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00KB ,
资源ID:796843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9684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护理学习题集-答案.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护理学习题集-答案.doc

1、1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一、名词解释: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脏腑显现于外的形象,也就是指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所反映在外部的现象。第二节 脏腑一、 名词解释:1.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 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靠心气。2.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即心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3. 脾主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4. 脾主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

2、,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5. 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的功能。6.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7. 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化特点是以上升为主,即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的作用三、问答题或叙述题:1. 何谓肺主宣发?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排出体内的浊气;将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外达皮毛;宣散卫气,调节腠理。2. 何谓肺主肃降?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

3、面?答: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将清气和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肃清肺和呼吸道。3. 何谓脾主运化?请叙述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答:脾主运化: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运输送至全身的功能。包括两方面: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与书上概念略有不同)4. 脾失健运(水谷、水液两方面)有

4、哪些临床表现?答: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表现为腹胀、便溏、完谷不化、食欲不振等;由于气血化生不足,可表现为倦怠、消瘦等。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可致水液不布散而停滞体内,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或发生水肿。 5. 人体的消化功能为什么与肝、脾两脏有关?答: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虽然由脾胃来完成,而脾胃之气的升降,靠肝主疏泄的调节作用。同时肝分泌胆汁,排泄胆汁,亦有助于消化作用。脾主运行,能运化水谷。饮食入胃后,虽然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作用,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布散全身。所以,人体的消化功能与肝脾有关。6.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肝主疏泄

5、表现在以下方面:协调气血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得以正常运行。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保持脾胃升降协调;肝的疏泄还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帮助脾胃对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调节精神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调理冲任二脉:肝的疏泄影响冲脉和任脉的通利协调。7. 叙述“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及其两者互相的关系。答:肾中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之精,出生以后摄入的饮食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及脏腑在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依赖于后天

6、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后天之精必须依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8. 试述肾中精气的主要功能,在人的一生中(幼年、青春期、中年、老年)精气的变化?答:人从幼年开始,由于肾中精气逐渐充盛而“齿更发长” ,到青春期,肾中精气进一步充盛,从而产生“天葵”促使性功能成熟,而具有生殖能力,体魄强盛;中年以后,肾中精气渐弱,天葵日见衰少,性功能和生殖能力逐渐减退;老年肾中精气更弱,天葵耗竭,性功能和生殖能力消失,形体衰老。9. 试述肾阴肾阳的功能,以及肾阴虚、肾阳虚的病理表现?答: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有濡润滋养脏腑组织的作用。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推动、温煦的作用。肾阴虚可见虚热、眩晕耳鸣

7、、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肾阳虚可见形寒肢冷、腰膝冷痛、性功能和生殖功能减退。10. 何谓肾主纳气?它与呼吸运动有何关系?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促进吸气有一定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第三节 气、血、津液一、名词解释:1. 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 气为血之帅:即指气是血液生化的动力(气能生血) 、血的循行有赖气的推动(气能行血) 、气对血的运行有固摄作用(气能摄血) 。3. 血为气之母:血是气的载体(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血液不断地为气地功能提供营养(血能养气) 。第三章 经 络1. 经络的生理

8、功能是 运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 和 调节机体阴阳气血平衡。2.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六条阴经分布于 四肢的内侧和胸腹,上肢的 内 侧为 手 三阴经;下肢 的内侧为足 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 四 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的 外侧 为 手 三阳经;下肢的外侧为足 三阳 经。3.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 胸 走 手 ,手三阳经从 手 走 头 ,足三阳经从 头 走 足 ,足三阴经从 足 走 腹胸 。9、 手阳明大肠经上接_手太阴肺 _经,向下交于_足阳明胃_经。2第四章 病 因一、名词解释:1.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属于外感病的一

9、类致病因素。1.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地说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2. 瘀血:凡血液运行不畅;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组织之中;体内存留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都称为瘀血。第五章 诊 法二、简答题:1. 什么是望神?有神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望神即观察病人表现于外的精神状态及意识思维活动,判断其精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疾病预后的好坏。有神主要表现为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呼吸平稳,面色荣润,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2. 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属?答:舌尖反映心肺的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的病变;舌中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反映肾的病变。3. 望舌应注意那四个方面?答:姿势、

10、光线、顺序、染苔。4. 望苔的临床意义?答: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位的深浅,区别病邪的性质,推断病情的进退。5. 什么是恶寒和畏寒?答:凡病人主观感觉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觉寒冷者,称为恶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者可缓解者,称为畏寒。6. 询问二便应问清哪些情况?意义何在?答:主要询问排便的次数,时间,及排便的感觉和伴随症状等。问清二便情况,可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7. 何谓正常脉象?答:又称平脉或常脉,基本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大不小,和缓有力,节律均匀。8. 列出临床常见 6 种病脉的名称及主病答: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

11、证;虚脉,主虚证;实脉,主实证。第六章 辨证方法一、简答题:1. 何谓八纲辨证?答:通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八类证候,成为八纲辨证。2. 试述表证、表寒证和表热证的临床表现?答:表证常见有: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兼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症。表寒证(外感风寒、表实证)临床表现: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表热证 (外感风热证) 临床表现: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咽痛,苔薄微黄,脉浮数3. 试述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答:辨别

12、表证和里证,主要是审察病证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一般来说,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的属表证;但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的属里证。表证舌苔少变化,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脉浮主表证,脉沉主里证。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4. 何谓寒证?寒证的主要临床表现?(答案示例)答: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衰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所致。寒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实寒等。常见临床表现有:恶寒喜暖,面色 白 光 白,肢冷倦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5. 何谓热证?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答:热证,是感受热邪,

13、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包括表热、里热、虚热、实热等。常见临床表现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6. 试述阴虚证、阳虚证、气虚证和血虚证的临床表现?答:(1)阴虚证:形体消瘦、颧红、舌红少津少苔、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口燥咽干、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脉细数、手足心热。(2)阳虚证:兼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症状、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滑、经常畏冷、自汗、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脉沉迟无力、四肢不温。(3)气虚证: 神疲乏力、动则气急明显、面色晄白或苍白、舌淡胖、音低懒言、自汗,纳食

14、不化、或大便溏薄或小便余沥、脉(濡)虚。(4)血虚证: 消瘦、面色淡白或萎黄,指甲色白,舌质淡、舌少苔、眩晕、目花、失眠、心悸、手足麻木、脉细而无力。第七章 防治与护理原则一、简答题:1、中医学对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视, “内经”中提出的“治未病”包括那两方面的内容?答:“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2、“既病防变”主要指哪两点?答:第一是早期治疗,第二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3、临床运用“治病求本”这一法则时,必须遵循哪三方面原则?3答: 临床运用“治病求本”这一法则时,必须遵循“治标与治本” 、 “正治和反治” 、 “病治异同”三方面原则。4、列表比较标与本的概念本 标邪正双方

15、 正气 邪气病因和症状 病因 症状疾病的部位 脏腑病 经络肌表病疾病先后 旧病、原发病 新病、继发病5、什么叫正治和反治?答:正治又称“逆治” ,是指在疾病临床表现的性质与疾病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则。反治又称“从治” ,是指在疾病临床表现的性质与疾病本质不相一致的情况下,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则。6、试述相因制宜的三个原则。答:是指治疗和护理时,针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7、试述吐法主要适用证和禁忌证。答:主要适用于误食毒物尚在胃中,宿食停留胃脘不化或痰涎壅盛,阻塞气道者。吐法用于急救,收效迅速,但易伤正气。凡体质素弱、年老体弱或孕妇、产妇

16、及出血病人,均不宜用吐法。8、什么是清法、补法和消法?答: 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里热证。补法又称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扶助正气,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消法又称消散法,是运用具有消导、消散、软坚、化积等作用的方药,消除体内积滞,痞块等病证的一种治疗大法。第八章 方药基础知识一、简答题:1、 什么是中药的升降沉浮?答: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2、 归经概念?答: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3、 什么是相畏?答: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被

17、另一药物减轻或消除。4、 什么叫配伍禁忌?答:主要是指相反药物禁忌应用。5、 服药温度应如何掌握?答:一般汤剂宜温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凉服;一般理气、活血化瘀、补益、发汗解表药宜热服;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暑药等宜凉服。第九章 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三、简答题:1简述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答题示例)答:1)关心体贴 首先,护理人员善于体贴患者的疾苦,全面关心体谅病人,取得病人信任。同时,还应注意营造适宜康复的环境从自身的衣着打扮,行为和病室内外环境等方面入手。2)言语开导 通过正面的说理疏导,可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开导其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从而改变病人的精神状况。3)移情易性 移情

18、在护理工作中,主要是指将患者精神的注意力,从疾病转移到其它方面。易性包括消除或改变病人的某些不良情绪、习惯或错误认识,使其恢复正常心态或习惯。4)情志相胜 用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使其淡化甚至消除,以恢复正常精神状态的一种方法。5) 顺情解郁 对于病人,特别是精神状态忧郁和感到压抑的病人,应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顺从其意志和情绪。2阐述饮食调理的基本原则?答:1)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三餐应定时,定量,晚上临睡前不要进食。2)饮食有方 缓:进食时宜细嚼慢咽;软、暖:食物软硬恰当,冷热适宜;洁:食物要新鲜、干净。3)谨和五味、荤素搭配 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可偏食;饮食

19、性味不要过重3解表类药的服法与护理?答:1)解表类药应温服,服药后应卧床覆被并进热饮,以达发汗驱邪的目的。发汗以微汗为宜,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伤耗津液。2)患者应避风寒,禁冷敷。3)应慎与解热镇痛类西药同用,以防汗出过多。4)饮食宜清淡,忌酸性、生冷类食品。4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有哪些基本原则?答:生活起居护理和养生是指对病人或健康人,分别给予环境的特殊安排与生活的照料,或给予健康方面的指导。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顺应自然;平衡阴阳;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慎避外邪;形神共养。第十章 中医常用传统疗法第一节 针灸一、腧穴一、解释题: 1.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2. 经外奇穴

20、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3. 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名“辨证取穴”,是指针对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三、简答题 1 简述腧穴的分类及治疗作用。答: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及阿是穴三类。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以下三方面:近治作用,一切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远治作用,十四经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特殊作用,指刺激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2 简述以下腧穴的定位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肺经: 大肠经: 胃经:颊

21、车、 脾经:4列缺 合谷、曲池下关、足三里 三阴交心经:神门小肠经:后溪膀胱经:大肠俞、肾俞肾经:涌泉心包经:内关三焦经:外关胆经:阳陵泉肝经:太冲 督脉: 大椎、百会、水沟(人中) 任脉: 关元、气海、神阙、中脘 经外奇穴: 印堂、太阳、落枕二、针刺的护理一、名词解释1. 针灸治疗是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针刺与艾灸对腧穴的刺激,以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2.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 得气又称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麻、胀、重等经气感应及

22、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4.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五、简答题: 1简述毫针刺法的禁忌症(答题示例) 答:1)极度疲乏、饥饿、精神高度紧张。2)局部皮肤有感染、疤痕或肿痛部位。3)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等。4)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腧穴不宜针刺。5)孕妇下腹部、腰骶部禁止针刺。2常见针刺意外有些?3简述晕针的概念、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晕针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2)原因:精神紧张、以及施术手法过重,病人不能忍受;精神紧张: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精神紧张,惧怕针刺。体位不适:以及施术手法过重,病人不能忍受特殊

23、情况:针刺时过度劳累、饥饿;大泻、大汗、大失血等病后体质虚弱,经不起针刺的刺激环境不适:夏季天气闷热,诊室狭小拥挤,温针燃艾太多,烟气熏灼等3)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疲倦,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4)预防:预防:对晕针要重视预防解释到位:初次接受针治和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体位舒适: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用卧位)穴少手轻: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关注特殊:对劳累、饥饿、大渴的病人,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细察先兆: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

24、神态,询问针后情况,若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环境适宜: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等因素5)护理措施:停刺取针: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取出平卧头低: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保暖饮热:注意保暖,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之,轻者静卧片刻,即可恢复刺激急救穴: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厥等缓解后休息: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必要时急救: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4简述滞针的原因、处理与预防?答: 1)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人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2)

25、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揉按,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宜散气血、缓解痉挛。若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3)预防:对精神紧张及初诊者,应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手法宜轻巧,捻转角度不宜过大过快,避免连续单向捻针。5简述弯针的原因、处理与预防?答:1)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快,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体位不适,在留针时改变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外力碰击;或因滞针处理不当。2)处理: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进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轻度弯曲,可按一般拔针法, 将针慢慢退出。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

26、,顺着弯针的方向将针退出。如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抽,以防断针。如患者体位改变,则应嘱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3)预防: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随意变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碰压。6.阐述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答:1)病人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汗出过多、出血后不宜针刺,孕妇尽量不针刺。2)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盖好衣被,并用支架支起被子,以防压弯针柄。3)针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个穴位应用一支针,以防止交叉感染。4)局部皮肤有瘢痕、肿瘤、感染、溃疡及出血性疾病者不

27、宜针刺。5)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全身不良反应。7什么叫腧穴?腧穴可以分哪几类? 答: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可归为十四经穴、奇穴及阿是穴三类。8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几种?答: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简便取穴法。9毫针的结构可分为几部分?答:五部分: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10什么叫近部取穴?请举例说明。答: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包括“阿是穴”)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这是因为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如鼻病取迎香等。三、灸法的护理一、名词解释:1.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

28、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52. 瘢痕灸又称为化脓灸,是指将局部皮肤烧伤,使其化脓,愈后留有瘢痕的灸法。3. 直接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四、简答题:1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答:(1)施灸前,协助病人摆好体位,避免病人疲劳时移动身体而烫伤皮肤。(2)施灸中,应随时询问病人有无灼痛感。(3)艾炷燃尽后,应及时除灰,易炷再灸,避免烫伤。2简述灸法的主治和适应范围? 答:主治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适应范围:凡属慢性久病及阳气不足的疾病,如久泻、久痢、久疟、痰饮、水肿、寒哮、阳痿、遗尿、疝气、脱肛、痿

29、痹、腹痛、胃痛、妇女气虚血崩、老人阳虚多尿,以及虚脱急救等等。总之一切虚寒病证均宜。第三节 拔罐疗法一、名词解释1拔罐疗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出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五、简答题:1.拔火罐的病人有哪些禁忌症? 答:1)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2)皮肤有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处不宜拔罐。3)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4)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2拔罐过程应注意什么?答:1)拔罐时应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和适当的体位,冬季要注意保暖,留罐时,应盖好衣被。2)根据所拔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罐口要光

30、滑、无裂隙。3)拔火罐或水罐时,应避免烧伤或烫伤。若起罐后,出现水泡时,水泡较小,只需外敷无菌纱布,以防止擦破;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再外敷无菌纱布,以防感染。中医护理学1在五行归类中与心同类的五色、五气是_。2在五行归类中与肝同类的五味、五气是_。3 金之所胜者为_,所不胜者为_。4土之所胜者为_,所不胜者为_。5 以药物的四气分阴阳,则_属阳,_属阴。6 中药以五味分阴阳,其中味_者属阳,味_者属阴。7 阴阳失调的最基本类型是_和_。8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基本治则是_和_。9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则是_和_。10 难经把相生关系比喻为_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_。11引起相侮

31、的原因是_和_。12 引起相乘的原因是_和_。13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_。14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_。 15五行相侮的次序是_。16 五行相乘的次序是_。17 尚书洪范中说:“水曰_”,“火曰_”。 18尚书洪范中说:“金曰_”,“土爰_”。19 尚书洪范中说:“木曰_”,“土爰_”。20 调整阴阳的根本原则是_和_。1下列不符合五行生克规律的是(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金为木之所胜D火为土之母2下列除何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 五脏之脾 B五官之口 C五气之湿 D五化之收3下列阴阳失调中“阴”的含义为“阴邪”者是( )A阴虚则阳亢 B阳胜则阴病 C阴胜则阳病 D阴损及阳4属于阴

32、的症状是( ) A声高气粗 B多言躁动 C舌苔黄糙 D脉象细涩5以阴阳失调来阐释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则是( )A阴阳偏胜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阳盛格阴6“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 )A阴胜则寒之证 B阳虚则寒之证 C阴盛伤阳之证 D阴损及阳之证7阴阳不能相互维系可出现( )A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B阴盛格阳,阳盛格阴C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D阴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8可用阴阳互根关系解释的是(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阴病治阳9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 ) A推动 B兴奋 C温煦 D滋润10属于阳的味是( )A 酸 B苦 C涩 D淡11属于阴的味是( )A

33、酸 B辛 C甘 D淡12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 A寒热 B上下 C水火 D动静13言人身脏腑之阴阳,肺为(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14言人身脏腑之阴阳,肝为(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15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心为(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16维持血液的正常循行,下述何项作用最为重要( )A肝主疏泄 B肺朝百脉 C脾主统血 D心主血脉617中医学强调人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 )A水谷精气 B宗气 C营、卫之气 D元气18与津液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 、A肺、脾、大肠 B脾、胃、小肠 C三焦决渎D脾、肾、三

34、焦19维持津液的正常运行,下述何项作用最为重要( )A脾气散精 B肺主行水 C三焦决渎 D肾主津液20“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为( )A津血同源 B精血同源 C肝肾同源 D乙癸同源(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五行相克关系的病理变化有( )A 木火刑金 B肝气犯脾 C水不涵木 D肝气犯胃2根据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有( )A 佐金平木B疏肝健脾 C泻南补北泻肝清肺3根据“虚则补其母”确立的治法是( A滋水涵木 B益火补土 C培土生金 D抑木扶土4属于阴阳对立原理的治法有( )A 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5属于阴的表现是( ) A面色晦暗 B语声低微 C腹痛拒按 D呼吸微弱6

35、属于阳的表现是( ) A语声洪亮 B呼吸气粗 C色泽鲜明 D腹痛拒按7属于阴的部位是( )A 四肢内侧 B四肢末端 C背部 D腹部8属于阳的属性有( )A 推动 B滋养 C温煦 D潜藏9属于阴证范围的是( ) A实证 B虚证C里证 D寒证10属于阳证范围的是( )A 寒证 B热证 C虚证 D实证(五)判断改错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面划线并改正)1“阴病治阳”之“阴病”,系指阳虚致阴寒内盛( );“阳中求阴”,是指在补阳的基础上适当佐以补阴药( )。2 以药物五味分阴阳,则辛、甘、淡属阴( ),酸、苦、咸属阳( )。3 五行相生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正常现象( ),

36、相克则为异常变化( )。4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推断,益火补土法是温补命门之水而补脾阳的一种治法( ),命门之火即指肾阳( )。5 肝病传脾,为木克土( );“木火刑金”,为木乘金( )。(六)简答题(回答应简明扼要,符合题意要求)。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2 脏与腑的区别如何?请简要阐述之。3肾中所藏之精的来源有哪些?4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哪些生理因素有关?6 六腑之间在生理功能方面有何联系?7大肠主津与小肠主液有什么不同?8 小肠的功能失常为何出现二便异常?9胃主通降的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0 简述脾与胃的生理联系。11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的关系如何?12 肾的主

37、要生理功能有哪些?13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7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8阴阳: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9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也体现为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10气机:指气的运动。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11气机调畅:气的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12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是指精、气、血、津液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13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者谓之宗气。14营气:由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所化生

38、,行于脉中,具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作用之气。15卫气:由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所化生,行于脉外,具有温养内脏、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等功能之气。(二)填空题1答:赤,火。 2答:酸,风。 3答:木;火。4 答:水;木。5 答:温热;寒凉。6 答:辛、甘、淡;酸、苦、咸。7 答:阴阳偏盛;阴阳偏衰。 8答:抑强;扶弱。 9答:补母;泻子。10 答:母子关系;所胜与所不胜。11 答:克者不及;被克者太过。12 答:克者太过;被克者不及。13 答: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14 答: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15 答: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16答:木乘土,土乘水

39、,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17 答:润下;炎上。 18答:从革;稼穑。19 答:曲直;稼穑。20 答: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三)单项选择题 15 CDCDD 610 BBCDD 1115 ACADB 1620 DDBDA(四)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BC 4CD 5ABD 6ABCD 7AD 8AC 9BCD 10BD(五)判断改错题 1;“补阳”改为“补阴”,“补阴”改为“补阳”。 2,“阴”改为“阳”;,“阳”改为“阴”。 3;“异常”改为“正常”。 4,“温补命门之水”改为“温补心阳”;。5 ,“克”改为“乘”;,“乘”改为“侮”。7(六)简答题 1答: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

40、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2答:脏与腑的区别: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五脏多实体性脏器;六腑多中空有腔性脏器。由于“五脏藏精以藏神”、“脏主腑从”,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3答: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来源于人出生之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称为“后天之精”。 4答:贮存胆汁;排泄胆汁;主决断。 5答:“天癸”的作用;冲任二脉的作用;心肝脾三脏的作用。6答:六腑多为空腔器官,是以传化水谷为其主要特点,所以在其生理功能之间的联系,主要

41、体现在对饮食物消化和依次传递,最后形成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7答:大肠主津与小肠主液是相对而言。大肠在传化糟粕的过程中,同时也吸收了多余的水液,但多为清稀的水分,故称大肠主津;小肠在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过程中,将饮食物化成糊状较稠厚的液态物质,其吸收的水液多为富于营养的水谷精微,故称小肠主液。8答: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受纳由胃下移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精微,不仅将泌别出来的水谷精微和津液经脾升清,而且又将剩余的食物残渣和水液向下排到大肠和渗入膀胱,形成大便和尿液,经魄门和溺窍排出体外。小肠功能正常,糟粕和水液各行其道,则二便正常;若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清浊不分,不仅水谷精微得

42、不到吸收,出现便溏,而且水液在粪便内大量排出而而致尿量减少,故提出“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9答:使食糜下行进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协助小肠将饮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 帮助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10答: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经脉相互络属。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纳运相配: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升降相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11答:脾主升清: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向上输布于心肺,才能保证胃的通降功能正常。胃主降浊:胃将消化后的饮食物质,向下传送于小肠,才能促进脾的清气上升功能正常。12答: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13答:对气机的影响;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对情志

43、的影响;对胆的影响;对男子射精,女子月经的影响。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的是( ) 来源 A.心血的盛衰 B.脾气的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的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44、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的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的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的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的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D.少神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45、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的主( )证 A.大热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的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A.肺气虚 B.肺阴虚C.风热

46、犯肺 D.风燥犯肺 20.急性阑尾炎伴有弥漫性腹膜炎时的饮食要求应是( )A.半流质饮食 B.流质饮食 C.禁食D.普食 21.熟地、当归属( ) A.补阴药 B.补阳药C.补气药 D.补血药22.参三七、云南白药属( ) A.凉血止血药 B.收敛止血药 C.化瘀止血药 D.温经止血药 23.升浮的药物能( ) A.平喘 B.潜阳C.发汗 D.利尿 824.风热咳嗽的代表方是(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泻白散 D.二陈汤 25.痰浊头痛的代表方是( ) A.川芎茶调散 B.桑菊饮 C.天麻钩藤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26.阴虚阳亢之体须禁忌( )食物。 A.辛辣类 B.生冷类 C.油脂类 D.海腥类 27.有收涩作用的中药,一般为( )味。 A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