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0 ,大小:216.50KB ,
资源ID:750716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5071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妇科60页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scg75082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妇科60页复习资料.doc

1、第 1 节 骨盆骨盆:骶骨(sacrum)尾骨(coccyx) 髋骨(coxae):髂骨(ilium ) 、坐骨(ischium) 、耻骨(pubis) 一、骨盆的类型:分四种类型(一)女型(gynecoid type):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前后径,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 (二)扁平型(platypelloid type):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骶骨直向后翘或深弧形,骨盆浅,较常见。(三)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中骨盆和出口横径均较短,前后径长。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

2、窄而后部较宽。骶骨较直,骨盆深。较少见。(四)男型(android type):骨盆入口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骨盆呈漏斗形,常造成难产。临床上所见多混合型骨盆。骨盆的形态、大小与种族差异以及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和激素的影响。二、骨盆平面和径线(一)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前:耻骨联合上缘 两侧:髂耻缘后:骶岬上缘4 条径线。(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11cm。(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 13cm。(3)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

3、离为斜径,正常平均 12.75cm。左右各一。(二)中骨盆平面 为骨盆最小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2 条径线。(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11.5cm。(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10cm。(三)骨盆出口平面 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出口平面有 4 条径线:(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11.5cm。(2)出口横径:(

4、坐骨结节间径) 。两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9cm。(3)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6cm。(4)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8.5cm。若出口横径短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 时,正常大小的胎儿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骨盆轴和骨盆倾斜度三、骨盆与分娩相关的解剖特点骨盆以髂耻线为界分为假骨盆及真骨盆。假骨盆与产道无关,但径线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测量假骨盆的径线作为了解真骨盆的参考。真骨盆(骨产道)是胎儿出娩通道。真骨盆:骨盆入口与骨盆出口。出口和入口之间为骨盆腔。骨盆腔后壁:骶骨、尾骨,坐骨、坐骨棘、坐

5、骨切迹及其韧带。前壁:耻骨联合。(1)坐骨棘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2)骶骨的前面凹陷形成骶窝,第 1 骶椎向前凸出形成骶岬,为骨盆内测量的重要据点。练习:1.在正常女性型骨盆中,其骨产道最小径线是(D )A.对角径 B.真结合径 C.坐骨棘间径 D.坐骨结节间径 E.后矢状径2.骨盆最小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是(E)A.第 1-2 骶椎间 B.第 3-4 骶椎间 C. 骶岬 D.骶尾关节 E.骶骨下段3.(2002)初产妇,25 岁。妊娠 38 周。骨盆外测量:骶耻外径 18.5cm 髂棘间径27cm,坐骨间径 7.5cm。本例孕妇的骨盆诊断为(D )A.单纯扁平骨盆 B.佝

6、偻性扁平骨盆 C.均小骨盆 D.漏斗型骨盆 E.男型骨盆第二节 骨盆底一、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前部:尿生殖三角;后部:肛门三角。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 3 层。(一)外层浅层筋膜与肌肉:会阴皮肤、皮下组织、会阴浅筋膜。浅肌肉层(3 对肌肉及一括约肌):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肛门外括约肌。(二)中层泌尿生殖膈(三)内层盆膈,由肛提肌、筋膜组成是支托盆内脏器的最主要成分。肛提肌:耻尾肌;髂骨肌;坐尾肌。肛提肌有加强盆底托力的作用。二、会阴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皮肤、肌肉及筋膜) ,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会阴体厚 34cm,呈楔状,由皮肤、皮下

7、脂肪,会阴中心腱联合一对肛提肌和筋膜。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亦与此腱会合。例题:1.会阴侧切时会切到哪些盆底肌肉(B)A.会阴深横肌、坐骨海绵体肌、耻尾肌 B.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耻尾肌C.尿生殖膈下筋膜、会阴深横肌、髂尾肌 D.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坐尾肌E.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深横肌第三节 外生殖器一、外阴的范围和组成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到会阴之间的组织。外阴组成:(一)阴阜(二)大阴唇:两侧大阴唇前端为子宫圆韧带终点。特点: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三)小阴唇:富含神经末梢,非常敏感。(四)阴蒂:具有勃起性。阴蒂头,富含神

8、经末梢,极敏感。(五)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1.前庭球(球海绵体)具有勃起性的静脉丛组成。2.前庭大腺(巴多林腺):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腺管向内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正常不能触及。当腺管口闭塞,形成囊肿或脓肿。3.尿道口: 4.阴道口及处女膜第四节 内生殖器一、内生殖器及其功能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一)阴道:阴道壁由粘膜、肌层和纤维组织构成。特点:横纹皱襞,伸展性大。阴道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覆盖,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部位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

9、流。(二)子宫:1.形态:倒置梨形,重量 50g,长 78cm,宽 45cm,厚 23cm,容量约 5ml。(1)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 1:2,成年妇女为 2:1,老人为 1:1(2)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子宫峡部,非孕期长 1cm。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3)妊娠末期子宫峡部伸展达 710cm 子宫下段。2.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结构不同。宫体:子宫内膜、肌层和浆膜层(脏腹膜) 。(1)子宫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力纤维组成,肌束外纵,内环,中交叉。(2)脏层腹膜: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道格拉斯陷凹)

10、为盆腔最低部位。宫颈:长 3cm由结缔组织、少量平滑肌、血管及弹力纤维构成。(3)宫颈的特点:宫颈管粘膜:单层高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管粘膜也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3.子宫位置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子宫韧带:4 对(1)圆韧带:维持子宫呈前倾。(2)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3)主韧带(宫颈横韧带):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4)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上述韧带、骨盆底肌和筋膜薄弱或受

11、损伤,可导致子宫脱垂。例题:(2004 年)关于子宫的解剖,下述哪项正确(A )A.成年的子宫长 7-8cm,宽 4-5cm,厚 2-3cm B.成年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为1:2C.子宫峡部的黏膜无周期性变化 D.子宫颈主要由平滑肌构成 E.成年妇女子宫颈管长 4-5cm(三)输卵管和卵巢1.输卵管(1)全长 814cm,是精子与卵子相遇的场所,受精卵由输卵管向子宫腔运行。按输卵管的形态可分为 4 部分:(2)间质部(3)峡部(4)壶腹部(5)漏斗部或伞部,游离端呈漏斗状,有“拾卵”作用。输卵管壁粘膜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覆盖。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和粘膜上皮细胞受性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例题

12、1关于输卵管各部,正确的是(A )A.通入子宫壁内的为间质部 B.间质部外侧的为壶腹部 C.峡部比间质部的管腔窄D.漏斗部(伞部)为输卵管宽大部分 E.以上都不是例题 2输卵管的组织结构及生理作用是(C)A.长 6-8cm B. 峡部为输卵管腔最狭窄部 C. 伞部有“拾卵”作用D.内膜为复层柱状上皮 E.输卵管黏膜不受性激素影响2.卵巢(1)产生卵子及性激素,成年妇女的卵巢约 4cm3cm1cm 大,重 56g。(2)骨盆漏斗韧带(3)卵巢固有韧带卵巢表面无腹膜,有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生发上皮。皮质与髓质:皮质在外其中有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髓质内无卵泡。二、内生殖器与临近器官的关系(一)尿道:由于

13、女性尿道短而直,接近阴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二)膀胱:其大小、形状可因其充盈状态及临近器官的情况而变化。(三)输尿管:分腰段,盆段。盆段输尿管在宫颈部外侧约 2cm 处,在子宫动脉下方与之交叉,经阴道侧穹隆顶端绕向前内方,穿越主韧带前方的输尿管隧道,进入膀胱底。(四)直肠:妇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肛管、直肠。(五)阑尾:妇女患阑尾炎时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断。妊娠期阑尾位置可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向上外方移位。例题 1子宫韧带中哪条与输尿管关系密切(D )A.圆韧带 B.固有韧带C.卵巢韧带 D.主韧带 E.骶韧带例题 2A.泌尿生殖膈 B.中心腱 C.盆膈膜 D.盆腹膜 E

14、.盆膈1.盆底的浅层肌肉的肌腱在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会合形成(B)2.覆盖于耻骨弓与坐骨结节之间的三角形平面上的是(A)3.盆底最里面最坚韧的一层,有提肛肌及其筋膜组成的是(E)第五节 女性生殖系统血管和淋巴一、盆腔血管来源与分支(一)动脉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1.卵巢动脉:右肾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左卵巢静脉回流至左肾静脉。2.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的分支,在子宫颈外侧约 2cm 处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3.阴道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阴道上段由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供应,中段由阴道动脉供应,下段主要由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4.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

15、前干终支,并分出 4 支:痔下动脉;会阴动脉;阴唇动脉;阴蒂动脉。(二)静脉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互相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卵巢静脉出卵巢门后形成静脉丛,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二、盆腔淋巴分布与各器官淋巴管的流经方向主要分为外生殖器淋巴与内生殖器淋巴(一)内生殖器淋巴内生殖器淋巴分为 3 组:A. 髂淋巴组:髂总、髂外和髂内;B.腰淋巴组;C.骶前淋巴组。阴道下段的淋巴腹股沟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宫颈大部汇入闭孔淋巴结与髂内淋巴结;小部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韧带入骶前淋巴结。子宫体及底部淋巴与输卵管、卵巢淋巴均输入腰淋巴结

16、;子宫体两侧淋巴可沿圆韧带进入腹股沟浅淋巴结。(二)外生殖器淋巴1.外生殖器淋巴分为深浅两部分,均汇入髂淋巴组。腹股沟浅淋巴结:外生殖器、会阴、阴道下段及肛门部会阴及下肢的淋巴:其输出管经股卵圆窝入腹股沟深淋巴结。2.腹股沟深淋巴结:阴蒂、股静脉区淋巴及腹股沟浅淋巴。腹股沟深淋巴结所汇集的淋巴,又注入髂外、闭孔、闭孔窝、髂内等淋巴结,再转至髂总淋巴结。例题 1关于女性生殖淋巴解剖,下述错误的是(D )A.分为外生殖器以及内生殖器淋巴 B.外生殖器淋巴分为深、浅两部分淋巴结C.浅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阔筋膜上面D.外生殖器有感染、肿瘤时,可直接传播到腰淋巴结,然后注入胸乳糜池E.内生殖器淋巴

17、分髂淋巴组、腰淋巴组、骶前淋巴组例题 2女性,35 岁,因月经过多月经期延长、贫血,血色素仅 56g/L 而决定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主刀医师在考虑手术各部的注意事项时,下述哪项可不必顾虑(D)A.推离膀胱腹膜反折时。避免损伤膀胱 B.推离直肠子宫腹膜反折时,避免损伤直肠C.切断子宫骶骨韧带时,避免损伤输尿管 D.切断圆韧带时,避免损伤输尿管E.切断子宫动脉时,勿损伤输尿管3.卵巢囊肿发生蒂扭转时,其蒂的组成是(B)A.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圆韧带 B.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C.骨盆漏斗韧带,圆韧带,卵巢韧带 D.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圆韧带 E.输卵管,卵巢韧带第一节

18、 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女性从新生儿到老年,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按年龄划分为几个时期:一、新生儿期出生后 4 周内称新生儿期。二、幼年期从出生 4 周到 12 岁称幼年期。在 10 岁以前,身体持续发育,但生殖器仍为幼稚型,约 10 岁起,卵巢中开始有少量卵泡发育,但仍不到成熟阶段,女性特征开始出现。三、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生理特点: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迅速,第二性征形成,出现月经。1.全身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成长迅速,逐步向成熟过渡。2.生殖器官的发育:下丘脑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量的增加,使卵巢发育与性激素分泌增加,内、外生殖器有明显变化(第一性征

19、) 。3.第二性征:音调变高;乳房丰满而隆起;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部的皮下脂肪增多,显现女性特有的体态。4.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卵巢功能不健全,故初潮后月经周期无一定规律,经逐步调整才能接近正常。四、性成熟期(生育期) 。卵巢功能成熟并有性激素分泌及周期性排卵的时期。一般自 18 岁左右开始逐渐成熟,持续约 30 年。在性成熟期,生殖器各部和乳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改变。五、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向衰退过渡的时期。突出的表现为经量减少,最后绝经。一般发生在 4552 岁。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卵。六、

20、老年期此期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老化。由于衰老,性激素减少,易致代谢紊乱。第二节 月经一、月经生理(一)月经的定义: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二)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月经初潮年龄多在 1315 岁之间。(三)月经周期: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两次月经第 1 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 2830 日。提前或延后 5 日左右属正常范围。(四)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 27 日。月经血量多于 80ml 即为病理状态。(五)月经血的特征:呈暗红色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的主

21、要特点是不凝固,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子宫内膜有大量的纤溶酶,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裂解为流动的降解产物。二、经期卫生避免性生活及游泳,保持局部卫生,注意劳逸结合。第三节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一、 卵巢生理功能排卵卵巢生殖功能分泌女性激素内分泌功能二、卵泡发育、黄体形成的周期改变(一)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未发育的卵泡称原始卵泡。每一原始卵泡中含有一个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围绕。1.新生儿卵巢内约有 10 万个以上的原始卵泡2.在妇女一生中仅 400500 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卵泡自行退化(卵泡闭锁) 。成熟卵泡直径可达 1020mm。(二)排卵卵泡发育成熟,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表层细

22、胞变薄,破裂,出现排卵。卵细胞的排出,不是驱逐过程,而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 14 日左右。(三)黄体形成排卵后 78 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 22 日左右)黄体发育达最高峰,称成熟黄体,直径一般为 12cm。(四)黄体退化卵子未受精,在排卵 910 日黄体开始萎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 日,平均 14 日。三、卵巢的内分泌功能1.卵巢合成和分泌: (1)雌激素(2)孕激素(3)少量雄激素2.肾上腺皮质:少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排卵前)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排卵后黄体细胞孕激素与雌激素。雌三醇是雌

23、二醇和雌酮的降解产物。第四节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子宫内膜:(一)功能层:又分为海绵层与致密层。(二)基底层。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随卵巢呈周期性变化。1.在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上皮与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增生期。2.在黄体形成后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分泌期。3.一个月经周期为 28 日,可分为 3 期。(1)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 5-14 日,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在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修复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生改变。增生期又可分早、中、晚 3 期。增生期早期增生期中期增生期晚期(2)分泌期占月经周期的后一半。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分泌雌激素与孕激

24、素,能使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腺体增大。分泌期也分早、中、晚期 3 期。分泌期早期分泌期中期分泌期晚期(3)月经期在月经周期的第 14 日。体内雌激素水平很低,无孕激素存在。第五节 性周期的调控一、卵巢的发育、结构与功能卵巢具有排卵与产生激素两种功能。青春期垂体产生 FSH 的作用卵巢内每个月有原始卵泡逐渐发育。生育年龄妇女一般每个月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而排卵。卵巢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卵泡成熟期、排卵期及黄体期。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发生周期性变化。大量雌激素下丘脑分泌 FSH-RH(负反馈) ;同时雌激素下丘脑分泌 LH-RH(正反馈) 。大量孕激素LH-RH 呈抑制作用(负反馈) 。

25、下丘脑 卵巢释放激素垂体的促性腺激素(GTH),黄体失去 GTH 的支持而萎缩,产生的两种卵巢激素 。内膜失去卵巢性激素的支持萎缩、坏死、出血、剥脱月经来潮。二、丘脑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下丘脑:分泌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与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 ,通过下丘脑与脑垂体之间的门静脉系统进入脑垂体前叶,脑垂体在其作用下,释放卵泡刺激素(FSH )与黄体生成激素( LH) 。三、垂体前叶对卵巢功能的调节1.垂体分泌 FSH 与 LH。FSH 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有产生。排卵前 12 日水平最高,形成高峰,刺激卵泡排卵,促使排卵后的卵泡变成黄体,并产生孕激素与雌激素。2.腺垂体分泌催乳

26、激素(PRL) ,与刺激泌乳有关激素。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 孕激素子宫肌 子宫收缩力增强 松弛催产素敏感增高 降低 子宫内膜 增生 转化分泌期宫颈口 松弛 闭合粘液分泌增加 减少质稀薄 变稠易拉丝 拉丝减少输卵管 加强输卵管收缩 抑制输卵管收缩振幅阴道上皮 增生和角化 细胞脱落加快乳腺管 增生 乳腺腺泡发育乳头、乳晕着色卵泡发育 必需 卵巢积储胆固醇下丘脑 正负反馈调节 负反馈钠、水 潴留 排泄钙 促骨钙沉积体温 排卵后升高 0.30.5,(1)雌激素:两个高峰A.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减少。B.在排卵后 78 日黄体成熟时,形成第二高峰。峰值低于第一高峰,较平坦。(2)孕激素:排

27、卵后 78 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恢复排卵前水平。(3)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雌激素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而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它们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拮抗作用:在子宫的收缩、输卵管的蠕动、宫颈粘液的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水潴留与排泄等。(4)雄激素卵巢分泌少量睾酮,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能促进阴毛和腋毛的生长。少女在青春期生长迅速,也有雄激素的影响。练习题:1.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下列何项因素(A )A.增生期的长短 B.分泌期的长短 C.经期的长短 D.黄体的寿命 E.黄体退化成白

28、体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下述何项是正确的(D )A.使子宫肌肉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强 B.使阴道上皮角化,糖原增加C.单独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 D.使宫颈口闭和,黏液减少变稠,拉丝度减少 E.促进骨钙的沉积3.正确月经来潮是由于(A )A.体内雌孕激素撤退性出血 B.体内雌激素撤退性出血 C.体内孕激素突破性出血D.体内雌孕激素突破性出血 E.体内孕激素撤退性出血4.女,26 岁。结婚 3 年未孕,月经周期规则正常,作宫颈黏液涂片检查,见大量椭圆体结晶呈高度影响,此时下列何项为相应的子宫内膜表现(B)A.增生期图象 B.分泌期图象 C.萎缩图象 D.分泌早期图象 E.增生过长图象5.女,50 岁

29、。月经周期紊乱两年,现停经 40 天,基础体温单项,宫颈黏液羊齿状结晶呈高度影响,此时下列何项为相应的子宫内膜表现(E)A.增生期图象 B.分泌期图象 C.萎缩图象 D.分泌早期图象 E.增生过长图象6.卵泡刺激素(FSH)来源于(D)A.卵巢 B.子宫 C.丘脑下部 D.垂体 E.肾上腺素7.下列各项表述,哪些是错误的(B)A.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无雌激素 B.孕激素是雄激素的前身物质C.卵巢只分泌雌、孕激素 D.甾体激素不称为类固醇 E.女性有月经来潮即说明有排卵第一节 受精与着床(1)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是子宫和输卵管(2)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等待受精(3)受精发生在排卵

30、后 12 小时内(4)受精过程需 24 小时(5)已获能的精子穿过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受精开始(6)卵原核与精原核融合受精完成卵子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待受精精子获能穿过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受精的开始卵原核与精原核融合受精完成受精卵有丝分裂向宫腔移动受精后第4 日进入宫腔受精后第 67 日着床。一、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1.透明带消失2.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3.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4.有足够数量的孕酮。二、受精卵着床后,内膜发生蜕膜变,按蜕膜与受精卵的部位关系,将蜕膜分为:1.底蜕膜:胎盘的母体部分。2.包蜕膜:覆盖在囊胚上面的蜕膜。约在妊娠 12 周因羊膜腔明显增大,使包蜕膜和真

31、蜕膜相贴近,宫腔消失。3.真蜕膜(壁蜕膜):指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宫腔的蜕膜。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一、胎盘的形成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也称丛密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1.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最内层。2.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主要部分。在受精后第 3 周,绒毛内血管形成,建立胎儿胎盘循环。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在胎儿小叶的绒毛间隙处进行。绒毛组织结构:足月胎盘的绒毛滋养层主要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滋养层的内层为基底膜,有胎盘屏障作用。3.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二、胎盘的功能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血管合体膜。(一)血管合体

32、膜:1.合体滋养细胞 2.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3.绒毛间质 4.毛细血管基底膜5.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二)胎盘功能:1.气体交换2.营养物质供应3.排除胎儿代谢产物4.防御功能5.合成功能1.气体交换O2 及 CO2 简单扩散进行交换,CO2 通过血管合体膜的速度比 O2 通过快 20 倍左右,故 CO2 容易自胎儿通过绒毛间隙直接向母体迅速扩散。2.营养物质供应替代胎儿消化系统的功能。(1)葡萄糖能量来源易化扩散通过胎盘(2)氨基酸主动运输通过胎盘(3)电解质及维生素主动运输方式通过胎盘(4)胎盘中多种酶,如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分解或合成物质供给胎儿。3.排除胎儿代谢产物替代胎儿泌尿系统的

33、功能胎儿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4.防御功能胎盘的屏障作用有限。(1)各种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通过胎盘。(2)小分子量药物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畸甚至死亡。(3)细菌、弓形虫、衣原体、螺旋体可在胎盘部位形成病灶,感染胎儿。(4)母血中免疫抗体如 IgG 能通过胎盘。5.合成功能合成激素(蛋白激素和甾体激素)和酶。A.蛋白激素:HCG、胎盘生乳素、妊娠特异性 1 糖蛋白、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雌激素、孕激素。B.酶:缩宫素酶、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等。(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合体滋养细胞妊娠 810 周血清达最高峰持续 12 周后下降产后

34、 2 周内消失。HCG 在受精后 10 日左右即可用放免测定法(RIA )自母体血清中测出,诊断早孕最敏感方法之一。HCG 的主要功能有:作用于月经黄体,延长黄体寿命,使其成为妊娠黄体。HCG 亚基有促卵泡成熟、促甲状腺活性及促睾丸间质细胞活性。与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合用诱发排卵。(2)胎盘生乳素(HPL):由合体滋养细胞产生。于妊娠 56 周用放免法在母血中测出,并维持至分娩。HPL 的主要功能有:与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作用乳腺腺泡,促进腺泡发育,为产后泌乳作准备;促胰岛素生成,增加蛋白质合成;通过脂解作用提高游离脂肪酸、甘油浓度,成为胎儿的主要能源和蛋白合成的能源。是促进胎儿发

35、育的重要“代谢调节因子” 。(3)雌激素:来自胎盘及卵巢。妊娠早期,黄体雌二醇、雌酮。于妊娠 10 周后胎盘多量雌激素。雌三醇前身物质可由母体和胎儿肾上腺及肝产生,是胎盘合成雌三醇的主要来源。(4)孕激素:妊娠早期由妊娠黄体产生,妊娠 810 周合体滋养细胞是产生孕激素的主要来源。三、胎膜及脐带1.胎膜胎膜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 2.脐带足月胎儿脐带长 3070cm,脐带中央有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四、羊水1.羊水的来源(1)妊娠早期的羊水,母血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2)妊娠中期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3)足月胎儿通过吞咽羊水使羊水量趋于平衡。2.羊水的吸收约 50%由胎膜完成

36、。足月胎儿每日吞咽羊水 500700ml,脐带每小时能吸收羊水4050ml。3.母体、胎儿、羊水三者间的液体平衡(1)母儿间的液体交换胎盘,每小时 3600ml。(2)母体与羊水的交换胎膜。(3)羊水与胎儿的交换,通过胎儿消化管、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角化前皮肤等。4.羊水量、性状及成分(1)羊水量:妊娠 38 周约 1000ml。妊娠足月羊水量约 800ml。(2)羊水性状及成分:孕早期无色透明,晚孕羊水略混浊有上皮细胞、毳毛、毛发、少量白细胞、清蛋白、尿酸盐等。羊水中含有大量激素(包括雌三醇、孕酮、前列腺素、胎盘生乳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和酶。5.羊水的功能(1)保护胎儿 (2)保护母体第三

37、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一、生殖系统及乳房的变化(1)子宫体: 子宫底部增长最快,子宫下段次之,子宫颈最少。主要是子宫肌细胞肥大胞浆内充满了有收缩活性的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妊娠 1214 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特点为稀发和不对称,无疼痛感觉,称为 Braxton Hicks 收缩。(2)子宫峡部:妊娠 12 周以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可伸展至 710cm。(3)宫颈:于妊娠早期充血、水肿,致使外观肥大、着色及变软。宫颈粘液分泌量增多。临产时,宫颈管变短并出现轻度扩张。2.卵巢:略增大,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3.输卵管:妊娠期输卵管伸长,可见蜕膜反应。4.阴道:

38、充血水肿呈紫蓝色,皱襞增多,伸展性增加。阴道上皮细胞含糖原增加,乳酸含量增多,使阴道分泌物 pH 值降低,5.外阴:外阴皮肤增厚,大阴唇内血管增多及结缔组织变松软,故伸展性增加。6.乳房的变化: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腺泡增生使乳房较硬韧。乳头增大变黑,易勃起。乳晕变黑。二、循环系统的变化1.心脏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心浊界稍扩大。心脏容量从妊娠早期至妊娠末期约增加10%,心率每分钟增加 1015 次。心尖部闻及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2.心搏量心搏量自妊娠 10 周增加,妊娠 3234 周达高峰。3.血压在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在妊娠晚期血压轻度升高,脉压稍增大。4.静脉压下肢、外

39、阴及直肠静脉压增高,静脉扩张,易发生下肢、外阴静脉曲张和痔。三、血液的变化1.血容量血容量于妊娠 3234 周达高峰,增加 30%45% ,平均增加 1500ml。2.血液成分(1)红细胞:红细胞比容降低至 0.310.34。为适应红细胞增加和胎儿生长及孕妇各器官生理变化的需要,易缺铁。(2)白细胞:从妊娠 78 周开始增加,妊娠 30 周达高峰,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3)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均增加,仅凝血因子、降低。血小板略有减少。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活酶时间轻度缩短。妊娠期纤维蛋白溶酶原增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妊娠期间纤溶活性降低。(4)血浆蛋白:主要是

40、清蛋白减少。四、泌尿系统的变化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代谢产物排泄增多。妊娠中期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扩张、增粗及蠕动减弱,尿流缓慢,尿液逆流易患急性肾盂肾炎。练习题:1.(2002 年试题)妊娠早期羊水的主要来源是(A )A.母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B.胎儿尿液 C.胎儿皮肤 D.胎儿肺 E.胎膜2.(2003 年试题)在孕妇腹壁上听诊,与母体心率一致的音响是(B)A.胎心音 B.子宫杂音 C.脐带杂音 D.胎动音 E.肠蠕动音3.A.25 周 B.28 周 C.30 周 D.35 周 E.40 周(2003 年试题)羊水内出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时间(B)(2003 年试题)羊水内出现

41、肺表面活性物质迅速增加的时间(D)4.(2004 年试题)足月妊娠时羊水量约(B)A.1000ml B.800ml C.600ml D.400ml E.300ml5.妊娠早期卵巢变化的特征是(E)A.卵巢不断增大。黄体持续发育B.卵巢滤泡囊肿维持C.双侧卵巢黄体囊肿存在D.双侧卵巢妊娠黄体形成E.妊娠黄体功能在 10 周后由胎盘取代第一节 早期妊娠诊断一、病史与症状(一)停经:生育年龄妇女,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停经是妊娠最早和最重要的症状。哺乳期妇女虽未恢复月经,仍可能再次妊娠。(二)早孕反应:停经 6 周出现,妊娠 12 周左右自行消失。(三)尿频:于妊娠早期出现尿频。二、检查与体征(一)乳房

42、的变化:乳房增大,乳头及其周围皮肤(乳晕)着色加深,乳晕周围有蒙氏结节显现。(二)生殖器官的变化:阴道壁及宫颈充血,呈紫蓝色。黑加征双合诊检查发现宫颈和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于妊娠 56 周子宫体呈球形,妊娠 8 周子宫体约为非孕子宫体的 2 倍,妊娠 12 周时约为非孕子宫体的 3 倍。三、辅助检查(一)B 超:最早在妊娠 5 周时可见妊娠环。若见到有胎心搏动和胎动,可确诊为早期妊娠活胎。 (二)妊娠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液。(三)宫颈粘液检查:宫颈粘液涂片见排列成行的椭圆体。(四)黄体酮试验:撤退出血。(五)基础体温测定:具有双相型体温的妇女,停经后高温相持续 18 日不

43、下降。第二节 中晚期妊娠诊断一、病史与症状有停经史,腹部逐渐增大。妊娠 1820 周感觉胎动,经产妇出现早些。二、检查与体征(一)子宫增大:手测宫底高度或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可以初步估计胎儿大小及孕周。正常情况下,宫底高度在孕满 36 周时最高,至孕足月时略有下降。(二)胎动:于妊娠 1820 周开始自觉胎动,胎动每小时 35 次。(三)胎儿心音:妊娠 1820 周听诊器闻及胎心。每分钟 120160 次。可闻及脐带杂音与胎心率一致。(四)胎体:于妊娠 24 周以后,触诊时能区分胎头、胎背、胎臀和胎儿肢体。三、辅助检查(一)超声检测:1.B 超显示胎儿数目、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心搏动以及胎盘

44、位置,测量胎头双顶径,及胎儿畸形。2.超声多普勒法能探出胎心音、胎动音、脐带血流音及胎盘血流音等。(二)胎儿心电图:于妊娠 12 周以后即能显示较规律的心电图形。(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儿在宫内的姿势(简称胎势)为: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1.胎产式(1)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2)纵产式两纵轴平行(3)横产式两纵轴垂直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纵产式头先露: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及面先露。臀先露: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单足先露和双足先露。横产式肩先露。复合先露头先露或臀先露与胎手或胎足同时入盆。(四)胎方位胎方位(胎位

45、)胎儿先露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枕先露以枕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练习题:1.胎盘由哪几部分构成(E)A.羊膜、滑泽绒毛膜、包蜕膜 B.羊膜、包蜕膜、叶状绒毛膜 C.羊膜、底蜕膜、滑泽绒毛膜D.羊膜、真蜕膜、叶状绒毛膜 E.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2.关于妊娠期母体心脏变化,下述哪项错误(E)A.心脏容量至孕末期增加约 10% B. 心电图可出现轴右偏 C.心率每分钟增加 10-15 次D 心尖部闻及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E.心脏向左、向下、向前移位第一节 围生医学概念是研究围生期内加强对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卫生保健研究胚胎的发育、胎儿的生理病理以及新生儿和孕产妇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46、的科学。国际上对围生期的规定有 4 种:1.围生期:从妊娠满 28 周(即胎儿体重1000g 或身长 35cm)至产后 1 周;2.围生期:从妊娠满 20 周(即胎儿体重500g 或身长 25cm)至产后 4 周;3.围生期:从妊娠满 28 周至产后 4 周;4.围生期:从胚胎形成至产后 1 周。我国采用围生期计算围生期死亡率。第二节 孕妇监护一、产前检查的时间1.早孕 2.妊娠 20 周产前系列检查3.妊娠 2036 周间每 4 周检查一次4.妊娠 36 周起每周检查一次,即于妊娠 20,24,28,32,36,37,38,39,40 周共再做产前检查 9 次。5.高危孕妇,酌情增加产前检查

47、次数。二、首次产前检查(一)病史;全身检查;产科检查;辅助检查。1.病史(1)年龄:年龄过小过大。(2)职业:接触有毒物质。(3)推算预产期:月份减 3 或加 9,日数加 7。早孕反应开始出现的时间、胎动开始时间、手测子宫底高度、尺测子宫长度加以估计。(4)月经史、孕产史:难产、死胎死产、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史,新生儿出生情况。(5)既往史及手术史:了解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血液病、肝,肾疾病、骨软化症等和作过何种手术。(6)妊娠早期有无病毒感染及用药史;妊娠晚期有无阴道流血、头痛、眼花、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7)家庭史:有无高血压、双胎妊娠及其它遗传性疾病。(8)配偶健康

48、状况。2.全身检查3.产科检查: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阴道检查、肛门检查。(1)腹部检查视诊:腹形、瘢痕、水肿等。触诊:腹壁张力 ,子宫肌的敏感程度,四步触诊法。听诊:听胎心(2)骨盆测量:外测量和内测量。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正常值为 2326cm。髂嵴间径:2528cm。骨盆横径的长度。粗隆间径:正常值为 2831cm。中骨盆横径的长度。骶耻外径:测量第 5 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 1820cm。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 8.59.5cm。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为 89cm。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15cm,表明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 90为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骨盆内测量(24-36 周)对角径(真结合径):正常值为 11cm。坐骨棘间径:正常值约为 10cm。坐骨切迹宽度(骶棘韧带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能容纳 3 横指(5.56cm)为正常。(3)阴道检查:早孕初诊。于妊娠 24 周以后行骨盆测量。(4)肛诊:胎先露、骶骨弯曲度、坐骨棘及坐骨切迹宽度以及骶尾关节活动度。4.辅助检查:常规检查血象、血型及尿常规,还应根据具体情况作下列检查:(1)常规查肝肾功能、甲胎蛋白、血生化、心电图、乙型肝炎抗原等项检查。(2)B 型超声检查。三、复诊产前检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