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90.50KB ,
资源ID:723796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72379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备课资料.doc)为本站会员(gnk289057)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备课资料.doc

1、语文备课资料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浅谈“互文”木兰诗教后感木兰诗流传久矣,其生命力之强源自于高度的艺术性。文中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互文、顶真、复沓、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其中尤以互文用得精彩。互文的定义: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意为不因“物”(所处环境)

2、或“已”(个人遭遇)而喜而悲。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互文的表现形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亦属此类,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二、邻句互文。即在

3、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如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这种修辞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其运用的好处有以下几点:一是言辞简约。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若不用互文可改写成“当窗对镜理云鬓,对镜当窗帖花黄”。这样一改五言成了七言了,且文意并未增加。二是可使句式整齐。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若不用互文可改写成“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这样一个对偶句就成了一个散句了。总之,掌握“互文”知识,既可以正确理解古诗古文的含意,又可以在翻译时译出原

4、文的情韵味道。木兰诗 备课资料 作者 :刘亚飞 木兰诗简介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的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分明、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5、 重点难点精析学习这首诗,要了解全诗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人物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认识木兰的形象。了解古体诗的特点。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中的一首叙事诗,后经过文人加工润色,集入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诗中叙述了农家女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勇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全诗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节)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从中看出木兰不避艰险、善良坚毅的精神,识大体、明大义。第二部分(第 35 节)叙述木兰备装出征、转战沙场、立功受赏、辞官还乡。突出表现木兰替父从军不慕高官厚禄的纯朴善良的高尚

6、品质。第三部分(第 6节)写木兰回到家里的欢乐情景。第四部分(第 7 节)以富有情趣的比喻,赞美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机敏,以“安能辨我是雄雌” 的反问,体现了木兰的自豪感。充满了对木兰的讴歌和赞美。诗歌剪裁得当。详写出征前的思想活动、准备和征途中对亲人的思念,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归家后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和喜悦心情,而十二年的戎马生涯只用六句。这是因为诗的重点不是讴歌木兰血战沙场、克敌建功的勇武,而是要表现歌颂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家乡的高尚品格。诗歌用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塑造人物。木兰女扮男装从军十二载,胜利归来辞谢高官,回到家中重着女儿装令“火伴皆惊忙”等情节,颇有传奇色彩,表现

7、了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她的名字成为后世女中豪杰的代称。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诗中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使语言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关于木兰诗一、唧唧复唧唧1.叹息声“唧唧”是可以作为虫声的,然而这一句除非依照古文苑作“促织何唧唧”才行。现在通行各本却都作“唧唧复唧唧” ,因此虫声的说法在本诗里就无根。以“唧唧” 为机杼声,前人从来没有这种说法。机杼声该作“轧轧” 或“札札”。五灯会元“ 妇摇机轧轧”和古诗十九首的“札札弄机杼” 是其证。以“唧唧” 为叹声,在古人作品里是可以找到不少例证的,如白居易琵琶行:“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张祜捉搦歌:“窗中女子声唧唧。”

8、孙樵兴元新路记:“朝廷有窃窃之议,道路有唧唧之叹。”但有人觉得,“唧唧” 不象叹息声。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怀疑。古汉语的叹词在声理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噫” 、“ 猗”、“嘻”、“ 譆”、“ 呜呼”、“于乎” 、“吁”、“ 唉”、“吓”诸词,声音都比较高;另一类是“ 咨”、“嗞” 、“赍咨 ”、“嗟”、“ 嗟嗟”、“啧啧 ”、“唧唧” 诸词,声音都比较低。后一类的字都是一声之转,而“唧”和“ 咨”古音尤其相近。我们对于“咨”“嗟” 是叹息声从无疑问,那末对于“唧唧” 作叹息声也就用不着怀疑了。也有人认为第四句才说到叹息,而第一句就先说叹息的象声词“ 唧唧”,似乎文理不大顺。实际上,先写“唧唧”

9、的声音,而后叙述事实,加以说明,不但没有文理不顺之嫌,而且委婉曲折,意境极佳;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叹息声突出,才能创造高度的忧愁沉闷的气氛。这就比解作机杼声的先说木兰织布很响,后来才停下机声,发出叹息,这样平铺直叙的写法高明得多。以“ 不闻”与“ 惟闻”对照,“不闻” 是根本听不到,不是忽然停了;“惟闻”底下才是所听到的唯一的声音。所以“唧唧” 不但不应解作明说了“不闻” 的机杼声,就是解作虫声,也是跟“惟” 字抵触的。“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跟下面的“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 、“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句法大致相同。“ 不闻”底下是意念中的声音,“惟闻”“但闻”底

10、下才是实际上的声音。实际上的声音才用“ 唧唧”、“溅溅”、“ 啾啾”去形容它。意念中的声音,是实际所 “不闻”,就没有加以形容的必要了。至于“溅溅”、“ 啾啾”,放在“黄河流水声”、“ 燕山胡骑声”下面, “唧唧”却放在“女叹息” 前头,而且是隔了两句的前头,这就是前面说过的是有意把它突出,来创造气氛的。鲍幼文谈的“ 唧唧复唧唧”,载语文教学1957 年 2 月号宋李昉等编的文苑英华中的木兰诗,这一句写作“ 唧唧何力力”。按“ 力力”二字,历来作“叹息”解,例如晋明帝太宁年间童谣:“恻恻力力,放马南山。”北朝乐府民歌地驱乐歌辞:“ 恻恻力力,念君无极。”以后古文苑中的木兰诗 这一句,编者将“唧

11、唧”误以为促织叫声,改为“ 促织何唧唧”,是无根据的。窦忠文 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 年第 4、5 期2.是起兴手法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 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开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的词句相近甚至相同(诗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口耳相传,词句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木兰诗的开头,很可能也是“ 敕敕何力力”,经后人改为 “唧唧复唧唧”的。“敕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象“ 呀呵嗨”、“ 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字。石

12、声淮关于 ,载华中师院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 年第 1 期编者按:我们倾向第二说。“唧唧复唧唧”同“ 敕敕何力力”一样,是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有时除为了押韵之类原因外,同下文并没有什么意思上的关联。如诗经唐风山有枢:“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诗经 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皆是。现代民歌仍有类似情况,如陕北信天游:“打碗碗花开就地红,为啥他富咱们穷?”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百灵子雀雀百灵子蛋,崔二爷家住死羊湾。” 等等。但解为叹息声或虫声也能言之成理,很难断言孰是孰非。二、“可汗”与“ 天子”“可汗”是古代

13、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 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 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 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作在 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否则木兰去时是应“可汗” 之征,而归来却受 “天子”之赏,那不 是前后矛盾了吗?康苏从教学角度谈 的一些问题,载山东师院学报1978 年第 6 期三、“十二” 是虚数“ 军书十二卷”、“ 策勋十二转” 、“同行十二年”与“ 壮士十年归”这四句中的三个 “十二”与一个“十” 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 与“壮士十年归” 两句中的“十二年”与“ 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

14、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策勋十二转”只是言木兰记功次数之多,也不能理解为木兰被提升了十二次。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同上四、阿爷无大儿“ 阿爷” 一作“阿耶”,“耶”即“爷”字的省略,从“ 耶”声。“阿” ,今天解释为亲热的称呼,唐以前则多为对长者的尊称,例如南齐郁林王萧昭业称他的叔祖母庚氏为 “阿婆”(南齐书 郁林王纪)。窦虫文 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 年第 4、5 期五、愿为市鞍马有些词语系受习惯支配,在有的地方就不能照

15、其本义来解释。“ 愿为市鞍马” 中的“愿为”只是“ 愿”的意思,“为”只不过是一个习惯上的衬字。如强把“愿为” 解释作“愿意这样做 ”反而显得累赘。如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忆见寄诗中“ 若为看去乱乡愁”的“若为”,就只是“若” 的意思。康苏从教学角度谈 的一些问题,载山东师院学报1978 年第 6 期编者按:所引杜诗中的“若为” 应作“怎堪”解。“ 为市”二字联读,作 “市”解,似更佳。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古汉语中不但有“ 虚数”,还有“虚位”。“ 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只是夸张地来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

16、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的“东”和“ 西”也是虚位,照实来讲就不通了。古汉语中这种用法是常见的,如捕蛇者说中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的“东、西、南、北”,孔雀东南飞中的“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的“左、右” 等,这些方位词便都是“虚位”。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这种“ 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 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项习惯上的法则。同上七、“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旦辞黄河去, 暮宿黑水头”(也有的本子作“ 黑山头”)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里的两个“旦辞”和“暮宿” ,若照实算来,木兰辞乡别亲到达前线只不过两天的时

17、间,这就与后文中“万里赴戎机”的“万里” 矛盾了,两天怎么能行万里远呢?其实这些都是夸张。前者是形容从征之紧迫,后者是形容征途之遥远,均不得落实了去算帐。同上八、策勋十二转课本的注释是:“记功很多次。策勋,记 功。转,次的意思。” 这里把“勋”解释为“ 功”,“转”解释为“ 次”,是不对的。那么,“ 勋”和“转”在产生木兰辞的那个时代是指的什么呢?旧唐书职官志指出:“ 勋官者,出于周、齐交战之际。本以酬战士,其后渐及朝流。”十分清楚,“ 勋 ”在北朝末期是表示战功等级的专用术语,在北朝末期和隋朝都是只具有战功才能获得勋级的赏赐,这就是所谓“本以酬战士” 的意思。“其后渐及朝流”则是指到了唐以后

18、才以勋级赏赐文官。隋在吏部分别设有“司勋侍郎” 和“考功侍郎”,唐在吏部亦分别设有“司勋郎中”和“考功郎中”。所谓“ 考功侍郎” 的职守不是考核战功,而是对平时工作的审定。据通典载,隋朝“考功侍郎”“考课之法有四: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另外还有“二十七最”所有这些都不涉及战争。而 新唐书 百官志里对获得某一勋级需要在战争中作出何种努力都规定得十分详细。可见,“勋”和“ 功”在当时都是各自有它特殊含义的。据此可知,“ 勋”只有解释为“战功” 或者“军功 ”才是准确的。课本把“转”解释为“次” 那就错得更远了。我们先比较一下和产生 木兰辞时代相同的人的一段话。北

19、周宇文邕在灭北齐以后,俘获了曾使他在河阴受挫的傅伏时有一段对话:周主“又问曰:前救河阴得何赏?对曰:蒙一转,授特进、永昌郡公。”(资治通鉴卷 173)宋末元初的胡三省对“转” 加的注是:“勋级曰转”。所以,所谓“蒙一转”就是受到提高一级勋级的奖励。非常清楚,“转” 就是战功的等级。当时每一勋级都有它的名称,比如北周就有“上开府仪同三司” 等十一种勋级名称。所以根据战功大小,一次不仅可以加一“ 转”(勋级一级),也可以加若干“转” ,也就是一次提升若干级。北史李穆传就有“ 以穆劳同破邺城第一勋,加三转”的记载。因此,“策勋十二转” 并不是一次就对木兰记很多次功,而是确定木兰战功的勋级时,一下就提

20、升很多级。象这样讲,就和下一句“赏赐百千强“贯通一气了。因为北朝确定战功时,往往伴随着实物和货币奖励,所以,提升了木兰的勋级,接着就给她物质奖励,然后才又升迁她的职务。在南北朝那种踵得踵失时期,战争、武力是获取权力和财富的重要手段,所以战功成为物质利益和政治地位的重要条件,那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诗中“策勋” 以下四句可以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赏赐的实际程序。到了宋、元以后,“转”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专指战功勋级的迁升引申为一般官职的提升和调动。“迁转” 之说,宋以后就大量出现了。这种 词义的转移和北朝时期作为专门术语的含义之间是有着清晰可寻的演变痕迹的。北大编写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21、 对“策勋”句的解释虽然比较正确,但它认为“ 军功加一等官爵也随升一等,谓之一转”的说法也是过于笼统和不够准确的。据新唐书百官志序载:唐的官制“ 大体皆沿隋故其辨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而隋又从周制,根据通典的叙述来看,从北周到隋、唐是因袭一贯的。因而唐代的“品” 、“爵”、“勋”、“ 阶”显然是分属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当然存在着一定联系。唐六典载:“凡勋十有二等,十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 。这里 “上柱国” 是勋级,“ 正二品”是“品” 的级。“品” 是随着“ 勋”的升降而浮动的,但是,爵位却不是每个获得勋级的人都具有的。因此,“勋”和“ 官(职守

22、)爵(爵位)”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关系。如果象参考资料的注释说得那样绝对,就不太妥当了。假使不给该句附加“ 官爵”这一层意思,而只是简明扼要地指出:“勋”就是战功,“ 转”就是战功的等级,这样反倒更加一目了然、明白易懂些。-陈宜民关于 的“ 勋”“ 转” 辨疑, 载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79 年第 3 期九、明驼前人解释“明驼” 为骆驼(酉阳杂俎),此说不妥。按说文段注:“按驲为尊者之传,用车;则遽为卑者之传,用骑。”“ 单骑”为“ 驿”、“驿” 谓“马”,所谓“置驿”,“ 俗用骆驿”。由“骆驿” 之俗称,相传至唐,“驿置有明驼使” ,专作军机传递之用,所使牲口,并非骆驼,而是快马。木兰不受官职

23、,自谓卑者,所以只求天子之“ 驿置”,以单骑送她回故乡。在这里,“明驼” 即指“俗用骆驿”,或经唐人润色而据“明驼使 ”所改易。总之,木兰所要借的,是驿站的快马,而不是骆驼。如果以“ 明驼”为一种千里马的名称,那就可能是“明题” (白额)的音转,因而谓之“旳颡” 亦可。张忠松中学古文疑义试析,载武汉师院中学语文1978 年第 3 期对“明驼”二字,旧注多沿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解释:“ 驼卧腹不贴地,屈足漏明,则行千里。”这说法不能解决问题。另有两说可以参考:一说“明驼”是唐驿使名。“ 唐制,驿置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 (明杨慎 丹铅总录 卷三十)传唐杨贵妃为安禄山送荔枝,曾违制擅发

24、明驼。另一说据内蒙人民传称,古有专用于喜庆佳节的骆驼,躯体精壮,平时善为饲养,用时盛饰珠彩,称之为“ 明驼”(参见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窦忠文 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 年第 4、5 期“明驼”即“ 名驼”1.“明 ”、“名”古音相同,是古音通假。例如:一、 “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说(悦);天下之士说,则天下之明誉兴。”(大戴礼王言)二、“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标点本 2512 页)以上 “明誉“即“ 名誉“,“明师” 即“名师” 。“明”、“ 名”古通用。2.史书上提及骏马与名驼时,总是并列成文,概念非常明确。例如:一、“大

25、王诚能用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燕、代橐驼良马必实外厩。” (史记苏秦列传)二、“龟兹国遣使献大马、名驼、珍宝甚众。”(魏书卷七上)三、“龟兹国献名驼龙马珍宝甚众。”(北史以上“ 橐驼” 与“良马”并列,“名驼” 或与“大马” (即骏马)并列, 或与“龙马”(亦为骏马)并列。足证“明驼”即“ 名驼”。3.元代诗人袁桷播州宣抚杨资德诗有“细毡侔密纩,善马敌名驼。”这里“名驼” 与“善马”互为匹敌。再就 木兰诗本身看,前有“东市买骏马” ,后有“愿借明驼千里足” ,“骏马”与“ 明驼”对举。4.从 “明” 、“名”二字的本义来看。马叙伦认为“ 名明实一字也。”(说文解

26、字六书疏证卷之三第五九页)5.木兰诗前用“骏马”后用“明驼” ,不仅词面有所变换,而且各自具有确定的意义,不容前后倒置。论奔驰疾走,驼不如马。所以木兰在“ 军书十二卷”的紧急“点兵” 的情势下。“东市买骏马” 代父出征,是非常合理的。论负重,则马不如驼。木兰在战争胜利后,不要高官厚禄,以布衣之身随同“ 火伴”还乡。他们离开了队伍,晓行夜宿,还要携带途中用的粮食和衣物。所以,木兰只向“可汗” 提出借用“明驼”而不借“ 骏马”。从这里也可见出 作者用词非常准确。郑光礼词语考释二题,载华南师院学报1980 年第 2 期编者按:“名驼”之说似较胜。据所引材料,“驼” 、“马”往往对举,木兰诗中前用“骏

27、马”,后用“ 明驼”,也可证明明驼不是快马。(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根据另一版本,将此句换为“ 愿借千里足”。)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这两句有三点需要说明:第一,“爷娘闻女来” 以下六句,总的在写听到木兰回来的消息之后全家人的喜悦。这种喜悦,作者巧妙而准确地采用了完全合乎人物(爷娘、阿姊、小弟)身分的独特行动。“理妆” 、“杀猪“、“ 出迎”把它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第二,在这里“扶将” 是同义合成词,“将” 也是“扶”的意思。有人认为在这里“将”是动词“扶”的词尾,其作用是把及物动词 “扶”变成了不及物的。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将” 用在动词后带有词尾性的情况是有的,如颜氏家训书证:“命取将来”

28、,白居易诗长恨歌:“钿合金钗寄将去” 。但这个“ 将”字是必须与其后的“去”“来”结合在一起用的,大体相当现代汉语中的 “了”字,“取将来”就是“取了来” ,“寄将去”就是“ 寄了去 ”,这种用法在水浒传中是不乏其例的。如果这种“将” 字后边去掉“去”、“来” 便不成话。所以“出郭相扶将”的“ 将”不能认为是“ 扶”的词尾,而应把“扶将” 作同义合成词来理解。第三,“出郭相扶将”是谁和谁“相扶将”?有人认为是说爷娘与木兰相扶将,这样理解且不说与情理不合,在时间上也是不对头的。如与木兰相扶将,那只能在回来时才能做到,出郭时只有爷娘,而木兰尚在郭外,爷娘怎能与之相扶将呢?其实这句话是受了诗的形式要

29、求上的限制(字数和协韵的限制)而颠倒了次序的,用散文的语言来说就应该是“爷娘互相扶将出郭去迎木兰”。康苏从教学角度谈 的一些问题,载山东师院学报1978 年第 6 期十一、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这里用“户” ,后边“ 当窗理云鬓“ 又用“窗”。难道姐妹俩先后梳妆打扮时要分别找两个不同的向光的地方?而且闺女当着户梳妆打扮,对于一个有“东阁”“西阁”的家庭来说,也是不合情理的。我们认为,这首民歌中的“户”就是“窗” 。开头的“木兰当户织” 也如 此。且看同是北朝民歌的折杨柳枝歌却是:“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连唐代张祜的捉搦歌,且不管他对“唧唧” 的理解如何,他说唧唧声在

30、“窗中” 。(张诗的有关诗句是:“ 门上关,墙上棘,窗中女子声唧唧。”)从“户”言“ 窗”,只是变文以成辞,不能各为之说。胡竹安文言文疑难词句试释,载河北师大学报1980 年第 2 期十二、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 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 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王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康苏从教学角度谈 的一些问题,载山东师院学报1978 年第 6 期“帖花黄” 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 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 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塵)另一说,将金黄

31、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窦忠文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 年第 4、5 期编者按:帖花黄之风,盛于萧梁,是由魏传入的。子夜歌:“ 头乱不敢理,拂粉生黄衣。”费昶咏照镜:“留心散广黛,轻手约花黄。”简文帝美女篇:“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皆可证。十三、同行可以有两种理解的读音:一是把“同行”理解为“ 一同行军作战”,读作 。二是把“同行”理解为“同在一个行伍 ”,读作 ,比较这两种理解和读音,我认为第二种更为妥贴些。因为,“行 ”是古代军制,每二十五人为一行,“ 同行”和现在的“同班” 或“同排 ”意思差不多。一“行”人的饮食起居、行军作战经

32、常在一起,彼此之间,应该说是非常熟悉、非常了解的,更不用说谁是男、谁是女了。可是,今天与木兰“ 同行十二年”的伙伴,却还“不知木兰是女郎” ,当然要引“伙伴皆惊忙” 。这样就比较合乎情理。朱三剑“同行” 一词的理解和读音,载语文教学1980 年第 1 期十四、扑朔、迷离“扑朔” ,自来解说分歧,如:1.兔走足缩之貌。(张玉谷古诗赏析)足不前貌。(辞海,1938 年;中华大辞典,1973 年、1979 年)2.“蹼足” 之状化语。(闻一多尔雅新义,1948 年)3.跳跃貌。(余冠英乐府诗选,1953 年;又汉魏六朝诗选 ,1958 年;辞源(修订本),1980 年)4.扑腾,乱动的样子。(魏晋南

33、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1962 年)“扑搠” ,扑打。(张文斌“扑朔”“迷离 ”试说,1961 年 7 月 15日光明日报扑落,或扑打。(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一,1979 年)5.爬搔。(高中语文第一册,1953 年)爬搔的样子。(初中语文第二册,1960 年)搔爬(辞海(修订稿)“ 语词分册”,1977 年)6.短而小。(朱起凤辞通,1934 年)7.“婆娑” ,毛蓬蓬然。(傅东华 的“扑朔”“迷离” 到底怎么解?1961 年 12 月 28 日文汇报毛蓬松的样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1962 年)以上 1.说出于臆测,2. 说穿凿而费解,3.4.5. 说也都缺少语文学上的根据(参看

34、上举傅东华文),现只讲讨论 6.7.两说。辞通卷二十一:“仆朴 形声相近,樕 欶(引者按,欶当作遬)并从束声,朔与樕同。小木曰朴樕,小才曰仆遬,兔脚短而小则称为 扑朔,凡以言其小而已。”(下册,2261 页)辞通这一条多半袭用王先谦汉书补注 息夫躬传“ 仆遬不足数”句注文,其中关于“朴樕”“仆遬”的解释就出自王氏所引钱大昭汉书辨疑的说法。“扑朔 ”与“朴樕”无疑为同源词,问题在于 “朴樕”的语源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解决了,也就知道“扑朔”到底怎么讲了。关于“朴樕”的语源义,过去有两派说法。一派认为是“ 小貌”,这可以举王引之为代表。 经义述闻卷二十八“樕朴”条:“朴樕小貌也,因以为木名耳。古

35、者谓小曰仆遬。汉书息夫躬传:仆遬不足数。 颜师古注曰:仆遬,凡短之貌也。故召南野有死麕 传及说文皆云:朴樕,小木也。 (今本说文脱小字,据五音韵谱集韵类篇补。)”王氏的论证是这一派里最详细有力的,但很有商榷的余地。第一,毛诗故训传的“朴樕,小木也” 并没有“朴樕 之言小也”这样的语源解说的含义。第二,说文(六上木部)的“ 樕,朴樕木也”与“ ,木也”“ 枇,枇把木也” 等辞例相同,各本“木”上无“小” 字是对的,并非脱漏。五音韵谱等书引说文有“小” 字,当是据毛传增加。不应过求一律,强此从彼。第三,“朴樕的一系列同源词或同族词如 “扑簌 ”“朴簌”“朴属”“ 枎(扶)疏”“扶苏”“扶胥”“蒲苏

36、”等都没有 “小,短小”的意义。就是“仆遬”,它的意义也是“ 不整饬貌”,而不是“ 小”或“凡短之貌” 。因此把“扑朔”解释为“ 短而小”是不可靠的。另一派认为“朴樕”的语源义是“丛生貌” ,这可以举郝懿行为代表。尔雅义疏 释木:“朴樕,心”条:“其树朴属丛生,故名朴樕。”这里郝氏用同源词“朴属”解释“ 朴樕”是很确切的。尔雅 释木:“朴,袍者谓。”孙炎注:“朴属丛生谓之袍。”邢昺疏:“ 朴属袍缀皆木丛生之名也。”方言卷三:“、翕、叶,聚也。”郭璞注:“属,藂相著貌。”“朴樕”与“朴属” 音近义通,郝氏关于“朴樕” 的语源义的解说是可以信从的。“ 丛生貌”这一解释自然也适用于“扑朔”这个词:其

37、毛“朴属”从生,故称“ 扑朔”。推广来说,树木丛生的样子叫“ 朴樕”,枝叶、花朵丛生的样子叫“ 枎 (扶)疏”“ 扑簌” ,鸟、兽的羽、毛从生的样子叫“朴簌”“扑朔” ;从树木、枝叶、羽毛丛生的样子又引申出“纷披、披垂、蓬松、不整齐的样子”等意义,所以衣服不整齐叫“朴樕”,人委琐不整饬叫“ 仆遬”。总之,这些都是一义的孳乳,一词的分化。因此,在上面列举的关于“扑朔”的各种理解释当中,笔者比较赞成最后一种说法;木兰诗“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 扑朔”的意义应当是 “毛氄丛生的样子”。至于“ 脚扑朔”与“眼迷离” 乃是互文见义,那就无须申说了。张永言词义琐记,载中国语文1982 年第 1 期

38、十五、木兰姓什么木兰诗没有写木兰的姓氏籍里和家世。郭茂倩引古今乐录解释木兰,也没有涉及这些。北朝统治者连年和南朝以及和西北、东北发生军事冲突,调兵遣将,以至兵源枯竭,无兵可征,妇女也只好应征了。妇女从军是事实,但名字是不是“木兰” 呢?家世、经历是否和木兰诗所说完全相同呢?这很难说。也许诗中“木兰”不是某一个女郎,而是几个女郎的综合。硬去考证木兰的姓氏家世,生死年月,参加哪些战役,只是徒劳。现在大家叫“花木兰” ,说她姓花,这一说起于明朝。明朝后期文学家徐渭(1521-1593),字文长,作杂剧 四声猿,其中第三出是根据 木兰诗写的雌木兰代父从军,剧一开头旦(扮女人的演员)上场自报:“妾身姓花

39、,各木兰。”“徐渭是个著名作家,人们就跟着徐渭叫“花木兰 ”了。其实徐渭在木兰诗 出来千年之后,说木兰姓花,是随意虚构的,并没有事实根据。四声猿中木兰自报,不但有姓名,而且籍贯家世很明白,父母弟妹都有名字;但都是艺术的虚构。原来“ 花”在口语中有虚假的意思,耍拳棒的叫“ 花招”、“ 花枪”,眼看到幻象叫“ 眼花”,造假帐叫“花帐” ,“花”是假。而且四声猿中木兰自报“俺母亲贾氏”,“ 贾”者假也,徐渭在这里开了个玩笑。但从此木兰有了姓,恐怕徐渭也没有估计到他这一句假话的影响如此之大。我们不用考木兰的姓名家世。同样,如果我们硬要查明“燕山”“黑山”在哪里,是燕然山还是万寿山,这和查明木兰东市买的

40、骏马是黄马还是白马一样,没有什么意义。石声淮关于 ,载华中师院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 年第 1 期历来有不少人考证过木兰到底是谁,但这有点多事,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什么结论的。木兰姓甚名谁,家住那里?乐府诗集里就曾说过:“木兰不知名” 。其实,这已是最好的说明了。姓木?姓花?姓魏?姓朱?还是复姓木兰?这些似乎都是多余的,一千多年前就一直没有弄清楚。木兰既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她可能实有所指,但也可能并无其人,乃是传说与历史相混杂,经过人民抚育成长起来的一个女英雄的“化身 ”。高尔基不是说过么:“ 最深刻、最明显、在艺术上达到完美的英雄典型乃是民谣,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所创造的。”(高尔基苏联的文学)程大

41、昌演繁露疑木兰为“寓言” ,或者也就是这个道理。人既不可考,又何必再去追问她的家乡呢?从北方到南方,到处都有木兰庙。如独异志谓木兰花姓,商丘人。商丘县志更添枝加叶地说:“木兰,魏氏,改装事露,帝欲纳诸宫中,木兰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今商丘营郭镇有庙,盖其故家云。 ”所谓“云” ,也不过是附会而已。罗竹风论木兰诗,载语文教学1957 年 2 月号木兰不过是民歌里(或民间故事里)创造的一个奇女子。木兰两字,用现代的话来说,不过是“ 某某”而已,大约连这位女英雄的名字也算不上。木,当即 “某”,亦可能是“某 ”的坏字或讹书。木、某读音极近,乃一声之转。曹植诗 美女篇:“珊瑚间木难”。木难,

42、宝珠,亦作莫难,是木、莫相通。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莫,借声以示否定、制止之意,犹古的勿、毋,示不可、不许、无等意。”又,列子说符言:“宋有兰子者”。“ 兰子”,即某氏子。 列子张湛注:“ 凡人物不知生出者,谓之兰 也。” (依世德堂刊本)故与木兰诗号称双璧,时代约略相先后的焦仲卿妻(即孔雀东南飞)内的“兰家女”,即某家女也。木兰,传说人物,宜其为“不知生出者”。综观上释,则“木兰”其义,殆即“某某女” 也,犹言“某甲” 之类。汉魏以来,著文有以某甲等词代已知、未知之人名的习惯。魏略: “许攸呼太祖(曹操)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 (三国志裴注引)是以某甲代已知之“阿瞒” (曹操

43、小字),为避讳也。而嵇康 家诫“便言某甲代昔知吾事”,是以某甲代未知之人也。以木兰代民间叙事长诗(木兰诗)中的女英雄,属于后者。传说中的女英雄,本无是人,乃多年来人民群众共同塑造的动人的艺术形象。无以名之,名之为木兰,意即某某女。“木兰” 另义,又见司马相如 天子游猎赋(载史记本传)。张守节正义引广雅云:“ 南人以为梅也。”梅与某读音甚近。若媒、禖、腜、皆读“ 梅”音,而以“某” 作声符。梅的别体字作“楳”(见说文),更足证梅、某音同字通。依此,则木兰之所以命名为木兰,盖因其为女子,又系无是公;女子以花木为名之风,非独今日,渊源颇古。焦仲卿妻诗中的女主人公名“ 兰芝”,是其显例。龚维英“木兰”

44、 新释,载昆明师院学报1980 年第 6 期十六、木兰诗与木兰辞木兰诗这一题目,后人有改作为木兰辞的。按木兰诗这一题目,最早见于宋代的文苑英华、乐府诗集,而木兰辞这一题目较为晚出。余冠英的乐府诗选中,把这首诗恢复为木兰诗,是比较好的。窦忠文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载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 年第 4、5 期十七、关于此诗的时代木兰诗的时代,自宋刘克庄以来,不知引起了多少争论。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把它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但又说:“ 按歌辞有木兰一曲,不知起于何代也。”宋程大昌的演繁露说木兰是隋唐人,那末木兰诗也必然不会是隋唐以前的作品了。明清学者多以为是梁人作,但阎若璩仍以为是唐人

45、所作。近人也大都以这两种说法作为依据,对木兰诗不是说成梁陈时代的作品,就是断定为隋唐时代的作品,但究竟怎样呢?关于把木兰诗时代移至唐代的说法,张为骐在木兰时代辨疑一文里,曾指出最有力的一点反证,他说:“ 就我们所知, 木兰诗 始见于古今乐录(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引)。古今乐录作于何时?古今乐录十二卷,陈沙门智匠撰。(隋书经籍志)陈僧智匠古今乐录十三卷。( 宋史 艺文志 )此书虽佚,然就各书所引看来,他只论梁以前的乐府,无及陈以后者,知史志所言不误。那么,我要请教一般主张此诗为隋唐作的人:陈人所著书怎么会说到一百年以后的作品?这不是此诗作于陈以前的铁证吗?”(见述学社 国学月报第二卷第四期)陆侃如、

46、冯沅君据此又进一步加以考证,得出如下结论:“智匠事迹虽无考,但我们可以补充几句,来推定他撰乐录的时代。现存最早征引乐录者为宋书(卷二十二乐志四)。沈约被敕撰宋书在齐武帝永明五年(487 年)春,至六年二月功毕, 但所撰诸志须成续上(宋书卷一百自序)。撰志不知在何时,不过沈约卒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 年),则自然应在此年以前。而现存乐录佚文中所记最晚一事, 即天监十一年法云改三洲歌的和(乐府诗集卷四十八引)。由此可知乐录与乐志实同作于天监中。自此时至陈之兴(557 年)仅四十余年, 智匠也许还在,故人称之为 陈沙门。木兰既经乐录说到,则必作于梁以前可知,大约总在五世纪罢。”(见中国史诗247

47、 页)另外木兰诗开头的八句和折杨柳枝歌的两曲:“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非常相似。这一方面说明民歌的共同特点,另外也可见木兰诗与折杨柳枝歌都是北朝同时代的作品。由此可知,木兰诗不会是隋唐时代的作品,必定是陈以前北方的作品了。因为折杨柳枝歌里还有这样的两句:“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南方民歌对女性感情的描写往往缠绵婉转,不至如此直爽。从木兰诗的风格来看,是北方的民歌无疑。罗竹风论木兰诗,载语文教学1957 年第 2 期木兰诗产生的时代,说法很多。前人有的说它是魏曹子建作(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有的说产生于隋(宋程大昌演繁露),有的说产生于唐(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解放后,对木兰诗产生的时代曾作过讨论,基本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最可能的情形是事和诗都产生在后魏”(余冠英乐府诗选122 页)。另一说此诗产生于西魏(1954 年 4 月 26 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罗根泽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和地点)。把各种说法归纳起来,有汉魏、南北朝、隋唐三种说法。近来许多人的意见肯定木兰诗产生在北魏(即后魏)。其理由大致为:1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