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1.28MB ,
资源ID:746881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4688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海地标条文说明.doc)为本站会员(j35w1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海地标条文说明.doc

1、上 海 市 工 程 建 设 规 范建 筑 防 排 烟 技 术 规 程条 文 说 明(报批稿)2005 年 ( 上 海 )目 次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防烟设计4 排烟设计5 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6 防排烟系统施工7 防排烟系统试运转及调试8 防排烟系统验收1 总 则1.0.2 原规程主要针对民用建筑,其中包括了一类、二类高层民用建筑。针对 100m 以上超高层,大空间的商场、餐厅、公共娱乐场所、办公室等部位,提出了能满足安全疏散和消防初期扑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应用。在本次修订中加入了厂房及仓库等工业建筑的排烟设计内容,根据工业建筑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应用措施。1.0.3 建筑包括民用建筑、工业建

2、筑及许多特定用途的建筑,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1.0.4 防排烟设计是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研究的主要消防内容,本规程虽然参照了英国、美国的最新技术成果,并结合了本市大量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系统、新设备必然不断出现,当这些采用的技术措施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时,应提出合理的技术依据。1.0.5 由于本规程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参照了国外多个国家先进的技术成果,并结合了上海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的,因此在执行时,如果本规程有规定的,按本规程执行;本规程无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具体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执行。条文中的现行有关规范要求是指施工、设计中碰到的相应内容,也应包括

3、相应的规范,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2 术 语2.1.2 本规程主张采用以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为主,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方式为辅的防烟系统。2.1.10 活动挡烟垂壁是指火灾时能联动下垂的挡烟设施。2.1.22 临界排烟量是指每个排烟口允许排出的最大排烟量。因为当排烟口风量大于该值时,排烟口下的烟气层被破坏,新鲜空气与烟气一起排出,导致有效排烟量的减少。3 防烟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本条文明确了应设置防烟系统的部位。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疏散楼梯间是建筑物内部人员疏散的唯一通道;前室、合用前室是消防队员进行火灾扑救的起始场所;避难层(间)是人员逃避火灾威胁的场所。因此,在火灾时这些

4、场所无论采用哪一种防烟方法,都必须保证它的安全。3.1.2 在高层建筑物中,火灾时会有大量热烟气产生,它会通过垂直通道迅速向建筑物上部蔓延,这就是常说的烟囱效应。这个垂直通道通常包括楼梯间和电梯井道。为了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的需要,在高规中已对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前室作出了明确的防烟要求。根据这几年来高层建筑的使用情况看,一般电梯井道的拔风力亦很大,火灾时烟气仍会通过电梯门的缝隙和井道扩散。为此,在高度超过 100m 的电梯井道中设置加压送风进行防烟已十分必要。3.1.3 本条文应遵循先符合 3.1.1 中的规定,再确定可不设防烟系统的部位:由于居住建筑中居民对建筑物的疏散通道比较熟悉,因此对于

5、高度低于 100m 居住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和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居住建筑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适当放宽了防烟要求。条文强调了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时,前室可以不设加压送风的必要条件是设置独立的前室。这是因为当使用非独立的前室时,从加压送风的楼梯间溢出的空气会因为非独立前室中的其它开口或缝隙而流失,无法保证前室和走道之间的门洞风速,不能有效地防止烟气的侵入。3.1.4 本条文强调了设置防烟系统的两种方式,除了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外,还有一种自然通风的方式。自然通风的方式包括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可开启的外窗。3.1.5 根据工程实测得知,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而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不能保证前室或合用前

6、室的加压送风效果。这是因为当前室通向走廊及楼梯间的门开启时,由于楼梯间的烟囱效应,会将走廊里的烟气倒灌至楼梯间。因此,本条文强调了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时楼梯间也必须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3.1.9 封闭楼梯间也是火灾时人员疏散的通道,当没有可开启外窗时,进入楼梯间的烟气仍无法排除,人员无法疏散。这时应按“高规”中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方式进行防烟。3.1.10 根据工程实测得知,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量仅按保持该区域门洞处的风速进行计算是不够的。这是因为门洞开启时,虽然加压送风开门区域中的压力会下降,但远离门洞开启楼层的加压送风区域或管井仍具有一定的压力,存在着门缝、

7、阀门和管道的渗漏风,使实际开启门洞风速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按保持加压区域内一定正压值所需送风量、保持该区域门洞风速所需送风量以及采用常闭送风阀门的总漏风量三部分之和计算加压送风量是较合理、较安全的。3.1.11 在机械加压送风的部位设置外窗时,往往因为外窗的开启而使空气大量外泄,保持不了送风部位的正压压力或门洞风速,造成防烟系统失效。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机械加压送风的效果。3.1.12 经试验证明,直灌式加压送风方式,是一种较适用的替代不具备条件采用金属(非金属)竖井时的加压送风方式。上海浦东新区香梅花园(36 层)9 号楼的剪刀楼梯间,采用的就是直灌式加压送风方式。经现场实测,楼梯间能达到比较

8、理想的正压送风效果。 在现场实测中还发现,由于没有竖井,楼梯间的压力分布均匀性较差:从 36 层3 层,压力下降了约 40%,近送入口楼层门的漏风量较大,所以,直灌式送风机的送风量宜比表3.3.7-1,3.3.7-2 中的送风量增加 20%,并且,超过 20 层的高层建筑,宜采用上下部位对送的方式3.2 自然通风方式的要求3.2.1 由于热烟气的上升作用,进入楼梯间的烟气除了一部分从中部和下部的开启外窗扩散外,必然会有一部分烟气上升到最高层。为了保证顶层楼梯间的疏散条件,防止烟气的积聚,顶层楼梯间必须开启外窗,并应保证一定的开启面积。3.2.3 发生火灾时,避难层(间) 是楼内人员,尤其是行动

9、不便者逃避火灾威胁、等待救援的安全场所,必须有较严格的安全要求。本条文规定避难层(间) 应设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这是为了加强其自然通风的效果,采用对流通风的方式,迅速将入侵的烟气排除。规定每个朝向上的开窗面积,除了保证排烟效果外,也是为了满足避难人员的新风要求。3.3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要求3.3.1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火灾时保证人员快速疏散的必要条件。除了保证该系统能正常运行外,还必须保证它所输送的是能使人们正常活动的空气。为此,本条文特别强调了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必须是室外不受火灾和烟气威胁的空气。一般应将进风口设在排烟口下方,并保持一定的高度差;必须设在同层时,应保持两风口间

10、的相当距离或设在不同朝向的墙面上,并应将进风口设在该地区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同时,为保证加压送风机在一个安全的、不受火灾威胁的环境中运行,防止将加压送风机随便放置而导致不能运行的情况发生,条文特别规定了加压风机房的耐火极限要求,或将风机置于不受火灾威胁的室外屋顶平台上。当条件受到限制时,保证加压送风机在建筑物内有火灾的情况下,避免受火灾的影响,保证正常运行。3.3.2 在一些工程的检测工作中发现,由于加压送风口位置设置不当,不但会削弱加压送风系统的防烟作用,有时甚至会导致烟气的逆向流动,阻碍了人员的疏散活动。当前室采用常闭式加压送风口时,消控中心只需打开火灾层送风口。因为火灾时,虽然三层(火灾层

11、及其上、下一层)同时疏散,但产生烟气只有一层。所以,只需开启火灾层本层风口,阻挡烟气。当前室采用带启闭信号的常闭防火门时,可设常开式加压送风口。鉴于目前国内的产品质量及管理制度不尽完善,因此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选用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如图 3.3.2-1 所示,加压送风口的位置设在前室进入口的背后。火灾时,疏散的人群会将门推开,推开的门扇将前室的送风口挡住,加压空气无法正常送出,降低了前室的防烟效果。如图 3.3.2-2 所示,疏散楼梯间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防烟方式,而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前室的加压送风口正对着疏散楼梯间的门。火灾时,高速度的送风气流直接通过该门进入楼梯间,同时却将走廊上的

12、烟气卷吸进来,阻碍了人员的疏散。这时采用顶送式加压送风口或前室门上的风幕形式,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图 3.3.2-1 挡住加压送风口的疏散门 图 3.3.2-2 设置不合理的加压送风口3.3.4 为使整个加压送风系统在火灾时能发挥正常的防烟功能,除了进风口和风机不能受火焰和烟气的威胁外,保证其风道的完整性和密闭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常用的加压风道是采用钢板制作的,在燃烧的火焰中,它很容易变形和损坏,失去输送空气的能力。因此,本条文要求非设置在独立管道井内的加压风管,应有耐火极限的要求。3.3.5 本条文规定的目的与条文 3.3.4 相同,也是为了保证加压送风井道在受火灾威胁时能正常工作。3.3.8

13、本条文规定的目的是使系统能均匀地送风。对于目前有的楼梯在避难层不转换,楼梯上下是通的这种情况,送风系统的总送风量可按整个楼梯进行设计,但风机位置应分开设置。3.3.11 电梯井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既可以代替前室的加压送风方式,又可以防止烟囱效应的产生,其送风量的大小是参照国外相关设计的数据。4 排烟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对于一幢建筑,当本条文所列部位发生火灾时,应采用排烟方法进行烟气控制。其目的是将烟层界面保持在事先定好的高度,提供足够的能见度,便于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接近火区进行灭火。4.1.2 本条文应遵循先符合 4.1.1 中的规定,再确定可不设排烟系统的部位:排烟部位主要应针对

14、着火的区域,因此房间设有排烟了,走道可不设。对于房间门至安全出口较近的走道,考虑人屏住呼吸,可一下子到达安全区域,故对这些场所的走道排烟作适当放宽。小房间要每间设排烟有困难,故对此类建筑只要求在走道或回廊设置排烟设施。中庭、大堂等高大空间,当高度较高且内部可燃物较少时,其上部能满足在一定时间内的蓄烟量,不会影响人员疏散,对此类场所只要求中庭或大堂周围的室内区域应设置排烟设施;机电用房,无人员停留。且其门为防火门,故不要求设置排烟设施;单层小于 2000m2 的汽车库,其汽车库的进出口可直接排烟。4.1.3 本条强调了排烟系统设置的两种方式。高层建筑主要受自然条件,如室外风速、风压、风向等影响一

15、般采用机械方式较多,多层建筑比较简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少,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较多。工业建筑中,因生产工艺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无窗或设置固定窗的厂房和仓库,丙类及以上的厂房和仓库内可燃物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烟气很难排放,这从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厂房、仓库火灾案例已反映出来。为此设置排烟系统是必要的。考虑到厂库房建筑的外观要求没有民用建筑高,因此可以采用采光带、采光窗进行排烟。4.1.4 中庭与回廊或室外各部位之间应作为不同防烟分区,应设置挡烟垂壁或卷帘。4.1.5 上、下层之间应是二个不同防烟分区,应设置挡烟垂壁或卷帘。4.1.6 防烟分区过大时(包括长边过长 ),会给排烟设施的设置带来困难。对于逃

16、生和消防灭火也会带来不便。保证一定的清晰高度主要是有利于人员逃生和消防扑救。4.1.7 当烟层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小于 15或烟缕质量流量大于 150kg/s 时,会造成烟羽流的层化,造成机械排烟方式和自然通风排烟方式都难以有效排除烟气。因此,必须调整挡烟垂壁的高度,达到可排烟的要求。4.1.10 在同一个防烟分区不应同时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和机械排烟方式,主要是考虑到两种方式相互之间对气流的干扰,会影响排烟效果。4.2 火灾模型的确定和排烟量4.2.2 火灾模型是根据建筑物着火区域部位的热释放量进行计算确定的。表中的热释放量是材料燃烧时单位时间内所释放产生的热量。它参照了国外的有关实验数据。4

17、.2.3 为了确保系统的排烟效果,本条文对某些场所的最小排烟量进行了规定。这些场所如采用自然方式排烟时,本条文对窗的设置位置及开窗面积分别进行了规定,目的是使走道排烟符合气流组织要求,并满足最低排烟量的要求。4.3 自然通风方式的要求4.3.1 火灾时烟气上升至建筑物顶部,并积聚在垂壁、梁等形成的储烟仓内。因此,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必须开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当设置在外墙上时,对设置位置的高度及开启方向本条文都作了要求,目的是为了确保自然排烟效果。4.3.2 可开启外窗的型式有侧开窗和顶开窗。侧开窗有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平开窗和侧拉窗等。其中,除了上悬窗外,其他窗都可以作为排烟使用,如图

18、4.3.2 所示。在设计时,必须将这些作为排烟使用的窗设置在储烟仓内。如果中悬窗的下开口部分不在储烟仓内,这部分的面积不能计入有效排烟面积之内。在计算有效排烟面积时,侧拉窗按实际拉开后的开启面积计算,其他型式的窗按其开启投影面积计算,可见图 4.3.2,用公式 4.3.2 计算:Fp=FcSin (4.3.2)式中 Fp有效排烟面积,m 2;Fc窗的面积,m 2; 窗的开启角度。当窗的开启角度大于 70 度时,可认为已经基本开直,排烟有效面积可认为与窗面积相等。图 4.3.2 可开启外窗的示意图当采用百叶窗时,窗的有效面积为窗的净面积乘以系数,根据工程实际经验,当采用防雨百叶时系数取 0.6,

19、当采用一般百叶时系数取 0.8。4.3.3 由于排烟窗的设置位置和设置高度均有一定的要求,对于中庭、两层以上大型商场、大型公共娱乐场中设置在顶部或外墙上的排烟窗,火灾时靠人去手动开启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条文对这些场所设置的排烟窗作了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的要求,以确保火灾时排烟窗能自动开启进行排烟。4.3.4、4.3.5 考虑到排烟的效果,因此要求较均匀地布置顶窗、侧窗和采光窗、采光带。4.3.8 由于采光带、采光窗是由火灾烟气将其熔化后才具备排烟效果的,因此除均匀布置外,还规定了在一定火场区域内排烟口面积应达到防烟分区所需的总排烟面积。4.4 机械排烟方式的要求4.4.1 作为排烟风机,应

20、有一定的耐温要求。据日本等有关资料介绍,排烟机要求能在280时连续运转 30min 以上,国内生产的普通中、低压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轴流风机都能满足本条文要求。当排烟竖井内烟气温度达到 280,烟气中已带火,此时应停止排烟,不然会造成新的危害。因此,本条文规定了排烟机入口处应设置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并联锁关闭排烟风机。4.4.2 本条文的规定主要是为了确保加压送风机的吸风口不受到烟气的威胁,以满足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需要。4.4.3 为保证排烟风机在排烟工作条件下,能正常运行 30min,防止风机直接被火焰威胁,就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空间放置排烟风机。当条件受到限制时,也应有防火保护;但由于排烟风

21、机的电机主要是依靠所放置的空间进行散热,因此该空间的体积不能太小,以便于散热和维修。4.4.4 排烟风管可采用金属材料或不燃材料制作。本条文对管道内风速作了限定原因是因为风速过大,会增加风机压力损失并会引起金属风道共振。4.4.5 为了防止排烟管道本身的高温引燃吊顶中的可燃物,本条文规定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风管应采取隔热措施,如在排烟风管外包敷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材料,并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 150mm 的距离。4.4.7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口都是常开风口,而作为排烟口在火灾时,为了确保排烟量,只有着火处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才开启排烟,其它都要关闭,这就要求通风空调系统每个风口上都要安装自动控制阀才能满足

22、排烟要求。因此,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当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合用同一系统时,应避免系统误动作,在控制方面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证。4.4.8 当排烟管道布置在多个防火分区内时,为了防止火焰烧坏排烟风管而蔓延到其他防火分区,排烟井道或排烟管道必须要有 1h 的耐火极限,特殊场合(如通过疏散通道等处)采用 2h 的耐火极限,并设置必要的 280防火阀。图 4.4.8 为一些常用的、比较合理的处理方法。图 4.4.8 排烟管道布置示意图4.4.10 利用吊顶空间进行间接排烟时,可以省去设置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提高吊顶高度。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吊顶空间作为排烟管道,因此必须对吊顶有一

23、定的要求:首先,条文要求吊顶材料必须是不燃材料;根据规范要求,在一、二类建筑物中,吊顶的耐火极限都必须满足 0.25h 以上,在排放不高于 280的烟气时,是完全可以满足运行半个小时以上。其次,条文规定了烟气流入口的颈部排烟风速不宜大于 2.7m/s,这是为了防止由于风速太高,抽风力太大会造成吊顶内负压太大,把吊顶材料吸走,破坏排烟效果。经调查,常用的吊顶材料每平方米单位面积的重量不会低于 4.5 公斤,在 2.7m/s 的颈部风速的情况下,能保证这样的吊顶的稳定性。4.5 排烟区域排烟时所需的补风要求根据空气流动的原理,在排除某一区域空气的同时,也需要有另一部分的空气与之补充。排烟系统排烟时

24、,补风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理想的气流组织,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的进入。5 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5.1 防烟系统设计计算5.1.1 机械加压送风量公式的选取:根据正压送风系统要求,应保持疏散通道一定的正压值以及开启着火层疏散通道时要相对保持该门洞处的风速,总送风量应由保持加压部位一定的正压值所需的送风量和门打开时保持门洞处风速所需风量,以及考虑采用常闭风口时送风阀门的总漏风量三部分组成,而如果采用常开风口时就不用考虑送风口的漏风量,以此作为计算理论依据,综合各公式并借鉴国外设计的经验,选用高层建筑空调和节能书中给出的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5.1.2 利用消防电梯井加压送风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

25、经济意义,目前上海中保大厦等国外设计公司设计的项目采用消防电梯井加压送风方法,有关资料介绍日本也有成功实例,此次作为新方法介绍。由于电梯井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与当地的温度等因素有关,因此选用最不利情况(冬季室外温度最低时),公式选用加拿大防火设计规范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采用-7曲线。5.1.3 由于加压作用的力的方向与疏散方向相反,如果压力过高,给开启疏散门带来困难,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有资料表明当正压值大约在 102Pa 时,门难以打开,因此本条文规定了最大压力差。公式选用美国 UBC 规范的有关公式。5.2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5.2.1 火灾时的最小清晰高度是为了保证室内人员安全

26、疏散和方便消防人员的扑救而提出的最低要求;也是排烟系统设计时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对于单个楼层空间的清晰高度,可以参照图 5.2.1(a)所示,公式 5.2.1 也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对于多个楼层组成的高大空间,最小清晰高度同样也是针对某一个单层空间提出的,往往也是连通空间中同一防烟分区中最上层计算得到的最小清晰高度,如图 5.2.1(b)所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的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 Z 是从着火的那一层起算,见图 5.2.1(b)所示。图 5.2.1 最小清晰高度示意图5.2.2 排烟系统的设计计算取决于火灾中的热释放率,因此首先应明确设计的火灾规模,设计的火灾规模取决于燃烧材料性质、时

27、间等因素,为确保安全,按可能达到的最大火势确定火灾热释放量。在实际使用公式进行火灾热释放量的计算时,,应对燃烧物质与表格中列举的进行类比,以确定火灾增长系数。排烟系统的启动方式一般由人工和自动启动两种方式,自动启动可以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启动或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联动启动,所以启动时间一般较难确定。因此该公式进行计算应在数据明确的情况下方能使用。5.2.3 轴对称型烟缕、阳台溢出型烟缕、窗口型烟缕、墙型烟缕和角型烟缕为火灾情况下涉及的五种烟缕形式,计算公式选用 NFPA92B,其形式如图 5.2.3-1、5.2.3-2、5.2.3-3、5.2.3-4 所示。轴对称烟缕的火源不受附近墙壁的限制,

28、墙型烟缕的火源的一侧靠墙,受附近墙壁的限制,角型烟缕的火源的垂直两侧靠墙,受附近墙壁的限制。图 5.2.3-1 轴对称型烟缕(原图)图 5.2.3-2 阳台溢出型烟缕图 5.2.3-3 窗口型烟缕(原图)图 5.2.3-4 墙型烟缕图 5.2.3-2 阳台溢出型烟缕图 5.2.3-4 墙型烟缕5.2.5 排烟风机的风量选型除根据设计计算确定外,还应考虑系统的泄漏量。5.2.6 如果从一个排烟口排出太多的烟气,则会在烟层底部撕开一个“洞” ,使新鲜的冷空气也被排出,降低了实际排烟量,见图 5.2.6-1,因此确定了每个排烟口的最高临界排烟量,公式选用 NFPA92B。图 5.2.6-1 排烟口的

29、最高临界排烟量示意图图 5.2.6-2 排烟口设置位置参考图5.2.7 自然排烟系统利用烟的浮力为排烟提供动力,排放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气的厚度和温度,自然排烟系统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现上海许多项目已经使用此方式,因此推荐比较成熟的英国防火设计规范的计算公式。6 防排烟系统施工7.1 进场检验7.1.1 风管板材的厚度以满足系统的功能需要为前提的,本条文从保证风管质量的角度出发,对常用的钢板风管的最低厚度进行了规定;在一些场所需要采用防火风管,则应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达到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风管。7.1.2、7.1.4 强调了对电动、气动驱动装置的可靠性的检验。7.2 系统施工7.2.1、7.2.

30、2 风管、风道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管、风道由于结构的原因,少量漏风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过量的漏风则会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因此提高风管、风道的加工和制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隔热,条文规定了材料的种类及厚度的要求,以达到隔热的效果。防火风管的制作和连接应参照其检测时的要求实施。7.2.3 如果风机与管道的连接方式不合理,将直接增加风机的阻力损失、降低风机的效率,因此根据工程经验,在连接时风机与管道之间宜用 1.0m1.5m 的金属管道连接,以减少风量的损失。7.2.7 本条文对送风机、排烟风机至墙壁或其它设备的距离作了规定,主

31、要目的是为了便于风机的维护保养。7.2.8 活动挡烟垂壁在火灾时根据控制信号自动下垂,将烟气围在一定的区域内,以确保防烟分区划分的有效性,因此要保证其的严密,此条文规定了活动挡烟垂壁的安装要求。7.3 系统调试7.3 风管、风道的强度和严密性能,是风管、风道加工和制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保证防排烟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强度的检测主要检查耐压能力,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性能。条文中对不同系统类别及功能风管的允许漏风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允许漏风量是指在系统工作压力条件下,系统风管的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允许空气泄漏的最大数量。这个检验方法与国际通用标准相一致。7.3.4 本条文规定系统调试时,应对

32、每个常闭送风口、排烟口、自动排烟窗和活动档烟垂壁的执行机构进行手动开启及复位的试验,是考虑到当前我国防排烟系统阀门安装质量和阀门本身可靠性方面尚存在各种问题。因此,通过调试时手动开启及复位试验,能及时发现系统安装及产品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排除,以保证系统能可靠、正常地工作。规定送风机、排烟风机需能够正常运转 2h,无异常声响。本条文规定了送风机、排烟风机风量的要求应与铭牌相符。铭牌上规定的是风机的额定风量,由于风机的选型是根据系统本身要求的性能参数所决定,如果风机风量与铭牌标定值相差很大,就很难使该正压送风系统或排烟系统达到规范要求。7.3.5 本条文规定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自动排烟窗和活动挡烟垂壁的联动要求。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联动送风机、送风口、排烟风机、排烟口、自动排烟窗和活动挡烟垂壁等设备动作,以保证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7.4 工程验收7.4.1 本条文规定了防排烟系统竣工验收前,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术文件。完整的技术资料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实施有效监督的基础,也是竣工验收时对系统的质量作出合理评价的依据,同时,也便于用户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