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4 ,大小:823.50KB ,
资源ID:804736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80473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RC电路瞬态响应过程和RLC谐振电路.ppt)为本站会员(tkhy5190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RC电路瞬态响应过程和RLC谐振电路.ppt

1、一、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 二、 RLC谐振电路实验研究,信息与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目的 理论基础 实验仪器和实验电路 实验内容,实验目的,一、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 1熟悉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过程。 2研究一阶RC电路在零输入、阶跃激励和方波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分析RC电路的响应。 4从响应曲线中求RC电路的时间常数。 二、 RLC谐振电路实验研究 1、掌握谐振频率以及品质因数的测量方法。 2、了解谐振电路特性频率特性,加深对谐振 电路的认识。 3、了解谐振电路的选频特性、通频带及其应用。,理论基础(一)

2、,1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放电过程) 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即电路初始状态不为零,输入为零所引起的电路响应。实际上是电容器C的初始电压经电阻R放电过程。 在图9.8.1中,先让 开关K合于位置a, 使电容C的初始电压值 uC(0-) = U0,再将开关 K转到位置b。电容器 开始放电,,理论基础(一),放电方程为: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RC为时间常数,理论基础(一),2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充电过程) 所谓零状态响应是指初始状态为零,而输入不为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一阶RC电路在阶跃信号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实际上就是

3、直流电源经电阻R向C充电的过程。在图9.8.1所示的一阶电路中,先让开关K合于位置b,当t = 0时,将开关K转到位置a。电容器开始充电,,理论基础(一),充电方程为: 初始值:uC(0-)=0 可以得出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RC为时间常数,理论基础(一),3方波响应 当方波信号激励加到RC两端时,在电路的时间常数远小于方波周期时,可以视为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的多次过程。方波的前沿相当于给电路一个阶跃输入,其响应就是零状态响应;方波的后沿相当于在电容具有初始值uC(0)时,把电源用短路置换,电路响应转换成零输入响应。 当方波的1/2周期小于电路的时间常数时,方波前后沿对应的是瞬态

4、过程的其中一小部分。 由于方波是周期信号,可以用普通示波器显示出稳定的响应图形,便于观察和作定量分析。,理论基础(二),RLC构成的串联谐振 谐振角频率电路的品质因数 若计及电感内阻r,则品质因数,理论基础(二),电路的阻抗RLC串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的阻抗最小,电路的电流达到最大值谐振的另一个特点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相同,理论基础(二),RLC串联谐振电路具有带通选频特性。当谐振曲线的幅度下降至峰值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上、下截止频率之间的频带范围为谐振电路的通带范围,其带宽为可据此公式测量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对并联谐振同样适用),理论基础(二),RLC构成的并

5、联谐振 谐振角频率谐振时电路阻抗最大 电路的品质因数,实验仪器与实验电路,示波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电路板,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电路板(一),RC电路的响应是一个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瞬态过程,一次激励引起电路一次响应。要在示波器上显示RC电路的响应曲线进而进行观察和测量有关参数,就必须周期性地重复进行激励,使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而且要保证激励信号与示波器扫描的同步,才能在示波器上显示稳定的电路响应曲线。为此,实验时必须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现对RC电路的周期性重复激励和向示波器提供扫描同步信号。,实验电路板(一),实验测试部分,测试信号产生部分,实验电路板(二),实验内容(一),

6、1用示波器观察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方波响应,描绘响应曲线,求出电路的时间常数。 2更换电路中电阻、电容的大小,重新测量电路的各种响应,分别求出每次测量的时间常数。 3理论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并与实验测量值比较。,实验内容(二),一、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1、按图组成实验电路 L=40mH, C=0.1F, R=100.电感分别选用内阻不同的两种; 用示波器测量ui和uo 信号源输出ui为正弦波,电压1V,实验内容(二),2、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f0 将示波器的一个输入端接在电阻R的两端,使信号源的频率由小逐渐变大,当uo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函数信号发生器上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

7、0 3、验证谐振时的电路特点保持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不变,用双踪示波器测量N1和N2点的波形,记录波形并比较它们的相位。 4、谐振曲线的测量在谐振点两侧,按频率递增或递减100Hz,逐点测出uo的值,记入下表。,实验内容(二),5、f和Q值 根据谐振曲线计算f值,必要时需要补测若干点。用f和f0计算Q值的大小。 6、将电阻R增大至1k ,重复内容25,自制表格记录分析。,实验内容(二),二、RLC并联谐振电路实验 1、按图组成实验电路 L=40mH, C=0.1F, R=56k.电感分别选用内阻不同的两种;2、重复实验内容一中的2至5项,预习要求,预习第7章“实验六 非线性元件(二极管)特性曲线和TTL与非门传输特性的测定”和“实验七 基本门电路研究”。 电子电路基础I7.1、7.2、8.1、8.2,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