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3.50KB ,
资源ID:787471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8747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问题设计 激活学生思维.doc)为本站会员(hskm526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问题设计 激活学生思维.doc

1、 优化问题设计 激活学生思维摘要:提问是一项重要的艺术,文章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实例阐述了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的方法和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关键词:问题;技巧;思维能力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师生之间进行交流,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打开学生的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心智。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

2、艺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该把课堂提问做为一个重要内容准备,像编剧和导演一样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掌握以下几个技巧:一、设计层次性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问题是促进学生探索新知、积极思维的一把金钥匙。而学生的思维取向一方面来自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来自教师设计和提出的问题的引导和指向。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必须做到:既要有梯度性和深度性,又要有思维的情感性和科学态度性。

3、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经历一个由点及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动态发展过程中,获取多感受、深体会、主动连续地得到锻炼和发展。问题的层次性在高考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很多有质量的高考题往往是层层递进,逐步加深。因此作为化学老师很有必要在课堂上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例如,在讲苯时,提问“以前的科学家是通过燃烧来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的,请同学思考一下,如果你现在来做一回科学家,要你来测定一下苯的分子式,请问应该如何测定呢?需要测哪些物理量呢?”通过这个提问学生基本都能想到来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来确定苯的分子式,确定完以后,老师进一步发问,“既然分子式是 c6h6,那么它属于饱和烃

4、?不饱和烃?根据饱和烃的通式,苯的不饱和度如何?可能有多少双键数?叁键数?环的数目?请你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学生提出一大堆他们认为的结构式,然后老师进一步提问“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结构式,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科学家们当初又如何来证明哪个是正确的呢?”大家都肯定的回答“实验!” “那么就请大家再来做一回科学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一下苯分子的结构到底是哪个?”老师请同学们分组实验。通过以上三个有层次的提问,老师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沉浸在思维训练和活动探究并存的海洋中。二、设计隐含性问题,诱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说到提问,人们更容易想到老师问学生答,而且答案比较单一、明确。李政道教授在复旦

5、大学对学生讲演时曾说:我国历来讲究做“学问” ,可为什么有的学校只是做“学答”呢?教师提出的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只有学生思考产生的疑问才是最积极的。教师不仅要注意提问,更要注意让自己的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可以生疑,可以反问。北宋教育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如教师提问:如何配制100ml 0.1moll-1 的 na2co3 溶液?教师可有模有样的称好1.06g na2co3 溶解在 100ml 的量筒中,这一“隐含问题”的认知情境的创设,会让学生观察思考之后便会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相关问题:普通天平能否精确到 1.06g,量筒的使用方法,比较精

6、确的新仪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等等。创设这类情境方法还有很多,如比较法、讨论法、故事悬念法、游戏竞赛法、实验操作法等,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有问可问。三、设计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当代人才的多种素质中,有决定意义的是能及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高度应变的创新能力,而应变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活动。对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独特的见解,新颖的解法,公式独到的证明或应用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和科学家发现规律一样带有强烈的探索动机,也经历提出问题、建

7、立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讲氯水的成分时,提问: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够直接养金鱼?(提示:是用氯气消毒过的)那么氯水对鱼的生长肯定不利,那氯水的成分是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猜想氯水中含有哪些成分?并用已给的试剂探索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试剂:新制氯水、agno3 溶液、稀 hno3、蓝色石蕊试纸、mg 粉、蒸馏水) ,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迫切想知道氯水中究竟含有什么,可以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设计情境式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谓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

8、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探究;利用故事;利用模拟手段;利用实物操作等创设问题情景,在具体的情境中,可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把认知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如在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创设以下问题情境:据报载,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中打扫卫生间时突然晕倒,家人将她送到医院抢救,半小时后这名家庭主妇停止了呼吸。经化验其血液和胃液,确认是氯气中毒。查找原因发现这名主妇把家用清洁剂、沐浴液和洁厕精等 3 类共 5 种洗涤用品

9、混合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导致悲剧发生。那么氯气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此时再进行氯气制取的教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啦!五、设计关联性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联想思维法是根据事物之间都是具有接近、相似和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是通过对两种以上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预见和推测。中学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物质都具有相似性,这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法“创造”了条件。如学生根据课本提示,完成 zn-cu 原电池的实验:将锌片、铜片用导

10、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然后设置下列问题串,引导学生得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溶解了吗?怎样证明?(2)铜表面的气体是什么?如何生成的?(3)铜片上的电子从何而来?(4)怎样证明装置中产生了电流?电流方向如何?如何证明?(5)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两金属片上各发生什么反应?以上问题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很自然就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六、设计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亚里斯多得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怵。 ”究其原因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

11、。通过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解题过程观察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对每一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一种假想思维受阻能立即转换思维方式;而差等生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的假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 。我们常说要使这类学生“头脑开窍”就是要培养这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目地的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如在一题多解和多变的习题讨论中,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增加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例如:提问“有 na2co3、nacl、na2so4、naoh 四种无色溶液,如何鉴别?”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设计两种以上不同方案,由于学生已具有鉴别物质的方法,根据

12、四种物质的个性,设计不同方案,经过教师汇总,选出几种不同的鉴别方案,并进一步组织他们探究,仔细分析比较这几种不同方案所用的试剂及各反应现象找出最佳方案,经过实际练习和探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散。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题途径,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 “问”中练思维, “问”中出成绩。参考文献1 王后雄.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8, (01)2 潘世墨.在课堂讲授中引入问题教学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8, (02)3 齐笑海.中学生化学思维品质的培养j.学习方法报理化教研周刊,2012, (39)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