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79MB ,
资源ID:770040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700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HR专家)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

1、19穷 人教学目标1学会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4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教学重点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2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环境、人物言行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会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舒张、搁

2、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感受穷人生活的艰难。二、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导人新课,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 。(板书课题)2课件出示图片,介绍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

3、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3检查预习,听写词语。(1)师: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词语。请做好听写准备。(2)同桌互相批改。(3)教师强调易错的地方。读准字音:搁板(g) 魁梧(ku w)勉强(qing) 黧黑(l)记住字形:“怨”上下结构, “熬、黧”上下结构, “魁”半包围结构。【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从字音、字形、字义各个方面有2效地复习重点词语,锻炼学生的字音字形辨析能力、词语解释能力、思维概括能力和想象力,从而有效落实语言文字的基础教学。三、自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书

4、边思考:这是一篇小说,小说中必然要有人物,课文中写到了哪些穷人?(板书:桑娜 五个孩子 渔夫 西蒙 两个孩子) 这些人物中谁是主要人物?2理清人物关系,概括主要内容: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请 23 个学生说说,意思大致正确就行)教师小结:你们看,如果我们把几个人物先找到,想一想这几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就可以尝试着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清文章结构: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为文章分段,总结段意)第 12 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第 3 自然段到第 11 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

5、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第 12 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设计意图】本环节针对文章重点段落通过多次朗读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清文中人物的关系,较为准确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四、走近穷人,感受生活的艰难师:文章写了两家穷人,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生活贫穷?桑娜一家:课件出示: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师:桑娜一家吃的食物差,穿的衣服破,桑娜和丈夫拼命地干活才勉强

6、填饱肚子。西蒙一家:课件出示: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师: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和困苦。这也正是文学巨匠写作手法的精妙所在,不见一个“穷 字,可是“穷”又无处不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感悟侧面描写的魅力和作用。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语句,为体会妻子桑娜的无私精神,体会“穷人”生活的艰难和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作铺垫。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会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想象。2理解课文

7、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话题导入,引出新课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穷人这篇文章。通过读书,我们走进了桑娜和西蒙两个家庭中,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他们真的是穷人。那么,他们的生活还发生了什么事呢?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3三、描述画面,进入情境1师:文章开始,托尔斯泰就把我们带到海边。海上正起着风暴,没有月亮,外面又黑又冷。我们仿佛看到了这狂风怒吼、波涛轰鸣的夜晚。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我们分别走进了桑娜、西蒙的家中,请你找到文章中描写这两个家庭的语段,自由朗读,想一想: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一幅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了

8、什么?(1)桑娜家。课件出示: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温暖”指炉火未熄, “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由于她和丈夫的辛勤付出,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艰难但却温暖。(2)西蒙家。课件出示: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

9、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西蒙一家,丈夫已经死去,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床上。屋里又湿又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在这样的描写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穷人的悲惨。2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两人各选择一个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在第二课时开始时,通过

10、学生的朗读、想象和教师声情并茂的陈述,营造出桑娜小家的简朴温暖、西蒙死时的凄凉等氛围,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真切地体会到穷人艰难困苦的生活现状,领会到环境描写的作用。四、走近桑娜,感受一份善良1学生默读桑娜抱孩子回家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1)体会桑娜的坚决。课件出示: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师:自己读读这句话,有不懂的问题吗?预设:“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

11、可。 ”为什么桑娜“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桑娜,看到刚刚发生的一幕,你不会去想( ),只会想到( )。师:她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什么去帮助西蒙?(出于良心的驱使,出于她善良的本性) 师:是啊,这完全是穷人的本色!朗读:读出桑娜的那份坚决。(自由朗读,指名读,教师引读)(2)体会桑娜的忐忑。课件出示: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4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师:这时桑娜有些害怕了,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现出了她心里很不平静?(忐忑不安

12、)寻找桑娜忐忑的原因,再读这段话,想一想;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师:在不长的时间里,桑娜围绕收养孤儿的事想了很多很多。那么怎么读才能表现出桑娜这复杂的心理活动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学生自由朗读,读给同桌听听。教师指导朗读)走进内心,发现复杂的情感。师:这段话在表述上有一个特点,断断续续,短短的几十个字中竟然有五处省略号,自己试着填一填桑娜内心所想。朗读体会:一方面是家庭的艰难、丈夫的辛劳,一方面是孩子的生命,桑娜在艰难地思考着。注意读出她复杂的心理活动,读出桑娜由害怕、紧张、矛盾到坚定的心理变化。2感知人物:此时出现在你面前的还仅仅是那个给一个家庭带来温暖、舒适的家庭妇女吗?(不是,是宁可自

13、己受苦,宁可自己挨打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的女性)3总结写法:桑娜的特点是通过什么展现在你面前的?(心理活动)师:作者并没有用豪言壮语去写桑娜的语言和心情,而是那样平平常常地,又是那样真实、准确地写出了桑娜作为一个善良、淳朴的妇女此刻的真情实感。4男女生合作朗读第 8、9 自然段。【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内容,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本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默读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继而让学生进入角色,深度挖掘人物品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走进文本,与文本和作品进行对话,真切地感悟桑娜的坚决、忐忑不安等复杂

14、情感,从而体会桑娜的善良。五、走近一家人,感受穷人的善良师:在桑娜的忐忑中,丈夫回来了。请你默读第三段,思考:两人两次“沉默” ,各在想什么?1想象:第一次沉默时,桑娜心里想:( );渔夫心里想:( )。第二次沉默时,桑娜心里想:( );渔夫心里想:( )。2指名分角色读对话。3课堂训练,发展技能。根据课文插图,发挥想象,说一段话。学生练习说话,全班交流。4师:“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你觉得这个结尾怎么样?(学生思考回答)师:这个结尾干净、含蓄,耐人寻味。列夫托尔斯泰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巨匠。5总结:托尔斯泰通过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穷人虽生活穷苦但品质高尚,他们

15、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六、布置作业故事并没有结束,桑娜拉开了帐子,他们的生活又拉开了崭新的一页。孩子们的命运又怎么样呢?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读穷人 。5穷人的教学片段中,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解读” ,更引导学生“创读” ,甚至允许“误读” 。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10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

16、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2领悟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脉络,体会课文内容。2体会残疾青年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及“我”对他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1 课时一、预习达标,整体感知1直入新课,齐读课文师:同学们,当你用心去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会拥有不一般的收获。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心来学习一篇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2检查预习,了解学情。(课件出示“预习闯关”内容)(1)第一关: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表示。(2)第二关:读读记记四

17、字词语。(3)笫三关: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我”酷爱读书 残疾青年)3速读全文,理清文脉。第 1、2 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 39 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 1018 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第 1927 自然段为第四部分。【设计意图】以预习闯关的形式了解学情,既注重培养好习惯,又让语文学习趣味盎然,还能准确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以学定教。概括大意,梳理文脉,看似常规,但着眼整体,依循学生学文的需要,将训练落到实处。二、由题启思,循思悟文1师:根据预习,围绕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残疾青年家里没马,为什么要说“别饿坏了那匹马”?(2)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

18、,用意是什么?“那匹马”有其他解读吗?(3)课文为什么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为题?2自主阅读,多元交流。(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残疾青年是在什么情况下撒谎的?为什么撒谎?在文中圈画批注。6(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读后交流(以生生交流为主)。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交流预设:从中读出残疾青年的大智大爱。句子具体写出青年知道情况后作决定的经过。 “愣”字表明青年突然明白马草不好卖。 “眼睛一亮”表明他想出了既能帮助“我”又不易让“我”发觉的主意:编一个善意的谎言。这段言行与神

19、态的描写烘托出青年的良苦用心。(板书:良苦用心)“别别别”他急了, “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交流预设:联系下文,我们知道青年着急的原因。 “我”一旦走进院子,就会看到那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谎言就会被揭穿。突出表现青年撒谎是为了呵护“我”的自尊,是对“我”的真心爱护。(2)指导朗读,移情体验。课件出示: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师:现在,你就是文中的“我” ,得知真相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交流预设:两个感叹句和两

20、个问句有力表达出“我”见到马草后的震惊与感激。破折号起到注释说明的作用,强调“我”卖给青年的马草全部都在。【设计意图】从课题开始探究;直击要点,优化整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是有效阅读的重要策略。充分的默读静思,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获得移情体验,得到触动灵魂的感受。3解决学生的问题。课件出示解疑提示:浏览全文,圈画文中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的语句,标注数字序号,前后联系起来读,设身处地地想想其用意是什么。(1)预设学生交流的内容。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出示课件)第一次是残疾青年说的话,看起来是对自家马的关心,不让它饿着,实际上是为免去“我”寻找买主的辛苦,让“我”把时间花在读书上。第二次仍是残

21、疾青年说的。这话是暗示妹妹不要拒绝买这无用的马草,更是为了让“我”心安理得地看书,很好地维护了“我”的自尊。指导:深入理解谎言的善意。(板书:善解人意)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那匹马”:残疾青年知道“我”爱读书、有志向,是匹“千里马” 。他不想让读书如饥似渴的“千里马”饿坏了。第三次是“我”说的。心怀感激的“我”一心不让青年家里的马饿坏了。 “我”认为关心马,就是对青年关心“我”的一种回报。(2)为什么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为题?师:“别饿坏了那匹马”是推动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句,它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贯穿全文,起到层层推进的作用。这句话折射出残疾青年的大智大爱。以此为题,真好!【设计意图】体会三处“别

22、饿坏了那匹马”的不同用意是教学重难点,此环节引导学生循思读文,抓住关键节点释疑解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整体回顾与提炼,让学习有的放矢,提高了阅读质量。三、总结提升,拓展延伸71学生自主总结。结合板书,梳理学习收获:从课文内容、读懂内容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写法等方面来谈。2布置课后作业。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阅读短文教师节的康乃馨(见六上同步阅读),或阅读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圈画批注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思考为何会留下深刻的印象。3结课:点击课件,出示名人名言,师生齐读。【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必须注重课内外结合。本课作业设计强调课内积累,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时空,使阅读从课内

23、走向课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残疾青年 别饿坏了那匹马“我” 善解人意 言行 酷爱读书用心良苦 心理 心怀感恩本课教学找准了略读课文迁移运用的关键节点,落实了“精” “略”对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层层深入理解课文内涵,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用心感受到了那一群普通老百姓的美好品质。教学重视了“自觉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习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积极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实现了读写有效互动,扎扎实实训练了语文能力,真真切切提高了语文素养。11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1学会 6 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隆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

24、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4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的“听众”形象与心理。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2加深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的理解运用。教学准备:小提琴曲月光 。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81学会“悠、仪、歉”

25、等 6 个生字,正确读写“悠悠、仪式、抱歉”等词语。理解“诅咒” “懊恼”的意思,并能结合语境理解“沮丧” “幽静” “平静”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二、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小提琴曲并提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2教师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学生齐读师: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是“唯一”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请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语句,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读)1字词教学: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注意写法。2交流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巩固把文章事情的起因、经过、

26、结果连起来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交流后教师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四、再读课文,体会变化1课件出示描写“我”前后表现不同的句子,引发思考:“我”为什么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些变化都体现在哪里?(1)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我”前后的变化体现在心理、行动、演奏效果等方面。(2)默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交流阅读感受。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并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学生相互讨论,师生共同交流,体会“我”心理与行动发生的变化。句 1: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交流预设:“锯子”其实是很生动的比喻, “我”由“不自信” ,到“找回自信”

27、 ,再到“再次失去自信” ,甚至懊恼, “我”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句 2: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交流预设: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老人后沮丧的心理。 “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拉出好听的琴声,可偏偏琴技不高;不希望有人听见自己在拉琴,却偏偏被老人发现了。句 3: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交流预设:可见,老妇人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正是这唯一的听众,激发了“我”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的追求。【设计意图】默读可以训练思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

28、思考的习惯。学生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相互交流、碰撞、补充、朗读,深入体会“我”心理与行动发生的变化。五、有感情地朗读,引发思考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2教师总结:我从拉琴像在“锯床腿” ,到“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创造这些变化、这个契机的人就是这位“唯一的听众” 。她是怎样促使“我”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9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神态、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从老教授的言行和“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

29、“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仰、感激之情。二、回顾课文,训练表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的变化,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我”的心理与行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评价后导入: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课文,了解这位唯一的听众。【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概括,互相补充“我”的心理与行动发生变化的原因。这是对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又一次综合训练。三、自读自悟,品析人物1默读课文,画出老妇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句子,在句子旁边简单地写写批注,写下印象深刻的原因。2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句子。(大概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一类是描写人物神态的

30、句子)(1)预设: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课件出示:“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请学生谈谈体会,抓住老人的语言,猜测老人在想什么。思考:为什么这些语言在“我”看来像“诗一般”美好练习读好这三句话。体会老人的良苦用心和她的善解人意。 课件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追问:听到这一句话, “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指导朗读)(2)预设:描写老妇人神态的句子。师: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

31、文中找出来。课件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学生联系上下文交流从这三处“平静”中体会到了什么。师:老人其实是在用什么方式指点“我”?(赞美、静听、鼓励)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充当“我”唯一的忠实听众,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3配乐,师生有感情地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引读,学生接读。【设计意图】在个人“读”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开展有效讨论,理解人物语言和人物神态语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师生

32、读读、议议,再读读,继而感受老教授的美好品质,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四、读写结合,文字训练1师:在老人平静的神态背后,她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任选一句写。10课件出示:读写小练笔:当我沮丧地准备溜走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_当我每天面对这唯一的听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_当我尽心尽力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_2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为什么当“我”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不了那唯一的听众?你想对这唯一的听众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捕捉文本空白,关注语言文字训练,进行随文练笔,不仅

33、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还从另一侧面深化学生对课文人物品质和感情的理解。唯一的听众鼓励帮助“我”音乐白痴熟练演奏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方法。高年级学生和文本之间应该具备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课堂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静学静思,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感受“老妇人”的人物形象,课堂教学板块清晰,取舍得当,重自学重方法、重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充满生机的“生本课堂” 。 12用心灵去倾听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34、内容。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教学难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自己不懂的字词。2课前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和实地感受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教学时间:1 课时11一、导入新课倾听就是认真地听,仔细地听。但它还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义吗?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倾听的力量多么

35、神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个有关倾听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倾听的内涵,看看这次倾听又给谁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二、初读课文教师: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了吗?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总结学生答案:苏珊和作者汤米。)教师:那谁来和大家说说,是什么让苏珊和作者汤米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总结答案:电话)教师:这就和听有关了。苏珊在哪里工作?(总结答案:问讯处。)教师:问讯处是什么地方?(总结学生答案,介绍有关问讯处的小知识。)教师:回到我们的课文当中来,哪位同学能说说在问讯处工作的苏珊,她的听是什么样的听?心不在焉的?认真的?(总结答案:她的听是认真地听,倾

36、听。)教师:苏珊的倾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总结答案:用心灵在倾听。)教师:是的,倾听,不仅仅用耳朵,更要用心灵。这就是倾听更深一层的内涵了。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得很认真,并且很有效果。给自己鼓鼓掌吧!三、再读课文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读完以后请大家说说,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动人故事?(“我”和苏珊交往的过程)教师:同学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这个故事,下面我们就要来深入学习感受它。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2 段)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 ,就能

37、得到她的帮助。第二部分(36 段)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第三部分(711 段)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安慰。第四部分(12结束)写长大后, “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 “我”深切地怀念她。四、深入分析教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齐读第 1、2 自然段。(学生齐读)教师:谁来说说“着迷”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总结答案:着迷指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教师:那小时候最令“我”着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总结答案:那台老

38、旧的电话机。因为这部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教师:无所不知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小精灵无所不知的?(总结答案:无所不知即没有什么不知道,万事通。因为爸爸可以从她那里知道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火车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叫学生画一下这些句子。)教师:电话里真的住着一个这样的小精灵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受“我”小时候美好纯洁的童心,由此使学生更深体会苏珊的用心倾听、热情帮助对保护“我”的这12颗童心,使我健康快乐成长是多么重要。)教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三部分。大家快速默读第 311 自然段,读完以后,四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

39、哪些帮助?(出示课件)1生活(关心)当“我”一个人在家,手指被锤子砸伤时,急忙打通了问讯处的电话,发现了什么?(“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她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 。这时,苏珊已经化身为作者心目中的小精灵。)“我”的手指受伤,刚接通电话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听着“我”在哭诉,苏珊怎么说的?请读一读。(“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引导学生读出关心、安慰的语气。请几名学生读。)接下来,苏珊还说了什么?(“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 ”)用演示当时情景的办法,让学生加深体会,学会怎么倾听安慰别人。(板书:生活关心、安抚)2学习

40、(耐心)“我”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苏珊怎么帮助“我”?(耐心为“我”解释。)解释什么问题?请学生找出并读一读。(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同学们,从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苏珊很有耐心,工作有责任心。)(板书:学习耐心,讲解)出示句子: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这句话该怎么读?该强调什么词?为什么?(引导学生读出感激的语气,强调“总是” 、“一遍遍” ,先齐读,再指名读。)3心理(爱心)教师指课题:还从哪里可以看出苏珊是在用心灵倾听?(当“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苏珊安慰“我”说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出示

41、句子: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让学生齐读)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板书:心理 爱心、乐观)让学生学着苏珊的语气来安慰作者。(再读苏珊的话,引导学生读出美好平和、乐观安慰的语气。)听了苏珊的话, “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总结答案:从第 11 自然段中知道作者不伤心了。)男女生比赛读读第 11 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信任平静、很有爱心的语气,强调用心灵去倾听。)4回味(童心)教师:小时候,苏珊用心倾听并帮助“我” 。长大后,她还会用心倾听“我”说话吗?从哪里可以看

42、出来?下面我们就要接着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从中寻找答案。(总结答案:会用心倾听。从这些地方看出:作者回故乡小镇,与苏珊取得联系,问苏珊“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她回答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苏珊与作者回忆的是作者什么时候的事?(小时候)13作者对苏珊是怎样的感情?(出示课件: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苏珊和作者一起回忆作者的童年,这说明苏珊依然保持着一颗童心。苏珊对“我”付出了母亲般的关爱,是“我”未谋面的母亲,成了“我”心灵的守护神。)(板书:回味 童心、守护)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

43、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先指名读,再齐读,要有感情地读。) 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希望“我”乐观对待生活,过得幸福快乐)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一个有关倾听的美好故事。同学们知道吗,这其实是发生在西班牙的一个真实故事。希望同学们都能从两个主人公身上汲取到真情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懂得用心去倾听,真心去关爱他人,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

44、与幸福。能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向别人寻求帮助,像汤米一样;在别人求助时也要真诚地伸出援手,像苏珊一样。让我们一起体味人性的美丽,用心灵互相扶持。因为正是这人性之美才能帮助我们度过人生的个又一个难关。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小练笔)2如果你是汤米,你想对已年老的苏珊说些什么?(小练笔)用心灵去倾听手 指 受 伤 困 难 时 给 予 帮 助小 鸟 死 去 难 过 时 予 以 安 慰不 幸 病 逝 深 切 怀 念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懂得用心灵去倾听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这个道理。同时,要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因此在设置本课教学重难点上偏重于体

45、会用心灵去倾听中蕴含的哲理,同时也注意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词句的作用。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目标1通过辩论会上的口语交际能认识到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2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3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4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教学重点1了解辩论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参与辩论。2习作与讲评。14教学重难点学习在习作中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故事。2搜集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故事揭题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曾

46、子和他的妻子上街之前,小孩哭闹着也要跟着去,他不让小孩去,他妻子就哄着说,我们回来杀猪拿猪肉给你吃,因为小孩贪吃,这样就敷住了小孩跟路的想法。回来之后,曾子说,不能欺骗小孩,就真的把这头猪杀了给儿子吃。你们同意曾子的做法吗?意见发生分歧,我们这节课就开一次辩论会: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用一个故事抛砖引玉,打开学生话匣子。)自学学习提示,明确要求,确定自己的观点。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二、辩论的要求1用普通话辩论,语速不宜太快,语言表达要清晰。2要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三、自由练说,小组交流按要求进行准备,组内交流。全班分成正方、反方两组,临时调整

47、座位进行辩论。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辩论过程:第一轮陈述观点。(正方与反方轮番陈述)第二轮自由辩论,再次强调己方观点。第三轮总结陈词。辩论应注意事项:1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2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3运用反问,增强语气。4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5选定一名主持人,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调整座位。注:教师此时应成为辩论会主席,进行调控、指导,辩论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评:辩论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注意进行适当的调控和指导,让学生明白辩论不是争吵,而是要用事实说话,使对方心悦诚服才是硬道理。)四、教师总结,达

48、成共识诚信是美德,是大前提,社会应该弘扬诚信,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做到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不论大小长幼,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营造强有力的诚信氛围,诚信很重要,但是有些场合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五、评选三名“辩论小明星”15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交流谈话,情境导入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同学们,你们曾经帮助过别人吗?感受到陌生人对你的关爱吗?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节课我们就将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下来,再修改成为佳作。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读文中习作提示。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2)写前先构思。(3)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三、挖掘记忆,交流构思1指名学生交流。2学生评议,补充。(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骑车送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谍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四、回顾本单元课文,小结写作方法1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