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45KB ,
资源ID:790520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9052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为本站会员(hskm526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

1、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价格竞争能力,由税务部门将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口商品以减免税收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一种政策制度。我国实行出口退税二十多年来,出口退税对于鼓励和扩大出口创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企业成长发展、拉动国民经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口退税政策己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调节外贸进出口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变革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关键词:出口退税贸易出口出口补贴Abstract:Theexportdrawbackisapolicys

2、ystemtostrengthenthecompetitivepowerofpriceofthecommodities,tomaketheexportparticipateincompetitionofinternationalmarketbycommoditiesreducingorremittingthewhichreturnstaxes,whichiscarriedoutbynationrevenuedepartmentexporterstheindirecttaxincludedinthegoods.sincewebeginningtoimplementtheexportdrawbac

3、kpolicyin1985,theexportdrawbackhasplayedaveryimportantroleinencouragingandexpandingforeignexchangerevenue,optimizingresourcedistribution,advancingenterprisestogrowupanddevelopingandspurringnationaleconomy.Thepolicyoftheexportdrawbackhasalreadybecomeimportantmeansofexportofmostcountriesincludingourco

4、untrytoregulatetheimportsandexports.Thispaperaimsattheproblemsinthecurrentexportdrawbacksystemonfoundationofanalyzingthereformoftheexportdrawbacksystem,andputsforwardsomeadvicetoperfectthesystem.Keywords:exportdrawback;tradeexporting;exportsubsidies引言出口产品退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

5、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非凡消费税,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其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从而促进该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出口贸易。出口退税作为一项财政激励机制、出口鼓励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是世界各国促进对外贸易增长的一项基本措施,被 WTO 诸多成员广泛应用,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国际通行做法。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根据 WTO 规则,各成员国可以对本国出口产品实行退税,但退税的最大限度不能超过出口产品在国内已征的税

6、款,在此范围内,各成员国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确定恰当的出口退税水平。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自 1985 年开始实施以来,已先后进行了六次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和十四次税率调整;实践证实,每次的出口退税制度改革都对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新的出口退税制度更多的涉及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利益,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成了近期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2005 年 8 月,中心财政在难以承受出口退税之重的情况下,进行了第六次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中长期持续增长,深化财税和外贸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非凡是对我国财政运

7、行也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出口退税制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骗税行为不断扩散,退税款项不断增加,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国际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全面、深刻地评估出口退税制度并根据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措施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一、我国出口退税的发展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变迁我国出口退税的做法可追溯到 1950 年,当时已有对出口货物退还已纳货物税的规定。1958 年,我国将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对出口商品不再退税,出口退税制度中止。1973 年,工商税制进一步简化,我国对进口货物不征税,对出口货物也不退税,出口盈亏由外贸

8、部与财政部算帐。1983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钟表等 17 种产品实行出口退免税和进口征税的通知,开始对部分货物实行退税。1985 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对进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建立。由于当时没有实行增值税,出口产品的营业税、流转税都纳入了消费税系列,所以退税率不是很高,一直到 1993 年退税率也只有 12%。1994 年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税制改革,确立了增值税的主体地位。制定实施了出口货物退税治理办法,具体规定了出口货物退税的范围、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退税的税额计算方法、出口退税办理程序及对出口退税的审核和治理。平均退税率一下子提高到163%。199

9、6 年,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减少骗税,我国对出口退税率作了大幅度下调,平均退税率降至 8.29%01998 年和 1999 年我国又多次将退税率上调。以减轻亚洲金融危机对外贸出口的影响。之后几年,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外贸出口增长很快,但中心财政的退税支出又重新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于是出口退税指标成为控制该项支出的重要手段,但越积越多的出口退税的欠款又形成了中心财政的一笔隐形负债。2002 年初,我国对生产型企业的自营和委托出口货物和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的货物,全部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2003 年,我国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

10、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二是建立中心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增量的新机制;三是新增加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首先用于出口退税:四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推进外贸体制改革;五是累计欠企业的退税款由中心财政解决。具体的退税办法:从 2004 年起,以 2003 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心与地方按 75:25 的比例分别负担。2005 年我国对退税办法又进行了新的调整,规定:从 2005 年起,中心负担超基数退税的 95%,地方负担 5%;出口退税基数不变;出口退税从中心库统一办理,年终中

11、心与地方清算退税。现阶段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主要内容2005 年 8 月,国家再次改革出口退税制度,业内称之为现行出口退税制度或出口退税新政。第一,出口退税对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后直接出口或委托其他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对外承包公司及对外承接承包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外轮公司、远洋运输公司;以及企业用作境外投资的货物等。第二,出口退税运作方式。现行的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办法主要有六种操作方式,一是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抵、退”税治理办法;二是外贸企业含税购进的货物出口

12、后再办理退税的“先征后退”治理办法;三是卷烟出口企业实行免税购进,出口不退税的治理办法;四是国产钢材和新疆棉实行的“以产顶进”办法;五是来料加工实行进口、加工环节免税,出口不退税的治理办法;六是对国家统一规定的免税货物,无论是否出口销售一律给予免税的办法。第三,出口退税税种、税率。根据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规定,出口货物退税的税种为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消费税的应税货物,退税率仍为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税率。在解决中心财政负担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下,2003 年 10 月以来,国家对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进行了改革,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本着“适度、稳妥、可行”的原则,区别不同产品调整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产

13、品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第四,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建立中心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新机制。从 2004 年起,以 2003 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心和地方按75:25 的比例共同负担;2005 年 1 月 1 日起,调整中心与地方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心与地方按 95:5 的比例共同负担;2005 年 1 月 1 日起,规范地方出口退税分担办法。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省以下出口退税分担办法,但不得将出口退税负担分解到乡镇和企业,不得采取限制外购产品出口

14、等干预外贸正常发展的措施。所属市县出口退税负担不均衡等问题,由省级财政统筹解决;2005 年 1 月 1 日起,改进出口退税退库方式。出口退税改由中心统一退库。相应取消中心对地方的出口退税基数返还,地方负担部分年终专项上解。第五,其他方面。加大中心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从 2003 年起,中心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增量首先用于出口退税;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通过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等,加快推进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积极引导外贸出口代理制发展,降低出口成本,进一步提升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结合调整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提高出口整体效益;自 2006 年 1 月 1

15、日起,为规范出口货物退税治理,取消出口货物退税清算工作。二、我国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过大、过频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1994 年,国家税务总局制订颁发了出口货物退税治理办法,对新税制条件下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退税或免税作出规定。但在上述治理办法出台后的一段时间内,又多次对其进行补充、修改、调整,包括退税率的数次调高、具体规定的更改,操作和治理要求的变化,出口退税政策频繁变动的现实说明,我们尚未找到出口退税的规律,这就决定了每次修改补充只能是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出口退税政策频繁变动,一是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期规划,并且降低退税率也会加大生产成本,降低出口产品在国

16、际市场的竞争力;二是对税务部门出口退税工作也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政策的调整需要有关税务人员学习和把握新规定,有些工作程序可能因此要加以修正,而且还要对企业办税人员进行辅导,这无疑要增加税务部门的工作量。此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有些具有“回逆性”,即政策调整后,要上溯到以前某个时间开始实施,这有时会使退税工作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我国出口退税法制建设不完善1994 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

17、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 1994 年的出口货物退税治理办法,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己经失效。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出口退税政策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出口退税政策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不统一的退税政策造成不同企业间矛盾重重。第一,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的矛盾。出口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增强了生产企业的直接出口积极性,但是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缺乏对于国际市场的了解,

18、尤其是缺乏对于加入 WTO 后国际市场交易规则的了解,往往出现国内、省内,甚至区内同行业企业低价竞争,重复出口,不能应对反倾销等问题,而外贸企业不能直接实行“免、抵、退”,必须先收购生产企业的产品,而生产企业更愿意直接通过出口实现退税,造成外贸企业出口产品来源大量减少,严重影响外贸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和竞争能力,也打乱了国内出口的秩序。第二,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矛盾。国家强调对于大型企业的出口退税的支持,而不重视中小企业的出口退税,这与 WTO 的国民待遇原则相违反,而且中小企业由于融资能力有限,对于出口退税资金的依靠程度更高,造成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更加严重。第三,全部出口企业与一般出口企业的矛盾。

19、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的产品 100%外销,其产品享受出口生产环节免增值税政策,但是生产企业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不能够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只能等待退税,而在退税不及时的情况下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出口退税治理上存在的问题政策与治理必须同步、协调,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否则势必会出现漏洞。由于出口退税政策上的不完善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使当前的出口退税治理也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退税机关与征税机关不统一,征退脱节,骗税时有发生。征收机关负责出口征税,各地专责的退税机关负责出口退税,使征税与退税分离,信息流通不畅,不便于统一治理。第二,地方过分强调自身利益

20、,影响中心财政收入。第三,退税手续繁琐,程序复杂,部门协调不力,工作效率低下,占用企业资金现象严重。出口退税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退税部门也涉及征收、计会、信息等部门,同时还要涉及海关、外汇、外经贸等部门,假如其中一个部门滞留单证或电子信息,那么整个退税进程必然受到影响,导致出现退税缓慢、滞后期长等问题。第四,出口退税治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出口退税治理方式和手段低效。第五,缺乏高效可行的系统性约束,税务部门与海关等部门经常出现治理上的脱节,与出口退税同时出现的,是不断发生的骗税现象,给国家造成损失。三、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对策判定一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优劣与否,首先要看其是否遵循税收公平的原则即出

21、口退税政策既能解决国际贸易中公平税负问题,又能避免双重征税,使得国家的贸易行为完全符合 WTO 规则,能够满足国际贸易良好秩序的需要。同时要看这一政策对本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推动作用如何,是否能够增强和促进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治理的效率,实施有效规范的税收流程,保证外贸秩序,增强企业活力,使出口企业将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自身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技术创新步伐,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此要不断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出口退税政策的运用第一,取消退税计划指标,建立“滞退金”制度。为了保证纳税人的权益,监督退税机关的工作效率,要规定税务机

22、关办理出口退税的时间期限。关于退税的时间期限,假如财力答应,我国税务部门可借鉴瑞士的做法:瑞士增值税退税分为年退税制、季退税制和月退税制,出口企业可灵活选择退税期,及时得到退税,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增加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外贸发展。假如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办理完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要赔偿纳税人税款的时间价值损失,比照税款滞纳的方法,支付纳税人出口退税款的“滞退金”。第二,我国的退税政策应以不违反 WTO 规则为前提,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对出口退税政策也可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区别产品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退税政策。对不具备明显优势、国家市场上与它国产品竞争激烈、技术或品牌含量高

23、、附加值大的产品实行彻底退税;对普通产品实行适度退税。可根据我国财政的负担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的情况变化给予适度退税,灵活调节退税率;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实行不退税或少退税。如我国的电视机、自行车、打火机、纺织品等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不退税或少退税。第三,根据各行业的不同特点和实际,灵活、合理制定政策,把握退税率。对一些因资源条件等“先天因素”限制而需要长期保护的薄弱产业,如农业等,应采用“少征多退”的模式加以保护和鼓励出口;对一些发展层次较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机械、电子、汽车、医药行业以及一些对外开放程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但有利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外贸出口结构,具有高附

24、加值、高创汇率、高技术含量、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和潜力的产业,如石油、钢铁行业等,应采用“少征多退”的模式加以保护和鼓励出口;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相对低下,但在国际市场上已形成一定的出口竞争力,创汇较高,加入 WTO 后将有利于出口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普通日用消费品工业、玩具制造业等,原则上可以采用一般的保护和鼓励政策,在退税模式上可以选择“征多少,退多少”的模式;对于一些稀缺的天然资源或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的出口不应鼓励,应采用“多征少退”或禁止出口的措施。第四,进一步考虑扩大出口退税税种范围。中国目前出口退、免税的税种只有增值税和消费税,而依据 WTO

25、 规则,退免的间接税还包括销售税、执照税、营业税、印花税、特许经营税等等。为了加大税收鼓励出口的力度,可以把营业税列入退税范围,也可以把随同增值税等三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列入退税范围。第五,出口退税的调整要与增值税的改革政策同步进行。调整增值税政策,保持政策的统一。一要继续提高退税率,力求同征税率保持一致;二要统一出口商品政策,不论是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还是国内采购都要退税;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使流通型企业出口和生产型企业出口在退税时间上大体保持同步,使他们处于相对平等竞争的地位。出口退税主要涉及增值税,因此出口退税的调整要与增值税的改革政策同步进行是非常必要的。为此要进

26、一步深化增值税制度的改革,实行规范、中性的增值税制。理想的增值税的改革要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准许资本、财货的进项税金能得到抵扣,消除重复征税,保持增值税的中性,使商品出口时全部进项税都能退还;对劳务普遍征收增值税,消除实行不同税种带来的税收负担差异,做到真正的税收公平,对劳务出口同样要实行退税政策。第六,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稀有资源和紧缺物资,并逐步取消 WTO 规则禁止性的出口税收支持措施。WTO 规则原则上也不答应采用行政手段限制产品出口,只答应征收出口关税。我国加入 WTO 后,列名禁止出口的产品将减少,除对少数产品继续运用出口关税的手段进行限制外,也可考虑再加用国内税的手段,这就是对少数需

27、要限制出口的稀有资源和紧缺物资,不退免应征的增值税、消费税,或视情况差别,减少退免税,要逐步取消 WTO 规则禁止性的出口税收支持措施。出口退税治理在我国己经加入 WTO 的背景下,企业出口行为是一种比较单纯的市场行为,而出口退税的计划控制与集中治理,使得退税信息、退税额度、退税进度,乃至退税率差别等又具有极强的计划性,不能够充分和及时反映企业的国际市场出口行为,造成占压企业流动资金,甚至侵蚀企业利润,降低企业国际信誉等幅面效应。要抑制和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必须加大出口退税治理改革力度,加强海关、银行、外贸、外管与退税部门之间出口退税的协作治理,建立科学、严密的出口退税计算机信息监控网络,保证及

28、时准确地反映企业出口动态,“0 距离”、“0 间隔”地支持企业出口。第一,在海关治理方面海关在出口商品的监管上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加大打击力度。首先,建立了高风险商品数据库,业务现场直接将易伪成高退税率的商品收集到数据库,作为海关审单和查验工作的指导;其次,在审单环节加强对重量与数量逻辑关系的审查,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高风险商品的布控力度;最后,在查验环节提高风险意识,积累高风险商品知识,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建立出口退税治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外贸企业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的实施机制,简化退税环节,提高退税效率,尽量杜绝出口欠退税现象的发生,降低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获取成本,提高外贸

29、企业从正常退税活动中获得的净收益,鼓励外贸企业通过正常渠道依法获取出口退税。另一方面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日常监控,尽量减少退税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加大对退税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违约成本;对税务机关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对税务机关和退税治理人员要明确代理权的范围和职责,对认真履行代理权职责的税务机关和退税治理人员给予较高的酬或相应的激励,并在退税治理岗位上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设置相应的退税治理考核指标,如平均退税进度、骗税发生次数、外贸企业退税满足程度等,对税务机关的退税治理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酌情给予奖励或处罚约束机制上强化内部监督约束。另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督约束,建立退税

30、公开制度,加强退税执法检查,加大退税治理腐败寻租的查处概率和处罚力度,提高退税治理人员的违约成本,确保税务机关退税行为的合法化;建立严密、高效的出口退税控制机制充分利用“金关工程”、“金税工程”,完善出口退税电子信息网络系统,提高出口退税工作效率和治理水平。第三,加强治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一方面充分发挥“金关工程”和“金税工程”对出口关单、外汇核销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电子信息进行及时、真实、全面核对的作用,建立一个基于统一应用平台上的各个信息治理系统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赋予电子信息以法律效力,逐步实现计算机自动汇集相关信息、自动办理退税。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治理系统,规范涉

31、及各出口退税部门的行为。加强海关、银行、外贸、外汇、财政之间的合作,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相互监督、制约,从机制和技术手段上有效地控制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问题,产生协调的效果,最终形成有效的治理系统,加强对出口退税全过程的监控。第四,逐步实行征退一体化的出口退税治理办法。企业出口货物的退税申同应纳税额的申一体化,实现了征退一体化,不仅更紧密地把税收征管信息和退税信息结合起来,便于税务部门全面把握企业的纳税和退税情况,更轻易监测出口退税,同时也减少了税收治理环节,降低了税收成本。征退一体化可以直接减少出口过程中有关各方的利益冲突。目前,我国出口退税中存在的大量拖欠问题,与征退治理脱节也有很大关系。因

32、此,应在取消出口退税额度治理的基础上,建立征退一体化的新型征管体制。扩大免、抵、退税、免税购买等促进征退结合的退税治理方式,征、退一并申,从体制上彻底解决征退不衔接的问题。实行弹性的出口退税率制度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情况确实需要依靠出口退税制度尤其是出口退税率来进行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但应该审慎地使用非中性的出口退税措施,对宏观调控权进行适当规范。具体地说,首先应该规定出口退税率可以浮动的范围,其上限当然是 WTO 规则答应的征税率,同时根据对未来一个时期财政和外贸情况的猜测,制定最低的退税率。然后,应该规定谁有权对出口退税制度、退税率进行调整的权力应该归国务院,而不是某个职能部门。最后,应

33、该规定宏观调控权行使的程序,包括听证程序、调整前对纳税人留有的最短过渡时间等等。长远一点看,我国劳动力的成本正在升高,并面临着东盟国家的挑战,可以说目前主要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正在失去。当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但比较优势失去的时间也许会比一般的猜测更早到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迅速提升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也要降低出口产品价格。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创造条件,实行中性的出口退税政策,使我们的产品能够按照国际惯例以不含间接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加强立法,建立出口退税制度法律体系由于强制性的出口退税制度变迁在施行中缺乏“强制性”,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的出现,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治

34、理法制建设,将出口退税政策上升到法规层次,尽量减少出口退税的人为干预和计划控制,保障制度的严厉性和权威性,杜绝新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对于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跨地区收购产品出口退税不予办理或故意拖延办理时间的,给予必要的处罚,提高其违法成本,维护正常的出口退税和出口经营秩序,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中间梗塞”现象的发生,维护依法行政的严厉性。出口退税制度应该建立在国家法律还是部门规章的基础上,这是不容争辩的问题。我国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经济领域的制度还很不完善,需要经常地进行调整。因此,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对某些领域的经济问题进行立法,现行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暂行

35、条例就是这一授权立法的表现形式。出口退税制度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制度,在我国目前还不成熟,不宜出台法律,因此选择授权立法的形式,但是,应该根据出口退税实践,选择比较成熟的规范进行授权立法或出台国务院行政法规,并严格限制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权力。结束语出口退税政策作为我国对外贸易治理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必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等相关因素的调整而不断变化,其改革的进程也将不断推进,并在施行过程中逐步趋于完善。从而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逐步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推动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地增长。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