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5.50KB ,
资源ID:794417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9441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竹类病虫害及其防治.doc)为本站会员(gnk289057)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竹类病虫害及其防治.doc

1、标题:竹类病虫害及其防治1 楼 小石头 发表于:2008-6-10 16:00:50一、笋期虫害1、常见的笋期害虫有竹笋夜蛾、笋象鼻虫等,这类害虫都是钻蛀性的,蛀食竹笋,引起退笋或竹株畸形。2、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作好预防工作。结合劈山松土,清除林内杂草灌木,改善竹林卫生环境,对消灭竹笋夜蛾的初龄幼虫和防止越冬的笋虫出土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3、在竹笋出土时,每隔 1 星期喷氧化乐果等常规杀虫剂 1 次,对防治各种笋虫都有效果。4、对竹笋象鼻虫可利用其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此外,还应及时挖掉退笋,消灭其中幼虫。一、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竹笋禾夜蛾为笋期

2、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蛀食毛竹、淡竹、苦竹、桂竹、哺鸡竹等的竹笋,发生严重的地区大量竹笋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断头折梢。1、生物学特性该虫一年发生 1 代,以卵在竹林地面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翌年 2 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幼虫,先蛀食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引起枯心白穗。3 月下旬当竹笋出土时,2 龄幼虫即爬到竹笋小叶上蛀入笋尖小叶,蛀口外有绿色碎屑堆积,3 龄幼虫蛀入笋内,啃食柔嫩部分。竹笋被害后,表面失去光泽,内有蛀孔、虫粪。幼虫在笋内生活 2025 天,至 5 月上旬老熟幼虫出笋入土结茧化蛹。蛹期 1624 天,至 6 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在禾本科杂草叶面边产卵,卵数十粒排成条状。将卵

3、裹于叶内越冬。2、防治方法(1)加强林地抚育, 8 月份结合竹林抚育,清除杂草,发生严重的竹林应于 3 月初再除草一次,消灭初孵幼虫和越冬卵。(2)及早挖去被害的退笋,杀死笋中幼虫。(3)对于用材竹林出笋后,用 80敌敌畏乳剂 1000 倍液,或 40氧化乐果乳剂 800倍液喷洒留笋,每 7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杀虫保笋;2 月中下旬在林间喷洒除草剂。但要防止人畜安全。二、成竹期虫害:常见的成竹期害虫有黄脊竹蝗、刚竹毒蛾等。(一)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刚竹毒蛾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危害毛竹、慈竹、白夹竹、寿竹等

4、。发生时可食尽竹叶,竹节内积水,竹子死亡。1、生物学特性刚竹毒蛾一年 3 代。以卵和 12 龄幼虫在叶背上越冬。翌年 3 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越冬卵也陆续孵化,到 4 月中旬孵化完毕。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幼虫大量取食。第一代幼虫于 6 月上旬开始孵化、危害,第二代幼虫于 8 月上旬开始孵化、危害,第三代幼虫于10 月中旬开始孵化、危害。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壳周围取食卵壳,13 龄幼虫群集在竹叶背面取食,4 龄幼虫开始分散取食。成虫羽化多在凌晨和傍晚。老熟幼虫在竹的上部竹叶或竹秆上结茧。2、防治方法(1 )火堆诱杀:成虫羽化盛期,于 1921 时在林间点火堆诱杀,但要注意防火。(2

5、)大力保护天敌昆虫的等有益生物,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3 )在虫口密度较大的情况下,用烟剂熏杀幼虫,每亩用量 1kg 左右。(4 )在竹秆基部,钻一小孔,注入 12ml 氧化乐果。(5 )在清明前后,用白僵菌粉炮防治低龄幼虫,每亩 2 个进行防治。(二)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竹蝗又名黄脊竹蝗是我国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 23 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1、生物学特性每年发生 1 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 5 月初开始孵化, 7 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7 月底孵化完毕

6、。跳蝻出土后,初群集于地面的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取食,10 天以后即上大竹危害,群集在竹梢取食,使竹梢呈现枯黄色。3 龄以后,逐渐分散。跳蝻有迁移性,当天气炎热时,中午常成群下竹,躲到阴凉处,待下午气温降低后再上竹活动,一般天黑至次日露水未干前很少活动。7 月份跳蝻成熟,陆续羽化为成虫,成虫群集取食叶片,在性器官未成熟前颇喜飞翔。当天气炎热时,交尾后经过 16 天左右,于 9 月底至下月初产卵,把腹部插人土中将卵粒一层层斜产于泡沫状物质中,形成卵块。每卵块有卵 20 粒左右,卵块上端有覆盖。产卵地点多在竹山柴草稀少、土质松软的阳坡山腰或山窝斜坡上,每雌虫产卵 6 块左右,产卵后成虫逐渐死亡。2、

7、防治方法(1)人工挖卵。竹蝗产卵集中,可于 11 月份发动群众至竹蝗产卵的迎风坡面挖卵块。(2)跳蝻出土 10 天内,用 80敌敌畏乳剂 1,0002,000 倍液喷杀。(3)在跳蝻上竹时,约 7 月中下旬,对虫口密度较大的竹林,用敌敌畏烟剂熏杀,每亩用1kg。(4)释放白僵菌,使初生的跳蝻感染白僵菌而死亡。(5)诱杀。用新鲜人尿 50kg 加入可湿性敌百虫 0.050.1kg 配制成人尿药剂,再用稻草浸泡 24 小时,在竹林逆风地中放数堆诱杀,效果较好。施放时间,以晴天较好。(三)竹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1、生物学特性在福建一年发生 1 代,以蛹在虫瘿

8、内越冬。 2 月中旬开始羽化。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成虫咬一圆形羽化孔爬离虫瘿,3 月中、下旬为成虫出现盛期,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成虫出瘿结束。5 月上旬幼虫孵出,9 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2、防治方法 做好虫情预测报,从 2 月份起,每隔 5 天剥查虫瘿 100 个,根据虫态变化情况,作出羽化盛期的预报。熏杀成虫,当竹小蜂羽化盛期开始时,用林丹烟剂熏杀一次,每亩 1kg,隔 57 天再熏杀一次,共两次,可获得良好效果。(四)毛竹叶螨:主要毛竹害螨有: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nanjjngensis),竹裂爪螨(S bambusae),竹缺爪螨(Apony

9、chus corpuzae)。危害症状:毛竹受害螨危害后轻则竹叶枯黄、脱落,竹冠较稀疏;重则叶片大量焦枯脱落,出现秃梢、秃枝、秃株、枯死。有的毛竹秆部变灰白色,有的竹林状如火烧,成片枯死。毛竹害螨综台治理对策:保护和发展竹木混交林,选育抗螨竹种。竹林抚育应注意保留毛竹林中的阔叶树,保护胡枝子等豆科灌木。对毛竹纯林,可于砍伐时在竹林空地中种泡桐、杉木、马尾松等伴生树种,将其逐步改造成竹木混交林,混交比例以 7:3 或 8:2 为宜,恢复竹林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栖息、增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要逐步调整竹种结构。选择和发展麻竹、毛金竹等抗螨竹种。提高毛竹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毛竹自身抗御螨害能力。首

10、先要合理垦复,适当保留浅根系杂草。对土壤较疏松,杂灌不繁茂的竹林,不垦复;坡度在 25以上的山场,采用块状深翻;坡度 25以下的山场采用沿等高线隔带深翻垦复。其次,要合理采伐,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和年龄结构,砍伐时,竹林密度应保持在 22502700 株公顷。最后要适当施肥,促进竹林旺盛生长,宜在每年 4 5 月和 910 月两次施用适合毛竹生长的复合肥或有机肥 375公斤公顷为宜。在施肥时将竹螨灵与肥料混合形成药肥防治叶螨效果显著。药:肥为 114,每株竹兜根施 100150 克, 30 天防治叶螨效果达 954990。 保护和利用天敌。对竹林害虫的防治,应提倡使用白僵菌、Bt、寄生蜂等生物制

11、剂和天敌防治,尽量避免大量使用溴氰菊酯、敌百虫等农药而杀死瓢虫、捕食螨等林间天敌。对发生螨害的竹林,可通过释放、助迁人工繁殖的捕食螨,加强益螨在竹林生态群落中的地位。在害螨发生第 1 次高峰期 56 月和第 2 次高峰期 89 月之前 2030 天内释放效果较好。释放比例以 l:100 l:200 为宜。施用有机复合药肥。在中、重度受害林中,46 月增施竹螨灵有机复合药肥 25kg/亩,增加毛竹营养,促进毛竹生长。竹腔注射防治。竹腔注射防治毛竹害螨效果显著。在螨口密度居高不下的高温干旱季节里,竹腔注射 40氧化乐果、溴氰菊酯等内吸性强的化学农药 30 倍液,在毛竹竹秆基部打洞注射 10 毫升药

12、液防治,能迅速降低螨口密度。如在注射药液中加人适量营养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防治效果更佳,防治时间在害螨发生高峰期 8 9 月为宜。(五)毛竹枯梢病:毛竹枯梢病发生在福建、浙江、江苏、江西等地。1、症状毛竹发病后,轻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枯梢病常发生在 1 年生新竹上,感病新竹主梢或枝条的节叉处先出现舌状或梭形病斑,色泽由淡褐色逐渐加深呈紫褐色。当病斑包围枝杆一圈时,其上部的叶色逐渐变黄至棕黄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落,枝梢枯死,以至全株枯死。在枯枝基部上往往可看到红褐色舌状斑块,引起枯梢死亡或整竹枯死。枯死的竹秆材质变脆,利用价值低。2、发病规律毛竹枯梢病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潜伏

13、越冬,并能存活 35 年。每年 4 月份开始形成子囊壳,子囊壳于 5 月中旬到 6 月中旬成熟,并在阴雨或饱和湿度状态下,释放子囊孢子。这时候正是新竹的发枝放叶时,子囊孢子萌发并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寄主。受侵寄主经 13个月潜育期后,开设表现症状。7 9 月下旬为盛发期,随后气温下降,发病速度渐缓慢。从历年流行情况看,在发病区,凡遇 78 月份高温、干燥的年份,此病就会大流行。毛竹枯梢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引起的。病菌为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喙球菌属的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3、防治方法(1)清除病原:结合竹林砍伐和钩梢,把已感染枯梢病的竹株或竹梢砍除,将带病的竹、梢及时烧毁。不要用病竹枯枝做篱笆等。(2)7 8 月份发病盛期,应加强调查,发现新竹枝叶枯黄,竹秆节部出现褐色病斑,应及时在发病部位以下 12 节处钩去竹梢,以免病害继续蔓延,造成整株枯死。(3)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11,000 倍液,或 1%波尔多液,从新竹展叶时起每隔 15 天喷 1 次。(4)严格检疫,不要从病区调运母竹。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