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904.72KB ,
资源ID:771997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7199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秋风俗.doc)为本站会员(hwpkd79526)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秋风俗.doc

1、 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及特色食品大家都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对了,就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亦称“团圆节” 、 “八月节” 、 “仲秋节”等。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族。因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故名“仲秋” ;八月十五又在仲秋及整个“三秋”之中,故名“中秋” 。中秋之夜的月亮最圆最亮,民间以合家团聚赏月为过节的主要内容,并视天上圆月为人间团圆的象征,所以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天,各地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同样的,在潮汕地区,也有很多精彩的民俗活动,例如:拜月(也叫拜月娘) ,烧塔,芋头祭祖等。另外,除了这些民俗活动,还有一些特色的食品,如:朥饼

2、,腐乳饼等。我想,大家一定对吃的方面很感兴趣吧!好吧,现在我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中秋节这个时期潮汕地区较具特色的几样食品吧!潮州朥饼, 也称潮式月饼,是扬誉中外的潮汕风味的名饼食。 潮州朥饼的制作遵古法,属酥皮类饼食,皮薄而匀, 馅料滑润香甜。最为传统的潮式月饼主要有二种: 一种拌猪油称作朥饼(在潮州,猪油称之为朥。顾 名思义,用猪油掺面粉作皮包甜馅烤焙而成的饼便 是朥饼。 ) ;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一般把潮州本土制作的、具有浓郁潮州乡土特色的月饼都称为朥饼。潮州朥饼现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五种风味系列饼食之一(其它是京式月饼、津式月饼、苏式月饼和广式月饼) 。潮人制作月饼,并用它来祭月,而且相

3、互馈赠的习俗由来也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云:八月十五日, “人家儿女,于月下设糕饼果品衣环之物,类月而拜,以请月姑。 ”清嘉庆澄海县志曰:“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士庶家以月饼相馈。 ”清光绪海阳县志载:中秋“制团圆饼,号月饼 ”。据有关资料记载:1949 年中秋,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上海参加潮州人在旧上海开的饼店源盛饼食店的店庆,品尝潮式月饼之后,赞不绝口,欣然写下了“潮食泰斗 ”的题词。1982 年梅兰芳之子京剧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尝了潮式月饼后,也交口称赞,并依其父所题的四字再次回赠,遂成为饮食界的美谈趣事。而每年,随 着中秋节的临近,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月饼又开始粉 墨登场,但传统的潮式月饼朥饼目前仍占

4、据凤 城的主要市场。 在每年中秋节之前,凤城内朥饼 作坊的生意特别好,其中,最有口碑的莫过于胡荣 泉的朥饼。但若要吃上潮州老字号、最有名的“意溪大朥饼 ”,那就得去市郊意溪镇那边去寻觅了。在潮州,潮州朥饼以意溪镇烤制的为上乘,意溪镇又以“范合盛” 号的大朥饼最著名,至今已有160 多年的历史。当然,除了最具潮汕地区特色的潮州朥饼,还有腐乳饼,炖糕,柚子等食品。现在,大家应该对中秋时的这些特色小吃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那么,接下来,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中秋时的一些精彩且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拜月的习俗很早就在我国流行。见于文献记载,春秋战国写成的尚书;尧典就有“禋于六宗” 之说,

5、汉人注解六宗包括日、月、星、四时、寒暑、水旱。但古人祭祀月亮的时间是在正月朔日,而并不是在中秋。赏月是一种娱乐活动,汉代以后,拜月逐渐有了赏月的成份,这从“ 咏月 ”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到了唐代,赏月活动约定俗成在八月十五夜进行。北宋以后,八月十五才正式定名为中秋节。 梦梁录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 而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 的俗谚。潮人谓拜月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乡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当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

6、聚到一起,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时节,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果蔬,一齐登场,人们就将这些当令物产和月饼、糕点、煎堆、油饼等奉献给月娘。而这时,妇女常常在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艺,如用糯米饭、米饭条砌塔山,用剪纸贴柚,用带枝叶的油甘扎成孔雀等。但是现在,人们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们图方便购买,只是不再像从前那样工巧罢了。拜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寻求一个好夫婿。潮汕有首歌谣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好夫婿,结良缘。今年团圆,明年团圆,年年团圆。 ”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于是妇人托月寄意,更为

7、情切,有歌谣唱道: “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来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听得寒蛩啼叫声,凄凄惨惨得人惊,不知我君在何处,欲托明月传心声。 ”而正在上学的小孩呢,则喜欢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读书聪明,成绩优秀。而拜月后,家人闲笑庭前,吃糕饼,喝工夫茶,赏月谈天,给孩子们讲述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在中秋这天晚上,除了拜月,还有另外一项民俗活动,就是烧塔。潮俗中秋烧瓦塔有两层意思:一是纪念当年潮州人民燃放烟火约好杀掉元兵的信号;二是因潮音瓦与“蚁”同音,烧瓦塔读成烧“蚁”塔,把蚁烧死。俗称中秋烧塔会把各家各户的蚂蚁烧去,来年不再有蚂蚁或减少蚂蚁的为害。而一般,在中秋节前几天,大家会拣来一些,在空旷地方砌成大小不等的塔,顶端留着一个塔口,将一些树枝、竹子等燃料放进去,中秋晚上点火燃烧,熊熊火焰照亮原野,煞是好看。火旺时撒上一些粗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增添热闹气氛。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例如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有些地方已经不再用碎瓦断砖来砌塔了,但烧塔这活动依然存在。那人们用什么来做塔呢?没错,就是用纸。人们用纸来扎成一个个小圆塔,在拜完月后再将这些小园塔一个个的扔到火里烧掉。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