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73KB ,
资源ID:823576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82357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doc)为本站会员(scg75082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doc

1、名词解释 1. 微生物 2. 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3. 条件致病微生物 4. 质粒 5. 芽胞 6. 中介体 7. 性菌毛 8. 菌毛 9. 鞭毛 10. 荚膜 11. 异养菌 12. 热原质 13. 培养基 14. 菌落 15. 衣壳 16. 壳粒 17. 缺陷病毒 18. 顿挫感染 19.干扰现象 20. 内毒素 21. 类毒素 22. 外毒素 23.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 ) 24. 败血症 25. 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26. 隐性感染 27. 潜伏感染 28.持续性感染 29. 慢发病毒感染 30. 干扰素 二、选择题 1.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

2、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的微生物是 ( ) A. 立克次体 B.真菌 C. 衣原体 D.病毒 E.螺旋体 2. 第一次用显微镜观察到各种形态的微生物的伟人是( ) A 列文虎克 B. 巴斯德 C. 柯霍 D. 伊凡诺夫斯基 E. 弗莱明 3. 首次研制了炭疽疫苗、狂犬病疫苗的伟人是( ) A. 吕文虎克 B. 巴斯德 C. 柯霍 D. 伊凡诺夫斯基 E. 弗莱明 4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单细胞,结构简单 B.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 二分裂方式繁殖 D. 有细胞壁 E. 对抗生素敏感 5. 有关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错误的描述是( ) A. 无核质 B. 无核膜和核仁

3、 C. 细胞器不完善 D. 具有胞浆膜 E. 仅有核质、无核的形态 6.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 A. 蛋白质 B.磷脂 C.磷壁酸 D.肽聚糖 E.脂多糖 7. G- 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 ) A. 粘肽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脂多糖 E. 外膜 8. 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 A. 粘肽 B. 脂蛋白 C. 外膜 D. 脂多糖 E. 以上均不是 9. L 型细菌是( ) A. 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B. 无核质的细菌 C. 细胞膜缺陷的细菌 D. 质粒丢失的细菌 E. 无致病力的细菌 10. 青霉素类抗菌素导致细菌死亡的机制是( ) A. 破坏磷壁酸 B. 损伤细

4、胞膜 C. 干扰核糖体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D. 裂解细胞壁粘肽中 N-乙酰葡糖胺和 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 糖苷键 E. 抑制细胞壁粘肽中四肽侧链上 D-丙氨酸和五肽桥之间的联接 11. G- 菌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其原因是( ) A. 细胞壁含粘肽少,其外侧还有外膜层保护 B. 细胞壁含脂多糖较多 C. 细胞壁缺乏磷壁酸 D. 细胞壁含脂类 A E. 以上均是 12. 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核质 E. 以上均可 13. 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 ) A. 具有成形的核 B. 为双链 DNA 分子 C. 是细菌生命活

5、动必需的遗传物质 D. 无核膜 E. 无核仁 14. 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的致病力无关( ) A. 磷壁酸 B. 荚膜 C. 鞭毛 D. 普通菌毛 E. 以上均不是 15. 有关荚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在动物体内或含有血清或糖的培养基中形成 B. 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C. 化学成分可以是多糖,也可以是多肽等 D. 具有粘附作用 E. 具有抗吞噬作用 16. 关于菌毛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多见于革兰氏阴性菌 B. 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 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 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17. 下列哪项不是性菌毛的特点( )

6、A. 仅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 B. 数目少,有 14根 C. 比普通菌毛长而粗 D. 由 F 质粒编码 E. 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18. 观察细菌动力最常使用的培养基是( ) A. 液体培养基 B. 半固体培养基 C.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D. 巧克力色琼脂平板培养基 E. 厌氧培养基 19. 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因为( ) A. 芽胞只在机体外形成 B. 芽胞对外界抵抗力强 C. 并非所有的细菌都能产生芽胞 D. 一个芽胞发芽只能生成一个菌体,一个细菌的繁殖体也只能形成一个芽胞 F. 以上均是 20. 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 A. 充足的营养 B. 合适的酸碱度 C.

7、适宜的温度 D. 必需的气体 E. 充足的光线 21. 细菌生长所需的无机盐最主要是( ) A. 锌 B. 钴 C. 磷 D. 铁 E. 铜 22.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 ) A. 有性繁殖 B. 二分裂法 C.形成孢子 D. 有丝分裂 E. 复制 23. 能以简单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复杂原生质的细菌是( ) A. 异养菌 B. 自养菌 C. 腐生菌 D. 寄生菌 E. 致病菌 24. 下列哪种试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 ) A. VP 试验 B. 甲基红试验 C. 硫化氢试验 D. 吲哚试验 E. SPA 协同凝集试验 25. 属于细菌分解性代谢产物的是( ) A. 热原质 B. 硫化氢 C.

8、 外毒素 D. 维生素 E. 抗生素 2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抗生素 D. 抗毒素 E. 细菌素 27. 关于热原质的叙述,下列哪种是错误的( ) A. 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B. 可被高压蒸气灭菌法破坏 C. 吸附剂和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的大部分热原质 D. 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 E. 蒸馏法除去热原质效果最好 28. 大多数有致病作用的细菌是( ) A. 专性厌氧菌 B. 专性需氧菌 C. 微需氧菌 D. 兼性厌氧菌 E. 以上均不是 29. 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有( ) A. 专性细胞

9、内寄生 B. 只含有一种核酸 C. 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 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 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30. 下列与病毒蛋白作用无关的是( ) A. 保护作用 B. 吸附作用 C. 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 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 免疫原性 31. 下列疾病中与朊粒无关的是( ) A瘙痒病 B疯牛病 C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 库鲁病 E 传染性痴呆 32. 病毒的增殖、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是( ) A质粒 B. 衣壳蛋白 C病毒核酸 D结构基因 E脂多糖 33 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 A 血凝特性 B 抗原性 C感染性 D 细胞融合性 E诱生

10、 IFN 的特性 34. 下列病毒基因类型中哪种为半保留形式复制( ) A. 双股 RNA B. 双股 DNA C. 单负股 RNA D. 单正股 RNA E. 双正股 RNA 35. 单负股 RNA 病毒本身具有哪种酶( ) A. 解链酶 B. 水解酶 C. DNA 多聚酶 D. 依赖 RNA 的 RNA 多聚酶 E. 依赖 RNA 的 DNA 多聚酶 36. 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类型是( ) A. 双股 DNA B. 单股 DNA C. 单负股 RNA D. 两条相同的正股 RNA E. 单正股 RNA 37. 病毒本身具有 mRNA 功能的病毒是( ) A. 负单链 RNA 病毒 B. 双链

11、 DNA 病毒 C. 逆转录病毒 D. 正单链 RNA 病毒 E. 单链 DNA 病毒 38双股 DNA 病毒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翻译成的早期蛋白主要是( ) A依赖 DNA 的 DNA 多聚酶 B依赖 DNA 的 RNA 多聚酶 C解链酶 D依赖 RNA 的 RNA 多聚酶 EDNA 多聚酶 39病毒复制周期中隐蔽期是指下列哪个阶段( )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成熟组装 40病毒吸附何种易感细胞的决定因素是( ) A. 病毒包膜 B. 刺突 C. 核酸 D. 壳粒及排列 E. 病毒表面的配体位点和敏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41下列哪种病毒能在光镜下观察到( ) A口蹄疫病毒 B.

12、 乙型肝炎病毒颗粒 C乙脑病毒 D. 痘病毒 E狂犬病病毒 42关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下列哪项的正确的( ) A. 脂溶剂灭活所有病毒 B. 紫外线对病毒影响不大 C. 包膜病毒比无包膜病毒耐热 D. 37不会灭活病毒 E.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43病毒感染性核酸是指( ) A. 带有衣壳的核酸 B. 脱去衣壳的核酸 C. 带有逆转录酶的核酸 D. 进入细胞并能复制的核酸 E. 可直接作为 mRNA 的核酸 44缺陷病毒本质是指 A. 包膜刺突缺损 B. 衣壳缺损 C. 基因组缺损 D. 复制周期不全 E. 病毒酶缺损 45有包膜的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是( ) A. 胞饮 B. 直接穿入

13、C. 吞噬 D. 膜融合 E. 裂解细胞膜 46病毒的功能蛋白是( ) A. 衣壳蛋白 B. 早期蛋白 C. 刺突糖蛋白 D. 包膜蛋白 E. 晚期蛋白 47有包膜病毒释放的方式多为( ) A. 裂解细胞 B. 细胞融合 C. 细胞穿孔 D. 出芽 E. 胞吐作用 48病毒的早期蛋白是指( ) A. 衣壳蛋白 B. 膜蛋白 C. RNA/DNA 多聚酶 D. 核蛋白 E. 间质蛋白 49关于病毒的包膜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化学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和多糖 B. 膜上刺突与吸附有关 C. 具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 D. 肠道病毒多有包膜 E. 包膜保护病毒 50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中哪项

14、正确( ) A. 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 B. 因宿主细胞 DNA 有关基因激活 C. 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 D. 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 因感染病毒抗原性转变 三 问答题 1. 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组成等,可把微生物分成几大类?特点如何? 2. 简述 G+菌与 G-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试述细胞壁的功能。 4.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在医学上的意义? 5. 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6. 试以 DNA 病毒为例,叙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7. 试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8. 试比较细菌内、外毒素的不同。 9. 简述致病菌感染人体后,临床常见的几种全身中毒症状。

15、10. 试述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11. 简述病毒感染的类型。 12. 何谓干扰素?试述其抗病毒特点及抗病毒机理。 13. 试述质粒 DNA 的特征。 14. 试比较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 15.试述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16. 标本采集与送检时应注意什么 17.试比较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不同点。 18. 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有哪些?19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 20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疾病有哪些? 21简述 A 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类型。 2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主要致病物质及防治原则。 23. 试述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系统并简述其在疾病诊断

16、中的意义 24.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 25. 试比较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的预防措施的异同。 26. 简述逆转录病毒的共同特征 27. 试述 HIV 的复制过程。 28. 试述 HIV 感染人体后的病变过程。 29. 试述 HIV 损伤 CD4 细胞的机制。 30. 人若被疯狗咬伤,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预防。 参 考 答 案 一、 名词解释 1.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 2. 能够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病害,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 3. 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

17、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一类微生物。 4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 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遗传性状,可独立复制,不是细菌生长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然能正常生活。 5芽胞是具有芽胞基因的菌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带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和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保存细菌全部生命必须物质。 6中介体为细胞膜的特有结构。由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它能有效的扩大细胞膜的面积,相应的增加酶的含量的能量的产生。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又称为拟线粒体。 7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

18、,呈中空管状结构。由致育因子质粒编码。细菌质粒可通过性菌毛进行接合。 8菌毛 细菌表面的很细、很短、直而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由菌毛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 9鞭毛存在于所有的弧菌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的个别球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10荚膜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其细胞壁外形成一层粘液性物质,与细胞壁牢固结合,用理化方法除去后并不影响细菌的生命活动,厚度0.2m,边界明显者为荚膜。 11. 异养菌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如蛋白质、糖类等,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所有病原菌都是异氧菌,大部分属于寄生菌。 12. 热原质是细菌

19、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为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故大多源于革兰阴性菌。 13. 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 14. 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5. 为包裹病毒核酸的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壳粒所组成。它保护病毒核酸,并维持病毒的形态,还能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具有抗原性。 16为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亚单位,每个壳粒含有一至数个多肽。根据壳粒的多少和排列,将病毒衣壳体分为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和复合对称型。 17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不能复制

20、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此病毒称为缺陷病毒。 18因细胞条件不合适,病毒虽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成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构成顿挫感染的细胞被称为非容许细胞。 19.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20.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后才能释放出来。 21. 类毒素具有良好抗原性的外毒素,在 0.3%0.4%甲醛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可以脱去毒性,但仍然保留有免疫原性。可用于人工主动免疫,诱发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 22. 外毒素多为革兰阳性菌在菌体内合成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也有存在于菌体内,

21、待菌体溶溃后释放出来。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23.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是指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作为判断细菌毒力的参考。 24. 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25. 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称外源性感染。若来自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 26. 隐性感染是指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临床症状者。 27. 潜伏感染是指宿主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菌潜伏在

22、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疾病复发。 28. 持续性感染是指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出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成为长期带病毒,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是病毒感染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29. 慢发病毒感染是指感染后有很长潜伏期,既不能分离出病毒也不表现出症状,几年或几十年后发生进行性疾病,并导致死亡,如极个别人感染麻疹病毒后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30. 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二、

23、选择题 1 5 B A B B A 610 D B E A E 1115 A A A A B 1620 D E B D E 2125 C B B E B 2630 D B D E C 3135 C C C B D 3640 D D A D E 4145 D E D C D 4650 B D C D C 三、 问答题 1. 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和组成,可将其分为三大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核酸只有一种类型 RNA 或DNA。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备原始细胞核,呈裸露 DNA 环状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两类核酸同时存

24、在。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 2. G+菌与 G- 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如下表: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肽聚糖组成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结构类型 三维立体结构 二维立体结构 层数 50 层左右 仅 12 层 占细胞壁干重 50%80% 5%20% 糖类含量 约占 45% 1520% 脂类含量 约占 2% 11%22%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脂多糖 无 有 3.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1)维持菌体固有形态。2)保护细菌抗低渗环境,使其在相对低渗的环境中生存。3)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4)

25、具有抗原性,诱发机体免疫应答。5)屏障作用,使菌体不易受到菌体外有害物质的侵入。6)重要的致病物质,可引起机体多种病理表现。7)某些细菌的表面蛋白具有,可与宿主细胞粘付,为致病因素之一。 4.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1)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大多源于革兰阴性菌,为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耐高温,高压蒸气灭菌法不能使其灭活,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原质,蒸馏法最好。在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防止细菌污染。2)毒素与侵袭性酶,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到体外的一种蛋白质性物质。具有抗原性强、毒性

26、强、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宿主细胞亲和性,毒性较强。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崩解后游离出来。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脂质 A,物种属特异性,故其引起的病症临床表现基本类似,毒性较弱。某些细菌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3)色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不同颜色的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可分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它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临床应用广泛。5)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作用范围窄,仅对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6)维生素

27、,细菌合成的某些维生素除供给自身需求外,还分泌到周围环境中,可被人体吸收利用。 5. 人工培养细菌具有重要作用,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细菌学的研究、生物制品的制备。 6. 病毒依靠其表面的特殊结构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过程,不同的病毒通过不同的方式穿入,包膜病毒多数通过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方式进入细胞,无包膜病毒多通过细胞膜吞饮方式吞入;脱去衣壳并释放出病毒基因组;进行生物合成,双链 DNA病毒其核酸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而蛋白质的合成基本分两个步骤,先合成早期蛋白即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等功能蛋白,再在早期蛋白的作用下以子代核酸为模板合成晚期蛋白;最后在特定的部位装配成熟并释放

28、。 7. 裸露病毒体由核心和衣壳两部分组成,又称核衣壳。包膜病毒由包膜包裹核衣壳组成。病毒的核心由一种类型核酸组成 RNA/DNA,为病毒的基因组,储存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一切性状。有些病毒去除衣壳后仍可进入宿主细胞并复制病毒,称感染性核酸。病毒衣壳是包围在核心外的蛋白质结构,由壳粒组成,可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它理化因素的破坏,同时可特异性吸附与易感细胞受体上促使病毒穿入细胞,是决定病毒对靶细胞亲嗜性的重要因素。病毒衣壳作为病毒特异性抗原结构,激发机体免疫应答。病毒包膜表面有糖蛋白组成的钉状突起称刺突或包膜子粒,与病毒特殊功能有关。包膜的功能可维持病毒体的完整性、增强病毒的致

29、病性、具有病毒种及型的特异抗原性,激发机体免疫反应,用于病毒分类及病毒疾病的特异诊断。 8. 细菌内、外毒素的不同点有: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分 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 细胞壁组分,菌体裂解后释放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30min 被破坏 160,24h 才被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 等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9. 致病菌感染人体后,临床可出现以下常见的

30、几种全身中毒症状:1)毒血症 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其产生的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2) 内毒素血症 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崩解释放大量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内毒素入血所致。3) 菌血症 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只是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机体适宜部位再繁殖引起疾病。4) 败血症 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5) 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10. 主要机制如下:(1 )病毒

31、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免疫抑制作用。 11. 根据有无症状,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根据病毒在机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各种感染的概念略) 12. 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其抗病毒特点为:1)发挥作用迅速;2)广谱抗病

32、毒作用;3)有相对种属特异性; 4)无直接灭活病毒作用,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发挥效应。 抗病毒机理是干扰素不能直接抗病毒,而是通过与敏感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触发信号传导等一系列生化过程,激活细胞内基因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2-5A 合成酶、磷酸二酯酶及蛋白激酶等) ,降解 mRNA,抑制多肽链的延伸和抑制转译等环节阻断病毒蛋白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13. 质粒 DNA 的特征有:1 )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2 )质粒 DNA 编码的基因产物可决定细菌的某些性状特征。3)可自行丢失与消除,但细菌仍存活。4)转移性,可通过接合、转导和转化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5)可分为

33、相容性和不相容性两种。 14. 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主要区别有: 区别要点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基因转导的发生时间 裂解期 溶原期 转导的遗传物质 供体菌染色体 DNA 任何部位或质粒 噬菌体 DNA 及供体菌 DNA 的特定部位 转导后果 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 受体菌获得供体菌 DNA 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 转导频率 受体菌的 10-7 受体菌的 10-4 15. 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1 )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因为细菌的变异可发生在形态、结构、染色性、生化特性、抗原性及毒力等方面, 故在临床细菌检查中不仅要熟悉细菌的典型特性, 还要了解细菌的变异规律 , 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诊断。

34、 (2)可用于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3)可应用于某些致癌物质的测定, 如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的变化 , 可使正常细胞变为转化细胞,因此凡能诱发细菌发生突变的物质都有可能是致癌物质。根据此原理设计检查,证明被检物的致癌性。 (4)可应用于流行病学方面的应用。 (5)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16. 标本采集与送检应符合下列几项原则:1 )采集标本应注意无菌操作 ,避免细菌污染。2)根据患者病期不同,采集不同部位标本。3)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菌素之前,否则应在分离培养时加入药物拮抗剂;在采集时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擦干后取材。4)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5)标本必须新鲜,

35、采集后及早送检。6)送检过程种多数菌需冷藏送运,少数不耐寒细菌需保温,粪便标本常置于甘油缓冲盐水保存液中。 17.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不同点有: 区别要点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物质 抗原 抗体或细胞因子等 接种次数 13 次 1 次 免疫出现时间 慢(注射后 24 周) 快(注射后立即出现) 免疫维持时间 长(数月数年) 短(23 周) 主要用途 多用于预防 多用于治疗或应急预防 18. 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有:(1 )死疫苗,如乙脑,狂犬病等灭活疫苗;( 2)活疫苗。如脊髓灰质,流感和麻疹等减毒活疫苗;(3)新型活疫苗;(4)基因工程疫苗;(5)重组载体疫苗;(6 )

36、合成疫苗;(7 )亚单位疫苗;( 8)DNA 疫苗;(9)转基因植物疫苗,如乙肝疫苗;(10)治疗疫苗。 19. 致病物质主要有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和TSST-1,其他有耐热核酸酶、葡激酶、透明质酸酶、脂酶、荚膜、粘附素等。 20. 所致疾病包括侵袭性和毒素性疾病;侵袭性疾病有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如:疖、败血症等。 21. 致病物质有:菌体表面物质,如:LTA,FBP,M 蛋白;毒素,有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酶类,有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所致疾病分为化脓性、中毒性和超敏反应性疾病。 22 破伤风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深而窄,有异物

37、、泥土、血凝块、坏死组织等堵塞伤口,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均易造成厌氧微环境。破伤风梭菌致病的主要物质是破伤风痉挛毒素。防治原则包括三方面:一要正确处理伤口及清创扩创;二要进行特异性预防,一般以注射类毒素主动免疫为主,以注射 TAT 作紧急预防;三要治疗,包括使用特异性抗毒素及抗生素。 23.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有 3 个抗原抗体系统:1)HBsAg 和抗-HBs 系统:HBsAg 为病毒体外壳蛋白、小球形颗粒及管形颗粒成分,包含 PreS1、 PreS2 蛋白。HBsAg 是检查乙肝感染的主要标志,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HBs (中和抗体) 。表面抗原始于感染

38、后 19 天即在潜伏期早期便可检出,它分多个亚型,各亚型间有部分交叉免疫,其分布有地区性。2)HBcAg 和抗-HBc 系统: HBcAg 为大球形颗粒的外衣壳成分,因为它被外衣壳蛋白包裹,在感染者血清中难以监测到 HBcAg,它有很强的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 -HBcIgM 类和 IgG 类两种非中和抗体,前者于发病早期,但一过性感染者其持续时间短,在 IgM 高峰后 IgG 出现并持续多年。 3)HBeAg 和抗 HBe 系统:HBeAg 与 HBcAg 同时出现,HBeAg 阳性与抗-HBcIgM 阳性均为 HBV 复制活跃的指标。一过性感染患者,HBeAg 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其阴转后

39、,出现对应的抗-HBe,为感染后时间较长以及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预后较好的征兆。诊断意义见下表: HBsAg HBeAg 抗-HBc 抗-HBe 抗-HBs 结果分析 IgM IgG + + - - - - 急性乙肝潜伏期 + + + - - - 急性乙肝早期 + +/- + + - - 急性乙肝后期 + + -/+ + - - 慢性乙肝有 HBV 复制 + - - + + - 慢性乙肝无或低度复制 - - - + - + 乙肝恢复期 - - - + - -/+ 既往感染已恢复 - - - - - + 接种过乙肝疫苗 24. 乙肝传染源包括急性、慢性和无症状携带者。肝炎患者可分临床型和亚临床型,

40、而临床型又分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作为传染源,意义较大的为无症状携带者,其次为慢性患者、急性患者。在急性患者中,亚临床传染源意义大于临床型,而在临床型中又以无黄疸型大于黄疸型。依其传播途径重要性依次为母婴传播,经血液、日常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传播。HBsAg 阳性的母亲导致母婴传播率 40%50%,如母亲 HBsAg 和 HBeAg 双阳性,则母婴传播率高达 90%100%。人群中至少占 40%HBsAg 携带者由母婴传播而来。乙肝病例中约 50%有血液暴露史。母婴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传播,共同构成 HBV 感染的家庭内聚集性分布。人感染 HBV 后。由于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同及 HBV

41、 毒株及数量的差异,造成转归的多样性。HBV 的外衣壳 PreS2 和 PreS1 抗原 与肝细胞多聚白蛋白受体、IgA 受体等结合并吸附于肝细胞膜表面,继而侵入肝细胞内进行病毒复制并释放子代病毒体至循环血液中。在血液中被抗病毒抗原致敏 CD8+细胞毒 T 细胞(CTL)可选择性杀伤受感染的肝细胞。当受感染肝细胞较少,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又正常,则细胞外HBV 易被中和抗体(抗-HBs)所清除,表现为一过性感染或自限性急性乙肝。当大量肝细胞被 HBV 感染,机体的免疫应答又超常,则发生 CTL 大量破坏肝细胞,引起重症肝炎。如果胎儿宫腔内感染或新生儿 HBV,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被 HBV

42、感染的肝细胞仅有一部分被 CTL 杀伤,则造成肝细胞内外持续存在 HBV ,表现为 HBsAg 携带状态或慢性肝炎。当成人免疫力功能低下或感染 HBV 免疫逃逸变异株,也可发生持续性感染。此外,免疫复合物及自身免疫反应,在 HBV 致机体肝脏病理损伤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25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均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的传染病,预防策略首要以切断传播途径,改善水源和饮食卫生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目前,已研制成功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效果,适用人群主要为学龄儿童及抗-HAVIgG 阴性的高危暴露职业的特殊人群,如幼托保育员、医生、环保工人等。戊型肝炎尚缺乏特异性预防措施。乙型、丙型和丁

43、型肝炎均为肠道外传播,由于目前已研制成功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疫苗能有效的预防乙肝和丁肝。接种乙肝疫苗要放在阻断母婴传播上,即新生儿出生 24 小时内、3、6 月龄各肌注 5g,其次对暴露于血液的高危人群,也应实行上述 0、1、6 个月间隔地注射。此外,加强血源筛选和管理,避免医源性污染以及实行婚前检查等也是有效的措施。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率低,且目前尚无疫苗,故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宜采取加强血源管理,避免医源性感染为主。 26. 中等大小球形包膜病毒;在病毒核心中含有依赖 RNA 的 DNA 的逆转录酶;基因组为单正链 RNA 二聚体;复制通过 RNADNA 中间体再组成双链 DNA;以前病毒方

44、式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27. HIV 的复制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一为形成 RNADNA 中间体;二为病毒基因组(双链 DNA 即前病毒)整合入细胞染色体中;三为前病毒活化时,在宿主细胞的 RNA 多聚酶作用下可合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 28. HIV 初次感染人体后,即开始在 CD4+的 T 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群中大量复制和扩散。此时,感染者血循环中 CD4+的 T 细胞数减少和 HIV 病毒量增多。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粘膜溃疡等自限性症状。此 HIV 的原发感染期。经数周后转入较长时间的慢性感染期(35 年或更长) 。在此期间感染者不表现临床症状

45、而处于临床潜伏期。此时外周血中抗原不易测到。但病毒仍处于活跃增殖的状态,并不断小量释放入血液。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机体受各种因素的激发使慢性感染的病毒大量增殖,免疫系统的损害加重,慢性感染可迅速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合并各种机会感染,最后发展为艾滋病。HIV引起的慢性感染与病毒能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有关。 HIV 感染和致病的主要特点是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选择性的侵犯表达 CD4+分子的细胞,主要是辅助性 T 细胞(CD4+) ,从而引起以 CD4+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 此外,单核-巨噬系统的细胞亦表达少量 CD4 受体而被 HIV 感染。病毒在细胞中呈低度增殖而不

46、引起病变,但可损害细胞的免疫或其他功能。这些细胞可将病毒播散到全身而致病。29、HIV 感染损伤 CD4+的细胞的机制比较复杂,可能为:病毒出芽释放损伤细胞膜;病毒增殖产生的未整合 DNA 干扰细胞正常生物合成作用;形成多核巨细胞;受染细胞膜上表达 HIV 的糖蛋白抗原,能被 CTL 识别而被破坏或经 ADCC 作用而被破坏;HIV 的gp120 与 MHC-类分子有一同源区,故抗 gp120 的抗体可与这类 T 细胞起交叉反应,造成免疫病理损害。由于 T 细胞不断受到损伤,B 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亦随之受到影响。最终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全面受损。由于艾滋病患者抗感染能力显著下降,一些条件致病

47、菌甚至非致病菌都可造成艾滋病患者的致死性感染。 30、防治原则相当重要。一般性防治为主要措施,即捕杀野犬,加强家犬管理,注射犬用疫苗。而人被动物咬伤后应采取紧急预防措施: (1) 伤口处理 20%肥皂水、0.1%新洁尔灭或清水冲洗伤口,乙醇及碘酒涂擦。 (2) 被动免疫高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于伤口周围与底部浸润注射及肌注。 (3) 疫苗接种 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被咬伤后及早接种狂犬疫苗,可以预防发病。特异性预防对于一些病毒接触机会较多的人员如兽医、动物管理人员和野外工作者,应用疫苗进行预防一、 名词解释: 1 共栖: 2 共生: 3 寄生关系:4 寄生虫生活史:5 带虫者: 6 世代交替:7 终宿主: 8 中间宿主: 9 保虫宿主: 10转续宿主: 11出丝现象: 12溶组织内阿米巴烧瓶样溃疡: 13疟疾的再燃: 14疟疾的复发: 15土源性蠕虫: 16生物源性蠕虫: 17夜现周期性: 18棘球砂: 19感染期: 20滋养体: 21幼虫移行症: 22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23消除性免疫: 24非消除性免疫: 25带虫免疫: 26免疫逃避: 27钩蚴皮炎: 28半变态: 29全变态: 30包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