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26 ,大小:2.91MB ,
资源ID:753497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5349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doc)为本站会员(scg75082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doc

1、中国民族史概要王钟翰绪论一、中国民族史的分期二、几个理论问题第一编 中华民族的起源第一章 中华民族起源的土著特点与多元特点第一节 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的诸说第二节 中华民族起源的土著特点第三节 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特点第二章 中华民族起源的时代第一节 原始群与原始氏族社会第二节 原始社会瓦解及向国家民族的过渡第三章 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各部落集团第一节 史料问题及父权制以前的史影第二节 父权制时代各部落集团第三节 各部落集团间的关系第二编 华夏及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第一章 华夏的三支主要来源:夏人、商人、周人第一节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 第二节 夏商周三族的融合与民族雏形的出现第二章 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

2、展第一节 民族矛盾激化与诸夏攘夷争霸第二节 七雄兼并与诸夏大认同第三节 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第三章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第一节 东夷 第二节 南蛮第三节 西戎第四节 北狄第三编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南北各民族的融合第一章 汉民族的形成第一节 统一的民族基本特征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中国主体民族特征的形成第二章 夫余、乌桓与挹娄第一节 夫余与高句骊 第二节 乌桓第三节 挹娄第三章 鲜卑第一节 鲜卑族源分布及社会状况 第二节 东部鲜卑的兴起及建国第三节 拓跋鲜卑的兴起及建国第四节 西部鲜卑第五节 吐谷浑第四章 匈奴第一节 匈奴的来源与兴起第二节 匈奴的鼎盛及衰落第三节 匈奴国家的分裂和

3、衰亡第四节 4 至 5 世纪的匈奴第五节 匈奴的经济和文化第五章 西域诸族与柔然第一节 西域诸族第二节 柔然第六章 氐与羌第一节 氐族第二节 羌人的兴起与发展第七章 西南夷与百越第一节 西南夷 第二节 百越第四编 中华民族的兴盛和祖国统一的加强第一章 突厥第一节 突厥的兴起与分裂第二节 东突厥第三节 西突厥第四节 后突厥第二章 回纥第一节 回纥的起源与兴起第二节 回纥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第三节 回纥与汉族的关系第四节 回纥的迁徙第三章 吐蕃第一节 吐蕃的族源与兴起 第二节 吐蕃王朝的建立第三节 吐蕃王朝的强盛第四节 吐蕃王朝的衰落第五节 吐蕃王朝的崩溃第四章 南诏第一节 南诏的起源和建国第二节 南

4、诏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第五章 莫徭、俚僚与诸蛮第一节 莫徭与东谢、西赵、牂牁诸蛮第二节 俚、僚等族第三节 乌蛮、白蛮等族第六章 渤海、室韦与库莫奚第一节 靺鞨族的来源与变化第二节 粟末靺鞨及渤海第三节 室韦和库莫奚第五编 契丹、女真各民族迭起及其建立政权第一章 契丹第一节 契丹的起源和早期历史第二节 契丹国的建立及其政治与经济第三节 契丹人与汉人、党项人的关系第四节 臣属于契丹的各民族第五节 辽亡与哈喇契丹第二章 女真第一节 女真与大金国第二节 猛安谋克组织第三节 “勃极烈” 的废除与封建化第四节 女真与汉、党项等民族的关系第五节 金朝的灭亡与女真人的变迁第三章 西迁后的回鹘第

5、一节 高昌回鹘 第二节 河西回鹘第三节 黑汗王朝第四章 党项第一节 党项族的兴起 第二节 西夏建国和经济文化第三节 西夏之亡与党项人的去向第五章 沙陀第一节 沙陀的起源、内迁及与唐朝的关系第二节 沙陀族建立的四个政权第六章 吐蕃第一节 吐蕃封建割据的出现第二节 邻近汉区原吐蕃辖区进入封建社会第七章 白蛮与僮苗瑶各民族第一节 白蛮与大理国 第二节 僮、苗、瑶等民族的出现及其发展第六编 蒙古族统一全国至满族兴起前的南北各民族第一章 蒙古族的兴起及其发展第一节 蒙古族的兴起 第二节 蒙古园的建立与扩张第三节 忽必烈统一全国和元朝兴衰第二章 蒙古族衰微及其经济文化第一节 蒙古园的分裂和衰亡第二节 蒙古

6、族的社会经济第三节 蒙古族的文化和习俗第三章 畏兀儿与回回第一节 高昌畏兀儿第二节 亦力把里和叶尔羌汗国第三节 回回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第四节 回回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第四章 吐蕃第一节 蒙藏统治阶级的早期关系 第二节 蒙元统治全国藏族地区的政策第三节 藏传佛教各教派与元廷的关系第四节 藏族封建社会的发展第五章 女真的再度兴起第一节 元辽阳行省管辖下的女真人 第二节 再度兴起的女真人第六章 彝苗瑶僮各民族第一节 南方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节 土司制度对南方各民族的统治第三节 南方各民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及抗倭斗争第七编 满族统一全国和各民族的进一步发展第一章 满族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满族的形成与建立国

7、家政权第二节 清军入关对满族的影响第三节 满族从封建农奴制向地主制的转化第四节 满族的贡献与自身发展第五节 满族统治阶级的腐朽与八旗生计的恶化第二章 蒙古族各部第一节 蒙古族各部的旧清及其政治制度的变化第二节 蒙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第三节 土尔扈特蒙古回归祖国第三章 西北和东北诸民族第一节 维吾尔族 第二节 哈萨克族第三节 柯尔克孜族第四节 西北和东北其他诸族第四章 南方壮、彝、苗、瑶诸族第一节 南方诸族概况第二节 土司制度的崩溃和改土归流第三节 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第四节 南方彝、傣、白、苗、瑶、布依、土家诸民族的反抗斗争第五章 藏族第一节 固始汗底定藏族地区 第二节 清朝初年的

8、西藏政局(1644 1720)第三节 西藏地方政治制度的变迁(1720 1793)第四节 清朝前期西北、西南地区的藏族第八编 各民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第一章 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各民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第一节 欧美列强入侵各民族地区和各民族政治经济的变化第二节 鸦片战争中各民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第三节 北方各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的斗争第四节 西藏人民的抗英斗争第五节 南方各民族人民的反帝斗争第二章 全国各民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第一节 全国各民族人民参加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第二节 咸同年间贵州各民族人民大起义第三节 咸同年间云南各民族起义第四节 内蒙古人民的“独贵龙” 运动第五节 西北

9、回民大起义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期的各民族第一节 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及国民党政府的背离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各民族的革命活动第三节 全国各民族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第四章 中国共产克领导下的各民族革命运动第一节 “五四” 运动时期的各民族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纲领的制定和各民族地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三节 长征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第五章 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抗日斗争第一节 全国各民族人民参加的杭日救亡活动第二节 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第六章 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奋斗迎接解放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统治下各民族人民的苦难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各民族人民起义第三节 全国各民族

10、人民喜迎解放后记本书引用参考书目一、中国民族史的分期中国民族史的分期,应该有一个能够反映中国各民族产生、发展、兴旺、衰落或消失的客观规律的研究方法。这个方法将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民族产生到消失总过程一般的客观规律,从而达到对中国民族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把中国各民族的历史作为专史进行研究和论述,早在 2000 年前司马迁的史记已经有了精辟的著述,如大宛列传 、嚷匈奴列传人南越尉伦列传 、 西南夷列传等。此后班固的汉书和许多王朝史都仿效史记的体例和写法,撰有各个朝代一些重要民族的专史(传) 。它们的特点是,把主要民族一个一个地单独地写出来,而没有把所有民族从总的方面去概括和论述。因此,尽管它

11、们对某些单个的民族的论述比较系统而深入,有不少精辟的见解,成果甚丰,但由于他们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从民族总体的大角度来看,它们的视角比较狭窄,缺少对民族发展受当时社会和国家总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的论述,缺少对民族的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状况的论述,缺少对民族之间相互关系对备民族发展所产生重大作用的论述,就是说,缺少从宏观上把握住所有民族的总体的论述。对民族从宏观的角度作大视角的总体研究,是近代才开始的。最为著名的有梁启超、王桐龄、林惠祥等先生。梁启超先生的两篇鸿文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和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 ,是他研究中国民族史的代表作。梁先生研究的问题涉及面甚广,他的主

12、要观点是:以汉族与别的民族的“混合”与“伺化”为中心展开论证。他认为,汉族(他说的“汉族”应是“中华民族” ) “自始本非一族,实为多数民族混合而成”。他认为,在“先秦以前,中国本土除华族以外,还有八族,即苗族、蛮族、蜀族、巴族、氏族、徐淮族、吴越族、百濮族。最后,除苗、濮二族外,其余六族皆已同化于中华民族(即汉族) ”。再一个主要论点,就是汉族同化力强及其原因。梁先生研究的最可贵之处,是把中国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有综合、有分析地从先秦到民国进行历史的研究,其中一些论点和作用的根据均很有见地。其主要缺陷是,以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同化”为中心为立论的基础。这当然是历史的局限所致。王桐龄先生的中国民族

13、史对民族间的通婚、各民族王朝王室和高官显贵的民族出身、民族之间互相更名、改姓等问题研究得比较深入,资料十分丰富,极有价值。他对中国民族史的分期的主要论点是,共分 8 期:第 1 期是“汉族胚胎时代” ,主要论述“汉族内部之融合” ;第 2 期是“汉族蜕化时代” ,主要论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血统之加入” ;第 3 期为“汉族休养时代” ;第 4 期为“汉族第二次蜕化时代” ,主要论述“匈奴、乌桓、鲜卑、氏、羌血统之加入” ;第 5 期为“汉族第二次休养时代” ,主要论述“高丽、百济、突厥、铁勒、回纥、沙陀、党项、吐蕃、奚,契丹血统之加入” ;第 6 期为“汉族第三次蜕化时代” ,主要论述契

14、丹、女真、蒙古及西域诸国血统之加入” ;第 7 期为“汉族第三次休养时代” ;第8 期为“汉族第四次蜕化时代” ,主要论述”满族、西藏血统之加入” 。他所说的“蜕化” ,是说一个民族“常能吸收外来血统,销纳于吾族团体之中,使之融合无问造成庞大无伦之中国者,曰唯善蜕化之故” ,意即民族同化,王先生这种观点,仍然是以汉族为中心,以汉族同化其它民族为民族史分期的标准,是不言而喻的。林惠祥先生的中国民族史 ,观点鲜明、资料丰富,很有见解。他的“分期标准”是,以华夏系为主干,依次加入其它诸系,逐渐扩大主干的内容,此主干永远保存其名称与文化,与之混合的诸系则依次失去其名称与文化,归于消失,至少亦减少其人口

15、。据此得出结论:“民族史上之分期实可以备民族之每一次接触混合而至同化为一期。中国之民族既以华夏系为主干,其同化皆系消融于华夏系,故每一期之终亦即华夏系之扩大。准此以论,中国民族史之分期可分为:(1)秦以前, (2)汉至南北朝亡, (3)隋至元亡, (4)明至民国”。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以华夏族同化少数民族的结果划分阶段来分期的。这些前辈,对于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有很多开创性的见解,很多好的方法,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和发人深思的启迪。但是,由于历史的、时代的局限,他们未能摆脱开以汉族同化其它民族作为标准和王朝体系的束缚。对此,我们第一既不能苟同又不能苛求于前人,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过严;第二要

16、在继承他们业绩的基础上,扬弃他们的缺陷,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更加科学的认识历史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就是要创立一个认识和表达符合中国各民族产生、发展、兴衰或消失规律的方法体系。这个体系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观,要突破汉族“中心”论和王朝体系的束缚。我们研究中国民族史,是在宏观上从民族的角度、以民族为基本单元来进行的。既包含汉族,又包含众多的少数民族,汉族是中国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民族,它的生产力水平最高,政治、经济、文化都比少数民族先进,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居于统治民族的地位,它的发展、兴衰,它的方针、措施,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兴衰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时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7、因此,一方面,写中国民族史必须把汉族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放进去,并置于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要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就应把少数民族既作为中华民族总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写,同时,还要着重撰写每一个民族自身发展的历史及其与诸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处理好王朝史与民族史的关系,是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多年来耐人思考的一个难题。我们认为,历代王朝都对每一个民族的产生、发展、兴衰乃至一些民族的消失,产生过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有时是重大的影响,如秦、汉王朝对华夏/汉族的影响,汉朝对匈奴、百越的影响,元朝、清朝对汉族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备民族的活动又对王朝发挥着重要影响,如汉族之于秦、汉,鲜卑之于北魏,蒙

18、古之于元朝,满族之于清朝,皆是显例。所以,在研究和撰述民族史中,必须将民族史与王朝史紧密结合起来。然而,民族史与王朝史是两个独立的体系。写中国民族史,不能把民族史置于王朝史中作为王朝史的一个部分(中国通史是可以这样作的) ,而是应把民族史作为独立的一个系统去写,同时,要把它与王朝史紧密联系起来,去研究和撰写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王朝,是一个政权,一个政治实体,一个阶级斗争的工具。它的产生、发展、兴衰和消失,受到它所代表的生产力和所奉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民族,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个社会群体。他的产生、发展、兴衰或消失,虽然同时受到他的社会生产力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

19、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然而他本身井非像政权那样是具有政治、军事实力的机器,他的重大行动是要通过政权来体现的,而且,他还有超越这些因素的重要因素,诸如共同的心理所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共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等。这些因素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王朝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民族的发展,也有他自身的规律;尽管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他们自身的发展规律是起决定作用的。因之,我们应该把民族史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来加以研究和撰写;同时,也不要忘记它与王朝史的密切关系。所以,在写法上,可以把王朝作为背景,将王朝影响民族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重大事件放进去;同时,也可以把王朝当作历史纪年

20、的一个参考坐标加以参照。根据以上观点,我们把中国民族史划分为以下七个时期。1.传说时代一公元前 221 年,第一编、第二编(时间相当于传说时代至夏、商、周、春秋、战国) ;2.公元前 221 年公元 220 年,共 441 年,第三编(时间相当于秦朝至汉朝) ;3.公元 220 年581 年,共 361 年,第四编(时间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4.公元 581 年907 年,共 326 年,第五编(时间相当于隋唐) ;5.公元 907 年1206 年,共 299 年,第六编(时间相当于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6.公元 1206 年1840 年,共 634 年,第七编(时间相当于元、明及清朝

21、前期) ;7.公元 1840 年1949 年,共 109 年,第八编(相当于清朝后期至民国) 。现对上述这七个时期分别加以阐述:(一)传说时代公元前 221 年(时间相当于传说时代至夏、商、周、春秋、战国)这个时期,是中华的各民族起源形成、初步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始形成了华夏族和许多民族,他们纷纷相继登上了历史政治舞台,展开了频繁的激烈的竞争。在中华大地上,从远古时期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活、开拓、创业、著息,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当时无文字记载,所以这段历史多以口碑载道遗留下来。我们所说的传说时代,主要就包含了原始社会时期。传说时代,许许多多的数以

22、百计的小部落在活动和著息。所谓“三皇” 、 “五帝”时期的伏蠢、女蜗、燧人、神农、黄帝、炎帝、祝融、共工等,以及蚩尤、三苗、九夷等,他们只不过是千百个氏族、部落中的比较大的、比较出名的氏族部落或部落集团罢了。他们当中,有些到后来具备了民族的因素,开始跨入了民族的门槛。传说时代至公元前 221 年,这个时期,诞生了许许多多数以千百计的族体,有些族体已经开始形成民族,有些族体,可能还停留在部落和部落联盟阶段。夏族、商族、周族是这个时期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民族,夏族主要活动于今河南省嵩山到伊水、洛水流域,足迹达到了今山西旨南部和今河北、河南两省交界一带。他们建立了夏王朝,从禹开始,把王位传给子启,由

23、“禅让”制进入“家天下”制,这标志着由原始社会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整个社会在迅速发展、前进。稍后的商,原是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受夏朝的统治,后来建立了商朝,他主要活动在今河南省,势力达到黄河上游和今河北省北部。商族已有较发达的青铜器,可能已使用了牛耕,农业比夏族有较大的进步。周族原先主要活动于渭水流域(今陕西省境内) ,后迁至周原(歧山)一帝。他的农业比商族更加进步,善养蚕,青铜器的质量很高。在夏、同、周族的周围四方,也开始出现了很多族体。南方和西南方有三苗、庸、蜀、鬃、微、卢、彭、濮、荆蛮、吴、越、巴、夜郎、滇、邛都、隽、昆明、徙、筰都、冉駹、白马,东方有东夷、号称“九夷” ,包含吐夷、于

24、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东北有东胡、 、貊、肃慎。西北和北方有氏、羌、发羌、唐旄,方、土方、鬼方、戎、狄。戎、狄种类很多,有赤狄、东山皋落氏、潞氏、留吁、驿辰、白狄、骊戎、甲氏、肥、鼓、鲜虞、杨拒、泉皋、伊洛之戎、绵诸、绲戎、狄 之戎、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林胡、楼烦、匈奴,等等。东南方有百越请族,包含闽越、南越、骆越等。这些族体,只是见诸记载的一部分比较著名的族体,还有很多没有载入史册和不太出名的,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春秋战国时,人们把那些众多的族体概括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并指出这些族体的特征:“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

25、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这段简炼的概括,把这些族体的特征鲜明地显示出来,包含他们所在的区域(东、南、西、北四方) ;他们的穿着打扮(披发文身等) ;他们的饮食习惯(不火食等) ;而且,从他们的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他们所在地区的气候和物产, “衣皮” ,当指牲畜之皮,即游牧、狩猎民族,当地气候也属寒冷气候。这些特征已反映出了族体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因素中的共同风俗习惯。这些族体在由部落、部落联盟走向民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也相伴而发展、前进。民族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沿着相同方向而进行的,但并不同步。

26、三苗社会已有“大人” 、 “小人”之分,能“作五虐之刑”说明已跨入奴隶社会。巴、蜀到战国时早已进入奴隶社会,已有发达的青铜文化,农业相当发达。秽族的文化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开始懂得天文知识。白狄于战国初在今河北省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已普遍使用铁器,经济、文化发达,可能已由奴隶制进入封建社会,这是当时少数民族中的佼佼者。同时,这个时代也有不少族体却还处于原始的状态之中。如羌人,在战国以前,主要从事原始的游牧和狩猎,到了公元前 476前 443 年秦厉公时,羌人首领受剑方把放牧和种田农作的方法从秦地传入。百越族系中的于越,春秋战国之际已与诸夏比肩,今广东、广西两省部分地区的越人已能制造青铜器,但还部落

27、分散,不相统一。这也说明,各个民族,包括一些群族内部的不同地区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但是,他们都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尽管有些快,有些慢。这个时期形成了很多民族,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华夏族的形成,这也是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华夏或称华。如“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或称夏;如“蛮夷猾夏”;或称华夏,如“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或称请夏,如“诸夏亲暖,不可弃也”。华夏族的祖先,与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有关,当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由西北向中原地区和黄河中下游一带发展时,通过战争和经济文化交往,与羌人、夷人、戎人、狄人、苗人、蛮人互相融合,奠定了后来的华夏族的基础。夏朝时,人们把他们称作夏人。夏朝灭亡后,商人

28、进入夏族的地区,形成夏人与商人的杂居。周灭商后,周人又进入商人的地区与商人杂居,还有些夏、商、周人的贵族、官吏分封到占领过来的蛮夷地区,或由战争引起的迁徙,又在一部分蛮夷地区形成各族杂居。这些杂居地区,遍及黄河流域并扩及到东夷族系地区的淮河流域与南蛮族系地区的长江流域。这种杂居共处促使夏人、商人、局人与戎、狄、蛮、夷人互相融合,为华夏族形成创造了条件。各族人互通婚清,是民族融合、促进华夏族形成的又一因素。周族的统治者有许多娶羌族女子(多姜姓) 、狄族女子(多阻姓) 、戎族女子(如大戎、小戎)为妻的例子,民间互通婚姻的为数更多,这样就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华夏族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文化(广义的文

29、化,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的融合。夏族的文化比戎、狄、蛮、夷都高,商族文化又高于夏族。夏族是在向铜器时代过渡,商族却发展为全盛的青铜器文化。周族吸收了商人文化,创造了更为先进的文化。夏、商、周族的文化,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础。同时,华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吸收了戎、狄、蛮、夷的文化。有的学者认为,仅族的“五刑”是从三苗学来的。戎、狄、蛮、夷也大量吸收华夏文化。楚人原称“荆蛮” 、 “苗蛮”,自称“蛮夷”,属南蛮族系。他们接受华夏文化早,所以较早地融合为华夏族。长江流域的吴国吴人,原属南蛮族系,史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越国的越人,本属百越族系,史载:“越王勾践

30、,剪发文身”。中山国的狄人,属北狄族系,但他们都因受华夏影响最大,吸收华夏文化较早,所以大都被华夏文化所同化成为华夏族。正是在杂居、通婚、文化的交融下,夏、商、周人与戎、狄、蛮、夷许多民族的成分互相融合形成了华夏族。这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乃至世界民族发展史上都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华夏碾演变成为后来的汉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民族,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都发挥了关键性的重大作用;而且,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这个时期,中国各民族竟相登上历史政治舞台,展开了频繁的、激烈的竞争。通过这种竞争,一些民族发展了,一些民族衰微了,一些民族甚至消失。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进行终

31、年的艰苦劳动,才能勉强养活自己,社会没有什么多余的农畜产品或渔猎产品,因此也谈不上什么交换。到了奴隶社会,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但仍然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不少奴隶终年艰苦劳作,才能勉强养活自己和一个奴隶主。农牧产品虽然稍微有些剩余,可供交换,发展了初级的商品交换,但还是微不足道的,交换的总量是极少的。所以,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期,比较方便的办法,是从别的部落、别的民族那里把牲畜和农畜产品掠夺过来;同时,要拥有比较多的地盘,才能有较大的森林供自己狩猎,才能有较多的土地供自己耕种,才能有较多的草原供自己放牧。这就是争夺地盘引起战争的一个原因。而进入奴隶制社会,掠夺别人的奴隶,正是发展自己财富的一种惯

32、用的手段。所以,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期,因掠夺地盘和财富而引起的战争相当频繁。传说中的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的战争,炎黄联盟与蚩尤、与三苗的战争都很激烈。据传说黄帝部落经过 52 次战斗,才征服了“天下” 。后来有夏朝同东夷的战争,商朝同夏朝的战争,商朝同土方、晋方的战争,春秋战国时,这种战争更加频繁而激烈, 诗经记载说:“小雅尽废,四夷交侵。 ”公羊传记载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春秋时,华夏和戎、狄、蛮、夷有一百几十国,经过战争兼并,到战国时只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了。这中间经过了数不清的战争。但是,这个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并不都是战争,也有大量的友好往来,进行经济

33、文化交流,互相通婚,等等。在经济、政治领域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互相吸取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如从原始社会的各种制度向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的转变即是。通过频繁的和激烈的竞争,到了战国末期,华族发展壮大了,北狄族的匈奴、百越族系的南越、雒越、闽越,氏羌族系的羌族等一些民族发展和壮大起来,而另一些民族由于军事、政治、经济的失败而衰落了,以至消失。如微、庸、卢、彭、鬼方等,他们可能被别的族体所完全同化而不再见于记载,这也从侧面说明,他们本身的落后,造成了自身特征的完全丧失而被别的民族所同化。这种同化,当时大多是在兼并战争下进行的。楚国在竞争中,曾兼并 50 多个小国,其中就有群舒、淮夷、东夷、百濮

34、、滇、邓、英、夔、六蓼、庸、陈、蔡、杞、莒、越等(当时一些国名也就是族名,即以该族为主组成的政权) ;晋国兼并了赤狄的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驿辰、白狄的肥、彭、鼓以及陆浑之戎、伊洛之戎等。这众多族体中的一些族体,后来就消失在历史的竞争之中。(二)公元前 221 年公元 220 年,共 441 年(相当于秦朝至汉朝)这个时期,是汉族形成、汉族与各民族共同创建统一的多民族祖国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汉民族形成,汉族、匈奴族和羌族在发展、蕃息,他们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竞争。继秦代的大统一之后,以汉族为主体联合各民族扩大了祖国的统一,匈奴族、西域诸族、鲜卑族、乌桓族和羌族的大部分,都是

35、在汉朝时统一于中国的;各民族的社会都得到发展和进步。华夏族形成以后,通过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战争兼井、杂居共处、通婚等多种方式,与戎、狄、蛮、夷众多民族互相不断地同化着。由于华夏文化高,所以,将各民族同化为华夏成分(统一)是那个时代的主要方面。各民族也将华夏人融合为本民族,但数量甚小。百越族系的一支东瓯族和另一支闽越族,迁徙到江淮一带以后,都与华夏族杂居,同化为华夏族。秦朝迁 50 万罪徒之民到岭南与百越杂居,互相融合,一部分华夏人被融合为百越族,一部分百越人被同化为华夏族。西汉王朝将山东贫民 70 余万口迁到关西(函谷关以西) 、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 、新秦中(今内蒙古

36、河套以南一带)等地,与匈奴人杂处;又将乌桓族迁到上谷(今河北省西北部) 、渔阳(今北京市东) 、右北平(今辽宁省西部和河北省东北部) 、辽东(今辽宁省中南部) 、辽西(今河北省东北部与辽宁省西部)一带,与华夏族、匈奴族杂居。东汉王朝将归附后的南匈奴安置在沿边的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八郡(今甘肃省东部、山西省、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 , “与汉人杂处” ;后来又将北匈奴58 部 20 万人迁置在云中、五原、朔方、北地一带与华夏人杂居共处。东汉王朝将南蛮族系的摩君蛮部7000 余人迁至江夏地区(今湖北省东部)与华夏族杂处。这种大规模的迁徙造成的杂居,促进了华夏

37、族与众多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通婚和生活往来。在这种密切的交往中,很多匈奴人、乌桓人、南蛮人,被同化演变为华夏人。也有一些华夏人被同化演变为匈奴人、乌桓人、南蛮人。长江流域的吴人、巴人、蜀人以及他们后裔的很多分支,都在与华夏族的杂居中被同化演变成为华夏族。伴随着华夏族社会的进步,华夏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充,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一个人口最多、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民族。华夏族在春秋战国时,被人们称呼为“夏” 、 “华” 、 “诸夏” 、 “华夏” 。到了汉朝以后,以上的几种称谓仍然继续使用,但同时人们开始把朝代的名称用作族称,用“汉人”汉族的族称来称呼华夏族。从史记匈奴传 、 汉书匈奴传

38、 、 后汉书南匈奴传等记载中有关民族关系的主要传记来看,只有“汉” ,当指汉朝;“汉军” ,当指汉朝的军队;“汉使” ,当指汉朝的使节等称谓,而无“汉人”的称谓。而只是在汉书李广利传中记载:汉武帝大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 ,派贰师将军李广利攻西域大宛城 40 余日不下, “贰师闻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 ,才开始出现“汉人”的称谓。汉朝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影响扩大,声名远播,因而“汉人”的称谓逐渐得以沿用下来而最后代替了华人、夏人、华夏人等称谓,这便是汉族称谓的由来。但是,汉族并非仅系华夏族名称的简单变化,而是名从实变,其实际内容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前述,华夏族吸收了众多的民族成分,扩大

39、和发展了族体,形成比原来更大、更强盛的族体。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中说得十分清楚“成周之世,中国之地最狭。以今地理考之,吴、越、楚、蜀皆为蛮。淮南力群舒,秦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有赤狄、甲氏、留吁、驿辰、潞国,洛阳为王城,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浑、伊洛之戎,京东有莱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今汴之属邑,皆用夷礼。邾近于鲁,亦曰夷。其中国者,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通不过数十州,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可见,华夏族所据有的地盘才占当时全国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四均是各民族的地方。到了秦朝统一中国,华夏族的活动和势力范围已经东至海,东北抵今东北地区

40、,北达大漠南,西临今甘肃、宁夏,南暨今两广。到汉朝时,这个范围更加扩大,把匈奴的地方大漠,西域的地方今新疆地区,都纳入了统一中国的范围之内,汉族在这些地方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影响最大的民族,较之华夏族,是更加壮大、更加强盛了。这个时期,以汉族为主体,把众多的各民族统一于一个国家中国之内。国家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实体,但是,国家是由单一民族或多民族所组成的。在多民族国家,一个国家的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与民族有很大的关系,民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个时期的中国,以华夏/汉族为主体,把戎、狄、蛮、夷的众多民族统一起来,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以来各民族各自为政的分割局面,秦朝和汉朝把众多的民族统一起

41、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从此,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多民族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公元 220 年581 年,共 361 年(时间相当于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各民族大混战、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台的时期。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是两个互有联系但又互不相同的概念。民族同化,按照列宁的解释是, “同化的问题,即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 ”即一个民族或其中一部分人,丧失了自己的特性而变化成另一个民族。民族同化又分两种:一是自然同化,是在自愿的、自然的状态下实现的,是历史发展中的进步现象;另一种是强迫同化,是采取强制手段实现的,是历代统治阶级民族

42、压迫政策的一种表现,是反动的。民族融合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以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的差别逐渐消亡,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新的民族。比如华夏族就是由夏族、商族、周族与戎、狄、蛮、夷的一部分融合而成的,而并非谁同化了谁。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界,一些专家学者所说的另一种民族融合含义很广,既包含了民族融合,也包含了民族同化。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三国与晋的民族压迫和各民族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导致各民族大混战,引起民族大迁徙,一方面中原的经济文化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形成了各民族人民在中原和内地的大杂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通婚和社会交往,出现了各民族

43、大同化、大融合。一些民族发展了、壮大了,另一些民族从历史上消失了。民族的统一在秦、汉王朝的大统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格局下的各民族新的竞争,又要导致新的冲突,剧烈时就激化成战乱,重又造成分裂割据的格局。这里就涉及到如何看待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的问题。纵观中国 5000 年文明史,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总是在统一分裂统一的轨道上运行着。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历史的重复,而是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落后向进步的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规律。每一次新的统一,与前一次统一相比较,都是在生产力更加提高、社会更加进步、民族更加发展的新的基础上的统一。所以,到了两晋南北朝,中国社会各民族又展开了新的激烈的竞争,以致打

44、破了秦汉王朝所形成的格局,出现了一个大混战、大分裂、大同化、大融合的局面。但是,这又开始孕育着以后更高层次的统一的基因。这样说,并不是承认分裂的合理性,分裂往往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分裂又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其中主要的是由于以汉族为统治阶级各王朝的阶级压迫政策和民族压迫政策,加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饥懂等因素,人民不断起义,包括了汉族人民的起义和各民族的起义,最后形成了新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匈奴族建立了前赵、北凉、夏 3 个政权,鲜卑族建立了辽西、代 6 匕周、前燕、西秦、西燕、后燕、南凉、南燕等 9 个政权,褐族建立了后赵,氏族建立了仇池、前秦、后凉

45、 3 个政权,羌族建立了后秦,巴氏族建立了成(后改成汉) ,汉族建立了前凉、冉魏、西凉、后蜀、北燕等 5 个政权,总共 7 个民族建立了 23 个政权。这些众多的小朝廷先后互相展开了激烈的争战,经过 100 多年的混战,于公元 439 年(魏太延五年) ,才由鲜卑族的北魏王朝重新统一了北方,结束了混乱的状态,与汉族建立的南朝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统一了中国北方,对鲜卑族本身的发展和对中国北方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促进作用。鲜卑族原在大漠一带以游牧的畜牧业经济为主,进入今山西(建都平城)和后来迁都洛阳以后,疆域北抵蒙古高原,西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达辽西,南方疆界到了

46、淮河、秦岭一带。在这大片的土地上,鲜卑族的经济开始转向了以农业为主,农业得到很快发展。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弘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让鲜卑人改用汉族的服装;提倡和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孝文帝娶的袁贵人、罗美人、郑光华三位妃嫔都是汉族女子;朝廷上通用汉语;迁都洛阳的鲜卑人都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等等。这样,就加速了鲜卑族和北魏社会的汉化和向封建制的转化,进入封建社会。同时,一些受他们统治的、进入中原的各民族也程度不同地接受了封建化的熏陶,逐渐地向封建制转化。有些原来处于原始状态的民族,也开始转入奴隶社会,如北方的柔然,西晋时,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生产方式状态,至北魏时,逐渐进入奴隶社会。北方

47、的突厥族,也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阶段。这个时期,在南朝统治的地区或与南朝有交往的一些南方各民族,如蛮、俚、僚、越、爨等族相当多的一部分,在汉族的影响下,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个时期的民族大同化,主要是自然同化。由于连年的普遍战乱,人民流亡,各民族统治者实行的徒民实京、实边、屯垦等多种原因,出现了民族大迁徒。过去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各民族人民大量进入中原地区,一部分汉族人民迁到边缘各民族地区。迁人内地的有匈奴、鲜卑、揭、氏、羌、蛮、乌桓、丁零、屠各、卢水胡等很多民族。匈奴和“杂胡”在西晋以后继续不断迁入塞内,只 248 年(晋泰康五年)一次就迁入 10 万余口,被安置在雍州(今陕西省中北部) 。他们

48、先后井迁入几十万人。鲜卑族早在前秦时就有 4 万多户被迁至长安。到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时,大量迁入平城,后来迁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时,又大量迁入洛阳。最后他们遍布黄河流域。羯族的后赵石勒将数万羌人由边缘迁入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一带) ,将 10 多万户戎人、汉人迁入关东(函谷关和潼关以东地区) ,将氏、羌人 15 万户迁到司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冀州(治所在今河北省高邑县东) 。他前后迁徒的人口达 100 万之多。羯族人大量迁入塞内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榆社县西北)和司州、蓟县(今北京市东)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等地。氏、羌族在魏时迁人 1 万多户到天水(今甘肃省

49、天水市)一带,西晋以后更大量内迁。后赵石虎迁戎人、汉人 10 万户于关东(函谷关、潼关以东地区) 。前秦苻坚迁汉人和各种夷人 10 万户于关中。这样,内地的备民族人口大量增加, 晋书说是:“关中之人百余万口戎狄居半。 ”这时南方的蛮族人民也大量往北迁人中原,北魏孝文帝将太阳蛮 8 万多户迁入荆州(晋时治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 ,宣武帝元格又将太阳蛮 2。8 万户迁入内地各州。南蛮族系的多种蛮族遍布于洛阳、关中一带,直至代北(今山西省北部)地区。汉人也有不少往各民族地区迁徙的。曹魏时,汉人 10 多万户逃避战乱迁往乌桓,西晋以后又有几万户迁入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北) ,依附鲜卑。北魏曾将山东 6 州汉人和徒何、高丽、杂夷等 10万余口迁入代都(今山西省大同市以北) ,这里也是鲜卑人的聚居地区。很多民族原来在塞外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迁入中原以后,受到汉族经济生活的影响,逐渐演变为以经营农业为主。鲜卑族迁人塞内后,统治者发布命令,让百姓休养生息,鼓励农业生产,实行屯田。氏族人开始从事种田、饲养家畜、织布。很多民族在由畜牧业生产转变为农耕的生产中,吸收了汉族封建的生产方式,加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