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82009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45 分)注意事项:1、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 (选择题:共 9 小题,27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悲戚 (q) 讹误( ) 狎昵(xi) 胁肩谄笑(chn) B. 自刭( jng)
2、横财(hng) 阻隘(i) 军务倥偬(zng)C. 对簿( b) 艄公(sho) 愀然(qio) 暴殄轻生(tin)D. 石髓 (su) 栉沐( zh) 筵席(yn) 毛遂自荐(su )2.下列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藩衍 混账 曩昔 围剿 杯盘狼籍B. 亵渎 蘖障 贫窭 迤逦 泫然流涕C. 鬼崇 辞藻 谬巧 潸然 嚄唶宿将D. 伫足 聋愦 鳏居 斡旋 义薄云天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 ,俱以蚕桑为业。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原来公子在院中逛得衣衫褴褛,银子到手, 到解库中取赎
3、几件穿着,又置办了铺盖,剩来只够轿马之费。A. 淳朴 考察 不免 B. 醇朴 考察 未免 C. 淳朴 考查 未免 D. 醇朴 考查 不免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孔子世家云:“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 B张良,主要是一位谋略家。汉高祖称赞他“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2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高祖本纪 )C承彦曰:“老夫在小婿家观梁父吟 ,记得这一篇;适过小桥,偶见篱落间梅花,故感而诵之。不期为尊客所闻。 ”D明末冯梦龙编订的“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 ,凌濛初创作的“二拍” 。 (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 ,是古代最
4、著名的话本小说集。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社交场中的刀光剑影,辩论席上的舌剑唇枪,讲坛上的坐而论道,宴集中的觥筹交错,只要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作者都注意到其中矛盾冲突的存在。 B玄德回新野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 C中国古代的谋略思想是建立在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科学基础上的,因此,胶柱鼓瑟,生搬硬套,则不无失败。 D 赵氏孤儿只是描写人生的一个片段,在屠、赵两家生死相搏的权力斗争中,从容地写出程婴、公孙杵臼为保全赵家后代的处心积虑。6.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美国电信业主在报告中将电信行业崩溃的原因归结为高层领导人经验不足,这是自欺欺人的托词。
5、B. 刚发行的这一期青年文学 ,以大约一半的篇幅,对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报道。C. 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侵华日军遗弃毒气弹对中国公民伤害,日方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D. 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践行“三个代表” 、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7.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C. 冀其远而见留也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8.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A. 卒廷见相
6、如,毕礼而归之及旦,尽徙其囊橐,因家于李之第3B.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C.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D.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9.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 )A. 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B. 宗室置酒,髡尝在侧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C.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D.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
7、人化” ,它相对于“自然” ,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 ,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 ,不是文化;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 ,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的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
8、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 ,更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 “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所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以说,4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
9、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是群体力量或弱点的根源。10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B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层次存在和表现的。C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D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
10、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11下列对“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活动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受价值观的指导。B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C文化具有群体性特征,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D每个社会个体的价值都能形成社会总体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文化的核心。1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分别从起源、功能、构成等角度对文化进行了阐述。B “人化”指人是文化的创造者, “化人”指人是文化的创造物,二者体现了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C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属于显性文化,它反映了远古文化的更深层次。D “做什么”和“怎么做”决
11、定了“为什么做” ,这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三、(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315 题。 晁错传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5爰(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
12、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 ”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
13、:“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 ,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上发兵以御之 杀之以应陈涉 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欲
14、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其意不在错也 齐国其庶几乎 D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c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6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
15、惜醒悟得太晚了。 20082009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第卷(非选择题 共 75 分)非选择题:共 7 小题,共 75 分。得分 评卷人四、(8 分)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错衣朝衣,斩东市。 (2 分)译文:_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3 分)译文:_ 。 17.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3 分)生活是一杯茶, _ 平淡是它的本色, _ 苦涩是它的历程, _ 清香是它的馈赠。 _ 五、(17 分)(一)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陇 西 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
16、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7(1)请分析三、四句的精妙之处。 (3 分) _。(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_ 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9-21 题。 (12 分)瑕之美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绿,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 ,而别具魅力。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 红楼梦中,聪明、活泼的史湘云偏是个“ 咬舌子”,把“二”说成“爱” ;还有林黛玉的“
17、 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 ”。我想, “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水浒传 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的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 “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 人化” 的描写。鲁迅批评三国演义作者“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笔者认为,欲显长厚,是作家或可揣摩的意愿,似伪则是“七实三虚” 的描写所以产生的客观效果,至今民间
18、仍流传着“刘备摔孩子 收买人心 ”的歇后语,可见似伪的一面却是刘备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的缘由之一。即使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 “美是生活!”“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 ”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按图索骥,抑或对号入座。这是“缺陷” 的独特。所谓 “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
19、非内心的恶德。这样, “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 竟使东施起而 “效颦”一样,憨湘云醉8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 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陋的。或问,难道只要“ 缺陷” 都是美,无缺陷的 “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 “美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得到。从文艺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 缺陷” 的描写。这里,还须再次说明,笔者所称的“ 缺陷 ”是有条件的,即:“缺陷”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整体
20、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必须包容局部的“缺陷 ”,不是有“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 ”的俗语吗?艺术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相一致。至于身心俱丑的人物,已经不是什么“缺陷” 了,鞭挞这样的人物,也不是在表现 “缺陷”。一言以蔽之,瑕不掩瑜,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19作者阐述了自己对“ 缺陷美 ”的深刻见解,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缺陷美”的定义。(不多于 40 字)(4 分)答:缺陷美是20从全文看, “缺陷美” 别具魅力的原因是什么?并从本文之外举例说明。(4 分)答: _ _。21简要阐述你对“缺陷 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的理解。 (4 分)答: _ _。六、作文(5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蛹破茧化蝶,成就自身的美丽;蚕作茧自缚,实现了生命的升华;婴儿突破母体的限制,完成了自我的诞生成长中的孩子们都不同程度地受着约束,却很少有人喜欢约束,甚至很多孩子以逆反来对待大人的约束。请以“约束”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自选。910700800100011