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提优导练 人教版必修模块(九十三)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熟知并非真知” ,我们所讲的“文化”是A.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B.语言、文字、艺术、自然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总和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所有精神产品2.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可以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B.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
2、的方向保证C.文化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文化可以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3. 中央文明办、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联合,先后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创建“文明网站”等活动,以促进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之所以开展这些活动,是因为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A. B. C. D.4. 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将于 2013 年 11 月在北京举行。文博会举办七届以来,吸引了
3、文博行业龙头企业及国内外的众多单位参加,仅 2012 年北京文博会现场交易及洽谈项目成交额就达到 4691 万元人民币,日均突破千万。这表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经济以文化发展为基础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5.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物质财富的丰富而无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就谈不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国家若只是经济强国、军事强国而非文化强国,也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强国。由此可见A.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基础 B.文化的力量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惟一标志C.文化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D.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6.
4、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上述观点承认了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没有看到文化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肯定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否定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 B. C. D.7.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8. “厚南节 ”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即阳历 4 月 13 日15
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庆祝“厚南节”是布朗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布朗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华民族生存的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A. B. C. D.9.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通过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进行文化传播。以下对这种传播途径说法正确的是A.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B.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D.正在以人们无法
6、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10. 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所指出的“遗产”是指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文艺的继承11. “2013 中国土耳其文化年”3 月份在北京举行。中国和土耳其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历史渊源却十分紧密。中土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中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 彻底消除中土文化的差异 促进世界文化走向繁荣 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A. B. C. D.12. 2013 年 5 月 11 日17 日,德国马尔巴赫市席勒中学 17 名师生对铜陵市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访问活动
7、。铜陵市一中给这些学生开设了汉语、中国民乐、武术、书法、剪纸、中国象棋等课程,受到德国师生的欢迎,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这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文化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 B C D13. 2013 年 9 月 27 日,第五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重头戏之一的“闽台祖地,老家固始”根亲旅游推荐会在河南固始举行,众多台商来到固始投资。这体现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 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A. B. C. D.14.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
8、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A. B. C. D.15. 栩栩如生的剪纸、巧夺天工的刺绣、自由翱翔的风筝、精美绝伦的掐丝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脚步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海外赢得了大批“粉丝” 。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 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A. B. C. D.16. “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
9、者的聪明才智。 ”这种观点肯定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否定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肯定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否定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 B. C. D.17. 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体现了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继承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可以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A. B. C. D.18. 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使用竹木简牍
10、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汉简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表明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B.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C.中华文化具有博采众长、丰富多彩的特征D.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19. 2012 年 6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 ,词典的正文收录了 NBA,BBS,GDP,UFO等 239 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B.文化发展必须植根于外来文化C.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D.中西文
11、化相互融合,趋向统一20. 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这表明A.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B.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多姿多彩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D.文化带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21. 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流动和开放性强;地处内陆的滇黔文化热情奔放,内敛性强。这说明A.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征B.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C.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D.不同区域的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2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下列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
12、格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 B. C. D.23. 是否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在网上引发了争议,大多数网民认为, “中国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地位不能动摇。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龙马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龙图腾”为核心和灵魂的 龙图腾昭示了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奋进的精神A B C D24. 论语 、 孟子 、 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 、矛盾的白杨礼赞 、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A.
13、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B.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C.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D.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2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A.加倍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C.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D.发挥“主心骨”作用,发展先进文化高二政治阶段性检测试题第卷26.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 “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
14、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2)27、 印象西湖是导演团队深入杭州进行调研,以西湖浓厚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挖掘当地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将唯美的爱情故事以及历史传奇以片段化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山水实景演出。来自专业院校或经专业培训的 300 多名演员,无论春夏秋冬,均在水上表演。
15、 印象西湖将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同时借助高科技手法再造“西湖雨” ,从一个侧面反映雨中西湖和西湖之雨的自然神韵。整场山水实景演出,通过动态演绎、实景再现,将杭州城市内涵和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受到各界追捧与广泛好评。印象西湖的创作成功,对文化创新有何启示?(15)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3 年 6 月 8 日是我国的第八个“文化遗产日” ,主题为“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全国各地采取不同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材料二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世
16、界各地的华人,载歌载舞欢度春节;圣诞节是西方人的传统节日,每逢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如今,春节和圣诞节已成为许多中国人和西方人共同庆祝的节日。(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5 分)(2)文化遗产和民族节日充分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6 分)29、中国传统文化中有 “舍生取义” 、 “自强不息” 、 “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12 分)27、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反讨“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文化创造者的作用。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