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发展: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范围: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文化 (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通常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视为文化,它是人类整个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所讲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 ,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范围:意识形态的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3)实质:精神现象(4)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逐步培养的素养(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教育)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5)文化的精神力量形式:静态和动态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文化的作用)A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
3、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C 文化与综合国力(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4、、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2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表现: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措施: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1)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2)文化是生产力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1)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2)文化关系国家
5、安全(文化渗透、文化霸权主义)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评析: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亦步亦趋的吗?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
6、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是需要建设的。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因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语言、符号、器物、行为举止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影响因素:文
7、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1)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2)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3)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特点: 潜移默化 (1)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无时不刻、油然而生的(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深远持久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思想道德
8、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食) 优秀文化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竞争力(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a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b 要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c 要转变政府职能,为文化产业发挥咱提供良好的服务。 d 要以数字化、信息化带动文
9、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e 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f 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附综合问题: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1)文化作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利于提高人们
10、的参与能力,推动政治文明建设。(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6)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文化建设,能够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7)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人们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文化塑人生
11、。加强优秀文化建设,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 文化多样性 4含义: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 民族节日 (1)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1)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3)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4)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最终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
13、繁荣进步 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1)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2)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又是世界的(1)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
14、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2)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文化传播 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途径: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5a 通过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交流b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b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传媒 含义:传播媒介;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大众传媒 含义: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15、 优点: 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文化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4、文化交流(1)意义:利己: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利人: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互利:增强各国了解、增进友谊、有利于相互尊重与政治经济文化往来。(2)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世界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世界不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加强,做中外文化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
16、 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地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地位: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地位: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地位: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保留着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鲜明的民族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17、精神纽带 继承性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在文化继承的过程中,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6展的过程中继承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立足于社会实践,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
18、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制度的更替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b 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的作用(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
19、受世界各国关注,教育在文化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在提高综合国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代,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4)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 (在发展先进文化中) 的作用(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原因:教育是发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
20、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措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课 文化创新为什么要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前往发达的不竭动力 意义性 7A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
21、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B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 重要保证综合问题: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第一,根本途径是要立足于实践。这也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第二,基本途径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第三,基本途径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第四,要反对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第五,要
22、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的主体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学习型社会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建立“学习型
23、社会”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作用(1)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2)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的过程。(3)是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4、”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3)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8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
25、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3)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借鉴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
26、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成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2)文化创新,必须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古代辉煌的历程殷周时期(发源):天命神权思想、 “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促进)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进
27、一步发展):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全盛):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延续):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明清时期(面临冲击):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内因;最重要的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外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9在新时期怎样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
28、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博大精深(1)独特性 A 文学艺术 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特点: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B 科学技术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地位: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特点:
29、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意义: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2)区域性.区域文化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民族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3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长
30、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含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105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什么会有创造力,原因在于批判继承和兼容并蓄;为什么会有生命力,因为创新,因为中国文化中的坚韧和平和
31、有德;为什么会有凝聚力,因为其培养了我们朴素的民族归属感,因为其优秀,我们引以为豪。6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 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2)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3)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 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特征: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
32、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作用: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具体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
33、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要性 A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B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C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重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就要把弘扬和培育中华
34、民族精神作为文化11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意义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永远的精神火炬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 足 点: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主 体: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主要途径:(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
35、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当今文化生活的特点:色彩斑斓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文化生活“喜”的表现 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文化生活“忧”的表现文化市场的自发
36、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速区位 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当前我国文化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大众文化的内涵: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怎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严肃的和娱乐的)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12落后文化 含义:各种带有迷
37、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表现:以传统习俗的形式需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腐朽文化 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 “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为什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呢? 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实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
38、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 在个人方面:提高眼力,拒绝污染a 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b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c 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d 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修养,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在国家方面: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a 文化上: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
39、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b 政治上: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c 经济上: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引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文化消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文化生活的 “喜 ”与 “忧 ”及对策)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
40、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推动生产的发展等。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等等。(3)对策: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13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要求和意义 内涵: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
41、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3 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当代文化生活中,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
42、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一个民族和国家,有了先进文化 的指导和支持,就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自立自强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一个政党,有了先进文化的指导和支撑,就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求: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
43、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特点: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内因)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 (外因) ,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
44、同事业。1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a 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要求: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型、全局性作用b 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兵种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
45、尚a 地位: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b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志愿者理念:奉献爱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所有的人共享社会主义的温暖和现代文明的阳光c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基本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
46、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
47、造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为什么、怎么办?)(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措施: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15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措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
48、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原因: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措施: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
49、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a 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 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意义性: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怎么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应该吸取宝贵资源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八荣八耻地位: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