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24.50KB ,
资源ID:745856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4585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唐代诗人李绅.doc)为本站会员(hskm5268)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唐代诗人李绅.doc

1、唐代诗人李绅(772 年846 年) 【诗人及背景】李绅,唐朝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长于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 。李绅出身于一个官员家庭,曾祖父李敬玄,世居亳州,曾为武则天中书令。李绅年少时丧父,从小勤奋好学,年青时就有诗名。二十五岁西游长安,结识了大诗人元稹、白居易。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元和二年(807 年)南下金陵,在镇海节度使李幕下当书记。次年授校书郎。元和十四年(公元 819 年)被召回长安,授右拾遗。穆宗即位以后,他被授翰林学士知制诰。不久升任中书舍人,后又调任御史中丞,受守旧派大地主李逢吉的排挤,他和韩愈同时被罢官。先后被贬为江西观察使、端州司马、浙东观察使。开成元

2、年(836 年)任河南尹,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等。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 4 年。会昌四年(844 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846 年)病逝扬州,终年 74 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谥“文肃” 。李绅对历史的最大贡献还是诗歌。唐朝诗歌盛行,但也有脱离现实片面追求形式美的诗风。李绅注意社会时弊,关心民间疾苦,以乐府的形式用新题写时事,称之曰新乐府。李绅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李绅结识了元稹和白居易两位大诗人后,使新诗扩大到 50 首,取名新乐府 。这种新乐府诗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

3、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当时在诗坛上影响很大,文学史上称为“新乐府运动” 。 所可惜的是,李绅所写的二十首新题乐府后来散佚了。现存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追昔游是他在六十多岁时编写的,用各种体裁来追述生平的遭遇和经历,是宦海升沉录,内容平庸。但他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 ,思想性较强,对“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社会现实作了较深刻的揭露。代表诗作悯农( 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意】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诗境】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

4、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悯农(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意】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

5、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诗境】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