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33KB ,
资源ID:740583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4058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巧设疑问,让历史课堂充满教学艺术.doc)为本站会员(fmgc7290)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巧设疑问,让历史课堂充满教学艺术.doc

1、 巧设疑问,让历史课堂充满教学艺术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设置疑问来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艺术,以便更好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維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设置疑问教学艺术有效教学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即使到教师非讲不可的时候,我也尽可能用变换音量、音调、说话速度和感情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想方设法让学生用听、视、触、嗅等多种感觉器官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指体现教学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完美形态的艺术形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

2、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课堂教学而言,包括备课教学艺术、驾驭教材教学艺术、导人教学艺术、讲解教学艺术、设问教学艺术等。我仅就课堂设问来谈一谈教学的艺术性。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这是思考的结果。历史学习中学生的疑问将是学习进步的最大动力。因此本文主要谈谈课堂教学中的设疑问题。一、巧问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往的教学,教师采用满堂灌,一言堂,学生被动的接受,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新课改之后,则要求教师更多的站在学生的立场,更多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语)。著名的教育

3、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问题才会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 ”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学启于思,思起于疑” ,可见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精心设置疑问,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突破心理认知冲突,进而去发现研究突破疑难,更好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我在讲必修二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我首先讲述了当今社会失业人数激增、美国银行倒闭、世界经济萧条等现实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今世界在经济一体化加强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如何避免或克服这种问题,从而引出本课

4、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现实,以史为鉴,为我所用,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引趣激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之处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应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 ”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寻找学生的兴趣

5、点,设计教学环节,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教师则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疑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切忌教师直接讲出答案)感悟历史,体验成功的快感。我在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时,有学生产生质疑:现在世界各地区域冲突时有发生,那么会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呢?学生们众说纷纭,各持一词。我抓住这一疑问让学生回忆、分析 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灾难,然后从当今世界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等多角度引导学生解决疑虑:虽然现在先进的科学科技足以毁灭地球无数次,但世界人民的觉醒及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突出作用,世界大战不会轻易发生,和平与发展才是主流。这种通过设置疑问学生讨论分

6、析教师适当点拨教师释疑的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性,从而唤醒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错误设疑。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学生对历史事件、基本概念和性质等模糊不清,往往张冠李戴,在理解时不知不觉就会出现错误,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充分暴露他们的错误,然后加以分析指导。或者专门收集和编制一些学生易错的知识,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克服思维定势,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讲述太平天国运动时,故意将其性质说是反帝反封建,后来学生提出疑问时,我顺势设疑: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为什么可以说是反帝爱国呢?在学生讨论之后,指出这一性质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特别

7、是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其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通过这种错误的设疑,学生对这一问题更加清楚明了。因为能反映和暴露学生错误主要是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来回答。比如一道练习题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认可b.新技术的推动c.国际金融业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纷纷建立此题很多学生误选 d,而参考答案选 b。解题的关键是对“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这两句的解读。在学生看来,人教版教材把跨国公司表述为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认为它进行的全球

8、性经济活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新科技改革仅仅是一个“物质条件” ,所以不如“主要力量”明显,因而多数选 d。其实这个题目考查的是生产力这一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它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生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它就是社会前进的发动机,当然也就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引擎” ,显然新科学技术革命才是经济全球化根本的最主要的原因。第三,如果把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的“载体”而不是“主要力量”来表述更妥当。所以在做这道题时,我让学生多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一练习答案的探究过程,正是对生产力的深刻理解,正是对为什么要“科教兴国”这一

9、项重大国策的最好注释,正是对抓住新科技革命这一机遇迅速增强综合国力紧迫感的最好认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这种错误设疑的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以进一步地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拓展设疑,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新课程改革下,为了能够培养发展全面、素质过硬和能力较强的新型人才,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习历史,就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学会分析解决当今问题。而所谓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

10、次。形成知识的广泛迁移能力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历史学习2004.1)比如我在上完罗斯福新政后,让学生总结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胡佛的不干涉经济政策,然后我展示了一段奥巴马上台时的竞选宣言,帮助学生联想美国总统奧巴马上台所面临金融危机的政治背景,引出我要拓展的问题:请问奧巴马能够成为美国的第二个罗斯福吗?面对目前的金融危机,他将如何迎接挑战?我们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如何克服现在这种困难?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开始讨论总结,回答地比较精彩,取

11、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五、结尾设疑,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一节有效的历史课,既要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更要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的探究能力。同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巧问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开头,更应有跌宕起伏、充满趣味的中间,也应有意犹未尽、令人深思的结尾,所以在结尾设疑不失为课堂总结的一种好方式。它能使课堂词虽尽,而意无穷。我在课堂将结束时,往往会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既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联系,又能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比如我在讲述必修 2 第 11 课经济建设的曲折与发展时,

12、由于时间跨度较长,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既有成就又有挫折,如何认识这 20 年里的经济建设,从学生探究的能力考虑,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综合认识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有过严重的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并领导人民取得巨大成就。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充满活力的党。那么你们能在课后找到相关的史实能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充满活力的政党吗?这种结尾设疑既为下面的教学内容作了铺垫,同时也使新旧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本人近三年探究和努力,感受到新旧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对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的要求的不同,也深刻认识到,要做到有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艺术,让课堂充满智慧,让学生拓展思维,在课堂中挖掘他们的潜能。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选择恰当的能够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创设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陸地学习的课堂环境。参考文献1刘家访编著, 上课的变革 ,2吴松年编著, 有效教学艺术 ,3于有西主编, 中学历史教学法 ,4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9 年第 1、z、4、7 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