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48.50KB ,
资源ID:725106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2510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公交运营集中调度模式下之新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初探.doc)为本站会员(ysd153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公交运营集中调度模式下之新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初探.doc

1、1公交运营集中调度模式下的新问题及解决思路初探本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已实施网纪智能化运营车辆安全监控与调度系统的柳州公交历时三年多来取得的绩效进行初步总结,结合自贡公交面集团、泸州公交集团、济南公交的应用经验,阐述了在新的调度模式下,特别是在“运营调度与现场保障分离”和“传统分散调度”新老调度模式的转型期内,引发出的运营现场管理对新型调度模式适应能力不高而发生的新问题,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如何建立保证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得以正常应用的运营机制,最后指出,公交企业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是持续改善和提升公交运营管理水平和公交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才能不断提升公交企业的社会形

2、象和综合实力。1 智能化运营车辆安全监控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应用概况以柳州公交为例:柳州公交于 2007 年 4 月进行试运行,2007 年 7 月实现对全市所有公交线路(共 102 条)上的全部运营车辆(共 1020 辆)运营过程的数字化安全监控,公司取消传统分散调度作业方式,全面推行公司一级的集中调度模式,至今已正常运行近两年。新型“运营调度与现场保障分离”的集中运营调度模式给传统的公交分散调度作业方式引入了全新的管理方式,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对提升公交运营管理水平的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我们也发现,在新旧运营调度模式的转型期内,出现了一些新的运营管理问题和矛盾,认识到提高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和全体

3、职工对新型运营管理模式的适应能力,是保证新型调度模式能够发挥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的作用的关键。下面通过对公交在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初步总结,重点对新型集中调度模式下出现的新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作初步探讨。22 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应用取得的绩效:2.1 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是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动公交管理创新的优良载体。第一,PDCA 管理循环模式贯穿在系统中推广应用。系统通过计算机程序和 GPS 车载信息采集系统,从对运营行车作业计划的制定、运营指令的实施、针对线路客流的变化进行调整、总结经验而改善和优化原有的行车作业计划,在公交运营管理上真正实现PDCA(计

4、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运行模式。第二,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实现“控制链式”的先进管理方式。在集中调度模式下,运营车辆“管理、使用、维修”的一系列管理过程通过系统实现“控制链管理”方式,利用软硬件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对各个生产环节运行状态实现“自锁” 、 “互锁” 、 “连锁”控制,形成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控制链” ,保证各项业务流程上和每个环节责任明晰,个人作业行为合乎规范,否则系统将自动予以提示或者纠正。第三,客观、准确、完整的数据采集分析,为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在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运行中,运用电子数据体系,对车辆运营过程状态和车辆维修保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5、的数据进行实时、准确、完整、客观的采集分析,为运营现场“管、用、修”协调运行提供详尽数据,为企业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打好基础。2.2 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为解决公交运营管理两大历史难题提供了技术手段,初步实现了对运营车辆行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第一,实现对车辆运行过程的动态安全监控和超速自动警示,提高运营车辆安全行车安全系数,降低行车安全事故频率;系统实现对车辆行车的不同路段设置不同的车速控制限值,对违章超速车辆自动发出语音警示和自动记录在案,一切用数据说话,违章人员心服口服,有效提3高驾驶员自觉安全行车的目的。据柳州公交的精确统计,2008 年 7 月数据与 2007 年同期相比,交通责任事故

6、下降率为 42.86,立案责任事故下降率为 33.33,车厢客伤事故下降率为 55.40,运营安全间隔公里上升率为 49.72,事故费用在赔付增大的情况下,仍然下降 3.87,再者,由于行车速度适宜和匀速行驶后,车辆油耗下降率约 12。第二,实现对公交车辆运行位置、间距和进出站正点率等运营现场管理状况的数字式监控,系统还能自动对各线路中途站点达到时间的准点情况进行判断并提示调整行车间隔,系统可以根据预定的或变化的现场运营需求自动发出调整指令,提高运营车辆正点运行率,提高运营调度效率,调度中心单台计算机可以调度线路高达 15 条以上,单班 8 名调度员便取代了原有的 86 名分散在各个车站的调度

7、员,承担公司属下四个分公司 102 条线路上全部共 1020 辆运营车辆的运营调度任务。据统计测算,系统实施后的 2008 年 7 月数据与 2007 年同期相比,运营调度效率提高约 300%,运营车辆周转率提高约 15%,运营趟次兑现率达到 97,行车正点率提高 95。2.3 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采集各种运营和维修数据客观、准确、完整、及时,为持续改善运营业务流程提供依据,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运行实现对公共汽车安全行车过程的作业信息实时、客观、精确、全面反映和自动记录在案,便于分析找出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律,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全面记录和收集线路运营的大量数据,为运营管理部门摸索客流和

8、运营调度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日常行车作业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3 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原因分析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的应用,给公交运营管理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和采集了大量珍贵的运营数据,大大提高运营现场对人力、车辆、管理资源利用能力,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新的4运营管理模式与传统运营管理惯性之间不可避免得发生碰撞,引发出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适应。3.1 贯穿在集中调度系统中并强制推行的现代管理理念与传统公交运营管理惯性之间的发生激烈碰撞,造成部分管理者和职工对新的管理模式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对新的调度模式不能适应。3.1.1 一些单

9、位和部门的中层管理者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新的管理模式认识不足,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新型管理模式的运行,特别是对运营过程的控制链管理尤感不自在,感觉没有自由空间,因而不会积极主动发现和解决现场运营保障不协调的问题,某些分公司在系统运行之初,某个时段上“运营趟次兑现率”和“行车正点率”低于计划数 80以下,极不适应新型运营调度管理模式管理。3.1.2 在集中调度系统运行之初,一些驾驶员对系统发出的超速警告和对发车正点率以及趟次运营时间等运营服务指标的实时监控考核很不适应,感到车上有一位“电子安全员”在实时监督驾驶服务过程非常反感,个别驾驶员希望车载电子设备出问题,甚至人为制造设备故障,致使车载设备工作不

10、正常,导致整个系统运营受到影响。3.2 在集中调度模式下,由于运营调度与现场运营保障分离,调度中心与运营现场沟通不畅,调度指令与现场运营组织的执行力不能协调运行,造成调度中心与现场保障的协调性,对满足线路客流变化需求不能适应。3.2.1 在运营调度与运营保障分离的模式下,调度指令的下达和调度指令的执行是分开实现的,驾驶员从过去由现场调度员提醒发车到现在的直接从车载设备或调度屏获得派班指令,自觉按照要求发车,一时不能适应,而现场站务员对本站点的人员、车辆和备用车辆等运力资源状态的综合协调能力不足,难以确保调度中心的指令得以执行,导致影响趟次兑现率和发车正点率,甚至造成线路等车难的现象发生。3.2

11、.2 由于线路上客流高低峰值经常发生变化,需要对发车密度进行修改,由于调度中心分属运营部门管理,不受分公司约束,中心调度员往往过于强调原有行车作业计划的刚性,而忽略现场客流变化对行车作业计划的修改的必要性,而分公司由于某个时段由于自身管理原因5造成少跑缺趟,在平峰时间内会单纯为完成当日运营趟次任务,要求调度中心人为加大发车密度,两种情形都会导致调度作业计划不能满足线路运营需求或者造成运力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调度中心与运营现场矛盾的矛盾。3.3 在集中调度模式下,对运营车辆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运营现场对车辆“管、用、修”的协调能力低下,导致运营车辆的机动性和可靠性不能满足新的调度模式的要求

12、。3.3.1 在集中调度模式下,从调度层面上看,基本上从对“人和车”直接调度转变为以车辆为主要调度对象,中心负责发出指令并考核现场发车正点率和运营趟次兑现情况,这就对运营现场的人力和车辆技术状态和资源状态的配置和调剂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在实践中,当运营现场对车辆的“管理、使用、维修”三者关系失调的时候,容易造成接到派班指令无车可发,或者是拖延发车,造成运营秩序混乱,甚至造成线路上乘客等车时间过长的社会影响,企业也蒙受经济损失。3.3.2 在集中调度模式下,要求运营现场要强化应用系统论思想进行管理,强调人员、车辆、维修、后勤和运力储备协调一致运行,特别是车辆日常维护和维修及时性,更要围绕如何保障

13、调度中心指令得以全面执行来开展管理。否则将严重影响分公司运营保障能力。3.4 在集中调度模式下,要求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的软件程序和车载设备能够充分满足运营过程的需求变化,而现有的软件技术、硬件设备性能和通讯技术的局限性,尚未能够完全、充分满足需求。3.4.1 客观地说,当前的网纪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的软件功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公交运营复杂多变的实际需求,对车辆的监控只能达到数字式视频监控,在调度功能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线路客流的需求,对于自动优化调度作业和自动纠错以及系统自学习等智能化功能都有待完善,所以,当前集中调度模式下的某些矛盾的解决,还需要通过加强管理上弥补系统功能的不

14、足。3.4.2 当前的 GPS 车载设备在调度与现场双向沟通和具有逻辑控制的随机刷卡考勤功能未能推广应用,使得在人员变动、车辆更换频率6较大时,还很不方便,调度效率下降。再者,当前的通讯技术大都是GPRS 公共网络,信号漂移和通讯拥塞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时发生大面积掉线,甚至整个调度系统暂停运行。3.5 企业信息化人才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者技术能力低下,对确保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正常运行的高要求不够适应。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对于公交企业而言,实际上是一个运营生产指挥系统,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营与否直接影响到公交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在公交企业中,该系统的安全保护级别和维护级别位居最高,而

15、且硬件维护范围大、数量多。在实践中,软件集成商和硬件供应商完成交钥匙工程后,对于系统的维护的及时性往往是不能做到随叫随到的,而集中调度系统的生产型特性又要求系统一旦发生问题应当立即加以解决,然而,公交企业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导致系统维护能力不能满足要求,表现在维护解决问题时间过长,解决问题不彻底,甚至影响系统正常运行。4 对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4.1 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最终决定因素在于“人” ,人的观念创新是适应新型管理模式要求的基本条件。4.1.1 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工程是“一把手”工程。企业各个层级的“一把手”的观念更新和对

16、公交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决定因素,如果没有从高层管理者,到中层管理人员,再到各个层级相关人员对公交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并认真扎实的履行各自在其中应尽的职责,积极的、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充分调动所在单位职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没有可靠保障的。4.1.2 现场管理者和一线驾驶员对集中调度系统的全面适应是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集中调度系统运行之后,新旧调度管理模式在转型期内发生了激烈7的“碰撞” ,一些做法在传统模式下似乎是可行的,但在集中调度模式下就会变得不合

17、理,甚至是错误的做法,只有全员人员的观念真正转变,才能自觉的适应信息化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现场管理人员要转换角色,从过去发号施令转变为执行调度指令,而且要想方设法确保调度中心的指令得到坚决的执行。另一方面,抓好一线驾驶员克服长期以来养成的老习惯的不良惯性,减少抵触情绪,在抓“人”的观念转变工作时,重点抓好全员思想意识转变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怕反复,做到人人过关,这是集中调度系统运行成功与否的关键。4.1.3 建立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和严格各项考核,认真落实经济责任制,是新型调度模式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条件在系统集中调度系统正式运行之初,就着手全面建立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的各项管理制

18、度,特别是相关经济责任制,重在建立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和系统运行评价体系。制度的内容涵盖调度中心调度员、分公司运营现场保障工作要求,驾驶员对车载设备的维护规范,同时,将 GPS 车载设备完好状况作为运营车辆运行技术条件首款要求,每月召开至少一次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工作例会,总结系统应用经验教训,并在会议上全面分析系统应用中的各项考核指标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加以整改落实。4.2 建立运营调度与运营保障能力评价体系,采取行车作业计划刚性制定与柔性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改善调度中心与现场运营组织不协调的状况,努力提高运营现场对调度指令的执行力。4.2.1,在客流高峰时段,系统要满

19、足高峰时段的发车密度调整的灵活性要求,初始阶段,高峰时段的发车密度的变更调整权可以下放给现场站务员,由驾驶员直接发送信息或者现场站务员直接与中心调度员沟通,及时按照线路客流变化规律或者突发客流变化实时调整发车密度,满足高峰时段的大密度发车要求,缓解等车难的现象。4.2.2 在客流平峰时段,则要严格按照预定的行车作业计划调度车辆,加大力度控制运营现场提出的,为单纯追求运营趟次任务的完成而盲目加大发车密度的不合理跑车现象发生,减少无效运营公里和无功油耗,这里要充分体现出调度与现场保障分离的刚性控制的优越性。84.3 加强车辆机务管理,有效协调车辆“管、用、修”和机动车辆的高效利用能力,满足线路运营

20、对运力的需求。4.3.1 建立对分公司“管理、使用、维修”三大子系统运行状况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管、用、修”三大子系统协调运行能力,机务管理负责协调运营与维修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的改善或重组车辆维护和报修流程,减少相互推诿的现象,保证车辆运力资源利用最大化。4.3.2 驾驶员对车辆技术性能的把握程度和对车辆日常维护状况的良好程度是保证调度指令得以良好执行的保证,建立以包含对驾驶员个人在内的运营趟次兑现率和行车正点率考核指标,减少道路抛锚现象,提高驾驶员个人完成运营任务的能力,保证运营秩序的正常。4.3.3 改善和优化车辆报修流程和报修项目分类控制,建立驻站快速维修,对影响安全类车辆故障和重大

21、修理项目与其它一般故障的分类报修制度,尽量减少或者缩短车辆在运营时段内的维修项目或者在厂维修车时,严格考核车辆维修速度节奏和质量优劣,确保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为保证运营秩序良好提供技术支持。4.4 依靠科技进步打造优秀公交,公交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的应用和不断完善的效能目标,最终体现在能否为乘客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的优质服务。注意总结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运行经验教训,不断发掘和完善公交运营管理过程和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满足公交服务需求, 针对现有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的功能缺陷,不断的完善和增加符合公交需求的功能,比如利用 3G 技术实现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图像监控,利用城市信息化

22、天网工程建设主要车站视频监控网络,并且嵌入现有的行车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与之有机运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视情调度系统,科学合理调度车辆运力配置和线路上的运行节奏,最大限度的实现运营车辆安全、正点,间隔均匀、客流高峰运力充足,让乘客感受到公交出行的安全方便,真正意义上实现为乘客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最大限度的吸引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方式,同时提高整体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4.5 企业必须要有一支较高素质的信息化技术人员队伍,才能保9证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要确保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得以正常运行,必须要有企业自己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参与到从项目立项、实施过程,到投入使用以及系统维护

23、的整个过程中去,而且随着信息化深化应用,企业自身需求和软硬件技术都在不断的变化,升级或者更新,因此,企业必须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 IT 人才队伍才能得以保障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化。公交企业应持久地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设立公司信息化专业职能管理部门,设立公司信息主管(CIO) ,负责组织本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相关措施、条件、环境的创造和保证,目标是建立一支既懂得信息技术、又熟悉公交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信息化工程建设队伍,为公交信息化进程保持良性发展提供可靠保证。5 结论综上所述,公交企业打造优秀公交,要能够为市民出行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方便周到”的服务,必须依靠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手段,行车安全监控与集中调度系统的运行则是实践这一目标的载体之一,我们只有不断的发现和解决信息化应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才能在新旧管理和管理方式的碰撞中前进,只有坚持依靠技术进步,持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最大限度的吸引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方式,才能实现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管理目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