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猎人海力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猎人海力布是一则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一块石头。人们因此世世代代纪念他。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强烈的感染和教育。课文先写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然后写他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赠给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最后写海力布从动物口中得知大山将要崩塌,洪水将要淹没村庄的消息,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说出真相。人们得救了,海力布却变成了一块石头。二、学情分析到本学期为止,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
2、章大意,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但文章的关键词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辨析、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高他们掌握字词的能力,以及借助词语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堂重点训练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借助语言训练,初步掌握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文字背后情感的能力,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在教学过程中教
3、师要注意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目标一:自主认识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酬谢”、“再三”的词义。理解“酬谢”、“叮嘱”是难点,而理解词语又是感受海力布品质的突破点。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小白蛇的话理解“酬谢”、“再三叮嘱”,既能深切体会到小白蛇语言所蕴含的深情厚谊,又能突出海力布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目标二:从海力布选择宝物、面对灾难时的具体行为与语言,体会他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品质,在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此环节中,学生的读,体现理解到感悟的过程:通过教师
4、引读,学生抓住“鸟的语言、老人的疑问”反复朗读,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到海力布心情的变化,从他矛盾的心情变化中,感受他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品质;通过朗读乡亲们最后的表现,感受人们对海力布的深刻怀念与尊敬。目标三:能根据板书以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练习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其感染力。复述课文教师要给学生铺设台阶,在帮助他们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更好地复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情节,理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三个因素,再让学生结合板书来复述,从故事的大意中再次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以上三个目标,体现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层层
5、推进的关系,在词中反映句的作用,借句理解词,借词说句,由句成篇。三个目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四、关于教学设计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它是一则民间故事,它体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语言通俗易懂,便于理解;情节引人入胜,非常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人物形象生动,感人挚深。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单元总体目标与学生实际,设计了这堂课。整个课堂,分为四个板块。主要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展开教学。以问题引导,语言表达为外显标志,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思考,教师不断引导、修正、完善的过程。“阅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想想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解答这个问题不
6、宜简单地给个答案,而要重在展示学习、思维的过程。一方面,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感受。另一方面,要引导进一步探究,体会人物的内心。如,海力布为什么只要龙王嘴里含的宝石?小白蛇的再三叮嘱说明什么?海力布明明知道,如果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要说?在整体感知文本时,学生了解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进行交流、讨论、归纳,梳理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此时学生要表达完整却有困难,即经常出现心有所思而无语表达,这需要老师此时提供必要的引导,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达到清楚、通顺的效果。抓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走进人物心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自读自悟。教
7、师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海力布神态、动作、语言、内心活动等方面令人感动的语句,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仔细体会海力布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情感。如学习海力布听到小龙女说送珍宝或宝石的事情后,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引导学生从“每次、总是、很少”和“更多”等重点词语去理解。当海力布听到可怕的消息时,他的神态怎样?当乡亲们不相信会大难临头、不肯搬家时,他的心情怎样?引导学生抓住神态变化的词语“大吃一惊、急忙、焦急、急得掉下眼泪”,体会海力布的内心情感,感悟海力布舍己为乡亲的品质。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情感,积累语言。朗读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学生的读应体现从理解到感悟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的读,品味文本语言,如: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教师引读,学生抓住“鸟的语言、老人的疑问”反复朗读,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到海力布心情的变化,从他矛盾的心情变化,感受他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品质;通过朗读乡亲们最后的表现,感受人们对海力布的深刻怀念与尊敬。除此之外,学生能在读中了解民间故事在语言表达上的一般特点,及其特有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