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为崛起的重大秘密:人人股份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中国最神秘低调的总裁。 在他的带领下,华为挺进世界 500 强,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 2012 年, 华为全球销售额超 354 亿美元, 其中 66%来自海外市场,预计 2013 年将实现10%-12%增长,或将超越其竞争对手瑞典爱立信, 成为业界全球第一。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带领华为取得如此辉煌, 任正非的个人持股却不到 1%。 43 岁的创始人很多人喜欢拿华为和联想作比较,因为两者皆为中国最优秀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代表。 其实, 两家企业创始人还存在一个巧合:同为 1944 年生,柳传志创业时 40 岁,任正非创办华为时是 43 岁。
2、任正非曾撰文称,他下海纯属出于无奈。 从部队转业到深圳南油集团后,任正非的家庭和事业上都出了状况。 他的夫人转业后进入南油集团领导层,而他所在的南油下属企业连续亏损,再加上父母与弟妹和他们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 最终导致家庭解体。 在解决生活压力和创出一番新天地的双重动力之下,1988 年任正非创办了华为,而启动资金只有区区 2 万元,业务是销售通讯设备。 任正非能在 43 岁“高龄”勇敢创业, 是源自他对通讯设备的精通。 他 19 岁考上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 ),尚未毕业文革就开始牵连,让他第二天早上立即回校。 分别时, 父亲脱下唯一的翻毛皮鞋给他, 特别嘱咐:“记住,知识就是力量
3、, 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 ”在父亲的叮嘱下,任正非排除干扰, 苦修数学、哲学,并自学了三门外语, 奠定事业基础的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入门。 后来,任正非入伍当通讯兵,参与一项军事通讯系统工程时取得多项技术发明创造,两次填补国家空白。 33 岁时,他还因技术突出成就被选为军方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 山里走出的大学生回望任正非的人生路,最初, 他只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 任正非出生在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山区小村庄,那里最著名的就是黄果树大瀑布。 父亲在北京上过大学,母亲念过高中, 都当老师。 任家有兄妹 7 人,任正非是老大。 全家 9 口
4、人全靠父母的微薄工资维持,吃饭实行分饭制,都有份, 但都不多。 任正非上高中时 ,常常饿得心发慌,却只能用米糠充饥。 任正非结婚时,拮据的家境仍未改变。 创办华为后,任正非和父母、侄子住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房里,在阳台上做饭。 为了节约钱,母亲只敢买死鱼死虾,晚上出去买便宜蔬菜与西瓜。 最初两年,公司主要是代销香港的一种 HAX 交换机, 靠打价格差获利。 代销是一种既无风险又能获利的方式,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 公司财务有了好转。 不过,任正非没有拿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改善生活,而是投到经营中, 华为很快就进入了发展的轨道。 大方的小气鬼任正非酷爱毛泽东文选,他重新注解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
5、话:企业最重要的是将产品卖出去。 为了销售,华为不吝投入, 甚至不计成本:在与爱立信血战的黑龙江,华为派出人数多过对手十余倍的技术人员,在每个县电信局展开肉搏战。 哪里出问题,华为人立即赶到现场。 为拿下一个项目,华为会花费七八个月时间和与回报不符的投入做法看似愚蠢,却能从跨国巨头手中抢下客户。 2000 年, 华为参加香港电信展,邀请世界 50 多个国家的 2000 多名电信官员、运营商和代理商参加。 2000 多人往返一律头等舱或者商务舱,住在五星级宾馆,还拎走上千台笔记本电脑为此,华为耗费 2 亿港元。 这是华为第一次高调地在国际电信界展示自己的实力。事实证明,任正非的 “出手阔绰”,
6、得到了高额回报,2000 年,华为开始大举全球扩张,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但任正非并非挥金如土的人。 1996 年 3 月,为了和南斯拉夫洽谈合资项目,任正非率领一个十多人的团队入住贝尔格莱德的香格里拉。 他们订了一间总统套房,每天房费约 2000美元。 不过,房间并非任正非独享, 而是大家一起打地铺休息。 任正非的大方,还体现在员工待遇上。 刚刚过去的 2012 年,华为赚了 154 亿元,却大手笔拿出 125 亿元作为年终奖,15 万华为员工人均年终奖可达 8.33 万元!虎口夺食者众所周知,任正非在华为内部提倡“狼性”文化。 他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狼性”永远不会过时。 “华为发展的历
7、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从虎口夺食的历史,他面对的是老虎,所以每时每刻不能懈怠。 ”一名华为内部员工说。 华为进军美国,就是一场经典的“虎口夺食”战。 当年,华为的脚步一进入美国市场,在数据通信领域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的思科公司就开始阻击。 2003 年 1 月 23 日,思科正式起诉华为及华为美国分公司,理由是后者对公司的产品进行了仿制,侵犯其知识产权。 面对思科的打压,任正非一边在美国聘请律师应诉, 一边着手结盟思科在美国的死对头3COM 公司。 2003 年 3 月,华为和当时已进入衰退期的 3COM 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华为三康”,3COM 公司的 CEO 专程作证华为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
8、。 任正非在诉讼最关键时刻祭出的合纵连横奇招,瞬间令思科的围剿土崩瓦解。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从此 ,华为在美国的扩张 ,没有了拦路虎。 跨国巨头合作伙伴毋庸置疑,任正非超乎常人的谋略和视野, 是华为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华为与 IBM 的合作,就彰显了这一点。 2007 年初, 任正非致信 IBM 公司 CEO 彭明盛,希望 IBM 公司派出财务人员, 帮助华为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 当然,华为将支付巨额费用。 为什么要雇 IBM?因为任正非注意到, 虽然华为销售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净利润却逐年下降,他甚至不知道一个单子接下来是否会赚钱。 尽管从 2000 年开始华为公司的财务部门已经参与成本
9、核算,但是公司还是缺乏前瞻性的预算管理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很难做到这点,但这却是跨国企业擅长的。 不久,华为公司正式启动了 IFS(集成财务转型) 项目。 与此同时,IBM 正式把华为公司升级为事业部客户在其全球几十家事业部客户中,华为是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单纯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任正非的眼光, 超出其他国内企业。 IFS 项目给华为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财务总监,他们把规范的财务流程植入到华为公司的运营流程,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平衡发展, 这也是近几年华为虽然营收增长放缓,但利润的增长仍然不错的重要原因。 语录“我个人与任何政府官员没有任何私交关系,没有密切的工作伙伴;与中国任何企业家我没有往来,除了联
10、想的柳传志、万科的王石, 在 20 年中有过两次交往外;也没有与任何媒体任何记者有交往。 我个人的私人生活很痛苦,非常寂寞, 找不到人一起玩。 和基层员工离得更远一些,为了公司能够平衡 ,我得忍受这种寂寞 ,忍受这种孤独。 ”从不接受采访在中国的企业家中,任正非是最低调神秘的, 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他都一律拒绝。 他说:“我为什么不见媒体,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见媒体说什么?说好恐怕言过其实;说不好别人又不相信,甚至还认为虚伪, 只好不见为好。 因此,我才耐得住寂寞, 甘于平淡。 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不比优点少,并不
11、是所谓的刻意低调。 ”他希望华为员工要“安安静静”的,不要到网上辩论, “那是帮公司的倒忙。 ”追根溯源,任正非这样做, 是“文革”期间,任父受到批斗, 导致他入伍后尽管多次立功,却一直没有通过入党申请。 这让他习惯了不得奖的平静生活。 文革结束后,“标兵” “功臣”等荣誉排山倒海向任正非涌来。 受过去经历对心理素质的“打磨”,面对这一切,任正非早已淡定。 首创人人股份制2011 年 12 月,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发布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篇文章,揭开了一个华为崛起的重大秘密:人人股份制。 在华为的股份中,任正非只持有不到 1%,其他股份都由员工持股会代表员工持有。 如果你离职,你的股份该得多少 ,马上数票子给你。 哪怕是几千万元的现金,任正非眼睛也不眨一下。 但是你离开公司,就不能再继续持有华为股份。 华为股份只给那些现在还在为华为效力的人。 这样一种体制的设计,是全球没有的。 任正非透露,设计这个制度受了父母不自私、节俭、忍耐与慈爱的影响。 任正非还创立了华为的 CEO 轮值制度, 每人轮值半年。 此举为避免公司成败系于一人,亦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