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26.94KB ,
资源ID:826174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82617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招教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汇总.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招教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汇总.doc

1、1、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2、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第三,学校能有效协调和控制学生的发展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第一,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二,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第三,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2、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整体性。5、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7、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8、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教育目的根本途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9、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长

3、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连续性和广延性,复杂性和创造性。10、建立学制的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11、师生关系的内容是什么?教学上 授受关系,人格上 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 相互促进。12、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1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正确处理师生矛盾;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

4、益;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14、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社会关系:民主平等,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心理关系:心理相容15、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16、泰勒的课程目标模式,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学校试图追求什么目标,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怎样有效地组织教育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1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念?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

5、消费者也是开发者,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18、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学区的特征,学校的特征,校外环境。19、教学的一般任务?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双基” ;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性、发展性、双边性、教育性)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21、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

6、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22、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注意讲授的方式,层次分明;教师讲授要有启发性;要讲究教学艺术,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加强与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23、运用谈话法的要求?要做好计划;要善问;要善于启发诱导,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谈话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归纳和总结,给出问题正确答案。24、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2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

7、科学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不足:最大的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2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两个三) ;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27、一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教学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8、布置作业的要求?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分量适当,难度适宜;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作业具有典型性和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要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29、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

8、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0、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1、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建立学生档案;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个别教

9、育工作;班会活动组织;偶发事件的处理。3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前: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充分准备、周密计划、提出具体方法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观察后: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结果,写观察报告日记,展开讨论、交流汇报33、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系列位置效应;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情绪与动机34、有效组织复习方法?(如何防止遗忘?)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及时复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复习次数要适宜;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注意用脑卫生。35

10、、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言语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36、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提供概念范例,运用正例反例;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正确充分利用“变式” ;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应用于实践中。3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培养学生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

11、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38、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听课状态(适应性运动,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运用无意注意(创设良好的环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变成活动的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39、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40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

12、生的自制能力;发挥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根据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41 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早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训练;针对学生能力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42、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加强“三观”的教育;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及时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43 如何依据性格倾向对学生因材施

13、教?抑郁质,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关心、爱护胆汁质,直截了当的方式,但不宜轻易激怒,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多血质,多种教育方式但定期检查,对其缺点严厉批评,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粘液质,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培养开朗的个性特点44、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培养对学生的兴趣。45、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适当开

14、展学习竞争。46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原有认知结构;学习情境的理解;学习的心向;学习策略水平;智力与能力;教师指导。47 如何促进学生迁移?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改进对学生的评价;合理编排教学方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迁移意识。48、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49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确运用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50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15、;精细加工材料,促进理解;有效运用记忆术;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适当过度学习;重视复习51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52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问题难度要适宜;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对归类的习惯;提供多种练习机会;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训练学生陈述步骤.5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

16、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型教师队伍;注重创造性认知能力。54、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自律品质。55、心理健康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5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小组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活动课;个别心理咨询辅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班级活动开展心-教。57、心理辅导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个别对待学生;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58、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有损害事实;

17、损害行为必须违法;行为人有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59、教育法律法规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1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2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

18、的开放的教师。3 新课程的教学观包括哪些内容?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 )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但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3“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4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

19、调合作。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加强学习;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树立榜样,虚心向他人学习;确立可行性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学会反思;努力做到“慎独” 。6、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7、新课程提出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有哪些? 有利于学生主动寻求发展;有利于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1)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

20、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指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便知识技能的运用。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

21、固(4)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 -9 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要求:书本知识的教

22、学要注意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要求:A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B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它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要求:A 爱好、尊重和信赖学生 B 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C 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教育影

23、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要求:A 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B 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C 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要求:A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B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C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我国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24、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要求:A 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 B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C 注意时机 D 以诚待人榜样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越形象的事情越容易接受。要求:A 选好学习的榜样 B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C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要求:A 坚持严格要求 B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C 注意检查和坚持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要求:A 创设良好的情境 B 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C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品德评价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要求:A 公平、正确、合理合情 B 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C 注重宣传与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