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 ,学习方法,三个层次能力的要求(可以将书翻至394页)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单项、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题,15%)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掌握这些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名词解释题,判断题,30%)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包括简单应用与综合应用。(简答、论述题,35%、20%),绪论,一、“文化”的界定 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一、“文化”的界定,“文”本意
2、花纹,即各色交错的纹理。后被引申。 伦理学中引申为后天形成的修养、品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在政治领域引申为文治教化,即主张用礼乐教化来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武功”相对。孔子论语:三纲五常风雅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靡靡之音,1.“文化”名称的来源,“化”本意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化”也指教化。荀子不苟:“驯至于善谓之化”。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这里的事物既可以指自然之物,也可以指人的思想。易贲卦:“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合成见于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3、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词,常作文治教化之义。,我们今天常用的“文化”一词,其意义显然与古代的不同,它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 当时,对这个词没有下定义,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使用“文化”一词。据分析当时的含义大致有三:一是与“文明”同义;二是广义的,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内 容;三是狭义的,单指精神方面的内容。 发展到今天,文化的含义更为广泛: 指“读书识字”,不识字要学文化, 指“修养”,言行粗鄙要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是文学艺术、文博、图书等。 作为专门术语的文化,在考古学中是指先民的遗址、遗物,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
4、口文化 在其他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中,不少人同意文化是指“观念形态”,政治、经济以外都在其列; 也有人则作更广泛的理解,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文化,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文化的定义虽然众多,但在内容上有许多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形态(也称观念形态),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 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识能力等。 第二,生活方式,即人们对其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家庭生 活、社会生活等的态度以及在这些方面采取的形式。 第三,精神的物化产品,即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透过物质形式能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上述
5、三个部分基本上概括了文化的范围。但我们必须注意,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三个部分的内容简单相加就可以了,而是这三部分内容互相影响、互为前提,并按待定的序列有机组合而成的。,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三个要点: 广义文化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以人为中心 历史概念,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其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人化的自然”,狭义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
6、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 其关注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到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 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 文化事象(与文化现象的辨析) 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文化产品的概念也有广狭义之分。 广义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例如:纺车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的生产工具、器具等不称为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区别 产品为实体,可感可见。它体现了某
7、种观念,且以某种形态记载或体现出来。如雕塑、画作、史籍、乐谱等 观念为一种思想观念、审美观等,只在人头脑中存在,未能以实体的形式为人所见。,文化内涵,社会上的事物各有其归属领域,但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由于它们产生于人类的创造活动,所以也可以属于文化范畴。 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有些则表现为多种事物的联系性。 玉梳有大小之分,服饰有季节之别单一性 唐代服饰轻柔飘逸,明代服饰保守庄重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8、,文化事象(与文化现象的辨析),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活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赵飞燕与杨贵妃、入世与隐逸、士农工商地位等),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新
9、文化运动),文化政策: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政策对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主导作用。 (“双百”方针),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次,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共同体文化) 原因:共同的文化源,华夏文明 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多元一体
10、 汉民族文化主导,凝聚和团结各民族文化,两个文化层次,底层文化:即民间文化,不依赖于统治阶级所创造拥有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如剪纸、民间传说故事、话本小说等,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1.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领会) 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一切文化事象都有其时代背景,体现其时代特色。 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2.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3.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所共
11、有,表现形式不一致。(文学精神、等级观念) 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可以起积极作用,也会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课程性质:秘书专业、新闻专业的必修课,是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不同于中国文化史(书12页)目的与要求:对中国文化发展各分科有初步了解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中华民族文化)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基本内容,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理解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发展所起
12、的作用,及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和地域广大带来的多样性,了解中国古代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及经验教训。,第一节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一、中国地理简要的概况 中国地形地势情况三大阶梯:青藏高原(西藏)高原与盆地(云南、四川)黄土高原(关中地区,见书15页)蒙古高原、山西高原(晋北)、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以南,羌族人、吐蕃人,古巴人、羌人、汉族人,“百越”民族等,后消失,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是大陆的整体性 众多河流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沟通东西,贯穿南北) 虽然地形多样,但交通便利,地区间可实现交流沟通,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饥荒灾病情况,大
13、部分处于温带气候,部分为亚热带气候;东部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 灾害性气候有:旱灾、洪涝、蝗灾病虫害 我国是一个多灾荒的国度。,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民族的联合与融会,是中国的古文明得以延续至今。 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促成“大一统”观念。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3.地缘特征与中
14、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地缘,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帕米尔高原以南至蒙古高原,广阔的以草场、山地、沙漠、戈壁的以游牧为特征的区域。 草原民族迁徙,进入高原,称为高原主人 与中原关系:中原兴,逡巡与学习,或被迫远徙、内迁;中原衰,进攻入住,称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与新创造者,中原文明短暂停滞后继续发展。百年往复,构成中原文明的历史命运。(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清) 由差异带来的对峙、冲突、融合中,走向共同发展。,三、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北方民族南进,中原文化人群迁入南方,南方的文化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北宋南宋) 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激烈的民族融合同
15、时并举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 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1.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不是必然的。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九州”,保存在尚书中的禹贡: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1、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洲;2、渤海,泰山之间为青洲;3、黄海、
16、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4、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5、荆山以南、衡山以北为荆州;6、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7、华山以南、怒江以东为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8、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9、西河以东、东河以西为冀州。,2.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他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生存质量和状态。 (建筑、农业等)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晋商明清鼎盛一时:地理交通、食盐资源)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春秋战国七国依托山川,开展政治经济文化以竞争为目的的的建设) 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状元乡”),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17、秦汉时期实施文化的“大统一”,将全国分为哪四个地域文化? 1、“山西”地区。即关中地区2、山东地区。即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 3、龙门一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4、江南地区。,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论述题),(l)正统文化的主导作用: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向。(2)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的作用: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合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地域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以至发展。,(3)地域文化相互交流的意义:地域
18、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竞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他们在为同一的文化做出贡献的同时,影响着本土后人的价值感。荣誉感。不仅是京城,任何交通便利的都会、城镇都有这样的文化功能。 (4)特定地域文化的保存作用: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第三节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一、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 孟子不违天时观,在古代具有代表性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
19、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例:先秦时期,大规模的狩猎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砍伐树木一般也在秋冬季节。 有文献记载政府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历代各种起到环境保护功效的措施。(1)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2)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西北环境有相当大的意义。(3)历代的皇帝贵族的灵寝,都讲究植树造林。(4)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遮拦敌人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绿化作用。,(5)在保护西北
20、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唐朝在西北甘陕交界地带,设有规模庞大的养马场,以支持国家的武备;那一地区,正是黄河几个重要支流的上游地区。所以,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状态好。,趣味故事一则,朱元璋与柿树(爱植树的皇帝)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核、桃、枣;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
21、,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明初的植树活动:(1)1391年,朱元璋意图在将来建造一支从事海上扩张的海洋船队,在国都南京地区共栽种了近5000万株梧桐树、棕榈树和漆树。他预计建造的海洋船队在他有生之年虽然没有完成,但最终于15世纪初叶在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手里完成。(2)第二年还下令移民到淮河一代的居民,每家必须种植200棵桑树、200棵枣树和200棵柿子树。之后又把种植桑、枣树的命令推广到全国范围。(3)明洪武年间的种树总量在10亿棵左右。,二、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 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l)开垦土地。历朝历代都
22、极其重视土地的垦殖。与土地的开垦相伴,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先秦时期的魏国曾有李俚的“尽地力之教”,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现出集约经营的特点。汉武帝时期曾有“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亩产量。,(2)兴修水利。水利的兴修,不仅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恶。唐宋时期,正是由于大量兴建败塘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幅度提高,最终在后中期以后,南方成为经济中心。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将任、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在宁夏地区所形成的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在
23、太行山以东的晋、冀、鲁。豫地区,众多的水利灌溉工程,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地带。西北的水利系统,还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众多的水渠,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引进农田时,也起着降低黄河泥沙含量的作用。那时的关中地区,良田千里,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3)开凿运河。开凿运河是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开凿利用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修。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安清运的游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等。 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隋朝大
24、运河建成。唐代中期以后,大运河的偏南一支运输江南来的粮食,成为维系唐帝国命脉的交通线。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如宋代首都开封(古称东京体梁)、扬州等。宋代所以把都城建在属于平原地区的开封,也主要就是为了沛河的水运。元朝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这时的大运河基本是南北方向。沿着运河有一系列新的城市的繁荣。清朝后期,因黄河泛滥和海运的兴起,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1、过分开垦土地。(1)过分开荒破坏了植被生态,结果引起沙化。 (2)开垦土地破坏环境的事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过分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土地围湖造田,致使两湖一带湖
25、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同时由于上游地区森林的采伐过重,长江水的泥沙含量也不断的逐年增加。,2、林木的滥砍滥伐。(1)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森林资源的损失,即意味着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上去呈逐渐增加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悬河。公元10世纪以前,黄河虽有改道现象,但不严重,基本是稳定的、安流的从10世纪到唐五代开始,黄河下游迁徙变为常态。主要原因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2)与黄河迁徙互为因果的是北方原有的大量湖泊的淤塞以至消失。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危害更为严重。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河入海,又造成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了更大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