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知识系统性呈现给学生-2007 学年上学期工作专题总结我是第一次教授北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的。教材内容生动,贴近生活。孩子们乐学。我注意到教材在一些细节上很能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例如:计算 627 除以 3,百位商 2,十位不够商一,就商零占位,个位商 9,余数为零。为什么十位不够商一,就商零占位呢?教材有这样的细节,十位商零,零乘 3 得零,2 减零得 2。经过这么有理有据的步骤教学,学生们理解了为什么不够商一就商零的道理,从而在计算上不出错。教材在教授长方形的周长时,也是按照知识的递进和系统性来呈现的。比如计算周长这一课,课本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教学,一个长方形的黑板,长是 4 米,宽是 2
2、米要在它的四边围上花边,请问至少需要多少米的花边?让学生独立做后,小组交流讨论出四种做法:(1) 长+宽+长+宽(2) 长+长+宽+宽(3) 2 长+2 宽(4) 2(长+宽)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懂得这四种方法是密切联系,它们是层层递进的,把(1)中的“长”放在前,把“宽”放在后,就成了(2) ,把(2)中的“长” 、 “宽”分别合并就成了(3) ,把(3)中的“2“提出后就成了(4) 。经过这样的提升,孩子们的知识更加系统,从而学会”比较学习的方法”.普通记时法和 24 时记时法是学生们感到困难的知识点。我翻阅的人教版,北师版的教案、教参,都没能找到很好解决的办法。我思考着怎样让学生学得清楚明白。最终我想到了教学法中的“知识的系统性原则” 。对,就把一天的24 时的记时和一天的普通记时对照着系统学一遍,学生们就请清楚楚了。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在教学中起的作用不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