹和卡拉干达等煤田; 另一个位于叶尼塞河以东,北纬 60 度以北 ,包括通古斯、勒拿和太梅尔等大煤田。此外,远东地区的南雅库特等煤田也很重要。石油、天然气主要
2、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以秋明油田为最大) 、俄罗斯(伏尔加河乌拉尔油田) 、东西伯利亚三大地台型含油盆地,及萨哈林( 库页岛)等地槽型含油盆地。中西部的乌拉尔山区和远东山地,形成俄罗斯主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基地。远东沿海山地的锡矿也很丰富。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泥炭、铁、锰、铜、铅、锌、镍、钴、钒、钛、铬的储量均名列世界前茅。只有锡、钨、汞等金属资源储量较少,不能自给。藏量丰富、品种齐全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发展多部门的基础工业,以及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主要资源分布集中,有些大型能源资源、矿物原料的分布相互接近,这又为俄罗斯建立大型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区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但是,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国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而急需燃料、原料的西部(欧洲部分)地区却感到资源不足、品种欠缺; 矿产资源丰富、品种也较齐全的乌拉尔地区 ,由于长期开采已造成资源不足,开采难度愈来愈大。上述情况势必造成远距离运输,给交通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每年由东部地区运往西部地区的燃料都达几亿标准吨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合理分布。 俄罗斯自然资源的丰富还表现在:它拥有原苏联 90%以上的森林面积和水能资源、70%的煤炭、80%的天然气、100%的磷灰石、60% 的钾盐和大部分铁矿石。西伯利亚和远东是全世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森林面积达 5
4、.03 亿公顷,木材积蓄量达 600 多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各种金属矿藏,如铁、铜、镍、锌、锡、铝、霞石、金刚石、水银、镁、云母、铝、钨、金、银等。西伯利亚拥有大量的各种珍贵皮毛动物和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远东海域生物资源丰富,总量为 2850 万吨,其中鱼类资源 2300 万吨。 俄罗斯联邦的淡水资源丰富。境内的河流多达 10 万多条,分别流入东南西北各海。超过 1000 公里以上的有 58 条。最长的当推西伯利亚的鄂毕河,总度为 5410 公里。以下依次为远东的阿穆尔河、西伯利亚的勒拿河和叶尼塞河。伏尔加河全长 3531 公里,虽名列第五,但因在伏尔加河流域居住着 43%的俄罗斯人,而且她又
5、是俄罗斯文化的源头,因此被尊为俄罗斯的“母亲河” 。纵横交叉的河流使俄罗斯人自古以来就得舟楫、灌溉、渔业之利。近代在大小河流上陆续修建了水坝和水电站,丰富的水力资源每年为国民经济提供 8500 亿度电,为国家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俄罗斯有大小湖泊 20 多万个。其中水面面积超过 1000 平方公里的有 10 多个。除里海外、东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当属俄罗斯湖泊之最,也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的最深处达 1620米,蓄水量达为 23 万亿立方米,占地球表面淡水总容量的 20%。湖长636 公里,平均宽度 48 公里,湖面面积 3.15 万平方公里。其他的大湖依次为拉多加湖、奥涅加湖等等
6、。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在世界自然资源总储量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世界矿产开采总量中俄所占的比重是:磷灰石 55%,天然气 28%,金刚石 26%,镍 22%,钾盐 16%,铁矿 14%,贵金属和稀有金属 13%,石油 12%,煤炭12%。 主要矿藏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铁、锰、铬、铜、铅、锌、镍、钛、金、钾盐、石棉等。开采量较小的矿藏主要是铬、重晶石、锆,以及高品位高岭土和膨润土。 世界上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的淡水量占地球表面淡水总量的 1/5。 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为了 7.06 亿公顷,占领土总面积的 40%。木材储量 706 亿立方米,占世界总蓄积量的近 25%。平均年采伐量 1.2 亿立
7、方米,占木材总储量的 0.17%。树种以针叶、硬阔和软阔为主,占森林覆盖面积总量的 90%。树龄以成熟林和过熟林为主,占木材储量的57.5%。 天然气的潜在资源估计为 212 万亿立方米,已探明的储量为 48万亿立方米。俄天然气占世界总储量的 35.4%。 石油开采的高峰是 1998 年,产量为 5.62 亿吨。1991 年俄的石油产量在世界仍居首位,但至近年有所下降。 煤炭储量约占世界的 30%。已探明的储量为 2020 亿吨( 占世界探明储量的 12%),仅次于美国(4450 亿吨)和中国 (2720 亿吨)。 黄金资源为 15 吨。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为 5000 吨,仅次于南非,可开采 3
8、0 年。俄罗斯联邦的自然条件及其地域组合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带为其各具特点的农业地带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物质基础。广阔的森林带(森林覆盖面积占全俄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用地面积占全俄的土地面积 10%左右)为俄罗斯的森林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场所。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8%,居世界前列。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为俄罗斯经济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但是,俄罗斯的自然条件也有许多明显的不利因素,给农业生产以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带来许多困难。其主要问题是:水热之间的矛盾突出,农业综合自然条件较差和东北部自
9、然条件严酷。热量资源与水资源分布的不一致以及水热之间矛盾尖锐,是俄罗斯自然条件地域组合中的突出问题。热量资源从北向南渐次增加,而地表径流则大致从北向南逐渐减少。同时,多数河流由南向北流,使 80%的径流量注入北方诸海。全俄每年大气降水量约有 7000 立方公里,其中有一半被蒸发和渗漏,年径流量尚有 3000 多立方公里,相当于世界年径流量的 6%,居世界前列,完全可以保障俄罗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并且绰绰有余。然而,由于水热分布的不平衡,致使南部的森林草原地区降水量少,且极不稳定,蒸发量又很大,呈半干旱甚至干旱状态,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的需要;而广阔的北部地区,气
10、温低,降水较多,蒸发小,河流众多,水分过剩。总之,中南部缺水同北部的水分过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尤其是南方农业地区的周期性干旱,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是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定的直接原因之一。如何解决南旱北涝是目前俄罗斯国土整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根本措施是实行北水南调,人为地重新分配地表径流。如已修筑了额尔齐斯棗卡拉干达运河,其他跨地域、跨流域的调水方案也正在计划与实施中。同时,以解决水分过剩为主要内容的俄罗斯非黑土地带的开发计划也正在积极准备付诸实施。 俄罗斯联邦虽然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就农业综合自然条件全面分析,俄罗斯远不如同纬度的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不如西欧诸国。就热量
11、、水分等气候条件综合分析,俄罗斯联邦的农业土地的生物潜力可能性比美国低 60%,比法国低 55%,比德国和英国分别低 40%和 35%。俄罗斯联邦广阔的东部地域,永久冻土带广布,自然条件严酷,不仅严重影响种植业发展,同时,对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人口移入,都带来许多困难。丰富资源为能源外交奠基虽然苏联的解体使俄罗斯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实体在世界地缘政治版图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但是不能否认俄罗斯仍然是地跨欧亚大陆的世界上地域最广阔的国家。近年来,俄罗斯能够作为一个能源大国重新崛起,并积极开展全方位的能源外交,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有着必然联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明显体现在:地跨欧亚、联接东西、辐射性较强;紧邻世
12、界主要油气消费区;能源供应渠道安全、稳定。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大国,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在世界油气市场占有的重要地位,为其开展能源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能源外交已成为近年来俄罗斯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独立以后,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复苏、维护地缘政治的影响、改善国际环境,依靠其能源大国雄厚的能源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及时制定了能源发展战略,对独联体、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开展了全面积极的能源外交。推动俄罗斯进行能源外交的有利因素有很多。其中,21 世纪 国际能源形势严峻的现实:油气资源依然是今后 50 年内世界的主导性一次能源;在可预 见的将来,世界传统能源消费大国(美、日等) 和新兴的能
13、源消费市场(如亚太地区)对能 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世界能源的主要供给地- 中东地区的不稳定;中美洲能源大国 墨 西哥由于宪法有关“资源国有”的限制而导致生产潜力有限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近期 政 局出现的不稳定等,是俄罗斯积极开展能源外交的外部条件。另外,俄罗斯国内丰富 的 能源储备、国家复兴经济的强烈欲望,是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内部因素。同俄罗斯进行有关能源方面的贸易不得不考虑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政策,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是贸易成功的基本要件之一。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该国所处地理位置的经济意义俄罗斯真正堪称地大物博。辽阔的疆土,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土走向,以及众多的接壤国,使它成为欧亚各国政治、经济交往与联
14、系的中心。长期以来这种富于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虽在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但又同亚洲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使它在对外经济合作中既可以参与欧洲国家的经济活动,同时又可以加入亚洲国家的经济圈。绵长的海岸线为其发展海洋运输以及海洋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俄罗斯地形平展辽阔,多平原和低地,少荒漠和高原,可耕地面积广大,对农业发展十分有利。而且,俄罗斯的平原大部分被森林所覆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林业资源和陆地野生动物资源。俄罗斯高原和山脉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其间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俄罗斯的交通条件 俄罗斯的铁路总长 154000 公里
15、,其中 87000 公里用于公共运输;公路总长 934000 公里,其中非柏油路 209000 公里;内河航运线总长 101000 公里;原油运输管线 48000 公里;石油产品运输管线 15000 公里;天然气运输管线140000 公里;港口 21 个,千吨以上船舶 800 艘;飞机场 2517 座。运输业是俄罗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业人员约占国民经济职工的5。多年来,俄罗斯的各种运输形式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并建立起了统一的运输系统。它包括地面运输、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 地面可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管道运输。铁路是俄罗斯传统的交通工具。铁路运输在俄罗斯运输系统和国民经济中都占
16、重要地位。俄罗斯铁路运输在货运方面占首位。铁路运输的主要特点是运距长、密度高。俄罗斯的铁路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为欧洲领土的中、南、西部。在东部的西伯利亚和东北亚主要干线仅有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等。在铁路运输中,俄罗斯广泛采用并发展集装箱运输和打包运输。横跨西伯利亚的集装箱运输已得到国际承认,俄罗斯铁路已建立起自动化管理系统。 公路运输是俄罗斯统一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俄罗斯公路运输虽然发展比较迅速,但同发达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管道运输是一种专业化运输方式。主要为输送石油和石油产品以及天然气而出现,近年亦有运输煤的管道。现在,俄罗斯一半以上的石油和石油产品是通过管道运输。专业化管道运输比
17、铁路运输便宜 50,同时可以腾出铁路运输能力去运送其他货物。俄罗斯石油出口大多也通过管道运输。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天然气管道运输也应运而生。1963 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条天然气管道干线,从布哈拉到乌拉尔投入使用。其后天然气管道运输迅速发展,俄罗斯现已建立起统一的天然气供应系统。水上运输主要是海洋运输。海洋运输是俄罗斯统一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海岸线极其漫长,拥有众多边缘海,海运条件便利。这对俄罗斯国民经济和对外经济联系的发展、边远地区的开发,都起着重要作用。俄罗斯以其海域为基础,建立了波罗的海、黑海、北方、远东及里海五支船队,从事海上运输。目前,俄罗斯商船差不多遍及世界
18、各个海域,到达 124 个国家, 1100多个港口。俄罗斯各大海域都有一些重要港口。例如黑海有罗斯托夫、新罗西斯克;波罗的海有列宁格勒;北方海域有摩尔曼斯克;远东海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海域。80 年代以来,俄罗斯在海洋运输中不断进行更新改造,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加速海运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使海洋运输现代化。 航空运输是俄罗斯新兴发展起来的运输部门,是俄罗斯进行大规模客运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仅次于铁路,居第二位。俄罗斯有世界闻名的最大的民航公司。它拥有往返于欧亚大陆、非洲和美洲一百多个国家首都和大城市的民航班机。主要航空港有莫斯科、列宁格勒、新西伯利亚等。 俄罗斯航空运输拥有先进的物质技术基
19、础。原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航空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民航飞机全部国产化,50 年代中期,就开始建设现代化的民航机场,此后,新型飞机不断涌现。为发展国际航空业奠定坚实基础。俄罗斯的人口及劳动力条件俄罗斯共有人口 1.43 亿,居世界第五位。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1987 年全国出生人口 250 万, 1989 年减至 220 万,1991年再减至 180 万。人口死亡率 1992 年将比 1991 年同期增长 15。人口继续大幅度下降的形势下,俄罗斯多年遇到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开始减少的问题。 俄罗斯劳动力紧缺引发的移民问题。虽然民众之中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排外情
20、绪,但俄罗斯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未来前景已经离不开外来移民。俄联邦安全会议不久前公布了最近一次人口调查的结果:俄罗斯现有人口为 1.43 亿。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估计到 2050 年俄罗斯人口将减少到 1 亿左右。与此同时,联合国俄罗斯在 2015 年的目标和优先发展方向的年度报告指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俄罗斯人口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专家预测到 20112012 年,俄罗斯将面临劳动力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俄罗斯专家认为,为了保持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到 2015 年后,俄罗斯每年必须输入 200 万劳动力。到 2025 年时,俄罗斯劳动力的缺口能达到 1 千 9 百万人。 实际上,为了缓解劳力不足的问
21、题,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就开始吸收外国移民。上世纪 90 年代初俄罗斯实行边境开放政策,大批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甚至东欧的劳动力纷纷涌入莫斯科,并从事各种行业的活动。据专家统计,自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大约有 700 万外国人移居俄罗斯。 这些移民为俄罗斯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移民经济。不久前,俄联邦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主办了一次移民问题研讨会。会议认为,外来移民对俄罗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由于移民的存在,俄罗斯的一些经济产业才得以顺利运营。 从现在的境况看来,俄罗斯已成为能够吸引移民的国家。社会经济基础俄罗斯是前苏联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是经
22、济大国。从工农业总产值来看,它占原苏联工农业总产值的 70%。与原苏联平均水平之比(%),1990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114%,人均消费为 108%,人均国民财富为117%,工业劳动生产率 110%,农业劳动生产率为 108%。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和乌拉尔地区,但目前发展的重点则是东部地区。一、 燃料动力工业燃料动力工业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开采和电力的生产。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燃料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水力资源主要蕴藏在东部地区。在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燃料动力工业由西部地区逐渐向东部地区发展,石油的开采由西向东推移尤为明显。
23、随着东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燃料生产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0 年同 1950 年相比,煤炭的比重从 66.1%下降到25.4%,石油从 17.4%上升到 45.3%,天然气从 2.3%增加到 27.1%。石油工业 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原油生产可划分为下列十个油区: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北高加索、哈萨克、外高加索、中亚、乌兰克、科米自治共和国白俄罗斯和萨哈林岛(库页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采油中心在高加索(包括巴库油区和北高加索) ,战后转移到伏尔加乌拉尔油区,1978 年以后又转移到西西伯利亚油区。西西伯利亚油区和
24、伏尔加乌拉尔油区是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主要石油基地。西西伯利亚油区位于乌拉尔山脉东坡和叶尼塞河之间的秋明洲,通称秋明油田,亦称“西伯利亚的巴库” ,面积约 131 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处偏远,气候严寒,遍地沼泽,交通不便,开采条件困难,然而储量大,油质好,油层厚,单井日产量高,而界产地集中,主要集中在北纬 6062之间的鄂毕河两岸。萨莫特洛尔油田为本油区最大油田,年产量已超过一亿吨。秋明油田自 1964 年开发以来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1978 年跃居全苏第一位。伏尔加乌拉尔油区又称“第二巴库” ,东起乌拉尔山脉,西达伏尔加河,北迄伯朝拉地区,南至里海,面积约 100 万平方公里,包括鞑靼自治
25、共和国、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古比雪夫和彼尔姆州和伏尔加格勒州。于战前发现,战后勘探和开发。这里生产的原油含硫量较高。鞑靼、巴什基尔、古比雪夫和彼尔姆 4 个石油联合公司产油占该油区的 90%,其中达旦油田占一半以上。伏尔加乌拉尔油区自五十年代中期至 1977 年产油居全苏第一位,自 1978 年起退居第二位。巴库油区是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最老的油区,五十年代中期以前产油居全国首位,开采低硫优质原油。由于采油历史较久,资源渐进枯竭,产量已经衰退,陆地产地原油产量日益下降,1972 年本油田区 62%的原油采自里海海底。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原油加工能力大部集中于乌拉尔以西的石油产品消费区。主
26、要的炼油中心是乌法、古比雪夫和安加尔斯克。天然气工业 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天然气工业主要建于五十至六十年代,发展异常迅速。1946 年,第一座大型气田萨拉托夫气田投产,同时建成萨拉托夫莫斯科输气管。目前,天然气的主要开采基地为西西伯利亚(秋明州) 、中亚、乌克兰和南乌拉尔(奥伦堡州) 。在西西伯利亚,天然气储量极大,气藏多分布于比石油产地更北的地区。这里有乌连戈伊、杨堡、扎波利亚尔诺耶和梅德韦日耶的大型气田。1975 年开发的乌连戈伊气田位于北极圈两侧(鄂毕河河口与纳德姆河之间) ,称为“极地气田” 。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其现有探明储量约为 5 万亿立方米。该油田 1980 年生
27、产能力已达 600 亿立方米。中亚是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天然气第二大蕴藏区。中亚的气田大多距离上库曼和乌兹别克的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南乌拉尔是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天然气第三大蕴藏区。这里有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欧洲部分最大的气田奥伦堡气田。它距离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和哈萨克的重要工业中心很近。不过,奥伦堡气田的天然气含硫化氢,需经净化。开发该气田是经互会成员国合作项目。1979 年初建成“联盟”输气管,向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六国输送天然气。乌兰克东部的舍别林卡天然气田和喀尔巴阡山麓的达沙瓦气田,也是比较重要的气田。煤炭工业 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煤炭地质储
28、量居世界首位;可采储量次于中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均衡,90%左右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西部地区煤炭资源相对贫乏。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煤炭工业逐步向东部发展,目前东部煤炭产量已超过西部。顿涅茨煤田库兹涅茨煤田、卡拉干达煤田和伯期拉煤田是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四个主要煤田基地。顿涅茨煤田位于乌克兰南部的顿涅茨山区域,简称顿巴斯,面积约 6 万平方公里,是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最大的生产煤田。煤炭年产量占全苏 1/3 以上,其中炼焦煤占全苏 1/2。煤炭质量好,种类较全,然而煤层薄,埋藏深。顿巴斯的煤供应乌克兰地区、中央区和外高加索。库兹涅茨煤田在西西伯利亚南部,面积
29、2.6 万多平方公里。古代有蒙古人在这里炼铁,煤田名称为铁匠一词而来,简称库兹巴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成为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第二煤炭金合欢机。此处煤炭地址储量比顿巴斯大四倍,其中 1/3 为炼焦煤。豆腐干量约占全苏 1/5,其中一般为炼焦煤。煤炭质量好,矿层日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开采的煤炭主要供应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卡大师傅达煤田位于哈萨克拉干达州北部。面积约 3600 平方公里。它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发的。煤藏以炼焦煤为主,煤层厚,埋藏浅,但灰分离,煤层的瓦斯含量很高。所产煤炭供应哈萨克、乌拉尔和中亚。伯朝拉煤田在伯朝拉河流域的科米自治共和国境内。煤田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因此被称
30、为“北极圈内的顿巴斯” 。面积约 9 万平方公里。这里煤层埋藏较浅,煤炭质量较好,炼焦煤占 1/3 以上,但气候条件恶劣,采掘困难。 1934年第一座煤矿投产。卫国战争期间建设成为新兴的煤炭工业基地。开采的煤炭供应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欧洲部分北部和俄罗斯中部地区。除上述四大煤炭基地外,埃基巴斯图兹煤田和坎斯克-阿钦斯克褐煤田是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很有发展前途的两大煤田。莫斯科附近褐煤田也比较重要。埃基巴斯图兹煤田位于哈萨克北部,面积 160 平方公里。煤层接近地表,厚度达 80100 米,适于露天采掘。四十年代开发。1975 年产量超过卡拉干达煤田。该煤田生产高灰分烟煤,它向哈萨克、乌拉尔
31、、中亚和西伯利亚十几座大型火电站供应动力用煤。本地一座 400 万千瓦的大型坑口电站已经建成投产。坎斯克-阿钦斯克褐煤田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东西绵延鞠躬里,面积约5 万平方公里。煤层接近地表,厚度 15100 米,可露天采掘。开采低灰分的褐煤,主要用于就地发电。卫国战争年代开发。1975 年产量超过伯朝拉煤田。莫斯科附近褐煤田位于莫斯科西南,面积约 12 万平方公里。这里煤层薄,所产煤湿度大,热值不高,主要用于就地发纭电力工业 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原有电力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指定的全俄电气化计划,推动了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目前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发电量
32、占世界第二位。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电力生产构成以火力发电为主,火电站的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电站的 3/4,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尚在其次。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的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开发利用的程度还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因此,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大有潜力的。目前,伏尔加河、卡马河、第聂伯河及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亚美尼亚境内的水力资源潜力已经不大,因此,西部地区的电力供应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火电站和核电站的建设。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电力的生产和消费都集中在西部地区,但电力建设的重心逐渐移向东部地区。近些年高压输电技术的进步,使得有可能实现由东向西超高压远距离输电。今后水电生产将基
33、本在东部地区发展。在西部地区,火电站多集中于乌克兰地区、莫斯科周围、列宁格勒及乌拉尔等地。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最大的火电站是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国营地区发电厂(装机容量 360 万千瓦) 。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等流域,大型水电站有伏尔加格勒的苏共二十二大水电站(254 万千瓦)和古比雪夫的列宁水电站(230 万千瓦)等。在东部地区,火电站大多集中在西伯利亚的库兹巴斯、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赤塔等工业枢纽以及哈萨克的卡拉干达、中亚的塔什干等地。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及其支流安加拉河流域。这里建有布拉茨克水电站(450 万千瓦)和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34、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600 万千瓦) ,正在兴建更大的萨彦-舒申斯克水电站(640万千瓦) 。此外,在外高加索和中亚也在修建大型水电站。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核电站共有 30 多座。列宁格勒核电站是已经建成的核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到 1981 年 9 月,装机容量已达到 400 万千瓦) 。各种电站通过输电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约 100 个电力网。电力网连接成11 个联合电力网,其中 7 个在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西部地区(中央、伏尔加河中游、乌拉尔、西北、南方、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 ,4 个在东部地区(西伯利亚、哈萨克、中亚和远东)。联合电力网连接成“全苏统一电力系统” ,包括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各国欧洲部分、外高加索、乌拉尔、西伯利亚和北哈萨克。1980 年底,它的面积为 1000 万平方公里。统一电力系统所属各电站由莫斯科自动化调度中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