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友珍:患者对神经衰弱客观认识不足,导致就诊率偏低近日,我国精神卫生中心公布了精神卫生疾病调查结果,涉及到国民的精神障碍患病率、精神障碍患者的就诊率、精神障碍患对疾病认知程度、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等多项指标。这份调查反映出怎样的问题?将有怎样的举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相关的专家。精神卫生流调结果显示,失眠、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是影响国人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中78%失眠问题严重,平均一个月失眠的时间长达15天以上;患有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的人分别占到10.73%、4.83%、3.38%,严重影响了患者学习、工作、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自我保护和自我料理生活能力。患者就诊
2、率低? 60%患者客观认识不足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 )结果显示,在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高,但治疗率较低,全部的患者中仅有5.2%曾在专业机构就诊,中重度患者仅有11.7%曾在专业机构就诊。对此,中华精神卫生研究院特级专家陈友珍指出,精神障碍患者就诊率低主要是患者客观认识不足。近60%的患者对精神卫生或精神疾病知识缺乏,流调结果显示,70%以上的人认为精神障碍就是因为受到了精神刺激,64%的人认为精神障碍无法预防,44%的人认为精神疾病是无法治愈的,23%的人认为精神疾病就是思想出了毛病。精神卫生知识缺乏,对精神病治疗不了解或不信任是妨碍去精神卫生专科就诊的重要原因。其次,社
3、会对精神障碍存在歧视心理。调查还发现,60%的调查对象认为一旦某人患了精神病就不愿意与其交往,30%的人认为到精神病院看病是个人失败的标志,近70%的调查对象认为尽管康复也不应雇用患过精神病的人,歧视造成了正确医疗求助的压力。图:中华精神卫生研究院特级专家陈友珍医学界技术不断创新此外针对精神疾病,我国医学界专家也在不断的努力探索。2009年科学家们采用现代中医生物萃取技术分离出细胞活性物质,调节神经突触处活性的递质平衡。结合现代国际精尖设备,成功研究出“MED经颅神经递质多谱分析仪” ,全面修复受损大脑神经,促进人体各个神经系统的协调平衡,打破精神障碍久治不愈的现象,为更多的神经衰弱患者带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