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0KB ,
资源ID:751953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5195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悠悠吴文化 依依梅里情.doc)为本站会员(yjrm16270)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悠悠吴文化 依依梅里情.doc

1、活动领域:综合活动形式:集体适合年龄:大班悠悠吴文化 依依梅里情姚丽娟活动背景:源远流长的吴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梅里(今梅村镇)是吴国之都,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泰伯城荒德未未荒,至今遗址尚流芳。 ”源远流长的吴文化创造了古代的辉煌,也给后世梅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如今,梅里的人民正在以泰伯开拓创业的精神和“三让王位”的至德风范,描绘着现代建设的宏伟蓝图,让素有江南第一古镇的梅村,犹如一颗镶嵌于苏南平原、太湖之滨的璀璨明珠,以其历史悠久、富饶美丽、人杰地灵而著称于世。为了让吴氏

2、的后人我们的孩子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弘扬家乡的文化,展望家乡未来,激发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也为了更好地利用本土资源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设计了本主题活动“悠悠吴文化,依依梅里情” 。主题目标:知道泰伯开发江南梅里的历史,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及名胜古迹等,感受梅里人民的聪明勤劳及泰伯精神,产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具有弘扬家乡文化,开拓家乡未来的强烈愿望。活动一:社会活动游泰伯庙活动目标:1、在游览泰伯庙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泰伯开发江南,创建吴文化的历史。2、让幼儿知道正月初九是梅村的传统节日游泰伯庙,了解人们为纪念泰伯而举行的各种民俗活动,感受节日的喜庆与热闹。3、让幼儿产生对家乡历

3、史文化的热爱和做梅里人的自豪感。活动准备:1、有关年初九游泰伯庙时各种民俗活动的录像带。2、与泰伯庙的管理人员联系有关参观事宜。活动过程:一、看录像,了解本地民俗活动游泰伯庙。1、引导幼儿看录像,提问:录像里放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自己发表见解)2、引导幼儿讨论录像中人们的活动和平时的庆祝活动有什么不同,从而了解年初九的民俗活动方式。3、为什么每年的年初九我们都要去游泰伯庙呢?(幼儿结合自己所获取的知识经验发表见解)4、教师小结,激起幼儿游泰伯庙的愿望。二、游览泰伯庙。1、由教师、管理员带领游览。在游览过程中结合古迹、建筑、史图及管理员的

4、介绍,了解泰伯开发江南的历史,让幼儿了解泰伯的“三让天下”的谦让精神,了解泰伯开拓创业的精神,产生对泰伯的崇敬之情。2、幼儿自由结伴自主结合游览。在自主游的过程中,幼儿可重点游览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如至德殿、采芝堂,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管理员进行调查、询问。三、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在游览泰伯庙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所思。四、教师小结在泰伯的带领下,我们梅里的人民发挥了聪明才智学会了种桑、养蚕、纺织、种植水稻,梅村成了吴文化的发祥地,丝绸产品远销世界,种植技术流传各地,为祖国及世界的物质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听到这里,作为梅里的未来接班人,你们心情怎么样?(幼儿表达心中的情感。 )活动延伸

5、:建构活动“新梅村、新泰伯” 。活动反思:泰伯淡泊权位,三让天下的至德风范及开拓江南,创建吴文化的历史被历史学家载入史册。每年初九,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便会聚集梅村,缅怀泰伯,其盛况空前。为了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渗透于我们的课程之中,我们开展了本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看看、听听、游游、说说等一系列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幼儿了解了泰伯的历史传说,了解了我们的民俗特色活动,产生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激发了做梅里人的自豪感,它更让我深深体会到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幼儿教育理念,要让看得见、摸得着的乡土传统文化成为幼儿教育本土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活动二:手工活动清明团子香喷喷活动目标:1、让

6、幼儿在制作清明团子的过程中学习搓、捏、团圆等技能。2、了解清明吃青白团子的风俗由来,产生对吴地饮食文化的兴趣。3、让幼儿在制作、品尝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的快乐。活动准备:1、预先和幼儿一起打青水,为做青团子准备2、面粉、小匾、电饭锅、小碗、豆沙馅、肉馅等3、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通过故事“青白团子的传说” ,让幼儿了解本地清明节吃青白团子的风俗由来,激发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清明团子的兴趣。二、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讨论清明团子的制作方法1、我们都吃过团子,也有小朋友看过父母做团子,请你们相互交流探讨,怎样制作团子?(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可用语言表达,也可画一些做团子流程示意图)2、教师小结团子的

7、制作方法:和粉分面团搓圆捏壳装馅团圆,重点介绍捏壳和团圆的技能。三、幼儿分工合作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清明团子。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能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捏壳和团圆的步骤,提醒幼儿装馅时不要装得太多,以免在团圆时溢出来。四、下锅煮团子。1、在煮的时候,幼儿洗去手上沾的面粉,收拾整理制作现场。2、在等待团子熟的过程中,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模仿团子下锅、沸腾、浮出水面等各种情景,进行动作创编、表演。五、品尝清明团子,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快乐。活动延伸:1、了解吴地(特别是梅村一带)的具有代表性的风味小吃,如马桥麦饼、梅花糕、海棠糕等。2、在区域中提供橡皮泥及制作风味小吃的

8、模具,让幼儿学习制作本地传统地方小吃。活动反思:这是一个本地传统饮食文化的学习活动,活动中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家乡饮食文化的丰富蕴含,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单纯的示范讲解团子的做法,而是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来自己探讨,摸索其制作方法,并通过语言、图示的方法再现出来,然后通过自己动手来尝试制作团子。在制作过程中,老师通过分层指导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都习得技能、得到发展,如:进行分工合作让能力强的幼儿主要负责捏壳、团圆,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让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负责装馅、搓圆等。在煮团子的等待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让幼儿参与整理,让幼儿创编韵律动作模仿团子煮的过程,有序且有

9、趣,最后在品尝过程中,幼儿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快乐,使活动达到了高潮。活动三:音乐活动大家一起来舂米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旧时舂米的器具,了解舂米的方法,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2、在沉重、有力的劳动性质乐曲中,组织幼儿学习创编表演各种舂米动作。3、通过传统与现代稻作工具的比较,让幼儿感受家乡科技的发展,产生开拓家乡未来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 2、碓臼、踏臼、石杆臼等舂米工具 3、开砻机开砻的录像活动过程:一、看录像,了解现代舂米的方法。1、知道这是什么机器吗?(开砻机)它在干什么?(把谷加工成米)2、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农民是怎么舂米的呢?二、参观旧时舂米房,认识舂米工具,了

10、解舂米方法。1、你知道这些东西叫什么吗?(介绍碓臼、踏臼、石杆臼)它有什么用?(舂米)2、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舂米,体验舂米工作的劳累、艰辛,感受舂成米后的快乐,并观察不同的舂米动作及劳动情景。三、欣赏乐曲大家一起来舂米 。1、这首乐曲听了后有什么感觉,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表见解)2、在音乐伴奏下,观看老师舂米,感受音乐的节奏。四、在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幼儿回忆刚才舂米时的情景,尝试创编不同的舂米动作。1、幼儿自由表演舂米动作。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余幼儿模仿。五、让幼儿比较传统与现代舂米工具的不同,感受现代科技产品的先进。1、看了开砻机舂米和尝试了石臼等工具舂

11、米,你觉得哪种工具好?为什么?2、你能为家乡的稻作劳动发明更先进的工具吗?你想发明创造改进哪些工具呢?(幼儿自由发表想法)活动延伸:1、设计自己发明或改进的各种现代稻作工具图纸。2、继续查找有关古代人们舂米方法的资料。加深对稻作文化的了解。活动反思:这是一个新颖、独特、有创意的活动,它大胆地把劳动与音乐融合在了一起,让幼儿在劳动中欣赏、感受音乐,在音乐中创编劳动动作,整个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大胆想象、模仿及创造的能力,效果良好。活动四:综合活动与蚕有约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采桑、喂蚕的过程中观察、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并学习记录蚕的生长过程。2、让

12、幼儿知道蚕丝能织棉,我镇是蚕丝文化的发源地,丝绸的重要产地,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1、事先与附近蚕农取得联系,准备参观蚕房的有关事宜。2、事先收集各种丝绸产品。3、桑篮、袖套等采桑工具。活动过程:一、欣赏丝绸产品,引起幼儿对蚕桑文化的兴趣。(幼儿欣赏丝绸产品) ,提问:1、这些产品美吗?你知道主要是由什么材料织出来的?2、你知道种桑、养蚕技术最早流传在哪里?是谁传授给我们的?3、想体验一下采桑、养蚕的过程吗?想和蚕宝宝做好朋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实践一下,好吗?二、戴上袖套、桑篮,师生一起采桑叶。让幼儿在采桑叶的过程中认识桑树、桑叶,学习采摘的方法,体验蚕农的辛苦。三、教师和幼儿

13、一起拿着采摘的桑叶来到蚕室,喂养蚕宝宝。在蚕农和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喂养蚕宝宝,学习喂蚕的方法,聆听蚕宝宝吃桑叶发出的沙沙声。四、观察蚕宝宝。讨论:1、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2、蚁蚕是什么变的?吃什么?会不会发生变化?怎样变?五、幼儿自由的向蚕农提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六、带上蚕农送的蚕宝宝回家。活动延伸:饲养蚕宝宝,继续观察并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活动反思:当蚕宝宝带回家后,我们把它养在了蚕盒里每组一个,每天有一个小朋友轮流照顾、饲养,星期天则由老师带回家。在饲养过程中,孩子们观察记录并了解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蚁蚕头眠(蜕皮,不吃不动)二眠三眠大眠吐丝节茧蚕蛾。最后我们还带幼儿参观了缫丝过程,了解如何将茧丝抽出并缫成织布用的丝。这一活动历时整整一个多月,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自己采桑、饲养、观察、记录、了解,他们自始至终都是活动的主人,而教师则是一名支持者、理解者、合作者、帮助者,这一活动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合作意识;还让幼儿成为一名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同时更合理地开发了本土资源,弘扬了地方文化,促进了幼儿全面的发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