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胆囊炎 60 例临床观察作者:刘彦玲 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县医院内科,河北宁晋 055550 【关键词】 大柴胡汤;胆囊炎老年性胆囊炎病情缠绵、兼证多见、虚实夹杂、证候多变等,故而施治也应灵活变通,法随证转。笔者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胆囊炎 93 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022006-04 收治老年性胆囊炎 60 例,年龄 6064 岁 25 例,60 岁 35 例;女 37 例,男 23 例;诱因以饮食不调占首位,如嗜食肥甘生冷、饮食不洁等,其次是情志不遂、身心劳顿、感受时邪或多因素致病。起病时间大多不能追述,往往以 B 超检查为据
2、;发作期主症:胁腹胀痛,呕恶纳少,便干溲赤,脉弦苔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常不典型,神昏肢倦也较为常见。1.2 治疗方法 治宜清热利胆,通腑泻实。方选大柴胡汤加减。药物组成:醋柴胡 12 g,炒黄芩 12 g,炒枳实 15 g,生大黄 10 g,赤芍药 10 g,杭白芍药 30 g,郁金 10 g,姜半夏 15 g,苍术、白术各 15 g,虎杖 15 g,金钱草 30 g,鸡内金 15 g。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分服,重症每日 2 剂。随证加减:气郁腹胀者酌加制香附、川厚朴、莱菔子;肝胆湿热、久炼成石者加海金沙;热毒盛者重用大黄、枳实;胁痛拒按、痛处不移或有包块者加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
3、、延胡索等活血通瘀之品;胁痛绵绵、口干心烦、舌红苔少者加当归、沙参、天花粉、地骨皮或一贯煎,以养阴护津。俟服药症减则及时健脾助运、益气养阴,投以党参、黄芪、当归、白芍药。1.3 疗效标准(自拟) 显效:治疗 1 周内胆囊炎症状体征消失,血象正常。有效:治疗 2 周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无效:服药 2 周仍未控制症状或中断治疗者。2 结果本组 60 例,显效 33 例,占 55.0%;有效 20 例,占 33.3%;无效 7 例,占 11.7%;总有效率 83.3%。3 典型病例赵某,男,67 岁。2003-02-19 就诊。体形肥胖,素有高血压病史。饮酒、吃肥肉后出现恶寒、发热、右上腹部胀痛,伴
4、胸闷、恶心、欲吐,心烦易怒,口苦厌油腻,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查体:体温 38.9,血压 22.7/13.3 kPa(170/100 mm Hg),急性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心音可,心律规整,心率 98 次/min。腹部饱满,右上腹腹肌较紧张,有明显触痛,B 超示胆囊 7.8 cm4.2 cm,壁厚 4 mm,囊内可见一约 2.8 cm1.2 cm 结石。诊断: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腑气不通。治宜清利湿热、通里攻下。方选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药物组成:醋柴胡 12 g,炒黄芩 12 g,炒枳实 15 g,生大黄 15 g,赤芍药 15 g,杭白芍药 15 g,郁金
5、 20 g,栀子 15 g,茵陈 30 g,虎杖 30 g,金钱草 30 g,海金沙 30 g,鸡内金 15 g。水煎服,日 1 剂。并配合抗菌消炎退热等西医疗法。服药 3 日后大便通畅,恶寒发热症状改善,右上腹胀痛明显好转,饮食增多。效不更方继服上方 4 日后,患者出现腹胀、乏力、大便呈溏便,日24 次,时有汗出,舌质转淡红舌体适中,齿痕消失,舌苔变薄黄,此为病邪未清,正气已虚,治当功补兼施,乃减去生大黄、茵陈,改山药 15 g、黄芪 20 g、炒薏苡仁 20 g,以顾护脾胃,之后随症加减约 2 周,患者腹胀痛改善,饮食增多,大便正常,精神好。复查 B 超示:胆囊为 6.5 cm3.8 cm
6、,胆囊壁为 2 mm,未发现结石。4 讨论老年性胆囊炎多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本虚标实,按标证分为气滞、湿热、热毒、血瘀 4 种证型。证候复杂多样,多有兼证,疼痛常不典型,有的仅见腹胀胸闷,就诊也不及时,须防误诊误治。病机多为肝胆湿热、腑气不通。治宜和解少阳,清热利胆,通里攻下。方用大柴胡汤化裁。方中大黄常用 10 g 左右,大黄粉减半,且宜递增频服,轻泻为度。本组患者入院 30 min 即服中药,23 剂腑气通,56 剂症大减,嗣后则收效渐缓,且间有反复,此为病邪未清,正气已虚,治当攻补兼施、刚柔并用。如胃气弱不能纳,脾阴亏不能消,适予沙参、天花粉、石斛等,山药药性轻缓而有多功,多用为佐使。年老久病,屡见正虚邪恋之象,临证时当权衡标本,时时顾护脾胃阴津、肝肾损益,是为调方遣药之圭臬。老年性胆囊炎治疗有效后,易见正虚邪恋或邪去正虚之候。正虚邪凑,每致复发,合理的调补实为要图。善后处理涉及方剂颇多,诸如柴胡疏肝散、蒿芩清胆汤、香砂六君丸、龙胆泻肝汤、泻心汤类。应准确辨证,法随证转,依证更方,灵活变通,则可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