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文摘要随着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大力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目不断增加,据统计,2007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高达近 500 万。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教育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是,由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的岗位并未完全吸纳扩招后的大学生,部分大学生已经陷入失业状态,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普遍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分配到自主择业的阶段,高校扩招以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广泛的被社会所关注,但之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
2、础上,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的研究,关注点集中在大面积个体失业引发的社会风险,力求做到突破与创新。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失业风险社会风险原因2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llege enrollment expansion policy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ncreasing rapidly.According to statistics, Chinas college graduates will reach near
3、ly 5 million in 2007. College enrollment expansion has improvedquality of the people in some certain exten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industry, provided for Chinas reforms and opening up policies and modernization. Moreover, we must recognize tha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does no
4、t create enough jobs absorbing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s. Some students have been unemployed, and the forthcomi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re generally encountered difficulty in employment. In China,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d from the national distribution to de
5、pend on themselves. Students have been in difficulty in employment since the college expanding enrollment scale, so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d the problem. A lot of studies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difficultyof students own reasons, I think this is a wrong way, Soin this paper, I pay more a
6、ttention to social risks of unemployment, and concentrate on the reason caused by individual social risks. Key words: College Enrollment Expansion Graduate EmploymentUnemployment Risks Social Risks Reasons 3目录导论 4一、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特征 高同质性 9二、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扩大过程 11三、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形成及扩大原因 14(一)、宏观背景: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期 14(
7、二)、现实原因:大学生失业是高校扩招后的必然结果 16(三)、制度分析:大学生失业现象与我国劳动市场的二元分割密切相关18(四)、基于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具体分析 20四、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防控措施建议 21(一)、宏观层面 21(二)、学校层面 22(三)、学生层面 23结语 25参考文献 26后记 284导 论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大学生失业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之一。如果说,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出现的国有企业职工大批下岗失业是第一次失业浪潮,目前正在发生的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第二次失业浪潮,那么未来几年,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将会成为第三次失业浪潮。大学毕业生属于高同质性群体,这是
8、由举国一致的应试教育、大一统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所导致的。高同质性群体往往是某一特定体制的产物,是按照某一特定模式塑造的,因此只能适应这种体制的产业类型、运行机制和技术要求,一旦发生体制转型和产业更替,就会出现群体性不适应,从而形成规模性的“群体淘汰”大规模失业。加之近些年的连续“扩招” ,大学生就业难将在未来几年表现得更为充分。国际经验表明,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也进入风险高发时期。2003 年我国人均 GDP 已达 1090 美元,防范重大社会风险和保持经济良性发展开始变得同等重要。失业社会风险,并非指个体遭遇失业的可能性,而是指大面积个体失业可能引发的
9、重大社会风险。摩根史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 “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内部问题,尤其是就业” 。这种论断还尚未考虑到中国正在高歌猛进的城市化带来的大量失地农民,事实上的问题应该更为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 20062007 年我国社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也明确指出“就业形势总体上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紧张局面” 。失业社会风险不仅逐渐成为中国面临的头号经济风险,也正在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社会风险。江苏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2005 年人均 GDP 已达 3000 美元,既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前沿阵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尤其要防
10、控失业社会风险,这是建设“和谐江苏”的重要保证。20065年 3 月发生于法国的社会骚乱充分证明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威胁。江苏省高校数量、大学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均为全国第一。据江苏省就业主管部门统计,2005 年,江苏省各类大学毕业生近 28 万人,截止 2005 年 9 月底,就业率为 71.4%,还有大约 8 万人未能找到工作。此外,由于江苏经济发达,其他地区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入,实际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2006 年共青团江苏省委的一项关于青年就业的调查显示, “毕业即失业”是“新生失业群体”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以江苏为案例的研究将具有典型
11、意义。二、文献综述大学生失业已成为近年的热点问题,受到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就业的宏观劳动力市场研究。有两种基本观点:(1)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数量性问题,表现为毕业生数量的供大于求;(2)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表现为高校培养与社会脱节。目前,该取向的研究居多。2、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微观分析。这类研究通常经过实证调查,具体分析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基本观点认为大学生失业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需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如 2004 年共青团江苏省委进行了一项青年就业的专项调查,提出了加大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的
12、建议 1。3、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框架下的失业研究。将失业问题置于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建立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框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应用性较强 2。有些研究者还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1、社会学视角。一些研究者从社会转型、社会资本、社会信任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就行了分析 3。2、教育学视角。这类研究通常从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将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归1练月琴等:让青年成为创业的生力军关于江苏省无业、失业青年就业与创业状况的调查 , 群众2005 年第 5 期。2张海波: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 , 江海学刊2006 年第 2 期;张海波等:“十一五”期间江苏失业社会风险
13、的发展趋势、结构特征与应对策略 , 江苏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3赵立卫:非人力资本积累追求:大学生就业难的新视角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第 4 期。6结于近年的普通高校扩招 4。3、经济学视角。将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种经济过程来进行分析 5。此外,国内一些学者也对相关领域进行大量探索,如陆士桢关于青年社会工作的研究;骆风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关系网络的研究等。由于各国教育制度的差异,国外的研究很难提供直接的借鉴。从本文社会风险的视角出发,贝克、吉登斯、拉什等人的风险社会理论、斯洛维克关于风险感知的心理计量范式、卡斯帕森的社会风险放大理论等,都可以为本文提供间接的参考意义。三、研
14、究方法1、实地调查法。直接走进大型就业招聘会,对招聘会的规模、运作方式及选择成功率进行调查;对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企业代表及第三方进行深入访谈;对整个招聘流程进行深入详尽的细节分析。寻找大学生失业的典型案例,形成案例研究,从微观角度分析失业社会风险,并探讨个体失业风险是如何在制度、时间、空间、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成为社会性风险。2、问卷调查法。向第三方发放大量问卷,包括普通市民和大学生问题及就业问题专家,以调查这一群体对大学生失业的社会风险的感知和了解情况。以探索微观社会风险如何向宏观社会风险过渡。3、文献资料法。对于文献资料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第二手文献的分析,包括国内外在此问题
15、上的既有成果,可以用以分析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相关理论及对国内整体形势和社会状况的分析统计资料及数据等。这些文献主要用于作为调查的大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支持。第二,是对实地调查和发放问卷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的分析。这些数据具有真实性和模糊性的双重特性,因此,对于此数据的把握对于整体分析尤为重要。4李银兰:由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的对高等教育的思考 , 经济师2004 年第 11 期。5胡乃武: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缺口的经济学分析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2 期。7四、相关概念高校扩招:我国的高校扩招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现象,始于 1999 年,当年普遍高校计划招生达到 153 万人以上,与 1998
16、年的 108 万人相比增幅高达44,实际招生增幅高达 47.8,至使该年度高考生的录取率达到了 58左右。自此以后,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至 2006 年,我国大学生入学人数以达到504.46 万,接近 1998 年招生人数的 5 倍。风险:是指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性,据艾瓦尔德(Ewald)考证,这个词来自意大利语的 risque,是在早期的航海贸易和保险业中出现的。在老的用法中,风险被理解为客观的危险,体现为自然现象或者航海遇到礁石、风暴等事件;而这个词的现代意思已经不是最初的“遇到危险” ,而是“遇到破坏或损失的机会或危险”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风险这个概念与人类的决策和行动的后果联系
17、更加紧密,并被视为对待影响个人和群体的事件的特定方式。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行为的反常或不可预料的团体行为所致损失的风险。社会风险的内涵是社会损失的不确定性。更具体地说,社会风险是由个人或团体反叛社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失序和社会混乱的可能性。大学生失业风险: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反应在就业不成功的可能性。它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就业成本等正相关。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市场岗位有效需求、供需方信息对称程度等负相关。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是指大面积个体失业引发的社会风险,具体指基于大学生失业风险(加大)的基础上,大学生对就业不成功现象容忍度下降,不
18、满情绪外在化,以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可能性。具有不均衡性,同质性等特点。大学生就业:从理论上讲,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都可以视为就业。根据这一定义,一个人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就可以被认为是就业者实现了就业:1、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并且具有劳8动能力;2、所从事的是某种合法的经济活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为目的;3、从事这种社会劳动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从学理上讲,就业为职业主体与职业客体的接合,职业主体可以分为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等不同类型,目前我国的现状是职业主体十分丰富而职业
19、客体相对不足。同时,大学生就业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主要关注协议就业率,即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合同、社会保障较为完整的就业行为,协议就业率一定意义上是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标准;另外,本文中在分析劳动力市场时用到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高端劳动力市场低端劳动力市场等,这些概念有较强的对应性但又不完全相等。五、调研概况2007 年暑假,由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5 名成员组成的“求是”团队分赴江苏四个高校相对集中的城市南京,苏州,扬州,徐州开展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现状的调研。本次调查,团队共发放问卷 500 份,有效回收 476 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5.2%。共采
20、访学生 68 名,其中深度访谈 30 位。共走访了 30 余家企业,30 所高校,11 个人才市场,30 家媒体单位,获取了大量真实可靠的资料。自从 1998 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到 2002 年左右,大学生的就业难就一年胜过一年。根据 2006 年 12 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 2007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 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 2500 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一共只有 1000 万个。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 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表明,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就业岗位总量的 22%,但在 2007 年,有 495 万高校毕
21、业生等待就业。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区别于老国有企业大批的下岗工人,社会学家,把这个群体命名为“新失业群体”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每年实际新增劳动力均9在 1000 万人左右,只有 40%50%能够实现就业。其中,15 至 29 岁的青年总体失业率为 9%,高于目前的 6.1%左右的全社会平均失业率,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为长期失业。 6一个新的趋势是:这些新失业群体,不再是一个概念下的群体。在一些大城市的城郊,在各个大学周围,在现实的各种压力下,伴随着这些人的呼朋引伴、集中居住,一个个未就业大学生群落开始形成。伴随着这些群落的形成,社会风险逐渐扩大。在大学
22、生就业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的时候,有社会学家警告:当大学生就业成为普遍的老大难问题时,他们将会对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冲击。一、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特征高同质性经过调查,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已经感知到大学生就业难,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最为严重的社会风险,并且认为这种社会风险是中国特有的,将会长期存在。由于这种感知在调查对象内部具有较高的同质性,总体上并没有随年龄、性别、学科、学校、家庭、就业意愿、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经历、荣誉获得、证书获得、参加招聘会次数、获得面试机会次数、获得录用机会次数、找工作花费、预期工资收入等改变而表现出差异性。即使在有些指标上,表现出差异性,但显著性水平都
23、不高,且逻辑关联不强,因此可以认为,由于样本风险感知的高同质性,掩盖了群体内部的差异性,风险感知的高同质性成为大学生对于失业社会风险感知的最主要特征。这一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大学生是高同质性群体,会产生高同质性风险。对这种风险的感知,我们又分别设计了三个指标,用来衡量大学生对于社会风险的感知情况,即风险是否存在,大学生就业难是否为社会风险,风险是否具有阶段性。从这三个维度分析中,我们分别就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个人意愿等不论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感受上做了分组分析。从分析中不难看出,大学生群体对于风险的感知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按照常理推断不同层次不同环境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感受应当是理所当然,比如,在
24、采访中许多的被访者6 中国社科院:2007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10就表示那些具有较好的家庭背景和人家关系网络的学生有着更加广泛的就业渠道和多样的选择。但是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对于就业难的感受每个群体都是一样的。被调查者内部群体结构上的差异已经被风险感知上高度的同质性所掩盖。换个说法来讨论大学生对风险感知的特征,大学生群体对风险感知高度的同质性,会产生同质性的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同质性。众所周知,每年 11 月到次年 6 月是大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期,一般情况下,2 月份与六月份分别受到春节和毕业论文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往往集中在 11 月至次年的 1 月、3 月、5
25、月,在空间上,尽管各个高校自身会组织一定规模的招聘会,但是由于需要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校园招聘会本身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大部分的学生仍然会参加各类大型的招聘会。近几年来,江苏全年全省性的招聘会每年都有 10-15 场,平均每场的进出人数约为 23 万人。其中最大规模的招聘会进场单位超过 100 家,聚集的求职者超过 10 万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尤其是次年的 3、5 月份,求职者都背负者比较沉重的压力和十分急躁不安的心理状态,空间时间上的集中以及复杂的心理状态很有可能爆发规模性的集体行动。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何以群体的差异性会被风险感知的同质性所掩盖。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学科的同质性,
26、中国高等教育突进式的发展使得中国高校的入学人数大规模的上升,这种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面临了较大的压力,教育质量难免下降。在各高校竞相扩张的情况下各高校一般是沿着这样两条路线发展,一种是在原本师资力量强大的学科上增加招生的人数,另一种是开办热门专业。这两种路线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导致高校培育的人才于社会需求结构上的断裂。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无法招到需要的人才而极有可能通过其他的方式获得企业所需人才。第二,就业期望的同质性。在调查过程中,与其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如说大学生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这里的“满意”就与每个人对工作的期望有很大的关系。总有人不停的批评当代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眼高
27、手低,尽管在现实情况中,不乏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就业期望值高也其社会原因。上大学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根木动机在于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即个人期望通过接受大学11教育,给自己及其家庭带来较高的净预期收益。净预期收益“等于总预期收入 TR 减去总成本 TC,即: =TR(w)TC 7。TR 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的未来时期内所获得的预期收入,TR(w)表示总预期收入是工资水平 w 的正相关函数,显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水平越高,总预期收入就越高。TC是指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所支付的学费、交通费、住宿费、生活
28、差距费等直接成本和因上大学而放弃的工作收入即机会成本 8。公式可见,当 TC 上升时,要使保持不变,那么 TR 就必须增加,从而 w 就必须增加。据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学学费大幅度上升会抬高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在大学不收学费或收费较低的情况下,TC 就比较少,根据公式,即使大学生的期望工资不高,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净预期收益。而自 1997 年以来,随着大学收费制度的全而实施,大学学费逐年上升,1997 年大学学费年均 1000 元,2002 年以来,大学学费年均达40005000 元。另外住宿费年均也有 1000 元,大学生还要支付一笔不菲的生活费。可见,且不论机会成本,仅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每年的
29、直接成本就约10000 元,四年就达 40000 元。总之,随着大学学费的大幅度上升,TC 就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只有寻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为了弥补这高昂的大学成本以保持净预期收益不变,如此,他们自然会提高就业期望,以至于出现偏高的就业期望。偏高的就业期望难免会使大学生在找工作是受到较大额挫折。由此,就业期望的普遍偏高造成这个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处于相同的境地,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风险感知同质性的原因。二、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扩大过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事实。透过就业难我们可以预见到大学生失业风险的存在。而在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存在着一种“社会放大效应” ,风险一旦发生,就
30、可能与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产生交互作用,并可能会产生远远超出其直接作用的次级或更高级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在治理风险时不能只关心其技术层面,而要同时考虑风险的社会效果。风险的社会放大是指灾难事件与心理、社会、制度与文化交互作用的方式7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年版。P112。8范先佐:教育经济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P286 页。12会加强或消减对风险的感知并塑造风险行为,这些行为也会反过来造成新的社会或经济后果,这些后果远远超过了对人类健康或环境的直接伤害,导致更重要的间接影响,作为社会群体或机构的成员或雇员在扮演他们的角色时,不只遵守个人价
31、值的解释模式,也根据其所在的组织或群体的文化偏见和规则来感知风险和构造风险“问题” 。风险的放大程度与下列因素呈正相关:1、个人应对风险的可选择程度;2、个人对风险的了解程度或对风险的可预测性;3、信息的过度诠释程度等。尽管现在的大学生对失业风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失业风险的存在不是针对个别人的,它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就个人而言,他所要面临的失业风险存在着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大学生面对失业风险时可选择的程度是比较小的,每个大学生毕业之后都要走向社会,同时都面临着就业的选择。虽然现在的社会就业选择很多,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学校培养方式、社会需求以及大学生个人自身的能力等原因造成许多刚毕业的
32、大学生没办法顺利就业,而就业关系到个人甚至家庭的根本生存问题,失业的风险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导致出现“过度担心”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就业体制的改革等,大学生就业前景愈发不明朗,大学生对未来的预期也日益缺乏信心。另外,由于这种失业风险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学生们很难回避,这更加剧了他们的恐慌心理,导致社会恐慌、社会风险的发生。信息的过度诠释程度主要指在不完全信息的博弈中,风险放大的原因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有关,更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有关。信息公开一度被过度诠释,任何与突发事件有关的信息,无论其真假都是值得报道的,这样的观念和操作带来一些问题和后果。没有人会否认信息公开的必要
33、性,但在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公开方式所造成的后果面前,风险性是无可回避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明确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媒体的责任。简单地说,信息公开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信息公开是可行的,那么信息公开的主角无疑应该是政府。政府应当发布一些信息,包括风险的技术评定,以及面对风险社会放大采取的沟通措施,以化解当前的危机和可能的风险,明确政府的形象。信息公开的政策首先体现为政府及时、权威的信息发布。在大学生就业上,事实上是媒体关注的多,而国家信息公开与相关对策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不足。媒体作为风险的“放大站” ,对大13学生就业状况的过度诠释以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上相对滞后,
34、加大了单纯的大学生就业难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风险的可能性。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大学生作为同质性群体,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发生集群行为的风险相对较大。集群行为是指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些不受通常的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同时也是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方式。在周晓虹的现代社会心理学中指出集群行为发生与下列条件有关:1、环境场所。在便于人们之间面对面互动的场所中发生的群众聚会,诱发集群行为的可能性最大,而大型招聘会是这种场所的典型代表;而除了空间条件外,时间也是集群行为的一个关键性的环境因素,大学生就业多发生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时间的紧凑密集为发生集群行为的必要条件。2
35、、失范。任何环境任何场合,只要一大批人失去了必要的行为规范,就可能导致群体行为的发生。3、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这是比较重要的促成集群行为的社会条件。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生集群行为并无预警措施,控制较为松散,为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满情绪蔓延提供了便利,加大了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4、相对剥夺。当人们实际所有的东西不能达到他们自己认为应该获得的程度时,便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不管人们是要寻求经济保障、自我实现还是一种归属感,只要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报答,自己的目的没有得到完全实现,相对剥夺感便会随之而来;特别是在一个长期的不断上升的满足和期望之后,突然来一个倒退,相对剥夺感的作用会更
36、加明显。我国大学生培养经历了一个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就业也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学生也从过去的“干部身份”到现在普通的市场竞争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对大学毕业就业的期望和实际报酬出现了差距,随著这种差距的扩大,挫折感和敌意就会上升,而集群行为又常常是发泄这种挫折感和敌意的最有效途径。以下这个例子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佐证。典型案例:南京招聘会上的退票风波2006 年 12 月 10 日上午,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乒乓球馆举行了一场号称由中国英才网和江苏英才人才市场主办的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14名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主办方宣传有 600 家单位到场
37、,提供 30000 个工作岗位,使得江苏、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的近万名学子被吸引过来。由于事先“注水宣传”应聘就业机会,会场 600 单位缩水为 130 家,令慕名前来的应聘者大跌眼镜。中午 12 点起,主办方一位经理被现场上千名学生逼上车顶质疑原由,学生们打出“十年寒窗苦今朝被骗”的字幅与对方将心比心地论理,这位经理辩称学生们对于招聘会期望值有些过高,遭到个别应聘者怒扔纸团,后被大多数理性学生及时制止。3 个小时的对话中,好在当事双方都保持了最大的克制,现场谈判还算平和。到下午 4 点,外地学生大都离去,只剩下不到 300 名本地学生,在警方介入情况下,该市场工作人员在民警的协调下和部分学
38、生代表谈判,主办方终于答应退赔票钱,站了一天的学生们表示接受,事情才得以解决。 9三、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形成及扩大原因(一) 、宏观背景: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期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晴雨表,它的变化状况取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如果一个国家国泰民安,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势头良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便呈现良性循环,毕业生供求稳定。如果一个国家宏观环境发生改变,政局不稳、经济滑坡,当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会立刻恶化。如美国“911”事件后,世界各国经济遭到冲击,世界范围内裁员使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无路可走。国际贸易受制于世界经济的变化,石油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39、也令毕业生蒙受就业风险。如欧洲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良好,但是随着石油危机,欧洲经济发展缓慢,毕业生失业率高的问题便凸显出来。西班牙 1997 年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高达 29.5%。英国 1995年毕业生失业率为 8.2%,20%的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我国 2003 年发生的9 现代快报:张杰 http:/ 疫情,使当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政治局势变幻莫测,令人始料不及。经济周期或许可以预测,但是大学生毕业周期是连续性的,处于经济低谷时期毕业的大学生失业风险重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世界其它地区国家称为“东亚模式” 。一段时期以来,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世界经济
40、学家的高度关注,东亚模式也常被视为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一种独特选择。东亚模式的一个基本特点是:采取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为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尤其要降低劳动成本。而东亚各国政府积极干预劳资关系的方法在相当时期内控制了劳资冲突并维护了“低工资、守纪律”的劳工队伍,东亚模式实际上与全球化有密切关系,全球化使资本摆脱了主权国家的约束,即使在发达国家,资本的净输出亦带来了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进而迫使政府通过控制乃至削减福利保障来抑制劳工成本。2006 年 6 月 29 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06 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报告 ,从就业的角度,对东亚模式提出了挑战,东亚正在经历一个“无就业增长”时
41、期。 所谓无就业增长并不等于没有就业增长,而是说经济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报告说,上世纪 80 年代,亚洲国家创造了 3.37 亿个工作岗位,但 90 年代却只到这个水平的一半:1.76 亿。结果,经济在增长,但失业率却在上升。这种情形在中国、新加坡等国最严重。 1090 年代,制造业产量增长了 180%,但其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却只增长 3%。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制造业正在从服装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等高技术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企业持续地投资于节约劳动力的设备。20 年前,中国 GDP 每增长 3 个百分点,就业增加 1 个百分点,现在,则需要 GDP 增长 8个百分点,才能让就业增加
42、 1 个百分点。我国国内有关部门也曾经进行过测算,揭示了同样的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可创造 240 万个岗位;90 年代以来,由于资本、技术对劳动的替代,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只能创造 70 万个岗位。保持高增长本身也正是为了保证一定的就业岗位供应量。在我中国,为达到维持社会稳定所需之失业率的增长下限一直比较高,我国宏观经济研究圈里多年来形成的共识是:只有当经济增长率高于 7时,失业率才不至于上升。1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6 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报告16在美国,则只需 2%3%。 11造成上述情况的原
43、因可以归结为 90 年代以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直接后果。地方政府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政绩竞争,诱导地方为了增长而增长。很可能,无就业的增长是最为有效的短期内实现政绩最大化的增长模式,而为各级政府所青睐。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对于等待就业机会的庞大人口来说,过于超前了。可以说,中国面临的失业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不仅涉及经济结构,更涉及社会政治结构。在这种结构改变之前,将持续目前的无就业增长状态。同时,转型期的我国社会正处于前所为有的复杂阶段,同时具有几种经济社会形成的特征。我国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发展阶段出现了断裂:落后地区工业化刚刚起步、广大农村尚未实现工业化的时
44、候;大城市特别是一些老工业基地却出现了许多后工业化的特征。城市社会受城市化和后工业社会的双重冲击:一方面在城市化的压力下,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需要为他们开辟新的就业市场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后工业化的压力下,某些老工业基地却出现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征兆,传统产业开始衰落,大量产业工人下岗。我国的“赶超经济”以及“断裂的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使得就业领域中的不乐观因素和非常规因素更为突出,在农业劳动力还在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工业不是大量吸纳劳动力而是开始饱和并突出劳动力,服务业缓慢增长的劳动就业机会,难以同时容纳来自农业和工业的外溢劳动力。就业岗位供给的不足在源头上限制了大学生群体顺利就
45、业。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具体来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构成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其就业,这种错位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地理及行业选择上。陈岩松认为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体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这些集中到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1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6 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报告17(二) 、现实原
46、因:大学生失业是高校扩招后的必然结果2007 年已经是第一届扩招后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五个年头了。扩招给人带来的最直接的印象是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比前一年更上一层台阶,平均增幅达到 20左右,人们认为大学生也正以相同的速度贬值。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披露的数据,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高达 2700 万,除去已经毕业的 2006 届数量,20072010 年的年平均数量高达 571.7 万人。如果城、乡劳动力供给的比例按四六开算,1700 万人中的城镇供给数量每年就是 680 万人,571.7 万的年均大学毕业生数量则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 84.1之多!如此数量的大学生供给与社会
47、对大学生的需求相比,无论是在总体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结构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从供给的数字看,2006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 413 万人,比上年增长 22%;据国家人事部的有关调查数据,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 166.5 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量减少 22%,总量矛盾在进一步加大。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的有关人士估计,全国城镇劳动市场对大学生层次的需求不足缺口有二百万人左右。 12整体就业态势的严峻,必然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不小的挤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也是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这也使得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大大增加,而且,其特点是办学适应市场、毕业生
48、的需求不高,且学校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与就业服务工作更加重视。这也加剧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的挤压。不少大学的扩招,由于教育资源明显短缺和就业市场的压力,招收了本科生,在培养内容、培训方法和就业方向上已经有些类似于高职生,显然正在走向技能人才市场。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风险。自从教育部将招生权利下放给部分高校以来,为了学校自身的经济利益,各大学校一哄而上,扩招热门专业的学生,导致供给大于需求,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毕业生失业风险概率直线上升。高校扩招在实际工作中的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式按原来的结构惯性运行,原来师资力量强的传统学科在人才培养上往往有更大的增幅;另一种倾向是一些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如几乎所有的12 2007 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http:/ 、 “人力需求方法”和“技能需求方法”预测教育需求,并且根据对教育需求的预测结果,分门别类在培养学生,按照学生所学专业将他们分配在相应的岗位上,由于理性和信息的有限性等原因,短期盲目扩招有可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