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典美学,南开大学文学院 杨岚,绪论,中国古典美学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古典美学的对象与范围 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分期 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本课程设计,中国古典美学的价值与意义,美的超越性质 美学与精神体系 现代社会的怀旧意识 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 中国古典美的价值 中国古典美学的特质,中国古典美学的对象与范围,美 审美意识 审美文化 审美范畴 艺术 文艺批评 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中国文化圈的审美观念,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丰富芜杂 模糊 追求精神性的经验形态 和谐 自然 雅俗分明 艺术美学 生活美学,发端:先秦两汉 发展:魏晋-明末 总结:清前期,老子的美学思想,道
2、法自然 涤除玄鉴 朴素 玄同 辩证法 反者道之动,庄子的美学思想,目击而道存,不可视闻授 道进乎技 技艺 道 养生 游刃有余的自由 象罔 混沌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 游乎天地之一气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游心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有待无待 顺应自然的至高自由,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圣人贵天法真,不拘于俗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澹然无极,众美从之。,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坐忘 游于虚 内审美 以虚体道 游心说 山水画 虚实静动 绝圣去智 审美心胸,养生 与世浮沉 材不材 法天贵真的愚人,大美 至乐 体悟 意象语言 激情 气运 神思 警句,道家
3、道教道学与美学,母系文化 黄老之术 战国 君王南面之术 巫史术数 气功医术 内丹修炼 民俗层面 节庆 庙会 风水 天象 道易五行 玄学 玄言诗 魏晋风度 人物品评 形与神 精气神 神仙术 仙与鬼,道与审美,智慧 长生 功德 道术 风度 气功 道行 武术 经诀 太平经抱朴子等 仙界与自然 清谈 隐逸 通阴阳法术 济世 离尘 道与绘画 山水 澄怀味道 神明降之 气韵生动 人物 形神兼备 神韵 道 与诗 陶 李 苏 陆 园林 宋瓷 音乐 心学 童心 情教 风雷之文,儒家,内仁外礼 大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君子三畏 兴观群怨 比德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文质彬彬 野与史 中和 温柔敦厚 雅正 无邪 尽
4、善尽美,仁,“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克己复礼 为仁”(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 “巧言 令色,鲜仁矣”(论语学而)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 语泰伯)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能行五者于 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论语微子) ;“博学而 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美育,游于艺 成于乐 诗教 礼教 乐论 韶乐郑声,孟子,性善论 四端说 教化扩充 万物皆备于我 人格美 善信美大圣神 共同美感 心同理同,理义悦心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配义与
5、道,至大至刚,塞于天地,荀子,天行有常 天人之分 制天命而用之 虚壹而静 心为形君,神明之主 非相 心术与形相 合礼仪态美 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伪也 伪者文理隆胜也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全粹之美,乐论,乐者,和之不可变也,礼者,理之不可易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 乐者乐也,人情所必不免也 感动善心,立乐之方。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奸声逆气-乱,正声顺气-治 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墨家的非乐思想 兼爱 功利主义 实用主义 法家 政治艺术 法 术 势 霸权霸气 统一 实力 实质
6、 内核 明法阴术造势 兵家与艺术技巧 布局 势 柔克刚 少胜多 哀兵胜 三鼓 上兵 不战而胜 阴阳家 诗意世界 名家 逻辑与抽象形式,秦汉美学,秦大美 宫室威丽 陵墓气势 统一国家 统一思想 焚书坑儒,西汉雄浑气象,黄老之术 修养生息 清净无为 事少功多 综合物态化 感性化 壮丽 巨丽 丽靡 俗尚 雄大 健猛 董仲舒的神化儒学 正名 三纲五常 仁义孝悌 礼乐教化 综合 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 天地之美本于黄老讲论道德总统仁义横八极致高崇 大美 大道 大丈夫 (知大己小天下) 大乐大慧 大观,荆歌楚舞 壮美 夷狄乐 胡舞武舞 大曲百戏 以俗为雅 汉赋 宏丽 建筑 巨丽 雕塑 画像石 士人心态与文学
7、独尊儒术 五经博士 致用 广大之文 论文气势 史记散文,东汉崇实,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咏歌 舞蹈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正得失 美教化 发乎情止乎礼义 王充 疾虚妄 为世用 真美 真伪虚实是非 效验 功用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屈原辩 贾谊 亏 司马迁 洁光 杨雄 玉碎 班固 露才扬己 狂狷 王逸 绝世俊彦,墓葬文化世俗化 人物画写实 书法 饰文字以观美 雕塑生动 日用陶瓷工艺乐府民歌 文人五言诗 抒情小赋,魏晋美学,玄学影响 有无之辩,越名教而任自然 王弼以无为贵,嵇康和阮籍等“贵无”论 郭象各适其性 得意忘言的审美方式, 重神遗
8、形的审美鉴赏 重自然轻雕饰 重情适性的审美人格. 道教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到南北朝时基本定型 葛 洪 “ 道 “ 又 等 同 于 “ 玄 “ “ 一 “ ,“ 玄 之 所 在 , 其 乐 不 穷 , 玄 之 所 去 , 器 弊 神 逝 。 “天 地 之 大 德 曰 生 。 生 。 好 物 者 也 。 是 以 道 家 之 所 秘 而 重 者 , 莫 过 于 长 生 之 方 也,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也谈到,“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着重论述了中国艺术中的意境和
9、空间意识问题,认为中国艺术中的空间表现了人与悠久无限的大自然生命的亲切统一,是一种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时空合一的空间;这种空间意识是以道家和周易的宇宙观为哲学基础的。,魏晋美学,佛学影响 一是佛教心性理论与自由意识; 二是佛教般若学促使主观真实为重要内容的艺术真实; 三是佛教形神观中的重神倾向促成并强化了审美-艺术思维中“贵神似,重写意“的审美追求.这些变化正是魏晋时期的中国古典美学走上自立、自为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魏晋美学, 大多集中在魏晋时期;所录内容涉及多人,几乎囊括了魏晋时期所有的士族俊义;其叙述语言生动活泼、收录取材贴切真实,极好地保存了当时文人生活的诸多材料。 清谈 艺术 性格 竹
10、林七贤 宗白华:晋人之美”在于神韵 飘逸 在丹、酒、姿容、玄谈的外在表象后面,蕴含着对自身价值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悲叹。姿容的飘逸与内在的智慧、忧伤结合,成为魏晋风度的美学典型。,魏晋之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直接影响到人物的评议标准、文人的人生态度乃至文学艺术的美学境界。诸如神气、神情、神韵、神貌、风神、风韵等概念的提出,表明人的个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遗形取神的表现方法已受到作家、艺术家的相当重视 宗白华认为“魏晋人以狂狷来反抗这乡原的社会,反抗这桎梏性灵的礼教和士大夫阶层的庸俗,向自己的真性情、真血性里发掘人生的真意义、真道德。这是真性情、真血性和这虚伪的礼法社会不肯妥协的悲壮剧
11、” 魏晋美学的“个性化” 理性,道家人格美,道教“仙格”美 艺术鄙实贵虚、略形取神,建安文学、曹 丕 说 “ 文 以 气 为 主 “ ; 萧 子 显 已 用 了 “ 气 韵 “ 的 概 念 : “ 文 章 者 , 盖 性 情 之 风 标 , 神 明 之 律 品 也 。 运 思 含 毫 , 游 心 内 运 , 气 韵 天 成 。 “ 田园诗文、谢灵运的山水诗陶渊明的避世潇洒 音乐 书法 帖学在以王羲之(行楷)为代表魏晋南朝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美:空灵、跌宕、萧散、遒媚、洒脱。与其说晋人书法高不可及,不如说是晋人的精神境界后人无法企及。 晋人多喜爱行草书,书体流美多变,圆转遒丽与他们所崇尚的“不激不厉
12、”的思想风格是相契合的。极具儒家风范,当然其中不同程度融合了“唯道集虚”的道家色彩。在这种风气的盛行下,书法的“轩举 ”与“骏爽”,雄强与激切几乎笼罩着整个书坛,写意之风十分盛行。 园林 琴棋书画,绘画山 水 顾 恺 之 说 : “ 凡 画 人 最 难 , 次 山 水 , 次 狗 马 ; 台 榭 一 定 器 耳 , 难 成 而 易 好 , 不 待 迁 想 妙 得 也 。 此 以 巧 历 不 能 差 其 品 也 。 ” 、宗 炳 说 : “ 夫 圣 人 以 神 法 道 , 而 贤 者 通 , 山 水 以 形 媚 道 , 而 仁 者 乐 之” 。 、 王 微 、 谢 赫(六法)。 绘 画 美 学
13、的 三 个 重 要 命 题 “ 澄 怀 观 道 “ 、 “ 明 神 降 之 “ 、 “ 气 韵 生 动 “ , 都 受 到 了 道 教 美 学 思 想 “ 道 “ 美 论 、 “ 明 神 “ 或 “ 神 明 “ 的 宗 教 化 审 美 体 验 论 、 “ 生 “ 美 观 等 的 影 响 。,刘勰,刘勰(约465-约532) 通佛经 晚年出家 慧地“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章学诚评价) 意象 审美意象 艺术想象 艺术形象 隐秀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思感文外之旨 复意为工 生动可感或试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 风骨 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 诉情必显
14、 析辞必精 风清骨峻 情理 言(文辞笔墨)文,象(神形)秀,意(风骨情理)隐意象 质,神思 思接千载,视通万理 (观物取象)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清和其心,调畅其气 意得理伏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知音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贵古贱今,崇己抑人 ,信伪迷真鉴赏能力 审美趣味(会己) 披文入情 博观圆照 六观: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隋唐美学,隋与秦 唐与汉 大运河 大兴城 洛阳城 唐扩建长安城 宇文恺 东西两都 昭陵乾陵 大雁塔小雁塔 阁楼密檐 天水泥塑龙门石雕 服饰游戏 万象更新,孙过庭书谱,张怀瑾书断书议 文字论,张彦远历
15、代名画记,荆浩笔法记, 形景 同自然之妙有,度物象取其真, 山水之象,气势相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凝神遐想,妙悟自然,诗歌美学 孔颖达五经正义 诗言志 在己为情 ,情动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 白居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儒家美学 王昌龄诗格物境情境意境,皎然诗式诗情缘境发,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谢赫 取之象外)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思与境偕 风格论 意境类型 老子哲学绮丽,道释儒 李杜王 李 张 怀 颜 吴道子 李思训 张萱 王维,道 同自然之妙有(孙过庭) 空白 水墨 张彦远 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 玄
16、 托名王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荆浩 六要 气 韵 思 景 笔 墨 景,搜妙创真,气韵与意象统一度物象而取其真 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佳.张 外师造化,内得心源张彦远 绘画审美欣赏:妙悟自然,物我两忘(宗炳:澄怀味象,澄怀观道),儒 孔颖达 诗言志 记忆 怀抱 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感物而动 情与物 白居易 诗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文合时诗合事,善理人者,宣之使言,上下达和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动情质而径,直而切 现实主义 反对嘲风雪弄花草,释 佛与禅 空与无 寂与静 性与心 渐修与顿悟 形式与实质 指与月 自性即佛禅与艺
17、参禅与审美 禅与道 闲散与逍遥 素淡与豪放,物 形 象 景 境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象罔 王昌龄 物境 情境 意境 视身心 生感取以境照之,思则便来,境思不来,不可作文. 以心击物,深穿其境 水中见日月 皎然 诗情缘境发 取境高逸 否定苦思丧自然,难险出奇句固当绎虑于险中,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 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 司空图: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所尚也. (刘勰 神与物游)意境类型 宇宙本体与生命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道真自然冲淡雄浑 虚静 苏轼:虚固纳万境,诗仙 诗圣 诗佛 有我 无我 忘我 诗僧 空明 诗鬼 诗人 张旭 颜真卿 怀素 吴道子 李思训 王维 酒 茶 琴,初唐 四杰
18、 不平之气 盛唐 边塞 中唐 浅切 险怪 隐逸古文运动 政论游记散文 变文 晚唐 杜牧咏史 李商隐无题 温庭筠花间词 李煜 四季 四时,宋代美学,文官政府 科举不论门第 南方趣味 理学意识形态 控制道释 度牒 理 玄道 自性 儒学哲学化 禅学为盛 文以载道 文以害道 说理为文,议论为诗 阴柔儒雅 朱熹: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陆九渊 心学 陈亮叶适 功利之学,清明上河图 世俗生活 商业 宋陵雕刻 文祥 媚态观音 供养人 宋瓷技法 雅 宫廷赏花钓鱼 文人习性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服饰限制 缠足,民俗工笔 从宫庙到民间 宫廷花鸟 画院 皇帝 仁宗徽宗 画学 黄派 细节观察 文人写意山水 苏轼 文
19、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 士夫画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米芾 信笔天真 书法笔触 云山烟岚 南宋残山剩水,从唐书重法到宋书尚意 苏黄米蔡 刚健婀娜 苍豪 集古大成 百纳碑 修养 学养 感性自然,诗文,西昆体 隐晦靡丽 江西派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苏门 理趣 化工 严羽:诗有别材别趣,非关书理也,然读书穷理才可极其至.诗者,吟咏情性也,. 兴趣与工奇 宋词 柳永 苏轼 李清照 艳豪婉 散文 印刷普及 欧阳修 文章与造化争巧可也苏三 王安石入于儒 出于道 逃于佛,南宋,平话小说 话本 杂剧南戏 滑稽 市井 残山剩水 竹石梅兰松 俗雅 人物含恨 折枝碎叶 雕塑精致世俗 地狱变相 晚唐体
20、与 辛弃疾 岳飞 陆游 政论 讲学 叙史 述异,元代美学,成吉思汗 大哉乾元 两倍 东迁 草原文化 辽 西夏 金 元 混一华夷 民族压迫 蒙古色目汉南 叛逆包容 雅俗合流 俗主流 大漠之风 尚武 迁移 包 酒 歌舞,元杂剧 宋代城市 瓦舍勾栏 滑稽杂剧 唐传奇 宋戏文 金院本 元杂剧(乐舞讲唱百戏) 一本四折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 (西厢记) 马致远旦本 末本 悲剧 平民 鬼复仇 结局平缓 喜剧 伦理 社会 救风尘 正面人物 叛逆 南戏 笛鼓板弹拨 舒缓 (琵琶铮弦索) 四五十出大 质量低 北曲引进剧本改编 婚姻家庭题材 女,散曲 蒜酪 口语 衬字 俗 讽刺 郁畅 犯圣自嘲 高祖还乡 以丑为美
21、 丑真村厚,文人画 雅文化精髓 走出院体 赵孟幅 反对媚俗 (极工致而一览意尽)自然四大家 黄公望: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 荒寒倪瓒 洁癖 竹 写胸中逸气 迂 疏淡王蒙 胸具造化,落笔不入俗眼 深秀吴镇 梅花庵主 滋润 泼墨渲染(王冕墨梅) 书画合体 写与描 笔气 写意抒情 主体意识 元青花瓷 白瓷 综合融通 阿拉伯 故事绘,明代美学,推崇理学治国 皇权与道统 王守仁 天理人欲 八股文考试 市民文化 礼与华 消费时尚游玩花虫狎妓娶妾 纺织业 五彩瓷 纸陶竹漆铜 景泰蓝 古与现 工艺 大众文化 台阁体 古典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唐宋派散文 平民风格 吴中风流四才子 浪漫复古 人性解放 思想解放 李贽 公安派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趣 入理愈深,去趣愈远 靠拢俗文化 雅俗贯通 小品文 竟陵派 文人独立 孤凄美,小说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金瓶梅 三言 戏剧 临川派 唯情论 绘画 仇 沈 文 唐 徐 木刻版画 心学 童心 情理 情教 浪漫主义 市民文艺,清代美学,复古主义 禁欲主义 考据 古雅 压制资本主义因素 戴震 黄宗羲 龚自珍 康梁 金圣叹 李渔 袁枚 朱耷 石涛 扬州八怪 小说美学 桃花扇 长生殿 聊斋 红楼梦 儒林外史,王夫之 情景说 叶燮 理事情 才胆识力 变 石涛 一画论 王国维 意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