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所谓全脊髓麻醉,必然是局麻药上行经过延脑,再进入四脑室的结果:局麻药作用于延脑呼吸循环迅速抑制;微量局麻药作用于脑室壁细胞神志立即消失。所以,全脊麻的症状是非常有规律的:神志消失呼吸无力至停止血压骤降至测不到没有时间给你测出阻滞平面,提问病人不会作答(因为病人神志已经消失)不予及时有效通气和提升血压急救心跳骤停。 (必须及时进行 CPRC 抢救)!上述这些症状是三部曲,接二连三的出现,发展极为迅速。如果不认识,或者不加注意,必然误诊为“心跳骤停” 。 【这个概念,你必须接受,不能有任何含糊的地方】 。2.高位脊麻的症状规律,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发展速度相对稍慢,允许你观察到其进展:血压骤降,
2、呼吸抑制,费力,说话无力,可以测出麻醉阻滞平面(病人尚能够回答你的测试询问)!上述症状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及时有效通气和升压,神志不至于消失,病人可安然无恙。3.【全脊麻】与【阻滞平面过高】 ,是有绝对的区别的:(1)明确一点:微量局麻药直接接触脑干、脑室壁细胞,足以导致病人立即呼吸微弱至停止、血压骤降至零,随即迅速昏迷的事实。【全脊麻是首先有微量局麻药直接接触脑干、脑室细胞的情况】 ,必须施行 CPR 抢救;【阻滞平面过高仅是局麻药阻滞外周的高位脊神经,并没有脑干、脑室麻醉的事实】 。(2)只要仔细注意防范,绝大多数【全脊麻】是可以避免的。例如,硬膜外腔麻醉时,非常重视注射试验剂量后的判断,
3、是否有腰麻表现;注毕首次量局麻药后,坚持测试阻滞平面、调整阻滞平面,随时处理异常(扩容、麻黄碱、吸氧、推子宫往左侧等等) ,就可以完成避免全脊麻的发生,也可避免和减轻阻滞平面过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骤变程度。4.预防全脊麻的措施:(1)预防穿刺硬膜;(2)强调注入全量局麻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观察 510min 有无脊麻表现,改变体位后若须再次注药也应再次注入试验剂量,首次试验剂量不应大于 35ml。(3)每次注药前应先经导管观察是否有脑脊液回抽,以预防因病人躁动及麻醉维持期间导管移位而刺入蛛网膜下腔。5.全脊麻的处理原则:首要措施是维持病人循环及呼吸功能,病人神志消失,应行气管内插管行人工通气,加
4、速输液速度以及滴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等。全脊麻(一) 症状和体征全脊麻的主要特征是注药后迅速发展的广泛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低血压是最常见的表现。如果颈 3、颈 4 和颈 5 受累,可能出现膈肌麻痹,加上肋间肌也麻痹,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停止。随着低血压及缺氧,病人可能很快意识不清、昏迷。如用药量过大,症状典型,诊断不难,但须与引起低血压和昏迷的其它原因进行鉴别开来,如迷走迷走昏厥。当用药量较少时(如产科镇痛) ,可能仅出现异常高平面的麻醉,这往往就是误入蛛网膜下腔的表现。(二) 处理全脊麻的处理原则是维持病人循环及呼吸功能。病人神志消失,应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加速输液
5、以及滴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若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30 分钟后病人可清醒。全脊麻持续时间与使用的局麻药有关,利多卡因可持续 1h1.5h,而布比卡因持续1.5h3.0h。尽管全脊麻来势凶猛,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但只要诊断和处理及时,大多数病人均能恢复。(三) 预防措施1. 预防穿破硬膜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盲探性穿刺,所以要求熟悉有关椎管解剖,操作应轻巧从容,用具应仔细挑选,弃掉不合用的穿刺针及过硬的导管。对于那些多次接受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间隙有粘连者或脊柱畸形有穿刺困难者,不宜反复穿刺以免穿破硬膜。老年人、小儿的硬膜穿破率比青壮年高,所以穿刺时尤其要小心。一旦穿破硬膜,最好改换其他麻醉方法,如全麻或神经阻滞。穿刺点在腰 2 以下,手术区域在下腹部、下肢或肛门会阴区者,可审慎地施行脊麻。2. 试验剂量的应用 强调注入全量局麻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观察 510 分钟有无脊麻表现,改变体位后若须再次注药也应再次注入试验剂量。首次试验剂量不应大于 35ml。麻醉中若病人发生躁动可能使导管移位而刺入蛛网膜下腔。有报道硬膜外阻滞开始时为正常的节段性阻滞,以后再次注药时出现全脊麻,经导管抽出脑脊液,说明在麻醉维持期间导管还会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