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4 ,大小:4.46MB ,
资源ID:824169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82416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TD-SCDMA关键技术-73.ppt)为本站会员(eukav)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TD-SCDMA关键技术-73.ppt

1、TD-SCDMA关键技术,1,目录,TDD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 联合检测技术 动态信道分配 接力切换技术 功率控制,2,TDD技术,易于使用非对称频段, 无需具有特定双工间隔的成对频段 适应用户业务需求,灵活配置时隙,优化频谱效率 上行和下行使用同个载频,故无线传播是对称的,有利于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 无需笨重的射频双工器,小巧的基站,降低成本,3,目录,TDD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 联合检测技术 动态信道分配 接力切换技术 功率控制,4,Talk,Talk,干扰,自适应阵列基站,普通基站,智能天线的作用,使用智能天线: 能量仅指向小区内处于激活状态的移动终端 正在通信的移动终端在整个小区内处于受跟踪

2、状态,不使用智能天线: 能量分布于整个小区内 所有小区内的移动终端均相互干扰,此干扰是CDMA容量限制的主要原因,5,智能天线基本原理,智能天线是一个天线阵列。它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不同天线单元对信号施以不同的权值,然后相加,产生一个输出信号。 其原理是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可以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如果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基带进行处理,使得辐射方向图的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用户来波方向,就能达到提高信号的载干比,降低发射功率,提高系统覆盖范围的目的。,6,智能天线技术实现,智能天线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天线阵元、模数转换、自适应处理器、波束成型网络。

3、自适应处理器根据自适应空间滤波/波束成型算法和估计的来波方向等产生权值,波束成型网络进行动态自适应加权处理以产生希望的自适应波束。,7,智能天线技术实现,从接收的角度来看,基站利用智能天线对来自移动台的多径电波方向进行波达方向(DOA)估计,并进行空间滤波(也称为上行波束成型),抑制其他移动台和多径干扰 空域滤波(也称波束赋形)的主要思想是利用信号、干扰和噪声在空间的分布,运用线性滤波技术尽可能地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获得尽可能好的信号估计 从发送的角度来看,基站利用智能天线对发射信号下行波束成型,使基站发射信号能够沿着移动台电波的来波方向发送回移动台,从而降低发射功率,减少对其他移动台的干扰,8

4、,智能天线算法,智能天线下行赋形算法准则: 最大接收功率DOA搜索法 最大接收功率特征值分解 最大信干比特征值分解 中兴智能天线增强算法: 阵元失效补偿:阵元失效时的应对措施 增强性赋形方案:增强多径时的赋形性能,9,智能天线性能分析,圆阵的半径会影响抑制干扰的能力,公用信道赋形的圆度。 阵元个数会影响对干扰的抑制能力,影响容量和覆盖 8阵元阵列比单天线性能有9dB的增益,10,TD-SCDMA系统更适合采用智能天线,TDD的工作模式,便于权值的应用,上行波束赋形矩阵可直接使用于下行 子帧时间较短(5ms),便于智能天线支持高速移动 单时隙用户有限(目前最多8个),便于实时自适应权值的生成,T

5、D-SCDMA系统是一个以智能天线为核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11,智能天线对TD-SCDMA系统性能改进分析,普通天线,智能天线,提高了基站接收机的灵敏度 提高了基站发射机的等效发射功率 降低了系统的干扰 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 增加了CDMA系统的容量 改进了小区的覆盖 降低了无线基站的成本,12,TD-SCDMA系统的智能天线,天线子系统包括: 智能天线阵 射频前端模块(包括线性功率放大器、低噪放和监测控制电路) 射频带通滤波器 电缆系统(射频电缆、控制电缆以及射频防雷模块、低频防雷电路),13,8天线智能天线圆阵,频率范围: 20102025MHz 增 益: 88dBi 驻 波 比: 1.

6、4 主波束下倾: 6.5 垂直波束宽度: 15 输入阻抗: 50 耐 功 率: 50W 极化方式: 垂直极化,14,8天线智能天线线阵,频率范围: 20102025MHz 单元天线增益: 14dBi 天线阵增益: 23dBi 驻 波 比: 1.4 垂直波束宽度: 9 输入阻抗: 50 耐 功 率: 50W 极化方式: 垂直极化,15,天馈系统实物图,16,天馈系统实物图,17,目录,TDD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 联合检测技术 动态信道分配 接力切换技术 功率控制,18,抗干扰技术分类,抗干扰技术,单用户检测,多用户检测,技术实现简单 导致信噪比恶化,系统性能和容量不理想,充分利用MAI中的先验信息

7、而将所有用户信号的分离看作一个统一的过程的信号分离方法,联合检测,干扰抵消,基本思想是判决反馈,它首先从总的接收信号中判决出其中部分的数据,根据数据和用户扩频码重构出数据对应的信号,再从总接收信号中减去重构信号,如此循环迭代,充分利用MAI,一步之内将所有用户的信号都分离开来的一种信号分离技术,19,联合检测基本概念,基于所有用户的信道化码和信道信息,消除符号间干扰(ISI)和用户间干扰(MAI),从而达到提高用户信号质量的目的。,20,TD-SCDMA系统适合采用联合检测技术,联合检测在TD-SCDMA系统实现的优势,21,联合检测的目的就是根据上式中的A和e估计用户发送的d,e = Ad

8、n,d是发射的数据符号序列,e是接收的数据序列,n是噪声,联合检测原理,22,关键是突发序列中的训练序列,e = Ad n,A是系统矩阵,由扩频码c和信道脉冲响应h决定扩频码c已知信道脉冲响应h利用突发结构中的训练序列midamble求解出:emid = Gh + nmid ,其中:G由Midamble码构造的矩阵,emid 接收机接收到总信号中的Midamble部分,nmid 噪声,联合检测在TD-SCDMA系统中的实现,23,TD-SCDMA多天线联合接收机,天线1时域RAKE,天线N时域RAKE,多天线合并空域滤波,多天线时域空域滤波:2D-RAKE,多址干扰消除,24,与RAKE接收技

9、术的比较,RAKE接收技术是利用扩频码相关性抑制本小区其它用户的干 扰,然而由于多径和扩频码之间的非正交性,本小区其它用户 之间没有完全消除,留有残余干扰,作为噪声处理,随着用户 数增加,残余干扰累加得越大。 联合检测将参与干扰作为可知信号,从用户信号中消除,因此 随着用户增加,干扰不会累加,信号质量更好。这带来的另一 个好处是,呼吸效应不再是一个问题。,25,与RAKE接收技术的比较,仿真结果显示:联合检测性能比传统的RAKE接收性能好许多。,26,联合检测原理-算法,线性联合检测算法 解相关匹配滤波器法(DFM) 迫零线性块均衡法(ZF-BLE):已实现最小均方误差线性块均衡法(MMSE-

10、BLE):已实现 多小区联合检测: 消除邻小区强干扰 非线性联合检测算法 最小均方误差判决反馈块均衡法(MMSE-BDFE) 迫零判决反馈块均衡法(ZF-BDFE),27,联合检测对TD-SCDMA系统性能改进,提高系统容量 增大覆盖范围 减小呼吸效应 缓解功率控制精度需求 削弱远近效应,频率,MAI,检测到信号,能量,Frequency,允许的信号波动,能量,28,智能天线+联合检测,29,联合检测测试验证,30,关键技术论证-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从左图可以看出,在下行满码道的配置下,8天线比4天线提高23dB的增益,4天线比单天线提高610dB的增益。 即8天线上每根天线即使只发射1瓦,则

11、相当于单天线需要发射16瓦,而根据功放成本,则可大大节约成本。,31,目录,TDD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 联合检测技术 动态信道分配 接力切换技术 功率控制,32,信道分配技术,信道分配指在采用信道复用技术的小区制蜂窝移动系统中,在多信道共用的情况下,以最有效的频谱利用方式为每个小区的通信设备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使用信道。信道分配过程一般包括呼叫接入控制、信道分配、信道调整三个步骤。不同的信道分配方案在这三个步骤中有所区别。 信道分配方案可分为以下三种: 固定信道分配(FCA) 动态信道分配(DCA) 混合信道分配(HCA),33,DCA的应用,DCA是TD-SCDMA系统中RRM算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12、TD-SCDMA系统中一条信道是由 频率/时隙/扩频码 的组合唯一确定 DCA主要研究的是信道的分配和重分配的原则 DCA通过系统负荷,干扰,用户空间方向角等测量信息来确定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降低系统干扰,提高系统容量,34,DCA的分类,慢速DCA: 根据小区业务情况,确定上下行时隙转换点 快速DCA : 根据对专用业务信道或共享业务信道通信质量监测的结果,自适应地对资源单元(RU,即码道或时隙)进行调配和切换,以保证业务质量。快速DCA分为以下几类: 频域DCA 时域DCA 码域DCA 空域DCA,35,确定小区上下行时隙 转换点,触发小区重配,对小区 上下行负荷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小区平均

13、负荷信息,慢速DCA,慢速DCA:根据小区业务情况,确定上下行时隙转换点,36,快速DCA,快速DCA的作用 呼叫到达时,为业务分配合适的无线资源 呼叫接入后,系统根据承载的业务要求、干扰受限条件及终端移动要求,由RNC进行频率、时隙和码道的动态调整及信道间的切换,37,快速DCA,38,时域DCA,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对时隙资源进行分配与调整,达到提高系统呼通率,降低干扰的目的。 包括时隙资源的分配与再调整两部分。,39,时域DCA,时隙选择的原则 时隙的上下行的负荷情况 Node B测得的上行时隙的干扰和UE测得的下行时隙干扰 各时隙剩余RU资源情况 用户的方向角信息,40,时域DCA,时隙动

14、态调整的触发原因 无线链路质量恶化,功控失效,且未没有合适的切换小区 时隙间负载严重不均衡 高速业务接入时,需要将某一时隙的资源调整至另一时隙,41,时域DCA,动态调整前时隙间业务分布状况,经过动态信道调整使不同时隙间的用户达到了均衡,5个用户,4个用户,4个用户,经过动态信道调整,使各时隙的负载保持均衡有效降低了负荷较高时隙的各用户的干扰。,42,码域DCA,研究如何对码资源进行分配与调整,以达到降低干扰,提高系统的呼通率。包括码资源的分配与调整两部分内容 。 快速DCA中的码资源包括: OVSF码(信道化码) Midamble码(训练序列码),43,Midamble 码分配,信道化码 分

15、配,时隙分配,物理层参数 的确定,根据业务 需求确定 基本资 源单元,将旧配置进行 备份和回收,新业务,业务增加、 删除、修改,时隙格式 确定,记录物理 资源, 结束流程,码域DCA,分配流程,44,信道化码分配筛选分配法,黑色的码道表示已经被其它用户作占用,而灰色的码道是黑色码道 占用后根据码道使用原则被表示为公共占用或已占用状态, 而图中白色的码道才可以进行分配。,45,信道化码的特点,1.分配码的前提: 要保证其到树根路径上和其子树上没有其它码被分配; 2.分配码的结果: 会阻塞掉其子树上的所有低速扩频码和其到根路径上的高速扩频码;,46,信道化码分配策略,1、码表利用率高 分配掉的码字

16、所阻塞掉的码字越少,说明码表利用率越高 2、码表复杂度低 尽量用短码分配,47,信道化码分配示例,48,用户1,用户2,用户3,用户4,用户4,用户3,用户2,用户1,码域DCA-码资源调整,码资源调整触发时机 -高优先级业务因码道碎片而被阻塞时触发调整 -周期性检测码表的离散程度,当离散程度较高时及触发,49,训练序列码(Midamble)分配,训练序列码的作用: 信道估计 功率测量 上行同步维持,50,训练序列码的分配原则,1 UE特定midamble分配 高层明确地为上行和下行分配UE一个特定的midamble码 2 默认的midamble码分配 上行和下行midamble码由层1根据相

17、应信道化码来分配 3 公共的midamble码分配 下行的midamble码由层1根据当前下行时隙中使用的信道化码的个数来分配,51,频域DCA,在N频点小区中为用户选择最佳的接入频点,提高系统的呼通率,降低系统的干扰。主要包括频率资源的分配与调整两部分 频点选择触发原因 用户接入或切换至N频点小区; 用户由于业务发生重配置,原频点资源发生拥塞,迁移至其他频点; N频点小区中某频点过载,部分业务迁移至小区内其他频点; 跨时隙承载业务质量发生恶化时,且未满足切换条件,迁移至其他频点,52,频域DCA,频点选择的原则 根据各频点剩余码道资源情况,确定接入频点的优先级顺序 根据各频点负荷状况,确定接

18、入频点的优先级顺序 根据各频点内码道碎片程度和呼叫用户的业务量确定接入频点的优先级 异频切换优先原则,切换用户优先选择异频接入,53,空域DCA,运用智能天线技术将空间彼此隔开的用户放入同一时隙;而落入同一波束区域内的用户放入不同的时隙,以减小干扰 使智能天线 能量仅指向小区内处于激活状态的移动终端; 处于不同波束的用户之间干扰较小,通过对用户来波方向角的测量,UE1、UE2分配在不同时隙/频率 UE3、UE4分配在相同时隙/频率,54,DCA小结,DCA充分体现了TD-SCDMA系统频分、时分、码分、空分的特点 DCA从频域,时域,码域,空域这四维空间将用户彼此分隔,有效地降低了小区内用户间

19、的干扰,小区与小区之间的干扰,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 由于DCA技术的存在使得TD系统具备更高的频谱利用率,55,目录,TDD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 联合检测技术 动态信道分配 接力切换技术 功率控制,56,切换是指当移动台处于移动状态中通讯从一个基站或信道转移到另一个基站或信道的过程,上、下行链路质量,上、下行链路信号的测量,距离或业务的变化,更优的蜂窝出现,操作和管理的干涉,业务流量情况等,切换原因,切换概念,在蜂窝结构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 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 小区时,为保持移动用电话不中断 通信需要进行的信道切换称为越区 切换,越区切换,无线测量、网络判决和系统执行,切换步骤,越区

20、切换,57,不同载频间的硬切换同一载频下的硬切换(强制性硬切换)系统间硬切换(如与GSM之间)不同模式间硬切换(如FDD与TDD之间),硬切换,58,硬切换流程图,59,软切换,而在软切换过程中,UE先建立与Node B2的信令和业务连接之后,再断开与Node B1的信令和业务连接,即UE在某一时刻与2个基站同时保持联系。,60,软切换流程图,61,接力切换概念,接力切换(Baton Handover)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其设计思想是利用智能天线获取UE的位置距离信息,同时使用上行预同步技术,在切换测量期间,使用上行预同步的技术,提前获取切换后的上行信道发送时间、功

21、率信息,从而达到减少切换时间,提高切换的成功率、降低切换掉话率的目的。,62,接力切换工作流程,UE收到切换命令前的场景: 上下行均与源小区连接,UE收到切换命令后执行接力切换的场景:利用开环预计同步和功率控制,首先只将上行链转移到目标小区,而下行链路仍与源小区通信,UE执行接力切换完毕后的场景:经过N个TTI后,下行链路转移到目标小区,完成接力切换,63,接力切换流程图,64,接力切换工作流程-预同步,预同步中移动台只是通过接收到的PCCPCH信息估算UE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上行定时偏差,65,三种切换方式的对比,66,目录,TDD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 联合检测技术 动态信道分配 接力切换技术

22、功率控制,67,功率控制作用,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的基础,没有功率控制就没有CDMA系统。 功率控制可以补偿衰落,接收功率不够时要求发射方增大发射功率 功率控制可以克服远近效应,对上行功控而言,功率控制的目标即为所有的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够用即可 由于移动信道是一个衰落信道,快速闭环功控可以随着信号的起伏进行快速改变发射功率,使接收电平由起伏变得平坦,68,闭环,测量信噪比和目标信躁比比较,并向移动台发送指令调整它的发射功率,内环控制,外环控制,测量误帧率(误块率),调整目标信噪比,若测定SIR目标SIR, 降低移动台发射功率,若测定SIR目标SIR, 增加移动台发射功率,闭环功率控制,功

23、率控制分类,开环功率控制 接收机测量接收到的宽带导频信号的功率,并估计传播路径损耗,根据路径损耗计算得到需要发射的功率。 接收到的功率越强,说明收发双方距离较近或有非常好的传播路径,发射的功率就越小 开环功控只能在决定接入初期发射功率和切换时决定切换后初期发射功率的时候使用。,69,NodeB,UE,进行功率估计,接收机测量接收到的宽带导频 信号的功率,并估计传播路径 损耗,根据路径损耗计算得需要发射的功率,开环控制原理,功率控制开环,70,闭环内环功率控制,功率控制闭环(内环),71,NodeB,UE,下发TPC,测量接收信号 SIR并比较,内环,设置SIRtar,可以得到BLER稳定的业务数据,测量传输信道上的BLER,外环,RNC,测量接收数据 BLER并比较,设置BLERtar,10-100Hz,闭环外环功率控制,功率控制-闭环(外环),72,开环功率控制:UpPTS、PRACH 闭环功率控制:DPCH,功率控制参数,功率控制,73,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