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师要尊重学生心灵感受摘要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灵感受,必须通过“主体”发挥作用。教师与每一个学生都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和学生心灵沟通。教育学生,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慈母之心审视学生,以慈父之爱沟通情感,施以厚爱,培养自信、挖掘潜力。尊重 学生 心灵 感受当今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新任务、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转变思想。面对基础教育上出现的困难、任务,应怎样去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怎样去面对这些问题,应怎样去
2、探索和研究学生,成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首要任务。研究学生就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客观事物只有作用于人脑,才能实现反映机能产生心理,教师要研究学生就要掌握这些规律。一、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常面带微笑,老师的微笑是鼓励,2是鞭策,是一种催化剂,老师每一个微笑的眼神、动作,都能使学生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尊重和信任,使其心灵发生变化,产生积极主动的情绪,这种情绪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进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当今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观、学生观和
3、教学观。教师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在九四年的一堂数学课中,我无意中伤害了一位优秀学生,在上这堂课时,我提问另一位学生,这个学生答不上来,这时该优秀生抢着回答,我拉着脸说:“又没有提问你,你着什么急”。从那以后,这位同学从不回答问题,学习情绪低落,这说明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能够随意画出想画的图画,学生既是教育的客观,又是教育的主体。毛泽东同志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又说:“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外因,儿童内在的矛盾是内因,教师只有通过儿童
4、自身的矛盾才能被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愉悦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怎样才能把学生当作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呢?31掌握教育规律,了解学生。教学是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要掌握教学的特殊规律,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如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犹如黑夜里摸着走路。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通过巧妙的组织起来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采、生机勃勃的集体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经历作透彻的了解。在洒坪小
5、学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学生未进教室上课,任课教师说:“爸爸妈妈拿钱给你读书,你为什么不进教室上课” ,该生说:“我没有妈妈,你不知道吗”? 任课教师未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触痛了学生的心灵,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不便。2尊重学生,学会赏识。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 。人性之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得到赏识,这是每一个孩子的成才之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 。没有常识就没有教育。尊重他的人格。不可损害他的自尊心,不能态度粗暴、随意呵斥,要有热爱之心,有爱心,情感才会发
6、自内心、纯真、动人和富有感染力,师动情,生动心,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情感上的沟通,所授知识就会被学生抑制的心理4屏障挡回。通过情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犹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古代教育家总结,教师要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关系,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3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创造力,注重其心灵上的感受。人的创造力首先来自于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创造力就无从谈起,真正良好的教育是设法启发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则是要求孩子们循规蹈矩,进行理性的冷静思考,以至于学生
7、常常在“正确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老师斥为不对。有一则“小学生造句”的事例: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其实,造这些句子不仅对词意的理解正确,而且造得主动传神,不落俗套。然而我们的教师都给打了个“”使学生仅有的一点点创造性的嫩芽,就这样被摧残了。正如单加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他们随着成年而逐渐消退了自己身上的艺术,创造力最终被扼杀了。在报刊上登过这样一组漫画,一个大人用积木为孩子搭了一座整齐壮观的楼房,可是孩子走过来一脚把它踢倒,自己搭起了歪歪斜斜的楼房,虽然他搭的远不如他爸爸的好,但他5对自己搭
8、的楼房却很欣赏、很满意,这组漫画反映了儿童要求主动性的心理,同时这也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若家长能趁机加以赏识、鼓励,相信今后孩子的创造力将会不断被挖掘。4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要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备课中,就必须研究教材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方式,授课时注意情思、讲究情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满腔的爱去唤起学生信任,融洽好师生关系,发挥学生情感心灵深处的内因作用,使学生在教师情感外因作用下,产生“双向反馈” 。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有全面的素养,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和才能,还要有崇高的思想品德,能为人师表。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
9、成长有着特殊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学生密切地注视教师的一举一动,加里宁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富于敏感的、既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眼睛在盯着他”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年轻的心灵如此深远的影响” ,如徐特立对毛泽东同志的影响,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等这些例子,都说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6远的。教师不仅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还要尊重其心灵上的感受,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找出心灵上的“病根” , “治病”救人,从而挖掘心灵深处的宝藏,教师发现学生心灵上的“
10、病根” ,不能视而不见,见而不闻,要有耐心,因人而异,根据其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找出“病因” ,及时“救治”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多给孩子转变的时间。三、尊重学生自尊心,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灵健康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影响发展智力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环境能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发挥儿童的创新精神。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怎样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环境呢?1小学生自尊心较强,情感容易流露、转换,喜怒哀乐易于表露,自控能力较差,意志薄弱,分辨事非能力差,容易接受积极的影响,也易接受消极的影响,但在学生眼里,教师有很高的威信,根据这一特点,要和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多鼓励、少批评
11、,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儿童的心灵很脆嫩,教师要精心爱护,不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对于学生思想上消极的因素,坚持正面引导,反对压服、粗暴的办法去对待。毛泽东同志讲过:“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讨论、批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7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经常批评,会使其心理变态,往往认为别人看不起他,即使做了好事,别人也不会说好,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因而也就自暴自弃,缺乏自尊心。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使自己感到做了好事有人夸,从而树立自信心,经过多次表扬,思想得以进步,自尊心
12、得以尊重。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1)细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天赋、长处,也有不同的弱点,如有的口语能力强,有的数学能力强,有的喜欢小实验,有的喜欢养小动物,作为教师应当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利用他们的长处,发展他们的能力。(2)对学生态度要和蔼。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遭到失败挫折时,要亲切、和蔼的向他们进行讲解,使其调整心态,使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和失败,采取措施克服和解决。(3)教职工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愉快、兴奋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恐惧和紧张对学生的发展不利,紧张压抑的环境氛围,会使学生正常思维中断,言语能力结巴,手脚无措,无法继续思考,因此要给学生创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愉快的学习环境。总之,教师情感的投入,8言行的表率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耐心细致地创设一种宽松舒适的环境气氛,这些都是对学生心灵感受的尊重,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教育的主体方面。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方面,二十一世纪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更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心灵的感受。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为社会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